《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备课素材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18-04-21 手机版


 导入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代的诗人更是灿若繁星。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一两位唐代的诗人及他们的作品吗?有谁能背诵几首唐诗呢?(学生自由背诵)大家知道的还真是不少啊,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两首唐诗,进一步领略唐诗之美。(板书课题)

导入二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并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 作,恰恰是诗人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如此。他一生中,几乎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谁知到了第二年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种种,长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

素材一 内容

1.“秋风破屋”的情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写风势之大,声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卷”“三重”写茅屋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定居下来,秋风却像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焦急万分呢?茅草飞了,也许可以收回来,重新再盖,可是,“茅飞渡江洒江郊”,这里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而是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这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痛苦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抽象地抒情表意,而是寓情 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地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起来,吹过江去,纷纷扬扬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从他的眼神和脸色中分明地表现出来,这怎能不激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呢?

2.“群童抱茅”的感叹

前面写有些茅草无法收回,那么落在平地上的茅草是不是可以收回呢?结果却被“南村群童”抱走了。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轻力壮,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

“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茅草对诗人来说关乎生计,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怨愤。说群童“为盗贼”,是激愤之词,并不是说他们真的是“盗贼”,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试想一下:如果诗人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面对大风刮走的 茅草而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对结尾的铺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在“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3.“长夜沾湿”的苦痛

狂风刚停,大雨骤至,屋漏床湿,夜不成眠,真是祸不单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诗人如果没有穷困生活体验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更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更感到寒冷。这两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既为下文作铺垫,也是“长夜沾湿何由彻”的伏笔。“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 表现了诗人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长夜沾湿何由彻”还有一语双关的深层含义,诗人由眼前景想到过去事,推想到未来,自己、国家不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吗?深重的灾难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4.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七字句,中间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情感的词如“广厦 ”“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安如山”等,声音洪亮,构成铿锵有力的节奏,贴切地表现了诗 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体验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里诗人抛却个人的得失,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这几句写得深沉、激昂,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几句,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素材二 技法精华素材

1.蓄势与陡转

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全诗逐层推进,图示如下: 

秋风破屋:深秋风号 → 破屋卷茅 → 茅高者低者不复可得



群童抱茅:可得者为群童 所得 → 公然抱茅 → 呼不得 



长夜沾湿: 傍晚变天 → 布衾不暖 → 床头屋漏 → 雨脚如麻

这样逐层推进地铺叙,展现了诗人凄楚的处境,表现了其悲凉的心境。但诗人终究没有为自己的哀苦而彻夜悲吟,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天下寒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两句诗感人至深,不只是因为诗人说了什么,更是因为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身居破屋,困顿不堪,更显出他心忧天下的精神的可贵。

2.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全诗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秋风破屋的苦状,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悲苦。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情状,表达了诗人的痛苦和焦灼。其次,写群童抱茅,“唇焦口燥呼不得”,表达了他的无可奈何;“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自”,写得很沉痛。然后,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楚,“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叙写,从深度和广度上,表达了诗人在国破家亡时局中的忧国忧民之情。最后,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素材三 主题精华素材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素材四 文体精华素材

歌行体

1.定义

“歌行”是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体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2.代表作

以“歌”命名: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以“行”命名: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

以“歌行”命名:高适的《燕歌行》。

3.特点

(1)篇幅可长可短。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催人泪下。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讲究平仄就很困难了。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决定的。

(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但也有二言的“呜呼”,也有九言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素材一 背景深研素材

1.背景链接(详见光盘内容)

2.作者 简介(详见光盘内容)

素材二 类文欣赏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①?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

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 ①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资治通鉴》元和七年(812)载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犬戎腥膻,近接泾陇,烽火屡惊。加之水旱时作, 仓廪空虚……”②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

[赏析]

这首诗由两个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了出来。

第一个问句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是多么豪迈!“收取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 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 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仅构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国家。“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是个书生 ,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凭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不用陈述句而用反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 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 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素材三 同题佳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新制布裘》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