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优秀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8-03-05 手机版


 编写者:朱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信天游”的特点。

2、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相关链接】

1、了解作者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主要作品有《放声歌唱》《十月颂歌》《雷锋之歌》等。

2、写作背景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从1940年至1946年,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在久别10年之后重返延安,写出了这首诗。

3、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自主学习】

1、学生朗读诗歌,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尝试读出语气、语速、重音、节奏。

(1)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2)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2、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白羊肚(      )    糜子 (      )      黍类(      )      油馍(      ) 

柳林铺(      )    打发(     )    漫溯(     )   气喘(      )

3、《回延安》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全诗有五个部分,试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合作探究】

一、文本理解

1、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结合贺敬之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诗人展示的这一形象的。

2、“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什么?

二、综合探究

4、诗人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浓郁的地方色彩。按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

5、本诗叠字运用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颜色的,从诗中找出相关叠字词语,按上述类别加以分类。

(1)表事物的:

(2)表数量的:

(3)表情态的:

(4)表颜色的:

【拓展提升】

一、文本拓展

课后查找并鉴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体会信天游的特点。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啊,此山此水入胸怀,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此时此身何处来?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此来关山几万重 

水几重啊,山几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水绕山环桂林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

是山城啊,是水城,                      ……

都在青山绿水中。

二、表达提升

这首诗是用信天游的形式写出的,请你说一说信天游和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有什么不同?

【当堂检测】

1、根据课文填空。

(1)灰尘呀莫把我眼睛(    )住了   (2)双手(    )定宝塔山 

(3)毛主席(     )上了天安门      (4)一头(   )在亲人怀 

(5)手(    )黄土我不放           (6)紧紧儿(   )在心窝上

2、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厉(    )  搂(    )  梢(    )  捎(    )

励(    )  楼(    )  稍(    )  哨(    )

炕(    )  喘(    )  抢(    )  朴(    )

坑(    )  湍(    )  抡(    )  仆(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回延安》第一部分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表现了                       ;“千声万声呼唤你”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延安”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头扑进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诗成功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

2、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相关链接】

1、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自主学习】

1、找出文中运用下列修辞手法的句子摘抄下来。

(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2、你发现《回延安》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合作探究】

一、文本理解

1、作者在第一节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2、在回延安部分中作者写道“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又写“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请你谈谈这一部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第五节诗人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

三、综合探究

4、比兴手法在“信天游”中大量使用,请你结合知识链接的相关内容,试着在原文找一找含有比兴手法的句子并作说明?

5、夸张手法的运用也是信天游的艺术特色之一。请你找出一句,并说一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提升】

一、文本拓展

黄梅戏

①黄梅戏是从民间的采茶调,发展成为如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它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

②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起源于唐初。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但作为地方剧种,黄梅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念白及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他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黄梅戏的传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③首先,在形体语言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吴亚玲主演的《墙头马上》,就在形体语言上做了很大突破,这出戏把舞蹈和戏曲程式经过精心提炼,二者融成一体,戏中人物形象达到了现代古典艺术的审美高度。《墙头马上》的成功,使我们相信:形体语言的拓展与解放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须的。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也不能本末倒置,失去剧种本身的特点,而应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所以,黄梅戏在继承的同时,需要学习借鉴,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艺术体系,从而向更高的艺术领域迈进。

④其次,要创新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感观盛宴。近些年来,大量的高科技声光电产品运用到舞台上来,这奠定了灯光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光把环境和人物照亮,更把人物立体化、背景生活化,为舞台美术增色添彩。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中有了思想,起到了刻画人物、转换时空、渲染气氛的作用。新创作的3D版舞台剧《牛郎织女》正是一部集声光电于一体的视觉大餐,为黄梅戏舞台艺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可见,积极研究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会越来越成为黄梅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⑤最后,要处理好新剧目创作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今,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处理好新剧目创作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这也是每一个文艺团体所面临的一个比较难的课题。黄梅戏剧团转企后,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一个企业要生存下去,经济效益是第一关注点。没有了效益,企业就失业了生存的基础,艺术创作也就无从谈起了。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就会忽视艺术创作,忽视生存的意义,最终也会因为没有好的艺术产品提供社会而退出市场舞台。所以,在两者之间如何权衡,如何博弈,成为了在市场经济下顺利发展黄梅戏艺术的最重要的课题,这一点对于其它艺术形式也同样适用。

1、从原文看,下列对黄梅戏存在“一定局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梅戏的念白与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中的故事和人物也广为老百姓所熟悉。

B.黄梅戏剧目题材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较少涉及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

C.由于眼界和视角的局限,黄梅戏的发展进程很缓慢,演出的范围也只局限在安徽地区。 

D.黄梅戏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自身的特点,从而迈进更高的艺术领域。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段提出了文章观点:作为如今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其发展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引出下文。 

B.②段介绍了黄梅戏的来历于发展,但由于受到语言、题材和演出地区等方面的局限,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C.③④段提出黄梅戏的传承者在形体语言和声光电新技术创新运用上,作出了很多努力与突破,促进了黄梅戏艺术发展。 

D.⑤段承接上文,提出黄梅戏在学习借鉴的同时,也要理顺经济效益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梅戏是大别山采茶调与怀宁地方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进行演出的地方戏曲剧种。后为青阳腔、徽调所吸收,诞生出“本戏”。 

B.吴亚玲主演的黄梅戏新作品《墙头马上》的成功说明,只要能够解放与拓展形体语言,就能很好地处理黄梅戏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C.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可以闯西运用到黄梅戏中,为舞台增色添彩,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它已成为黄梅戏发展中比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D.在党前社会背景下,黄梅戏剧团在转企后,首先应该关注经济效益。但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就会忽视艺术创作,忽视生存的意义。

二、表达提升

贺敬之用“信天游”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为我们带来了一首经典的好诗,请同学们课后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试着创作一首信天游,要注意体现信天游的特点。

【当堂检测】

1、下面各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1)千声万声呼喊你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3)双手搂定宝塔山 

(4)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请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句子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1)通过对话和动作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直接抒发内心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