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教案: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人教版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03-29 手机版


 专题二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9分的保分题,一分都不能少

2017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变化较大:一是3套全国卷在命题思路上均非常有层次性,第1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第2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方面的把握,第3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二是题目难度加大,特别是第2、3题。

针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变化了的新形势,备考时不能沿袭“旧法”,而应及时调整思路,对每个新题型分别进行深度剖析,以明其考查实质,通其解题技法,力争9分题目不丢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周易》传说为周文王所作,它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西方的古典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时代。这个时代的古典主义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简约、对称、节制。在这些美学原则的背后,隐含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用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解读《周易》乾坤二卦中体现出的古典美,可以探访两种文明之间深层的相似与不同。

②《周易》的简约之美不言而喻。就大的方面看,它取象以尽意。就小处来看,《周易》卦爻辞简约的特点更是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字如千钧,意象饱满,意蕴深厚。以坤卦的初爻辞为例,“履霜,坚冰至”,杨静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爻讲行旅之人的旅程及在途中的艰难。《文言》则将此爻用于人伦,认为弑君、弑父之事的发生,非一朝一夕之故。依此例可以得见,《周易》卦爻辞简约之下藏有丰富的意蕴,其用词简约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美。

③在有关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论述中,“对称”这个概念往往与其他概念紧密相连,如秩序、匀称、和谐等。在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者贺拉斯那里,则被称为“合式”,强调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从而构成首尾贯通的和谐整体。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首先,乾下乾上构成全阳爻,光辉灿烂,没有瑕疵。其次,六爻之间上下呼应,形成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对称关系。再次,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究其终是看人在天地构成的时空维度中如何做到静则专、动则直,以悠游于天地间,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可见,乾卦结构上的对称呼应着意义上的和谐。

④此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体现出对适度与节制的推崇。他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道”在于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以合适的度,对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乾卦中,“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在田”好,“在天”好,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欣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⑤由此可见,西方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适用于《周易》的美学解读。我们不妨做进一步的推求:在古希腊文明中,对“正义”一词推崇备至。追溯至《荷马史诗》,“正义”意味着天生万物,每一物都有自己应处的位置、应得的利益,每个人都应得一己之所得,不企图得到他人之物。体现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相处的追求,这与《周易》中有关天地人的思想相同。另外,中希两种古代文明中都有对“终极”的推求,试图把握万变中的不变,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也。但在西方文明中,对“道”的追求源于对“器”的有限性的充分认识,希望通过对超越性的东西的追求来突破人类世界的有限性,这引导着他们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求知求真。而在我们中国,对“道”的认识和追求,用来断吉凶、知进退,非常务实。

(选自安宁《〈周易〉的古典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大致包含简约、对称和节制三点,这其中隐含着古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

B.《周易》取象以尽意,并且其中的卦爻辞非常简约,语言张力十足,因此,《周易》充分体现出简约之美。

C.杨静池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履霜,坚冰至”进行解读,认为此爻写出了旅行的过程和旅程的艰难。

D.乾卦中的六爻之间上下呼应,每两爻一组,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体现了结构上的对称和意义上的和谐。 

解析:选B A项,扩大范围,“古典主义”不准确,原文说“这个时代的古典主义”,就是指古希腊的古典主义;“古人”也不准确,原文说“古希腊人”。C项,偷换概念,杨静池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履霜,坚冰至”进行解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个概念。D项,曲解文意,原文“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是说乾卦以形象的爻阐明了天、地、人和谐的道理,而非“每两爻一组,分别代表着天、地、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是总领段,提出了用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解读《周易》体现出的古典美的论题。

B.对《周易》中“履霜,坚冰至”的多元解读,论证了《周易》卦爻辞简约之下藏有丰富的意蕴。

C.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论证清晰,说服力强。

D.全文运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并且最后一段又进一步论证了《周易》与古希腊古典主义的密切关系。

解析:选D 文章运用的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①段是总领段,最后一段是总结段,中间部分是分层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乾卦中乾下乾上构不成全阳爻,六爻之间上下不能呼应对称,乾卦就体现不出对称和谐。

B.如果没有对“过”“不及”和“中道”思想的论述,就很难看出亚里士多德对适度与节制的推崇。

C.西方文明在“道”的追求上与中国古代文明明显不同,它意在突破人类世界的有限性,而我们中国则用来断吉凶、知进退。

D.《周易》体现出古希腊的古典美,由此可见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与古希腊文明有着极深的渊源。

解析:选D D项,主观臆断。文章阐述的是《周易》与古希腊古典美学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而非两者之间的“渊源”,所以结论属于主观臆断性错误。

一、读文上——贯彻2种读文意识

目的要求 三四分钟准确把握文本要点思路,准确锁定解题信息区间,为比对选项正误做准备。

复习建议 平时的阅读是为了汲取知识,怡情养性,所以需要把文章读完读懂;而应试时的阅读是为了准确快速地解题得分,所以阅读时抓住关键信息点才是最重要的。二轮复习,在一轮复习已基本熟悉做题套路的基础上,就论述类文本而言,重在提高解题速度,而读文的速度和信息获取的准度又是提高解题速度至关重要的一环。考生在二轮复习时应重点培养以下2种读文意识。

一勾画筛选意识

——勾画关键词句,筛选关键信息

具有“勾画筛选意识”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根据试题题干中的关键词,边阅读边勾画关键词句,进而筛选文本信息。

1.关键词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词(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5)表示举例子的词(例如、如)

(6)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

(7)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及指代词等。

2.关键句

(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

(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

根据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加以连缀整合,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到该内容在文中的大体位置做准备。有时甚至会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的情况,这大大加快了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

二“关系”突破意识  ——始终思考论点、论据和论证,理清论述3关系

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不断强化以上两种意识,以便在解题时能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依据。

二、解题上——突破3大热点题型

前面已提到2017年全国卷3套试题命题的规律性很强,3个题目十分有层次,第一小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把握,第二小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方面的把握,第三小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运用,体现由内容到形式、由文内到文外的命题新动向。

第1题 内容理解分析题——先筛选标疑,后细处比对

第1题题干要求通常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这类题目的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调或漏或拼),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域也往往是涉及局部,题目难度不大,只要细心比对,基本上能准确判定。

[技法指导]

局部区域选项解题2步骤

[解题示范]

[例一]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1-A]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②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1-B]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③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1-C]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④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1-D]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技法演示]

第一步,先筛选标疑绝对化选项

读完这四个选项,要本能地对某些绝对化词语引起重视:

A项,“如果……就……”,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显示的是一个直接而必然的联系。B项,“必须完好保存下来”,“必须”“完好”都是绝对化的词。

当然要注意一点,我们遇到绝对化的词不一定就代表这个选项错了,但这样的选项往往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而C选项和D选项相对来说没有绝对化的语言。

第二步,再逐项回归原文细比对

选项 选项对应

原文信息 比对分析

A 见原文第①段画波浪线文字 原文说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没有讲兼顾人文保护,也没有那么绝对化的意思,因此A选项排除掉。

B 见原文第②段画波浪线文字 原文“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另一方面……,然后进行综合甄选”,甄选就是进行一定的取舍,并不是说必须完全保存,B选项以偏概全。

C 见原文第③段画波浪线文字 原文信息“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这里所讲恰恰是为留住乡村记忆而进行呵护,与原文意思相符,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D 见原文第④段画波浪线文字 原文讲的是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活化乡村记忆配套,不是说“活化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选项逻辑出现了问题,关系颠倒了。

第2题 论证分析题——“读”“析”“比”,3步流程巧解题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1.题干表述明确

通常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实质上是全面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

2.选项设置灵活

侧重考查立论的前提 (2017年全国卷Ⅰ•T2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侧重考查论证的角度 (2017年全国卷Ⅰ•T2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侧重考查论证的思路(结构) (2017年全国卷Ⅰ•T2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侧重考查论证方法 (2017年全国卷Ⅱ•T2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侧重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2017年全国卷Ⅱ•T2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特别提示:

(1)“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2)“立论的前提”就是指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后面有关论点的相关论证不能成立,没有意义。

[技法指导]

相关论证选项解题3步骤

第一步:带着2个问题去读文

从上面对相关论证选项特征的分析可知,相关论证题目的考查较为系统、角度多、涉及面广,但无非就是2个方面的问题,即:写了什么(论点),怎样写的(论证结构、思路,论证方式,论据类型等)。因此读文时务必要带着这2个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去思考:全文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每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

具体来说,要明确如下内容:

(1)把握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

近5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统计如下:

  结构式

年份    “总—分—总”

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

2017年 卷Ⅰ、卷Ⅱ 卷Ⅲ

2016年 卷Ⅰ、卷Ⅱ、卷Ⅲ

2015年 卷Ⅱ 卷Ⅰ

2014年 卷Ⅰ 卷Ⅱ(为“分—总”式结构)

2013年 卷Ⅱ 卷Ⅰ

通过上面的统计可知,选文都是常规的“总—分—总”或“总—分”(或“分—总”)式结构,而“分”又可分为“递进式”(层递式)、“并列式”和“对比式”,所以读文时务必要根据这一规律来理清论证的结构思路,才能把握文本大意。

(2)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

在读懂文本时,除了弄清文本的论证结构和思路外,还需要细致把握以下问题:论点是什么(根据文章的结构形式可知,“总—分—总”式结构的文本论点往往在首段或尾段,而“总—分”式的一般在首段,“分—总”式的一般在尾段)、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论点的(即分几个角度或层面来分开论述中心论点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据(即关注文本中材料类型,把握材料运用的目的)和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在解答相关论证分析类题目时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

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

在读通文本之后,回归原文细比对之前,要先明白每个选项特点:一是清楚每个选项是考查什么,二是清楚选项的关键点(敏感点)是什么。其次才是回归原文进行仔细比对。

例如:

选 项 考什么 选项关键点(敏感点)

(2017全国卷Ⅰ•T2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论据],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论点]。

论据与

论点  选项关键点(敏感点)见左栏波浪线标注,要思考论据部分表述是否准确,所得出的论点是否准确

(2017全国卷Ⅰ•T2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论证

思路 选项关键点(敏感点)见左栏波浪线标注,要思考思路是否准确

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

有了前两步的铺垫,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也就简单了很多,注意比对时要多方分析,不要急于下定论。

[解题示范]

[例二] (2017•全国卷Ⅲ)阅读《留住乡愁》(正文见“第1题 内容理解分析题”[例一]),完成下面题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技法演示]

第一步:带着2个问题去读文

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解题指向

第①段 提出中心论点“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本段先引用名言,引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及出现的问题,进而引出城镇化与乡愁的关系,并在段末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处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有利于判断A项和D项的正误

第②段 主要论述乡村记忆的两大方面及其关系——物质文化记忆和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段前半部分),并论述了要留住乡村记忆的措施——一要借助科学评价体系,二要广泛听取民意,最后进行综合甄选(本段后半部分)。 本段在论述时采用分层论述,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乡村记忆的内容,二是乡村记忆保留的措施,强调最后要进行综合甄选。 本处有利于判断B项的正误

第③段 主要论述呵护乡村记忆的措施(本段前半部分为措施,后半部分为举例说明如何呵护乡村记忆)。 本段首句承上点明留住乡村记忆,启下引出更要呵护乡村记忆,然后具体论述呵护乡村记忆的一些措施和意义,并举例论证。 本处有利于判断C项的正误

第④段 主要论述活化乡村记忆的措施。 本段首句对第②段留住乡村记忆、第③段呵护乡村记忆进行了分析,将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定性为消极型的留住乡愁,进而引出本段论述的重心“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然后对活化乡村记忆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并点出了活化乡村记忆的意义。 本处有利于判断A项的正误

全文 全文论述了乡村城镇化与乡愁的关系以及留住乡愁的具体措施(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文中也明显表达出了“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的观点。 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第②③④段分别从3个方面“留住”“呵护”“活化”层层递进进行了论证。论证方式上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深刻地论述了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字里行间表露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紧密关联的观点。 本处有利于判断A和D项的正误

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

标选项关键点 考什么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论证思路及论证内容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论证角度及论证内容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论证方式及论证内容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立论前提及论证内容

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

结合上面读文,可知A、B、D项均是正确的,而C项的前半句也是正确的,但是“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C项所在的第③段的后半部分虽然举例说明如何呵护乡村记忆,但是并未提及“甄选的标准”。

第3题 观点推断题——以本为本,合理推断

所设选项有如下特征:

(1)本类选项重在对全篇的考查,主要根据段意、主旨的把握推断相关的结论。

(2)选项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甚至有时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

[技法指导]

观点推断题解题3步骤

第一步 把握选项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

注意:因为选项很难像全国卷第1题局部区域选项那样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匹配的文字(只能找到个别相关词句),做题时需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域。



第二步 吃透文本观点,同时,注意区辨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者常常会通过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或赞同,或否定,要注意区辨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

第三步 将原文对观点的论证依据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观点(分析论证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文外所设论据所要证明的观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匹配。注意在本步骤时,应综合分析,结合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做出准确判断。

以上三步有时是同时进行的,很难截然分开。如在找对应区域期间往往就要把握选项观点和原文观点。

[解题示范]

[例三] (2017•全国卷Ⅲ)阅读《留住乡愁》(正文见“第1题 内容理解分析题”[例一]),完成下面题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技法演示]

本题题干已经明确了“下列说法”,什么是“说法”?“说法”就是选项所蕴含的观点。

A选项:抓住A选项中的“乡愁”“物质空间变化”“情感”等关键词,可以确定与A选项匹配的文段是第②自然段,选项中又有“如果”,可知A选项是对第②自然段作者观点的假设分析,蕴含的观点与原文第②自然段“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的观点一致,原文“在城镇化过程中”就是“城乡变迁中”,“它们”就是上文提到的“物质和非物质”;“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就是留住了乡愁,原文表达的观点就是在城乡变迁中,要留住乡愁,就要处理好乡愁的载体物质空间变化和情感的关系。因此,A项正确。

B选项:B选项中的关键词“依恋感和归属感”所在位置为第③自然段结尾,第③自然段论述的观点是“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这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结果是“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B选项把“消极型的留住乡愁——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当成了“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的前提条件,将两种留住乡愁的方式混淆在一起说,从而导致B选项错误。

C选项:C选项的关键词为“保护乡村记忆”“文化需求”,其实,全文都在论述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乡村记忆的一些措施,其中就包括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比如第③段提到“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第④段提到“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等等。这与C项的观点是一致的。

D选项:通过D选项的关键词“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可知选项的答题区域大体在第④自然段。D选项的观点是“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考生再回到原文找出原文在这一部分的观点,原文“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原文的推理是从A到B,选项是从B到A,推理没有问题;再看“内涵”,原文说“升级”,怎样“升级”?就是“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这一“融合”,乡村记忆的内涵肯定会有所变化,这就是文本的观点,选项D正好与原文一致,可见D选项正确。

[随堂巩固落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史料是需要辩证的,同一史实,各书记载互异;同一原文,彼此引述不同;或采摭古书不记出处,或商榷前史而全违故实,以致事实讹谬,文字错舛,真伪混淆。若不加以辩证而随便引用,不但异说纷纭,无所适从;必至以讹传讹。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就是考据学。这种学问,汉代的经注已开其端。自晋以后,辩证史籍的书多了起来,裴骃注《史记》,对于原书的文句音义多所解释。裴松之注《三国志》,对于原书的史实多所增补;吴缜《新唐书纠谬》对于原书上史料的讹谬多所纠正,这些都是考据学的先导。

②到了清代,考据学大大地发展了。在清代,学者因受政治的压迫,不能涉及与现实有关的学问,于是埋头于故纸堆中,从事与现实无关的考据学。因而中国的古典文献,无论经书、子史或史书,大部分都经过了一番考证。对于各种史籍中的史实,凡有可疑的,无不探源索隐,钩沉辑佚,考异正讹,使其本源大白,讹误自明,异说并陈,是非自见。清代辩证史料的著述甚多,其中有通辩诸史的,有专辩一史的。通辩诸史的书,最有名的,是钱大昕的《二十一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书是对原书上文字的校正、名物的训释,王书是对原书上的典章制度的考证以及对史实的校勘,两书各致力于一个方面,若融合而贯通之,则对史料之辩证,甚为有益。专辩一史的书,以辩“四史”者最多。窜乱《史记》的十余家,纠正纰缪;考证《汉书》的多侧重于文字的校正;考证《后汉书》的多侧重于史实的纠谬;考证《三国志》的皆系补佚考异。自《晋书》以下的诸史,辩证的书虽不及“四史”之多,但诸史皆有考证之书。

③以史料的范围而论,清代学者所考证的史料只是中国史料中的一半,即文献上的史料;至于考古学上的史料则做得非常不够。这是因为当时许多考古学的史料,如新、旧石器文化遗物、甲骨文及汉晋简牍等尚未被发现,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地下出土的史料的价值,当时并不是完全没有考古学的资料,如殷周之彝鼎、两汉之石刻画像,早已呈现在当世学者之前,但均未被引用为考证古史的资料。即以文献考证文献而论,清代学者也没有考证完,例如从对诸史之史书志考证看来,侧重于地理和艺文,天文、律历、书表考证不太多;有关社会经济之《食货志》,风俗习惯之《舆服志》则绝无考证。

④清代学者考证使用的方法,是以文献考证文献,即以甲书上的史料辩证乙书上的史料,以真书上的史料订正伪书上的史料,以各书上一般的通论指斥某一书上独特的异说。这种方法,用于有史以后的史料考证是可以的,若用于史前史的资料考证,那就无异于以伪辩伪,以疑证疑。

⑤晚清以来,对于考古学上的史料之考证,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但也不是到了我们就没有事情可做。例如若干青铜器物的时代,尚待考证;若干甲骨文字的字义,尚待训释;若干汉代的石刻画像,尚待说明。特别是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如古人类、古生物的化石,骨角器物、彩陶等,都需要我们做详细而精密的科学研究,才能变成史料。

(摘编自翦伯赞《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经注开启了考据学先河,自晋以后,辩证史籍的书多了起来,裴骃注《史记》,裴松之注《三国志》,吴缜纠正《新唐书》,这些都是考据学的先导。

B.钱大昕的《二十一史考异》校正原书上的文字,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考证、校勘典章制度及史实,两书辩证诸史,融合贯通,系统全面。

C.殷周的彝鼎、两汉的石刻画像等考古资料在清代虽已被发现,当时学者也认识到文物的价值,但最终没有用来考证古史。

D.清代学者通过校勘、辩伪、辑佚、注疏等手段,对古典文献和考古资料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可信的史料。

解析:选A B项,曲解文意,原文说“两书各致力于一个方面,若融合而贯通之,则对史料之辩证,甚为有益”,可见两书并没有做到“融合贯通”。C项,曲解文意,原文说“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地下出土的史料的价值”,这说明当时学者还没有认识到文物的价值。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以文献考证文献”的方法可能出现“以伪辩伪,以疑证疑”的情况,可见并非全是可信的史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考据学的起源时,有背景阐释,还有裴骃注《史记》、裴松之注《三国志》、吴缜写《新唐书纠谬》事例的印证。

B.文章第②、③段重点论述考据学在清代的发展情况,指出了清代学者所考证史料范围之广。

C.文章辩证地论述清代学者以文献考证文献的考证方法的利与弊,其有利于有史以后的史料考证,而弊在无法进行史前史的资料考证。

D.对于考据学的论述,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人的考据使命。

解析:选B 从文章第③段来看,“清代学者所考证史料范围之广”不当,原文说“以史料的范围而论,清代学者所考证的史料只是中国史料中的一半,即文献上的史料;至于考古学上的史料则做得非常不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清代政治上的压迫限制,清代学者就不会埋头于故纸堆中,致力于与现实无关的考据学,学术研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

B.不知道利用考古学上的资料,也缺乏较多的考古发现,因此,从史料的范围来看,清代学者考证史料仅局限于大部分的文献资料。

C.晚清以来,虽然考证考古学上的资料取得了成绩,但对于一些青铜器物的时代、甲骨文字的字义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D.清代考据学的成就与不足让人们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考古学上的史料,如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解析:选A A项,无中生有。此选项运用了反向推导,由假设的条件推不出“学术研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的结论。

[专题过关训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强化练(一)

(时间:25分钟 满分: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地图

①在古代,先民们在器皿或岩石上绘制质朴的图画,以此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简单、粗糙的图画承载着延续文明的使命,部分图画演变成了文字,而另一些表示一个区域地理信息的图画则成为地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具有独特的文化发展脉络,地图的发展亦是如此。

②由于年代久远,传世的早期古地图已是凤毛麟角,且完整度极低,不过人们通过古籍的记载,还是可以去发现一些早期地图的印记。相传大禹铸九鼎,将各地山川与物产铸于其上,作为拥有九州之象征,地图逐渐具有了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左传》中记载楚庄王“问鼎”,其实就有了问天下的含义在内了。到了战国时期,《管子》中已专门设立地图篇,将军事活动与地图的使用充分结合,阐述了如何利用地图进行军事行动,如何利用地形指挥军队攻守,充分体现了地图在中国古代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③然而这些记录下祖先智慧的珍贵地图已经消散在历史尘埃之中,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努力追根溯源。由这些简略的地图可知,战国之前的地图为中国地图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

④文字的描述即便详尽,终究无法展现出地图的形象,古地图的出土和发现让我们可以亲眼见证其发展的真实轨迹。《兆域图》1983年出土于河北省,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距今约2 400年)的地图,早于古罗马帝国最早的地图600年。《兆域图》是战国时期中山国贵族墓穴的设计图,但它已具备了地图的特征。《兆域图》也是我国最早采用比例尺绘制方法的地图,它的发现将中国缩尺制图的历史大大提前,是中国地图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⑤1986年出土于甘肃的《放马滩地图》则体现了现代意义上地图的要求和标准。地图线条清晰,用墨线绘制于四块松木板的两面,是对当时地区水系的一个总体描述。符号的出现突显出这张地图的珍贵价值,地形、水系、居民点、交通线等地理要素均使用地图符号标出,这不但丰富了地图的内容和可读性,也代表着中国古地图绘制方式的一大进步。

⑥随着地图测量技术和绘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地图的学术理论体系也逐步形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西晋时期的学者裴秀,以及其提出的“制图六体”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裴秀绘制出了目前所知的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但随着西晋灭亡,地图集因分裂、战乱而流失。万幸的是,“制图六体”等制图理论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地图绘制的标准。

⑦与“制图六体”同时代出现的“计里画方”制图法同样出自裴秀。他通过缩编《天下大图》,完成了《地形方丈图》。“计里画方”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在藏于西安碑林的宋代石刻《禹迹图》上,“计里画方”的制图技术清晰可见。图上有“计里画方”的格网形式和“每方折地百里”的详细记注。《禹迹图》的轮廓已经与今天所绘制的现代地图十分相近。

⑧受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的影响,以及“计里画方”方法广泛运用的促进,中国地图绘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冯博、蹇菀林,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地图起源于古代先民在器皿或岩石上绘制的简单、粗糙但承载延续文明使命的表达先民内心世界的图画和文字。

B.虽然一些中国古地图已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我们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古籍的记载发现一些早期古地图的印记等。

C.通过阅读古籍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古地图缺乏形象性,文字描述越详尽就越无法全部展现地图,当然出土的古地图还是能让我们见证地图的发展过程。

D.地图测量与绘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地图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特别是裴秀的制图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使中国地图绘制到唐宋时达到一个高峰。

解析:选D A项,“表达先民内心世界的图画和文字”错,根据原文第①段信息可知,不包括“文字”,原文说“部分图画演变成了文字,而另一些表示一个区域地理信息的图画则成为地图”;B项,错解文意,“比较容易地通过古籍的记载发现一些早期古地图的印记等”错,通过第③段的“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努力追根溯源”这句话,可以发现并不容易;C项,错解文意,“中国的古地图缺乏形象性”错,原文第④段是“文字的描述即便详尽,终究无法展现出地图的形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中国古地图,文章先交代其起源,由“地图的发展亦是如此”总起,引出下文,接着逐层分析,论述了其独特的发展脉络。

B.文章引用大禹铸九鼎绘山川物产图的传说和《管子》关于地图篇的专门记载,论证战国之前的地图为中国地图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

C.出土于甘肃的《放马滩地图》代表着中国古地图绘制方式的一大进步,其证据是图上已出现地形、水系、居民点、交通线等地理要素。

D.《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分别是西晋学者裴秀利用“制图六体”理论和“计里画方”制图法的杰作,以此论证中国地图绘制在西晋达到高峰。

解析:选D D项,《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不能论证“中国地图绘制在西晋达到高峰”,第⑧段指出“中国地图绘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北省出土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地图,比古罗马最早的地图还早600年,是我国最早使用比例尺绘制的地图。

B.《放马滩地图》是能够体现现代意义上地图的要求的一幅地图,它线条清晰,符号多种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地图的内容以及可读性等。

C.目前所知的我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因分裂、战乱而流失,不过由绘制此地图集而总结出来的“制图六体”理论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地图绘制的标准。

D.裴秀缩编完成的《地形方丈图》和藏于西安的宋代石刻《禹迹图》都使用了“计里画方”的绘制方法,《禹迹图》的轮廓已和现代地图很接近。

解析:选C C项,强加因果。《禹贡地域图》的绘制是在“制图六体”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不是因《禹贡地域图》的绘制才有了“制图六体”理论的产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训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尊者、长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摘自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

B.《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C.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D.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解析:选B A项,“源头”错,原文是“最早又最可信的”“一段记载”;C项,原文是“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到书面,多种形式并存,并不是除旧布新的“更替”和“演变”;D项,“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错,原文说“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中国家训的源头谈起,论述了中国家训的丰富形式和中国家训的内容指向,重点论述了后一个方面。

B.周公戒伯禽的训词,是论证“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观点的典型例证。

C.文章列举中国家训文化的三方面指向,论证了中国家训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

D.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论述了中国家训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解析:选D D项,“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错。由文章可知,第一段谈中国家训的源头,是提出问题,属于总写;以下各段分别论述中国家训的丰富形式和内容指向,属于分写,所以文章采用的应是“总—分”式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C.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解析:选D D项,强加因果。《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并非钱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的充分条件。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强化练(二)

(时间:25分钟 满分: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周兴杰

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②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文本的某些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④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⑤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唱和MTV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选自2017年3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节)

1.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知音”只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

B.“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有一点主观随意性。

C.“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

D.“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

解析:选D A项,“只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错,原文第④段表述为“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B项,“有一点主观随意性”错,原文第③段表述为“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说明“主观随意性”很强,选项在程度上与原文表述不符。C项,“‘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说法绝对化,原文第①段表述为“‘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

B.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令读者在开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C.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更清晰的认识,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解析:选A “知音”的叙述并不详细生动,且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说法不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音”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上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

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加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金庸的“粉丝”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被淘汰。

D.如果知音的生产力完全释放出来,知音不仅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也能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

解析:选D D项,原文第⑤段表述为“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其论述的是知音生产力的表现,文章没有论述“知音的生产力完全释放出来”的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创新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创建的新的社会理论。

B.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C.平均意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代内公平排斥平均主义。

D.在稀缺资源配给的数量质量上,后代人的标准较前代有增长,就是代际公平的底线。

解析:选A B项,“过于绝对”。原文提及的是“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并不能得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问题”的结论。C项,“扩大范围”。原文是“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而非“平均意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D项,“曲解文意”。“后代人的标准较前代有增长”有误,结合文意应为“后代人的标准与前代持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熊彼特等人对“生态创新”的理解论证了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的观点。

B.文章认为生态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

C.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挖掘出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

D.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要前提。

解析:选A A项,“混淆关系”。原文第一段中引述熊彼特等人的言论,主要是为了追溯“生态创新”的历史源流,而非论证“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混淆了论据与观点的逻辑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的社会时代特点是: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B.生态创新理论并非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理论,需要依据现实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C.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的系统。

D.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要区别。

解析:选D D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的本质区别”,意为“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而非“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要区别”。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