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诡辩吗?——庄子、惠子“濠梁之辩”大讨论合集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2018-01-31 手机版


关于「子非鱼」,庄子诡辩了吗?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为何惠子没有继续辩论?我们如何能“知道”他人他物的感受?关于这场辩论延伸的话题希望大家补充修改。

上学期写了一篇论文分析这个,主要的分析是以形式化的手段进行的,所以还是有一些值得说的部分。

一、 辩题

首先,争论的背景是庄子一开始说的那句话:「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但是,惠施反驳的并不是「鱼是快乐的」,而是「庄子知道鱼是快乐的」,事实上,在对应的语境中,庄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一个言语行为,即以行动来宣称「我知道鱼是快乐的」。根据「知道」的 JTB 定义,在这种情况下,攻击一个人知道 p 有两种可能的手段:

1.论证 p 是错误的

2.论证他对于 p 的信念是得不到辩护的。(或者,辩护是不充分的)

惠施在这里采取的是第二种手段。

此外,p 可能的翻译有两种,第一种是庄子论断某一条特定的鱼是快乐的,第二种可能是论断正在游着的所有鱼都是快乐的。此外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

二、命题分析

(一) 「子非鱼」句

「子非鱼」这三个字有两种翻译方式,或者说,「你不是鱼」这个句子有两种翻译方式,第一种是:你不是那一条特定的鱼,第二种是,你不是鱼这种动物,或者,你不属于鱼这个集合。这里的模糊和「是」的两种不同用法有关。

以这两种解释分别作为这段论证的第一个前提,可以诱导我们推测出使这个论证有效所应当依赖的另外两类不同的隐藏前提。

显然惠施想要得到庄子不知鱼乐的观点,还缺少一个前提。

对应「你不是那个特定的鱼」,最直接地就是补上:如果两个认知主体不同,那么其中一个认知主体没有办法理解另一个认知主体的主观情感(主观心理活动)。进而,由于快乐是一种主观情感(主观心理活动),并且庄子和鱼是两个不同的认知主体,因此庄子没有办法知道鱼是否快乐。

所以我们需要的前提是:

其中,粗体的 A 表示所有认知主体的集合,在这里主要是两个人和一条鱼。而粗体的 S 是所有具有第一人称主观性的性质的集合。

或者可以采用一个弱化之后的版本:如果两个认知主体不同,那么其中一个认知主体就没有办法在没有交流(交流翻译为 C(x; y))的情况下,理解另一个认知主体的主观情感:

当然这里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添加很多其它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凡是那些庄子和惠施之间进行了的,而庄子和鱼之间没有的互动都可以作为额外的条件添加进去,以弱化这个命题的力度,增强这个命题的可接受性。但是出于方便,这里还是按照前面的方式去理解。因为事实上惠施在后面甚至连「人和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流,而人和鱼之间不能进行语言交流」都忽略了。

而对应「你不是鱼这个种族」则条件可以弱化为:如果两个认知主体分属两个不同的类别,那么这两个主体之间无法相互理解。形式化之后应该写作:

注意,这里粗体的 B 是一个特定的集族, 而不是所有集合的类,因为后者会导致条件和原来的等价。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的个体,总存在一个特定的集合能将这两个个体区分开来,这里具体来说就是集合 {y}。

但是,这个集族的确定是困难的。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那些和我们有类似面部表情的生物的某些情感,另一方面,我们甚至可能没有办法理解异性。所以这条公式实际上是非常暧昧不清的,具体来说,E 和 B 应该是相关的,即,对应不同的主观感受,能够产生类似主观感受并且相互理解的集族是不同的集族,比如说每个蝙蝠都知道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具体来说是如何采用超声波定位),而每个人都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样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想像蝙蝠的头疼和我们的头疼是类似的,而此时能否认知则又是另一回事。

不过在这里,我们只需要让就行了,其中 z 和 h 分别指庄子和惠施,而 f 指那条特定的鱼。

(二) 「子非我」句

因此,如果惠施采取的是前面第二种策略的话,庄子的反驳实际上是错误的。但是,依据语境,惠施并没有反驳庄子。进而导致了惠施实际上的失败。

(三) 「我非子」句

惠施这里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承认自己不知道庄子所想(),以保持前面那个隐藏前提的有效性(即不同认知主体的确不能相互知道对方的思想)。第二句是据此推出庄子也不应该知道鱼在想什么。

如果我们采用一开始对于「子非鱼」的「你不是那条特定的鱼」的解释,那么惠施的这句话依然是一个矛盾:他一方面说自己不知道庄子是否知道,另一方面又说庄子不知道。很显然,后面那句「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如果视作一个言语行为的话,实际上是在宣称自己知道。因此前后两句话显然是一个矛盾。这就像是「外面正在下雨,并且我不知道外面正在下雨」那样,是一个矛盾的摩尔句。

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是把惠施的这一个言语行为理解为的话(其中 B 表示相信),那么由于相信并不保证为真(我可以相信一个错误的事实),则惠施将得不到的结论。因此惠施至此已经输了。至于庄子的耍赖,已经不必分析了。而惠施输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技术上的原因,一个是哲学上的原因。技术上的原因正如前面所说,他采取了错误的反驳策略,而哲学上的原因正如唐逍所说。

(四) 小结

显然,庄子是否诡辩了,实际上是由惠施说的第二句话(「我非子」句)决定的。如果双方都承认「如果两个认知主体不同,则相互不可能知道对方的情感以及主观心理活动」的话,那么,两个人在这一点上就是基于相同的立场,进而,惠施的话是自相矛盾的。

三、论证分析

在庄子的第一次回应(「子非我」) 中,他试图通过和「z 不等于 f」和推出

但是问题在于,知道和情感是否可以区分开来?我们知道惠施是一个认知主体,但实际上在论证的过程中,惠施并不是针对所有认知主体的第一人称主观心理活动 S 来断言的,他断言的对象仅仅是 S 的一个子集,所有主观的情感,E。情感只有一种构成,但是知道有三要素,前面这两个条件只能够在庄子不相信 p 的时候进行有效反驳(因为我不知道对反内心具体是怎么想的,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是真的相信还是假的相信),在庄子相信 p 的前提下,庄子的反问就不会是「你怎么知道我不相信 p」,而只能是「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充足的理由相信p?」(事实上庄子在最后一句诡辩中也暴露了自己唯一的 justification 就是在桥上看到这个过程而已。)

惠施在第二次说话中采用了错误的反驳策略,按理说此处惠施应该至少有两个选项:

•区别情感和知道。

•生成自己的区分不是以个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为单位。

第一种方法强调的是,虽然情感和认知都是第一人称的心理活动,但是情感不同于认知。如果一个人不能够为自己的认知进行辩护,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这个人的信念是受到辩护的。并且依据常理,在这种时候,无论「安知鱼之乐」是一种一般意义下的提问还是一个反问,被提问的人都应该直接陈述出自己的理由作为应对,如果在此时不能陈述出理由,那么持有的信念多半就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如果要将惠施的质疑以及其中可能隐含的论证写出来,就应该是如下形式:

1.情感可以通过观察得到,而认知则不行。

2.你(庄子)仅仅是在观察鱼,而我却是在和你对话,看你的认知过程是否合理。

3.所以即便你通过单纯的观察不知道鱼是否快乐,我也可以确定你不知道鱼是否快乐。

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否定 ,而认为应该将其中的 S(所有主观心理活动)换成 E(情感)。

第二种方法是诉诸种族差距和人之间的相似,有两种论证:

1.根据日常经验,我应该可以知道其他人的内心活动(通过交谈的方式)。

2.因此,「同一个种类下的个体可以相互知晓对方的内心活动」可能是成立的,因为同类之间能够交流。

3.所以,鱼应该能够知道另一条鱼是否快乐。

4.但是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这些鱼快乐与否呢?

可以发现上面的论证其实更像是对于子非鱼的解释,只能说惠施没有把这种方式发扬下去有些可惜。

另外一种隐含的可能:

1.根据日常经验,我无法知道鱼的心理活动。

2.根据日常经验,在这一方面,他人的心理以及认知能力应该和我的相近。

3.所以,如果我不知道一个东西,一般他人也不会知道。

4.既然你说你知道,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个论证显然就显得更弱一些,因为3. 一般不成立(比如说,虽然我们都在同样的地方看一场球赛,但是你懂足球的话,你能够说出来的信息就多得多)。但是这个论证虽然不能作为反驳庄子的基础,但却可以作为一个充分的提问理由。当然,整个论证只是某一种猜测。

可惜的是,惠施采用了一个完全错误的策略,最后的言语行为(「我非子」句)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摩尔句:「我知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所以(我知道【这个是言语本身暗含的】)你不知道鱼是怎么想的。」

反观庄子,他在整个论证中都没有试图证明过自己知道鱼是快乐的。从常理推断是他的确证明不了。因为凡是他看到的东西,一旦说出来,惠施都可以反驳道:「我也看到了,但是我怎么就不觉得呢?」

所以庄子采取的策略是攻击惠施,这个策略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即便有,我们也无法从中推出。换而言之,庄子只能攻击对方,说惠施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而不能证明自己知道。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惠施提问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庄子知道,所以希望庄子告诉自己原因。从这一重意义上来说,庄子的确是缺乏讨论理性的诡辩家。而惠施的分析技术实在是……摔!

当然,别忘了这篇文章并不是惠施写的,所以这里的惠施是否真的符合那个真的惠施,是值得怀疑的。

唐逍

这个问题可以说很多,我试着说说其中一些。可能有些讨论没有非常贴近原文,但都是与原文相关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说明一点,「快乐」是内心(个体内在的)感受而不是外在表现。

(一)

如果把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看作是一个提问,是一个疑惑。

我以我的理解补充一个完整的推理:

1.同为人类,我可以知道其他人快乐还是痛苦。(这个前提我后面再来质疑,这里且当做是这个推理的前提)

2.由此类推,「同类的生物可以知道同类的感受」很可能是成立的。

3.所以,鱼能够知道另一条鱼是否快乐并不奇怪。

4.如果你是一条鱼,你说这条鱼快乐,我就不觉得疑惑了。

5.但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这些鱼快乐与否呢?正如我不是鱼,我就看不出这鱼到底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如果惠子的疑问是这样,那么庄子就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没有回答自己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并且换作是谁都不可能彻底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把这条鱼换作是一个人,都无法彻底回答「一个人怎么知道另一个人的感受」「一个感受者怎么知道另一个感受者的感受」这样的问题。

虽然我们不能彻底地、确切地、准确无误地知道,但我们的确能够通过换位思考以及观察表情、肢体动作看出一个人是快乐还是悲伤或是其它的内心状态,还可以靠语言和后续行为来确认。虽然这些方式是间接的,也是可能出错的,但很多时候还是基本可靠的。

类推到鱼或者其他动物,多数动物都没有跟人类似的表情,肢体动作也和人类不一样,换位思考也不一定奏效。我们用来观察同类内心状态的办法在观察其他动物的时候往往都用不上,用得上也很不可靠,并且几乎不能通过语言和后续行为来印证。

所以,我不知道人怎么能知道鱼快不快乐,通过什么方式知道鱼快不快乐。惠子有充分的理由来问庄子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而庄子也没法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

(二)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语气并不像疑惑、疑问,更像是「你怎么能知道?」这种表否定的反问。惠子是想说庄子你根本不可能知道鱼的感受。

说庄子是不是诡辩也主要是在这个理解下讨论的。

从上一个部分的讨论我们得到的结论应该是这样的:人知道鱼的感受是奇怪的,因为我们找不到什么可靠的途径来了解鱼是否快乐。

但是我们找不到并不能肯定地说就一定没有。庄子说他知道鱼快乐,但就不告诉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可以不相信他知道,但在理论上你也没有百分之百的理由说庄子肯定不知道。「庄子知道这条鱼是快乐的」是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一个问题。所以庄子可以玩起神秘,不告诉你我怎么知道的,而是说「你惠子自己不知道不意味着我也不知道,至于我怎么知道的,我就不告诉你!」我认为这并不是诡辩。但庄子也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你可以不理他,可以说他理由不充分,但不能完全证明庄子是错的。

(三)

人看着一些动物,会觉得他们很快乐。这种感受肯定不是庄子一个人有的。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种对另一种生物是快乐的感觉 ,只是「我觉得、我感受到了它们是快乐的」而不是「它们自己真的感受到了快乐」。庄子的那句话如果往这个意思上理解,就没什么问题了。但庄子那句原文(「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读起来的确像是判断鱼本身的快乐,而不是在说在我看来鱼很快乐。所以惠子的质疑是有道理的。你不能去判断另一个感受者的快乐。别说鱼了,就是人,你也不能这样做。比如有人说「学生在教室大声地朗读,是学生的快乐啊」,这只是你认为的快乐,至于这些学生是不是真的快乐,不是你想当然就能判断的。

(四)

我没觉得庄子在循环论证。如果惠子的话意思是「因为你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庄子就可以这样提取惠子的逻辑「因为你不是 X,所以你不知道 X 的 什么什么」(虽然这个提取不准确,又可以展开讨论,但我真的不想在这上面花时间)。于是庄子就可以说「因为你不是我,所以你不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至于 @Allan Qian 说这可以无限辩论下去,则可以用否定「因为你不是 X,所以你不知道 X 的 什么什么」这个逻辑作为结束。因为这个前提是错的,所以才有后面一堆事。

所以惠子没有充分的理由说庄子一定不知道鱼的快乐;而庄子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向另一个人表明自己(可靠地)知道鱼的快乐。

宁道奇

天地如炼,人生如寄

216 人赞同了该回答这是道家对名家的打趣,用名家自己的矛攻了自己的盾。不是庄子诡辩,而是庄子用名家的诡辩术耍了名家一回。这个问题的讨论如果不把情景放在对方是名家代表人物的身份上,那就是无解的。

这段讲的是天人之别,要和上文联系来看。和什么诡辩,逻辑,异体相知,甚至认识论都没多大关系。这些后人臆测以格庄子之学是别开生面,但却非道家家法。

《秋水》乃千古名篇,简单讲有三个层次:

1.从天地万物之问答开始,言其天其道;

2.再用圣贤言行佐证;

3.最后落到庄子言行。呼应前文所写重点。

这当然是环环紧扣的,你中有我,而不是割裂的,这么列出无非令不熟悉的同学有个清晰点概念。

前半段是所谓寓言,是自然之物言自然之道,而后面逐渐过渡到人,圣贤之言行,最后引出庄子。在这其中是不断前后呼应,以相解释的。

庄子深知名家之过,而经常在文中驳之,是庄学一个特点。从秋水篇来看,后篇用魏公子牟对答公孙龙引出庄子之学,而且来“奚落”名家之过

“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辨,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

然后更用“寿陵余子学行邯郸”,又没学到,反倒忘了自家之本业,干脆就是不会走了。只好“匍匐而归”来劝公孙龙别再要和庄子比肩论道,不然会“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公孙龙张口结舌而逸走。这里面隐藏的意趣反倒是安守本职,循序渐进。这点在庄子中其实很明显的。

这段下面就开始著名的庄子神龟,凤凰,鱼乐之三段论。

1.神龟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途中。”

庄子曰:“住矣!吾将曳尾于途中。”

很明确,神龟之论,全生保性胜过名达权位。见我读庄子,感觉思想上是无生无死的,并非誉生而非死,为何道教却是重生恶死? - 知乎用户的回答

2.凤凰(鹓雏)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曰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

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鸱chī,是鹰隼中身形较小的一种。也善高翔。庄子把惠子比作吃死老鼠的鹰雀。着实挺损的,^_^

自比凤凰,是看不上好似死老鼠一样的梁国相位。名利权位对于追求无尽天道的庄子是真的看不上的。惠子以己度人,人心之危,故而搜于国中三日也。

惠子不能够理解庄子之志的原因恰好就在下面鱼乐这段中。在讲庄子见了惠子,奚落惠子,澄清无争相位之后,俩人在濠梁溜达时候发生的对话。这就是有名的濠梁之辨。从侧面反映了惠子为什么理解不了庄子。不在异地而处,相异不知等等说辞。而是纯粹的天人境界的高下。

3.鱼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联系上文,可以明确的发觉,这段的关键不在鱼和庄子的关系,但这恰恰并非是庄子本意,而是被惠子人心弊去天德。所谓求之以察,索之义辨。硬拉到人的认识方面。庄子再三言两语将其驳回天的层面。顺带解决他提问题,也告诉他两者的根本区别。

一开始,庄子就是描述鱼之从容为鱼之乐。此处言天。并无人心之思辨。

惠子贤,但常以人心好察求辨,俗称想得太多。就开始挑刺。就有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庄子对他这种名家思路,置换主体的套路熟的不能再熟。就以彼之理对之。惠子再用此理反之,遂成叠加。其实,自此就是两个镜子互相对映,可以有无穷之辨。

庄子知其三而万,不可尽,所以拉回来和他说,请循其本。这个本就是人还是自然时候的状态。也就是本乎天。也就是子非鱼之问之前的状态,但后面惠子汝安知鱼乐之言一出,由自然而落至造作,已非天真。所以和庄子说“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为的是把惠子拉回天然全真之处。所以先言请循其本。而回到这个前提上,庄子自然在濠上也可以知水中鱼乐。

当惠子问的时候,下意识里已经承认庄子知鱼了。这个下意识的表现就是惠子天然的面貌。而刻意求辨之意,反倒是人心造作。所以庄子知天知人,一语道破惠子之天人变化。惠子自然无言以对。佐证就是同在《秋水》中人天之论: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

曰:“何谓天?何谓人?”

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在这个语境下。庄子知鱼是天,惠子知庄子知之也是天。而惠子诘问庄子为何知之?则是落马首,穿牛鼻啦。所以惠子这个“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是典型的人天纠合而成,其意是人,其本是天。诘问之意是人,此语不经意之间的基础却是天。

庄子一语堪破,惠子无言以对。而知鱼乐,原本就是在于天的范围。佛教讲无明,道门讲欲知。都起源于此。但这里不是在讲这个问题,也非认识论的。意达而知止才是经法。所以也不是在讲怎么知道的。而是在用这个例子讲道家理论中天人变化的。这点是后世注疏以及今人经常搞混的。未得其门吧。

这段放在这里,是庄子后学所作。一来是为了解释惠子等士大夫难以理解庄子的原因,二来是为了呼应前面公子牟所言:名家不足以知天。强比庄子,只怕是会忘故,失业,匍匐而行。也是在呼应秋水全文人天之辨,以道观之是与差俗绝然不同的。惠子在俗在差在人,庄子在道在至德在天。

但最后我还是得强调,无论文中是公孙龙,惠子,还是鹰鸱都不是我们现在能达到的。尤其是修道的同学,如果说惠子和庄子的差距是鹰雀和凤凰。那么我们今人在对古代世界的认识上和庄子的认识只怕是真的蝼蚁和凤凰的差距。所以别一上来就要学凤凰。学不来的。还是慢慢把人事做好,专心一致,由河伯而至海神,由贤而圣,自然可至天道。否则就不是忘故失业,匍匐而行了。就是直接摔到坑里爬不出来了。

所以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才有能够摸到庄子真意的门边,然后才能入门,而不是上来就要一步登天。庄子真的不适合没有基础的同学啦。硬要强参,自然会出问题才导致各种异学掩其真实。

我道门几百年来,坏就坏在没有基础上了。还请有志者谨识之。

--------

PS:赠书还在进行中,最后统一回复大家,要是有漏掉的,也请原谅哈,学生最近好忙的。我也在弄修书之事。所以比较慢啦。

--------

@华霜魂 我没有微信公众号,您弄混了吧。

-----

@夏三月

理解濠梁之辨的前提是明白庄子以及那个时代的人天之别。否则只能以人心思辨的角度去讲,那就成了逻辑诡辩之类的说法。

------

@青者自青

先学儒,再通名法墨,然后读庄子就知道意有所指。

------

小楼

“当惠子问的时候,下意识里已经承认庄子知鱼了。”

道长,关于这一段,站在惠子的角度,可能只是不屑于庄子以己心度万物之心,所以发问吧,似乎并不认为庄子真的知 。

答:这篇我要说的事情,其实是意达而止,依文不发的经法。老实说并不是给没有基础的朋友看的。而是学生到了这个阶段,能发不能收,才写的。您不知其中缘由,看到也不会在意的。所以...

庄子最后的这句原文:“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的意思是,问我就是知道我已知才会发问。而你下意识知我可知而能答,所以才问。这本身同于庄子知鱼的天然。这是问这话的基础所在,所以才有循本之说在前。叫惠子回到本上。解到这里就可以了。如果总要把自己代入其中,不精原文就要自己发散往往会造成各种解读,原因:第一,没有那个基础,但自大容易代入,忽略原文;第二,本身就是不知止;第三,人心思辨深入身心,与天甚远。根本改不了这种习惯。

这样离开原文的解读,就是过度解读。不管惠子怎么想,庄子怎么想,不管你认为惠子怎么想,认为庄子怎么想,那都和文本中的要表达的意思无关。

庄子吧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讨论庄子论鱼的帖子出来。 说实话看上去总有搔不到痒处的感觉。现不揣冒昧,贴段以前的帖子。自信颇有道前人未道之处。以息短时惑疑。如有高人指点一二,更是不甚感激。

这里看似庄子和惠子争辩,其实是庄子给大众提出了一个思考。告诉大家一种更高级的知的模式。通篇讲的就是一个“知”字。

如果把2个人看成2个独立的不相干的个体,从而推出你不可能知道我,我也不可能懂你。 完全否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了解, 这显然是错误的。

惠子呢, 他进了一步。 认为都是人,我可以以我的感受来推断出你的感受。得出的结论是---我可以知道你庄子,但你庄子不可能知道鱼。他的这种推断只限于人于人。对人以外的东西认为不可能知道。。这对庄子来说肯定不是究竟。

庄子无疑是最高的。 他的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呢? 这是启发。意思是你可以推断出我的思想,那么你这个推断的范围能不能扩大推及到鱼身上呢? 你推出我不知鱼,是种推论。 我推论出鱼快乐,也是一种推论。 同样是推论,只是一个境界小。一个境界大而已。惠子的“你不知道鱼”这个推论其实是个“知”。庄子的“鱼真快乐啊”这个推论也是个“知”。这2个知其实都起源于一个东西,都是一个功用,只是运用有大小,手段有高低而已。 这就是循其本的真正意思。本者,道枢也。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故曰莫若以明。。。得其要枢而推穷物累以至逍遥之性。无所不知,无所不感,这就是庄子逍遥之性。

惠子和我们常人为什么心量打不开,眼界拓展不了,把那个“知”总是局限在我们常识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内,没有庄子那种逍遥洒脱之气呢?那就是佛祖说“所知即立 明理不逾” 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一旦建立,就很难超过这个范围。自己跟自己无意之中设置了一个障碍。庄子也看了这一点,以他的性格是跟你讲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他告诉我们知的手段还有很多,可以不视而视,不听而听。不思而思等等。不要自己把自己给局限住了。老子也看到了这一点,但他只是点睛似的一带而过。不出门知天道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出门越远知之越少。。。以及孔门的格物致知以至于性等等。都是说的“知”这个东西。

虽然如此说 这个知的手段可以无限扩大,但俗人人力毕竟有限,要想无限无限扩大到见天道的地步,就需要相应的功夫为依托了。 如果知道了理配合相应的行,就可以从这个“知”中推出无穷无尽的东西来。以至于道。

最后说下自己和朋友的一个小故事,曾和朋友开玩笑说假如是中国人发明了电脑那现在会有一番不同的景象,有个学编程的朋友就很认真的说,这不可能汉字的的编码本来就很麻烦,而且那些横竖撇捺用来编程会有什么什么的技术问题,外国人是YES OR NO的逻辑,所以电脑才能准确的判断,结果我朋友否定了我们的猜想,中国人发明的电脑也许不叫电脑,可能是另外一个叫法,是什么现在不知道,也没有。但不管怎么说,当你有一个预先设定好的逻辑,新的想法往往很难进入正在思考的大脑,跳出那个圈圈会豁然开朗。

高懿哲

在坡留学生/副业秀恩爱

96 人赞同了该回答我觉得最耍流氓的一句是「请循其本」,无耻程度跟下面这段小品对话节选有异曲同工之妙。

范:不对,不对,大哥,我喊完四千,你直接喊五千,对不对?

观众:对!

赵:这样啊,乱了。既然咱哥俩,你同意收藏,咱们再喊一次,是不是,听明白这五千到底是谁喊的。起价多少?

生:两千。

范:我,两千。

赵:(落锤)成交!这回不乱了。

(选自赵本山的小品《功夫》)

汉唐天

按照我的理解,庄子和惠子实际上是在两个不同的维度对话,就好比观察一个圆柱体,看正面的人说是长方形,看上面的人说是圆形。

子非鱼的故事我觉得特别体现中西方哲学的特点,惠子是类似于西方哲学的观点,而庄子也有非常明显的中国哲学的特色。

西方哲学的核心追求的是:真!所以西哲讨论的内容都在围绕"真实的世界"来展开。

而中国的哲学核心在于:"治"!中国的哲学本质上都是谈政治的。这里的政治可能和 我们理解的政治还不太一样,大概就是寻求一种人人各行其道,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因为,西哲的核心是"真",所以形而上学一直是西哲的核心内容,就是讨论客观世界,自然世界的各种存在的。

中国哲学的核心是"治",比如天下大治,所以道德学说就成为最重要的议题。

在对待自然界的时候,中哲和西哲就有这明显的不同。西哲寻求自然界的真实,或者说truth,他对自然的理解就像现在我们对科学的理解是一样的。

中哲由于他的核心在道德,在政治,所以他对自然的态度和解读方式,都是在用道德的角度去解读,目的是从自然中,去寻找道德性。

比如,郑板桥的这首写竹子的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对自然的理解不是从客观事实的角度,他并不研究竹子分哪几种,何时开花,适合生长于何种环境,而是从道德的角度,在讲竹子中体现出的那种坚韧不屈的性格。

在我们现在看来,中国哲学,或者说庄子对鱼的理解,无非是把人的道德(或者广义上说情绪,信仰,价值观),这种主观的东西投射给了自然界的万物。

比如,庄子在谈到鱼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在以事实为基础,并不是为了寻求某种真相。所谓"知道"鱼的快乐,并不是西哲意义上的那种"知道",而是他看到鱼的形态后把它解读为逍遥快乐,就好比竹子并没有不屈的性格,而是郑板桥主观上赋予竹子道德意义,把竹子解读为坚韧不屈。

这种逻辑从西哲追求真实的思维方式看来,肯定是很难理解的,因为竹子并没有意识,也没有道德属性。其实,现代中国人从小学习数理化,其思维更接近西哲的逻辑。所以尽管你是中国人,但当你读中国哲学的时候,总会感觉特别"玄",好像什么都没说清楚。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希望,从中得到那些直接描述真相的知识,中国哲学不谈真相,甚至并不以真相为基础去讨论,所以才造成我们的不适应。

当然,站在更高角度说,中国古人并不认为道德只是人的主观表达。他们认为道德是大自然中普遍的形式,所以有人说道德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本体论的地位。

在西哲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看来,自然界是由客观属性规定这的,比如大小颜色硬度等等。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看来,自然界是由道德属性规定的(或情感,精神,品质)。

既然,我们不是问大自然的真相是怎样的,既然我们问的是社会如何治理才能稳定有序,那么自然就是社会道德研究的附属品,自然的价值就是论证道德(广义的,包括情感,精神,品质,价值观)的合法性,论证社会秩序的永恒不变性,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

惠子之问,是从"真"的角度发问。庄子的回答是从道德的角度回答(逍遥自在)。惠子这种对知识的怀疑论立场,在西哲最开始也是没有的,然而这样的发问在西哲中引发了认识论的讨论,引出了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讨论。

然而之所以能产生这些讨论,前提就是人们的目的在于"求真",也就是所谓的"爱智慧"(我的认识一定是真的吗?)。同样是这个问题,在中国则没有掀起波澜,这是因为中哲并不在意客观实际,或者客观真相。我们在意的是道德的实践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条名叫濠水的河流的桥上。一天,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此游览,庄子对惠子说:“你看水里的鱼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这些鱼非常快乐。”惠子不太同意庄子的说法,就反问:“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反驳:“那你也不是我,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抓住不放:“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可你当然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的,这个论证完全了。”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体会到所谓“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纯概念思考”是怎么一回事了,但是,这些还不够,庄子接下来的对答将思辨发挥得淋漓尽致:“且慢,我们看一看事件是如何开始的。惠子你刚才说的:‘你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呢?’这句话就因为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所以才来问我。因此,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河的桥上知道鱼是快乐的。”这就是典型的思辨,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哲学家才说出类似的话:“如果我不知道我看不见,则我看不见;但如果我知道我看不见,则我看见了。”庄子的话比这位Heinz Yon Foerster说得更完整,因为这种离开具体事物而仅通过逻辑推理进行纯概念思考的方式,通常会将最开始所提出的问题代入回答该问题的答案之中,进而形成循环或是悖论。思辨不仅带来了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也带来了循环论证和悖论。

                   北大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在《中国美学十五讲》中以美学的角度对惠庄之辩、“游鱼之乐”作了非常棒的讲解,直接贴原文了。不知道你们看完什么感受,反正我当时上完美学课直接去图书馆看完这一章,心里挺震撼的:

《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著

第一讲 游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的濠上之辩,是《庄子》中最发人深省的故事之一: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游玩。庄子说:“白鱼从从容容地游动,这真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不知道你的快乐。你本来也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欢乐,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庄子说:“请把话题转到开头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来问我的。我是在濠河的桥上知道鱼的快乐的。”[i]

  这段对话反映了两位哲学家看世界的不同方式。惠子是位逻辑学家,庄子是位诗人哲学家。惠子看问题抱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他学富五车,遇到问题喜欢辩论。庄子是个诗人,他的哲学是诗的哲学。或许可以这样说,惠子的智慧属于白天,用的是知识的眼;庄子的智慧属于夜晚,用的是生命的眼,看起来很冷,却充满了生命的温情。庄子对惠子的理智游戏不感兴趣,他要做一种生命游戏。

  惠子站在大地上,发现这世界的问题,“遍为万物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惠子是较早将物作为研究中心的,在他之前,孔子、墨子兴趣都在研究人,老子兴趣在宇宙本体。惠子以理性的态度分析外物,归纳出“历物之意”的十个命题,如卵有毛、鸡三脚、火不热、飞鸟的影子不动、飞箭不走等等,很有思辨意味。其中有不少问题也具科学价值。如飞鸟影子不动之说,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芝诺的飞箭是静止的观点。李约瑟谈到惠子时甚至感叹:“倘若环境条件有利于它的生长的话,中国科学无需通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可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庄惠这段著名的辩论,反映了两种看世界的方式(诗意的和逻辑的),可以用《庄子》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叫做“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是物物,即融于物,人在诗意的境界中回到世界中。惠子是物于物,即被“物”所“物”,“物”成了功利欲望的对象,人是物的奴隶;同时,物也是人的奴隶,人将物对象化。而在“物物”中,我与物相融为一体,没有分别,没有主奴之关系,“我”自在优游,如果还有“我”的话。庄子说惠子“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整天忙于辨析万物的名理,就像一只蚊子嗡嗡飞个不停,辩之越多,离真实世界越远!庄子说:“辩无胜”,名理的辨析不能导致最终解决问题。他批评惠子“骀荡而不得,逐物而不反”,说惠子是个“逐物”之夫——一个耽于研究万物名理的人。在庄子看来,他自得于融物之境,而惠子自溺于逐物之旅。

  惠、庄之辩,一逐于物,一融于物;一是人的,一是天的;一是知识的推论,一是非知识的妙悟;一处于和人全面冲突的物质世界,一是人在其中优游的大全世界。惠子关心的是“我思”,庄子关心的是“我在”。庄子哲学要申说人存在于直接世界中的意义,而惠子却要通过人的解释去寻找世界的意义,研究物、分析物、主宰物、占有物。庄子认为,惠子哲学所反映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片面的,而庄子是融与物,消解物的存在,将物从对象中拯救出来,与我相与往来。

  惠子的哲学是理性的、认知的、科学的,而庄子哲学是诗意的、体验的、美学的。庄子将天、自然当作一个大作品,在建构一个真实的世界,将被儒、墨、名等知识努力所遮蔽的世界彰显出来。庄子的哲学立脚处,在与美学相关的境界中。

  我们不能说庄子的哲学就是美学,传统中国学术浑沦一片,没有纯粹的美学学科,庄子的努力也不是为了建立一种美的学术。但他要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通过纯粹的体验,揭示被人类知识系统所遮蔽的世界的秘密。庄子所建立的这个世界是关乎美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一世界有至高的美,达至这个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纯粹体验,这纯粹体验是一种诗性智慧。“没有诗,就没有实在世界”(德国哲学家施勒格尔语)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