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03-06 手机版


 【 教学目的】

1、了解碑记类文体常识及作者。

2、积累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等。

3、体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了解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宦官专权是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祸患,学生对本文所涉及的背景比较陌生,因此要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抓关键语句,以这些语句为“钥匙”,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注重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学习与积累,把握作者在层层对比、夹叙夹议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采用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教学,辅以多媒 体课件(包括相关资料展示和板书),拟用二课时完成。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专门指明“生命”和“正义”的关系, 这个成语是什么?

明确:舍生取义。

大家知道它的出处吗?

明确: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能背出有关的句子吗?

明确:“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五人墓碑记》就是关于明朝五义士从容就义的悲壮故事。

二、背景简介及文学常识:

1、背景:

明王朝为维护其统治,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此地,魏阉党羽遍布天下,异已排斥殆尽。明神宗(万历帝)时,统治者又向各地派出大批“税监”加征税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多次进行抗暴斗争。本文所写,就是基中一次。

五义士的悲壮之举起因于应于巡抚周起元得罪魏阉党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人不堪剥削而罢工。当时,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煸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天启七年,魏阉用圣旨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不到一个,魏阉被明思宗贬往凤阳守陵,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生祠——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

2、文学常识:

①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

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 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

②张溥,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如,江苏太仓人。 明末有许多文社,复社大约本于“应社”,集合许多小社而成。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相号召大约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明史•文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和同乡张采并称“娄东二张”。

三、学生自读全文,析透关键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解疑相关字词句。

(1)疾——常指一般的病;病——则指很重的病。连用往往指病得很重。

(2)行——品行、道德;为——作为、成为。

(3)私人——党羽、亲信。

(4)颜色——脸色。

(5)非常——不同寻常。

(6)首领——“首”指头,“领”指脖子,首领在课文中是偏指头,代性命。

(7)取消独立性作用的:“之”

五人者,盖当周公之被逮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前一个“之”)

然五人之当刑也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率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8)注意下列语句,并能翻译: 

①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注意:“徒”,一类人;“不足道者”和“无闻者”都是“者”字结 构,它们分别可以解释为“不值得提 起的人”和“默默无闻的人”。

②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不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注意:“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相当于“能不易其志的缙绅” 。“缙绅”亦作搢绅,搢;插;绅,带。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做官的人称为“缙绅” 。

③今之高爵显位,一 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注意:“或”,有的人:“不能容于远近”,介宾短语后置句,又是被动句,“远近”,指远近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整句可以解释为:“不能被远近的人所接纳”。

④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注意:两个“于”均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句。

⑤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注意:“固”,的确,实在。

⑥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注意:“屈”,使……屈身,使动用法。“扼腕”,感情激动时用力握住自己的手腕。

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注意:“死生之大”,“死生”是偏义复词,语意偏在“死”字上,“大”指伟大的意义,形容词用作名词。

2、检查自学成果,积累相关知识。(见课件)

四、诵读课文,重点品味并背诵以上口译的句子。

五、思考和练习:

(1)开头有别于一般传记,这样写,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思考:找出形成对比的有关段落和内容,并认真领会其艺术效果。

【提示】

(1)第一、二段富贵之子、士大夫不关心国事无所作为死不足道和五人的所为对比;

(2)第五段大阉之乱变节易志的缙绅和五人的大义凛然、蹈死不顾对比;

(3)第四、段以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和五人英勇就义、谈笑以死对比;

(4)第六段以假想五人不死于义尽其天年而毫无 意义和五人之死后英名永存对比。处处反衬出五义士美好高尚的内心世界。

二、总结课文:

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洒脱胸襟,到岳飞“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凌云壮志;从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从 容赴死;到谭嗣同放弃逃生的机会,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哉”的豪言洒血刑场。只要是大义所趋,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无不慷慨赴难,绝不回头。平民百姓如五人者,尽管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是他们的义举,却永远流芳百世。

三、延伸阅读:

【材料见练习册《明史•周顺昌传》,视课堂具体情况决定课内或课后完成下列练习,教师作适当讲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及闻逮者至:                    ②不期而集者数万人:

③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          ④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

(2)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句:

A、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   B、请以民情上闻

C、蜂拥大呼                         D、旗尉东西窜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原文: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②原文: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③原文:始吾以为天命,乃东厂 耶!

④原文:一鹭飞章告变。

⑤原文: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4)选出全表现苏州市民因“周公之被逮”而“激于 义”的一组:

①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②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③手掷锒铛于地,声锒然;④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⑤谋断水道,劫漕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提示】

(1)①抓捕的人。②没有事 先约定却(自发)集合到一起的人。③刺探消息的人。 ④为首作乱的人。

(2)A(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其他三项加点的词全是名词用作状语)。

(3)①因此士人和百姓十分赞扬周顺昌的品德。②用手把铁索扔在地上,发出很响的声音。③起初我们人为是天子的命令,原来是东厂的决定啊。④毛一鹭用紧急奏章报告市民抗议的事变。⑤然而从此以后缇骑不敢再跨出城门了。(4)B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