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新教师对比教学浅谈心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案例 2018-01-20 手机版


郑老师

这一次教研活动的形式可谓别具一格。采取“上课——改课——再上课”的模式。这种方式对于新老师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虽然这一次我并不是上课老师,但从这几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惑。

一、横向比较(深思教师提问及追问的指向性)

谈一谈第一位老师,庞老师的两节课。她是这次教研活动一课两上的唯一教师,早上上完第一节,中午修改之后,下午立马重新上。我相信,这对于老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挑战,更不用说,这位初上讲台的新老师。我佩服她迎难而上的胆魄。

庞老师精心准备了这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庞老师试着在整篇文章构建“画面”体系,第一段构建富有东北气息的“景物画面”,第二段构建作者从小在东北的“生活画面”,最后再从这两个画面中升华,构建这篇课文的主题“爱国画面”。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可谓清晰,在整堂课中,教师的概括,梳理、配乐朗读、最后背景知识介绍,情感带入等等都能感觉到庞老师的用心。

第二节课,经过肖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庞老师在构建这几幅画面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自己的朗读示范,给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对画面展示的细微处理,如从简单的短语概括到东北物产的分类等。在很短的时间,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再加以改正、引导、再怀着饱满的姿态上完第二节课,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通过庞老师两次课堂的对比,有一个问题,令我深思。那就是教师的指令下达至关重要。重要到会影响教师整节课的原有预设,甚至课堂会出现中断,乃至往后老师和学生对课堂渐渐失去信心。

肖老师在评课中很细致的对庞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诸多良言之中,我个人认为,对于新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摆在最前面的应该是肖老师所说的,整堂课很杂、很碎。杂在何处,碎在何处呢?我想,是教师对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很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很杂。那么除了教师个人语文素养以外,更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提问。教师的提问往往就在告诉学生,我问你什么,我就是在教你什么,就是我要你明白什么。

主问题的提问要明确、清晰,有思考甚至讨论的价值。且在主问题发出之后,不应该再掺杂着教师随口而出的子问题,这样学生就不明确了。

以庞老师这个问题为例:

师问:请自己有感情读一读刚才同学选择的那句话“田垄上埋葬过我的欢笑……”

当学生已经开始的时候,庞老师在过程中又下了指令:“再找出几处你最喜欢换的画面,读一读”。

这就导致了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读哪一处。

其次,追问也应该要在备课的时候作好预设,不能临时兴起,追问一个事后自己也回答不出的问题。

如,“从红布似的高粱中‘红布’一词你还能看出什么?” 庞老师又换了个问法。高粱为什么是“红布似的”。其实,深思一下,这两个问题的指向性都是不明确的,从听课老师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到底想让学生回答什么,从哪个角度回答,是不得而知的。庞老师也没有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因此,一堂课的提问,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一定要从教学角度找原因,教学设计是否存在问题。换一个问法,思路是否会更清晰。

二、纵向比较(深思教学要有清晰思路和教学聚焦)

还要再谈一谈郑老师和庞老师的课堂的纵向比较。从听课老师角度出发,郑老师做得比庞老师好的一点,个人认为,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的重点,郑老师通过一个大问题:“挚痛能否换成炽痛”构建成了一堂有独立思考、批注,再到小组合作学习、再到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中间再贯穿着字词、句批注赏析以及朗读指导。通过这一大的框架让学生在这一个框架中,知道了老师的要求是什么,我们这节课应该干什么。最后,郑老师再总结升华主题,在介绍918历史背景的过渡语当中,非常有“煽动”性,让学生的情感又有所流露。所以在最后的对“誓言”的朗读中,有不错的收获。

因此,对于新老师而言,如果在自身能力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在这节课有可能不能很好的把握的情况,不妨在教学设计中构建这样的框架,且能在这个框架中能有重点的设计一些方法指导学生。这种方法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也有很好的展示。

但是正如郑老师自己说的,新老师会在拿到一篇课文后,容易失去教学聚焦,或者教学聚焦到底要聚焦在哪里,出现疑惑。

1、如果聚焦在错误的段落,会导致老师对教学的重点也会出现偏差。如《土地的誓言》第一段,应该聚焦在写景的片段,对景物语言的赏析、反复渲染,会对下文“誓言”的情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景物描写的这段,朗读的处理也是需要教给学生的,短句、长句的变化,排比句式的使用等等。如果聚焦在这段落的后半部分,对学生而言,理解可能就有难度。

2、如果没有聚焦到内容主旨上,这样的聚焦是无意义的。例如,对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品析过程中,一定不能把这篇文章当成简单的写景类文章。作物如何饱满、土地如何肥沃、动物如何生机……一定要在这些景物品析之前,或者在品析的过程中,带入作者的情感特色亦或是对主旨的引导。这样才不会偏离文章它本身想要抒发的情感——“爱国情感”。

这一点,我在三堂课当中,都没有看到很清晰的例子,自己在反思这节课的时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3、如果没有教学聚焦,那就会出现一个大问题。教学设计会患得患失,或者大有遗漏。没有教学聚焦,老师会觉得什么都要讲,什么都要带上,又会什么都只是点点过,浮在表面。也会导致教学设计不连贯,或者课堂出现拉扯的情况。没有教学聚焦,老师可能拿一个层面来上课,很多层面只有在其他段落能表现的,却忽视了。

因此教学聚焦真的很重要。

这是我个人针对这两堂课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当然这是一堂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和教读课文的区别,我就不在这里献丑了。对于新老师而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了,但是问题的存在,由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教学当中的主要矛盾并率先去解决这些主要矛盾,然后稳扎稳打,做到更上一层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