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案2:古代诗文阅读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2018-03-19 手机版 | ||||
本考案共4页,共21题,共160分,考试时间16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12小题,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本题4小题,19分)导学号 00774479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少詹事。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极言阙失,不报。明年秋,万寿节①,正春献八箴__,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宝贤才,谨财用,恤民命,重边防。帝不省。王贵妃薨__,久不卜葬,正春以为言。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中官难以烦费,__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②,奈何以天下俭之?”__奏上,报可。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贡,正春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贡物多倭器,绝之,便矣;否,亦宜诏福建抚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帝是之。四十年,进士邹之麟分校乡试__,私举子童学贤,为御史马孟祯等所发。正春议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因劾正春徇私。正春求去,不许。__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__诗教复劾正春,正春疏辩,益求去。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天启元年,起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抗论忤魏忠贤,被旨谯责。明年,御史赵胤昌希指劾之,正春再疏乞归。帝以正春尝为皇祖讲官,特加太子少保,赐敕驰传__,异数也。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__。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十六》) 【注】 ①万寿节:皇帝诞辰日。②元良:太子的代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B.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C.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D.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解析] 正确标点为: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 B.薨,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乡试,古代科举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礼遇有加。 [解析]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翁正春忠诚正直,敢于诤谏。日食出现时他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万寿节上向皇上提出八点劝告,这些直言均未被采纳。 B.翁正春深明国体,建言得当。他认为应该诏令福建抚臣阻止已归附倭人的琉球中山王来朝入贡,这个建议得到皇帝认同。 C.翁正春遭人弹劾,辞官自辩。在处理韩敬科场事件中遭人弹劾而请求去职,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 D.翁正春为人正派,不媚权贵。他因为抵触魏忠贤被朝廷降旨斥责,后又遭赵胤昌借机中伤弹劾,他就再次上疏乞请回乡。 [解析] 错在“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对应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应为“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从后文中的“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也可知皇帝并没有“不想再让他担任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之?”(5分) 译文:__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用轻慢的方式对待她?”__ (2)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5分) 译文:__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__ [解析] ⑴“勃然”“诞育”“俭之”各1分,文意2分。⑵“顷之”“发”“坐”各1分,文意2分。 [译文]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多次升任到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没有答复。第二年秋天,万寿节,翁正春提出八点劝告:即清净君王的心绪,遵循祖制,振奋国家纲纪,信赖臣僚,珍重贤才,节俭开支,体恤百姓,重视边防。皇帝并不省悟。王贵妃去世,许久不占卜葬地事宜,翁正春因此谏言。皇帝命令他和宦官去选择墓地,选取到了好风水的墓地。宦官却以此事烦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对待她?”启奏皇帝,答复可以。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朝贡,翁正春称:“中山王已归附倭寇,现在的使者多是倭人,贡物大都是倭国的器物,断绝与其往来比较好;要不然,也可以下诏让福建的地方官约略留下一些土物,不要让他们到京都朝贡。”皇帝对此表示赞同。万历四十年(1612),进士邹之麟分管乡试,对举人童学贤徇私,被御史马孟祯等人告发。翁正春提议废黜童学贤,贬斥邹之麟,却不涉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于是弹劾翁正春徇私。翁正春请求辞官,皇帝不同意。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亓诗教再次弹劾翁正春,翁正春上奏争辩,更加恳求辞官。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不久,改派到吏部,负责詹事府,以侍养的名义回乡。天启元年(1621),出任礼部尚书,协助掌管詹事府的事务。言论拂逆了魏忠贤,被皇帝下旨责备。第二年,御史赵胤昌迎合魏忠贤而弹劾他,翁正春再度上奏请求辞官回乡。皇帝因为翁正春曾担任皇祖的讲官,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赐与敕令乘驿车驰归,在这当时可算例外。当时翁正春已经年过七十,母亲百岁,他率领子孙孝敬老母,乡里人都赞美他。翁正春的风度峻肃,整天没有轻慢的话,疲倦了从不东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体,眼睛不四处张望,看见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本题4小题,19分)导学号 00774480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人也。长儒少怀节操,胆烈过人。十五袭爵__乐安公。魏大统中,起家奉车都尉。周太祖引为亲信,以质直恭勤,授予都督。天和中,除渭南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从武帝平齐,迁上开府,进爵成安郡公,邑__千二百户,别封一子县公。宣政元年,与乌丸轨围陈将吴明彻于吕梁,陈遣骁将刘景率劲勇七千来为声援,轨令长儒逆拒之。长儒于是取车轮数百,系以大石,沉之清水,连毂相次,以待景军。景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破之,俘数千人。寻授行军总管,北巡沙塞,卒与虏遇,接战,大破之。高祖作相,__王谦举兵于蜀,上柱国杨永安扇动六州以应谦,诏长儒击破之。__文帝受禅,进位上大将军,封蕲郡公。开皇__二年,突厥可汗率众十余万,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遇于周 槃,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为虏所冲突,散而复聚,且战且行,转斗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手皆见骨,杀伤万计,虏气稍夺,于是解去。长儒身被五创,通中者二;其战士死伤者十八九。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__。其年,授宁州刺史,寻转 鄜州刺史,母忧__去职。长儒性至孝,水浆不入口五日,毁悴过礼,殆将灭性,天子嘉叹。起为夏州总管,匈奴惮之,不敢窥塞。复转荆州总管,高祖谓之曰:“__江陵要害,国之南门,今以委公,朕无虑也。__”岁余,卒官。谥曰威。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六十一》)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B.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C.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D.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解析] 正确标点为: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袭爵,指承袭先人爵位,第一继承人承袭原爵位,其余继承人也可袭爵,但要降等。 B.邑,食邑,又称采邑。古代中国帝王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故名。 C.开皇,隋文帝的年号。年号,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D.忧,又称丁忧、丁艰,多指官员遭遇父母的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制,不得为官。 [解析] 邑是古代中国“卿大夫”的封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达奚长儒少年时有气节德行,胆气勇烈过人。诚实耿直,恭谦勤勉,被周太祖当作心腹亲信,授予都督之职。 B.达奚长儒足智多谋,作战善用奇兵。他把系上大石块的车轮连接在一起,沉到河里阻挡陈军的后援,并趁机大败敌军,生擒刘景。 C.达奚长儒视死如归,英勇杀敌。他率兵二千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众寡悬殊,却杀死杀伤突厥万余人,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神话。 D.达奚长儒为人至孝。母亲去世,他痛彻肺腑,伤心欲绝,五天水米不沾,超过礼法限定,隋文帝对他赞赏不已。 [解析] “生擒刘景”原文中无此信息。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谦举兵于蜀,上柱国杨永安扇动六州以应谦,诏长儒击破之。(5分) 译文:__王谦在蜀地起兵叛乱,上柱国杨永安煽动六州响应王谦,朝廷下诏命令达奚长儒率兵征讨,大败王谦。__ (2)江陵要害,国之南门,今以委公,朕无虑也。(5分) 译文:__江陵是关键、重要的地方,是国家的南大门。如今把它交给你,我不用担心了。__ [解析] ⑴“举兵”“扇动”“应”各1分,文意2分。⑵“要害”“委”“无虑”各1分,文意2分。 [译文]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地人。长儒少年时就有气节德行,胆气勇烈过人。十五岁那年,袭父爵为乐安公。西魏大统年间,开始为官,当奉车都尉。周太祖把他当作心腹亲信,因诚实耿直,恭谦勤勉,授予都督之职。天和年间,授他为渭南郡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跟随周武帝平定齐国,晋升为上开府,晋爵位为成安郡公,食邑一千二百户,另封其一子为县公。 周武帝宣政元年(578),与乌丸轨一起在吕梁围困陈国将领吴明彻,陈国派骁将刘景率劲旅七千来增援,乌丸轨令达奚长儒领兵阻击。长儒于是用几百车轮,系上大石头,沉到清水里去,让车轮连着车轮,以等待刘景的军队。刘景到了,船舰被车轮所阻,不能前进。长儒于是用奇兵,水陆俱发,大破刘景,俘虏几千人。随即授他为行军总管,巡视北方边疆沙漠要塞,突然与敌军相遭遇,大破敌军。隋文帝任丞相,王谦在蜀地起兵叛乱,上柱国杨永安煽动六州响应王谦,朝廷诏令达奚长儒率兵征讨,大败王谦。隋文帝受禅即位,达奚长儒晋升为上大将军。封爵蕲郡公。开皇二年(582),突厥可汗率领十几万人马,向南方进犯抢掠。皇帝下诏令达奚长儒为行军总管,率部二千人打击他们。双方在周槃相遇,寡不敌众,长儒部下很恐惧。长儒慷慨激昂,神色更壮烈。他们被胡人所冲击,打散了,又聚集起来,且战且走,转战了三天,兵器全部用光了,士兵就用拳头殴打胡人,以至手上的骨头都打出来了,杀死杀伤数以万计的敌人。突厥人士气略降,于是解围离去。长儒身上五处受伤,其中两枪是从中间穿透。他的战士十之八九战死。突厥人本想大肆抢掠秦州、陇右一带,遇到长儒的阻击,士兵全都拼死力战,突厥兵死伤很多,十分沮丧。次日,突厥在交战处焚烧尸体,大哭而离去。 这年,长儒任宁州刺史,随即转任 鄜州刺史,因母丧离职。长儒生性很孝顺,他水米不沾达到五天,哀毁太过,身体将要垮了。天子叹赏不已。丧满后,长儒任夏州总管三州六镇都将事,匈奴怕他,不敢窥探边塞。长儒又转任荆州总管。高祖对他说:“江陵是要害之地,是国家的南大门。如今交给你,我不用担心了。”过了一年多,在官任上去世。谥号叫“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本题4小题,19分)导学号 00774481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__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__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__刘继元降,以所部安抚城中。师还,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三迁右班都虞候、领涿州刺史__。雍熙中,改马步军都军头。端拱__初,出为宾州团练使,历冀、贝二州部署,徙天雄军。二年,入为侍卫马军都虞候、领洮州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契丹南侵,汉忠合诸军击败之,斩馘甚众。真宗即位,自中山召归。俄复出为高阳关都部署,进领威塞军节度。咸平三年,又为泾原、环庆两路都部署兼安抚使,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改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路都排阵使。契丹掠中山,汉忠率诸将阵于野,契丹遁,追斩甚众,获其贵将。加殿前副都指挥使,改领保静军节度。五年,罢西面经略使,命汉忠为邠宁、环庆两路都部署,李允正、宋沆为钤辖,领戍兵二万五千人,委汉忠分道控制。数月召还,坐违诏无功,责为左屯卫上将军、出知襄州,常奉外增岁给钱二百万。未上道,暴得疾卒。赠__太尉,以其长子内殿崇班从吉为阁门祗候,次子从政、从益为左右侍禁。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__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曰:“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__”故所部无益。性刚果,不务小节,轻财乐施。好读书,颇能诗,喜儒士,待宾佐有礼,名称甚茂,以是自矜尚,群帅不悦。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D.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解析] 正确标点为: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父位。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康熙。 D.“赠”是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是非正常死亡。 [解析] “而受封的官员往往是非正常死亡”表述绝对化。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王汉忠身材出众,年少豪放不羁。他膂力甚强,身形魁梧高大,面对高继冲的征召,他却不肯前往应召,最后因为斗殴杀人而跑到京城。 B.王汉忠作战勇敢,得到皇帝赏识。他在攻打太原的战斗中,表现非常勇敢,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皇上将其由内殿直都知升为东西班指挥使。 C.王汉忠受到重任,英勇抗击契丹。他在两次抗击契丹入侵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杀敌甚多,并在第二次战斗中,活捉了契丹地位显要的将领。 D.王汉忠爱好读书,军队纪律严明,他爱好读书,喜欢读书人,并且还能作诗,但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所以将领们都不太喜欢他。 [解析] 手下的将领很不高兴的原因不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而是王汉忠“自矜尚”;不是手下将领,是上级将帅。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5分) 译文:__王汉忠随太宗出征太原,率先登城,被流箭射中眼珠,作战更加奋勇,皇帝赞许他,升为东西班指挥使。__ (2)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曰:“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5分) 译文:__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__ [解析] (1)“从”“益”“壮”各1分,被动句“流矢中眸”1分,语意连贯1分。(2)“行师”“诘旦”“祝”“贷”各1分,语意连贯1分。 [译文] 王汉忠,字希杰,是徐州彭城人。年轻时豪放不羁,膂力过人,身形魁梧高大,擅长骑马射箭。徐州节度使高继冲想将他召至帐下,王汉忠不肯前往。因为斗殴杀了乡里少年,就逃走了。一夜之后,被害者复活了,其父派人在萧县追上了他,王汉忠不肯回去,向西到了京城。太宗在王府,召见了他,很欣赏他的身材和气力,将他安置在身边。太宗即位以后,任命他担任殿前指挥使,屡次升迁为内殿直都知。 王汉忠随太宗出征太原,率先登城,被流矢射中眼珠,作战更加奋勇,皇帝赞许他,升为东西班指挥使。刘继元投降后,王汉忠率领他的部下安抚城中百姓。班师回京后,改任殿前左班指挥使,三次升迁为右班都虞侯,兼涿州刺史。雍熙年间,改任马步军都军头。端拱初年,出任宾州团练使,历任冀、贝二州部署,迁任天雄军。端拱二年,入朝为侍卫马军都虞侯,兼洮州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契丹向南入侵,王汉忠会合诸军将其击败,杀敌很多。真宗即位后,将他从中山召回朝廷。不久,又外放高阳关都部署,晋升为威塞军节度使。咸平三年,又任泾原、环庆两路都部署兼安抚使,改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改任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路都排阵使。契丹掳掠中山,王汉忠率领诸将在郊外布阵迎击,契丹败逃,王汉忠领兵追杀,斩获很多,活捉其地位显要的将领。加封殿前副都指挥使,兼任保静军节度使。咸平五年,罢西面经略使,任命王汉忠为邠宁、环庆两路都部署,李允正、宋沆担任钤辖,统率戍守边疆的士兵二万五千人,交付王汉忠分道控制。数月后召回京城,因为违抗诏令无功获罪,贬为左屯卫上将军,出任襄州知州,在基本俸禄之外每年增加供给钱二百万。尚未赴任,得暴病而死。追赠太尉,以其长子内殿崇班王从吉为阁门祗候,次子王从政、王从益为左右侍禁。王汉忠有见识和谋略,军中政事非常整肃,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因此他的部下从无偷盗抢劫之事发生。性格刚强果敢,不拘小节,轻视财物乐善好施。爱好读书,颇能作诗。喜欢儒士,对待幕宾佐吏有礼,名声很大,因此骄矜自大,上级将帅都不太喜欢他。 二、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6小题,3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本题2小题,11分)导学号 00774482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黄公度①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注】 ①黄公度,福建人,此时在泉南任职期满,秦桧假借君命令他速回都城临安。② 裛yì,沾湿。③燕支雨,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CE ) A.首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对报晓邻鸡的埋怨表明自己不愿离开的心情。 B.词中“霜桥月馆,水村烟市”以想象虚写时空变换转移,极富形象性。 C.“愁千缕”表面指奸相当道前途未卜之忧,深层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 D.词的结尾意境深远,词人将难言之隐、入骨之痛都寄寓在独立不言中。 E.本词词风柔美,格调闲雅,缠绵悱恻,显示出婉约词含蓄细腻的特点。 [解析] C下阕“愁千缕”作者表面上愁的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深层的愁是指奸相当道国耻难消,壮志难酬、前途堪忧等等。E词风婉约但不是柔美闲雅。婉约之中不乏激愤之意。5分,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该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__示例:①对高城中人思念之情。作者因高城音信阻,欲托鸿雁传情。②此情难寄的无奈之情。鸿飞不住,鸿雁与“邻鸡”一样无情。③以伤离别抒积忧之情。一腔忠贞、满腹愤闷,化作别情离恨。__ [解析] 6分,答对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本题2小题,11分)导学号 00774483 雪夜感旧① 陆 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②,龙门阁③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④,小市孤城宿两当⑤。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 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江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③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④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⑤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D )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解析] A首联描写的不是雪夜所见之景,而是陆游回忆当年由蜀入陕路途上的所见所感。D“比喻”一说有误,“绿沉金锁俱尘委”借兵器被尘埃埋没无用武之地,寄寓了作者的无奈之情,借物抒情法;“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一说较为片面。 16.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6分) 答:__示例:“那信”表示怎能相信有一天竟会在田园终老,然而事与愿违,当年“那信”之事已成事实。更能凸显出诗人年轻时的意气与北伐必胜的信心,也反衬出今日的失望之情。既表达了昔日的豪情,也表现出诗人的悲愤与对理想的执着。__ [解析] 6分。如有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 (本题2小题,11分)导学号 00774484 远怀舍弟颖、观等① 杜 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②。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③,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注】 ①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②阳翟,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州。③错莫:纷乱昏暗。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CE ) A.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 B.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无奈。 C.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无为的感慨。 D.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两句写出诗人愁情无所不在。 E.全诗诗意蕴藉,真挚感人,虽无一字写思念之情,却处处紧扣题中的“怀”字来写。 [解析] C“老去无为”的感慨属无中生有,此处应为“时光流逝、归乡无期的感慨”。E项,“虽无一字直写思念”有误,“忆渠”属于直接抒情。5分,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5分,多于两个选项不得分。 18.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示例:第一问:这是因为在元日庙会上,我们家兄弟相聚、欢乐和谐,这在动荡的时局中实为难得。第二问: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对往昔相聚情景的追忆之中,蕴含着现实中兄弟分隔的悲伤。(或:用了以乐衬哀的写法。往昔相聚时,兄弟情深让邻人称羡,这一派欢乐的景象反衬出眼下天各一方的悲伤,以乐景衬哀情,使悲情更深一层。)__ [解析] 6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手法2分,分析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答“对比的手法,用过去的亲人欢聚与今日的天各一方作对比,抒发了兄弟分隔的悲伤之情”也可给分,但这不是从全诗的角度来分析的,只是这两句中的对比。全诗的角度,是以虚写实的角度。看考生的表达,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2小题,10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 00774485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所见月出的位置和水天相接景象的名句是“__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__。__白露横江__,水光接天”。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阐明面对“生”与“义”作出抉择的名句是:“__二者不可得兼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__。” [解析] 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 00774486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急雨、私语、珠玉声等描写琵琶女所弹乐曲美妙的名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__小弦切切如私语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__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__”两句描绘了敌军的力量像黑云压迫过来,太阳光投射在战士鱼鳞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的形象。 [解析] 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②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庄子》) ③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⑤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庄子》) 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鲁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立意角度示例:①学习。②交友。③有自知之明。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