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坚,字才叔,广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2018-03-16 手机版 | ||||
张庭坚,字才叔,广安军人。进士高第,调成都观察推官,为太学《春秋》博士。绍圣经废,通判汉州。入为枢密院编修文学,坐折简别邹浩免。徽宗召对,除著作佐郎,擢右正言。帝方锐意图治,进延忠鲠,庭坚在谏列,一时翕然称得人。 庭坚在职逾月,数上封事,其大要言:“世之论孝,必曰绍复神考,然后谓孝。夫前后异宜法亦随变而欲纤悉必复然则将敝于一偏久必有不便于民而招怨者如此而谓之孝可乎?司马光因时变革,以便百姓,人心所归,不为无补于国家;陈瓘执义论诤,将以去小人,士论所推,不为无益于宫禁。乞尽复光赠典以悦人心,召还瓘言职以慰士论。又士大夫多以继志述事劝陛下者,臣恐必有营私之人,欲用其言以自售,谓复绍先烈非其徒不可,将假名继述,而实自肆焉。今远略之耗于内者,弃不以为守,则兵可息;特旨之重于法者,删不以为例,则刑可省。近以青唐反叛,弃鄯守湟。既以鄯为可弃,则区区之湟,亦安足守?臣谓并弃湟州便。”庭坚言论深切,退辄焚稿。 是时,议者往往指元祐旧臣在廷者太多。庭坚为帝言司马光、吕公著之贤,且曰:“陛下践阼以来,合人心事甚众,惟夫邪正殊未差别。如光、公著甄叙,但用赦恩,初未尝别其无罪也。”又荐苏轼、苏辙可用,颇忤旨。曾布因称其所论不当,帝命徙为郎,俄出为京东转运判官。任伯雨言庭坚立身有本末,不应罢言职。庭坚亦辞新命,改知汝州,又送吏部。李清臣从而挤之,改通判陈州。 卒,年五十七。绍兴初,诏赠直徽猷阁。 (节选白《宋史•张庭坚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前后异宜法亦随变/而欲纤悉/必复然/则将敝于一偏/久必有不便于民/而招怨者/如此而谓之孝/可乎 B. 夫前后异宜/法亦随变/而欲纤悉必复/然则将敝于一偏/久必有不便于民而招怨者/如此而谓之孝/可乎 C. 夫前后异宜/法亦随变/而欲纤悉必复/然则将敝于一偏久必有不便于民/而招怨者/如此而谓之孝/可乎 D. 夫前后异宜/法亦随变/而欲纤悉必复然/则将敝于一偏久必有不便于民/而招怨者如此/而谓之孝/可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学,始于汉代,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 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C. 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后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D.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与科举考试等职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庭坚才智出众。在参加殿试中他考中进士,步入官场后任过成都推官,并担任过太学博士,后来又被皇帝任命为谏官。 B. 张庭坚尽职尽责。他任谏官才一个多月,就多次上密奏言事。他认为应因时而变,没必要完全恢复前朝的法令。 C. 张庭坚爱惜人才。他任职期间请求恢复司马光、陈瓘的职务;又向皇上举荐苏轼、苏辙,这一建议合乎皇上的心意,被采纳。 D. 张庭坚性格耿直。他在上奏中认为司马光改革是人心所向,利于百姓;他也指责过皇上对邪正没有区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方锐意图治,进延忠鲠,庭坚在谏列,一时翕然称得人。 (2)陈瓘执义论诤,将以去小人,士论所推,不为无益于宫禁。 【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皇上正锐意图治,提拔引进忠心耿直的人,张庭坚在谏官之列,一时大家一致称赞得到人才。 (2)陈瓘仗义直言,将斥退小人,这是士子们议论时所推崇的.不是说对皇宫没有益处。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注意连词“而”“然”等,“如此”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结合句意断句。句意:但前后时机不同,法令也要随着改变,而想一切都恢复,就会偏废,时间长了一定会不利于百姓而招致怨恨,如此称作孝,可以吗?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如本题主要注意理解句意断句。 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D项,科举考试是礼部。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务。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又荐苏轼、苏辙可用,颇忤旨。曾布因称其所论不当,帝命徙为郎,俄出为京东转运判官”可知,“建议合乎皇上的心意,被采纳”错误。 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进”译为提拔,“延”译为引进,“谏”译为谏官,“人”译为人才。(2)“论诤”译为直言,“论”译为议论,“宫禁”译为皇宫,“不为无益于宫禁”(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张庭坚字才叔,广安军人。考中进士高等,调任成都观察推官,是太学《春秋》博士。绍圣时经科被废,任汉州通判。入朝为枢密院编修文学官,因以书信告别邹浩被免职。徽宗召他应答,任命他为著作佐郎,提拔为右正言。皇上正锐意图治,提拔引进忠心耿直的人,张庭坚在谏官之列,一时大家一致称赞得到人才。 这时,议论的人往往指责元祐旧臣在朝廷的人太多。张庭坚向皇上谈司焉光、吕公著是贤才,并且说:“陛下即位以来,符合人心的事情很多,但对邪正太没有区别。像司马光、吕公著的甄别,仅用赦恩,当初并不曾甄别他们没有罪。”又举荐苏轼、苏辙可以任用,和皇上的旨意多有抵触。曾布因而说他的议论不适当,皇上命令把他改为郎,不久为京东转运判官。任伯雨说张庭坚立身处事有本末之分,不应该被罢去言官职务。张庭坚也辞去新职,改任汝州知州,又送到吏部。李清臣趁机排挤他,改为陈州通判。 张庭坚去世时五十七岁。绍兴初年,下诏赠直徽猷阁。 相关链接:文言文阅读翻译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