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之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3-01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能力目标 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德育目标 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重点: 赏析诗歌 ,体会感情。 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 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设疑自探 (一)学始于疑 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3. 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1.景物?2.情感?3.拓展? (二)自探要求 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 2、时间三分钟 三、解疑合探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 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 第一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二:—— 第四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三: —— 第五组展示(前黑板) 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二组评价 问题二:第六组评价 问题三:第七组评价 答案解析: 问题一: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 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二: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 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问题三: 四.【明 确】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作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 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五.课堂小结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 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怨愤之情的。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 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 ,“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到这里我们都已解决了,大家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提出来。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六、运用拓展 自主编题——我做小老师,我来考考你 小组推荐优秀习题,由出题人领着同学们完成。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作比较,说说二者 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七、课堂总结: 1、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作点评总结。 2、师总结:我们学了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大家以后也可自己作诗并引用典故 补充修改 “秀出我的风采”—— 展示要求: 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 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 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评价要求: 1、评价同学声音要洪亮、清楚; 2、先点评展示同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点评展示的答案,力争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拓展;最后对展示组进行评判打分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