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二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4-20 手机版 | ||||
教学案例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了解庄子的思想 。 3.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庄子的思想。 2.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教 学难点】 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庄子吗?他的名篇《逍遥游》大家听说过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冥有鱼》就节选自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1.找学生朗读课文,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给加点字注音。 其名为鲲 ( ) 其名为 鹏( ) 抟( ) [答案] kūn pénɡ tuán 三、讲授新课 1.熟 读课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将不理解、不懂的词句画出来,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班级内解决 。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 章大意。 明确:本文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 都是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 是有所 凭借的 。 3.熟读课文,研讨下列问题。 (1)“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 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恃”。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于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2)鲲鹏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明确: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4.三读课文,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鹏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5.重读课文,梳理思路,谈谈你学习本课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训练。 教学案例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理 解文意。 2.了解庄子的思想。 3.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庄子的思想。 2.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找学生朗读课文。 2.介绍庄子。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庄子〉二则》中的第一则《北冥有鱼》。 2.自主学习。 (1)根据注释,疏通文章,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①通假字。 ②词类活用。 ③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2)熟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3)赏析句子,体会庄子的语言特点。 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总结全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描写鱼、鸟等的古诗词名句,标明作者及作品出处。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可直接打印)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