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3-02 手机版 | ||||
马青 诗歌常识: 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 近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诗歌特点: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选入课本的《杜甫诗三首》都是七言律诗。 诗歌鉴赏之四抓: 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诗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意象/意境、技巧、情感……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 律诗的朗诵指导: v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v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v 中间两联须对仗。 v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节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课题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把握诗歌意象,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诗歌意象,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秋兴八首(其一) 一、抓题目 v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v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创作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 三、抓诗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 ) 1.写了什么:意象? v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v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v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2.表达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①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②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v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v 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 v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v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第三、怎么写?(提示:如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探讨。) 借景抒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v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情怀。 v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v 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v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v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v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v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v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v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小结 v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v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v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 《咏怀古迹》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教学难点: 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教学过程: 《咏怀古迹》教学过程 一、抓题目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组诗,也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刘备)庙、武侯(诸葛亮)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咏怀:用诗歌来抒发情怀,寄托抱负。 咏怀古迹:咏古迹怀故人而感怀自己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 1.作者为何用“群山万壑赴荆门”开篇,如此开篇有何用意?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显出雄浑磅礴之气 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 作者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用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引出昭君。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一句中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请分析鉴赏。 “一去”对“独留”,入骨三分地写出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中哪个字用的极妙? 昭君骨留大漠,只有魂灵能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 “空”字,一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二则表达出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 4.“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昭君怨恨什么?《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悲昭君以自悲也 《登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 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登高》教学过程 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 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 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诗人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在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写了什么:意象? 风——急 使人感到非常寒冷。(身心俱寒) 天——高 高天底下使人感到渺小孤单 猿——哀啸 让人听了十分悲伤 渚——清 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沙——白 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鸟——飞回 鸟儿尚且有家可回,自己无家可归 2面对如此场景,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凄冷、孤独、悲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落木 生命的晚秋 短暂 长江 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息 无穷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因而作者感到凄凉、无奈。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试问有哪八重悲哀?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暮齿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