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03-06 手机版 | ||||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课 题 《醉花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与代表作品。 (2)理解诗词佳句内涵,能够背诵。 2.能力目标 (1)赏析佳句,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2)通过学习,了解李清照诗词语言的艺术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寻李清照本词中表达的闺中“寂寞”背后的情感世界。 (2)培养对中国优秀古典诗词的兴趣。 重难点 1.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品味比喻、烘托等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 1.李清照(1084-1155),宋代________派女词人。号________。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________体。 2.李清照的词以________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________,词风 ________。后期内容多写 ,词风 。 3. 给加点的字注音 雨疏风骤 ( )( ) 愁永昼( ) 瑞脑( )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永昼 (2).瑞脑销金兽 (3).暗香 (4).销魂 二、阅读引导 问题1.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问题2.词人为何而愁? 问题3. 请仔细阅读全词,概括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三、阅读批注和质疑 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一:请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内容及手法。 探究二:“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探究三: 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 【拓展案】 一、综合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有人认为,末句的“香消酒未消”的两个消字用得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2).结合词的内容,简析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 2. 愁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试找出一些本词外的例句,并尝试总结一些写愁的方法。 二.构建知识体系: 请从以下角度对本词的艺术特色进行总结 1.移情于物手法的运用。 2.烘云托月。 3.比喻修辞、比较手法的运用。 《醉花阴》导学案答案: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 1、 婉约、易安居士、易安 2、南渡、闺情(离愁)、清丽明快、怀旧悼亡、凄凉低沉 3、略 4、(1).漫长的白天。(2).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不显露的,清淡的。(4).形容极度的悲愁。 二、阅读引导 1. “永昼”“ 半夜”“ 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2. 思夫 3.上片: 重阳思亲而不得 下片 : 饮酒赏菊愁更愁 【探究案】 探究一:明确:“薄雾” “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 探究二:明确: 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以佳景衬哀情”的作用。古人在旧历 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 探究三:明确: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拓展案】 一、综合训练 1.(1)消,消散。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 (2)对比手法(乐景衬哀情)上阕写早春时天气的暖和和词人欢欣的情绪,衬托下阕愁思深重,借酒浇愁,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2.参考示例: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 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③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 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长度、宽度、深度的;秦观的愁也是有数量、深度的。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