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名师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04-1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的特点

2、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3、从文中了解“灯笼”蕴含的文化韵味。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这些作品情感真挚深厚,描写朴实动人,结构严谨,语言清丽洗练。

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一、整体感知

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2)“我”爱月华、繁星和灯笼,引出“我”关于灯笼的记忆(过渡)。

(3-12)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

二、课文精讲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将“灯笼”的光与“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显得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第一部分(1-2)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

自由读3-10自然段,分组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为什么要回忆这几件事?

(1)挑着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2)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3)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

(4)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5)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6)在纱灯上描红;

(7)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

怀恋过往,表明灯笼对“我”的意义重大。

结合3-10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灯笼有着怎样的意义?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第一部分第一层(3-5)

通过追述与灯笼有关的旧事,表现了孩童时代家中那暖暖的亲情。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表现家乡人的淳朴、善良。

第一部分第二层(6-7)

在对家乡的灯笼的追忆中,展示家乡淳朴的乡情和民俗风貌。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3.自由读10自然段,思考:关于宫灯的想象有什么意义?

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

第一部分第三层(8-10)

在对灯笼的认知中,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自由读11自然段,思考: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升华。

三、深入探究

1.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2.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四、主旨

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五、文体知识

散文  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

“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伍光军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