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久不见这样美丽的世界——肖培东《好久不见》初中作文教学实录及评课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案例 2018-01-01 手机版


肖培东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2用11个版面做了《好久不见》作文教学专题。

好久不见,这样美丽的世界,让我们热爱,让我们惦念,让我们珍视,让我们融入。

------------------

我们,好久不见这样美丽的世界

——《好久不见》初中作文教学实录

执教:肖培东 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

记录: 陈海波 江苏新沂市钟吾中学

2017年10月27日,南京29中,第四届苏派作文教学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课前五分钟,学生们已经坐上报告厅的讲台准备上课。此时,问询到这个班级前天刚完成以“好久不见”为题的作文写作,肖老师思考五分钟,开始上课。

一、《好久不见》你们都写了什么?

师:同学们好。这节作文课,老师也没有刻意准备,问问大家,最近我们班级写了什么作文?

生齐:《好久不见》!

师:好久不见。是说我吗?(同学们笑)好,下面咱们来说一说,你写的都是和谁和什么好久不见了。大家回忆一下,前天的《好久不见》你都是写什么内容的。

生1:我写的是我和一篇小说好久不见了。

师:什么小说呢?

生1:就是主人公与汉字之类的东西好久不见。

师:嗯,一篇小说好久不见,有意思。好,前排的这位同学,麻烦你拿着笔走到白板前,帮我记下来,好吗?(指定一位学生在白板上记录:一篇小说好久不见)我再来问,这位女同学,你写的内容是什么?

生2:我写的是和家乡还有家乡的习俗好久不见。(板书:家乡的习俗好久不见)

师:与家乡的习俗好久不见了。看来是怀念家乡那些留在你印象中的习俗了。这个男同学,你来说。

生3:我写的是与老家的一株花草好久不见。

师:和老家的一株花草好久不见。好,同学你再记,“好久不见”四个字你可以省略。(学生依次写下板书:家里的一株花草)同学们继续说。

生4:我曾经的同学好久不见了。

师:曾经的同学?哪个同学呢?

生4:小学同学。

师:那跟老师说说看,最想哪个小学同学了?

生4:他现在在二十九中初二(23)班了。

师:哦,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呢?(台下笑,生腼腆。)

师:小学同学,好久不见。(板书:小学同学)嗯,这位同学记录得非常好,字也写得很端正。来,你告诉我,你好久不见的是?

生5:是我儿时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玩伴。(板书:儿时的玩伴)

生6:我写的也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板书:小学同学)

师:也是一个小学同学,好久不见,继续说。

生7:我写的是与我的小学老师好久不见。(板书:小学老师)

师:哎,你还惦念着小学的老师,真好。

生8:我写的也是小学同学。(板书:小学同学)

生9:我写的是与老家好久不见。(板书:老家)

师:老家好久不见,多久没去了?老家在哪儿呢?

生9:老家在宿迁,已经三年没有回去了。

师:宿迁,两三年不见了,没去老家了,有时间还是要去走一走的。“老家好久不见”。来,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边角落里的同学,不能孤立你,你大声说说。

生10:我写的是故乡的草木好久不见了。(板书:故乡的草木)

师:噢,你与故乡的草木好久不见。来,前排的女同学,你来说。

生11:我的初中同学,好久不见了。(板书:初中同学)

师:初中同学,好久不见。好了,黑板上已经有这么多了,来,这位记录并板书的同学,先回到你的座位。其实学会记录,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师: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我们这个班的同学,随机抽取,他们都写了什么呢?(师读板书)一篇小说好久不见,家乡的习俗好久不见,老家一株花草好久不见,小学同学好久不见,儿时的玩伴好久不见,小学老师好久不见,小学同学好久不见,小学同学好久不见,老家好久不见,故乡草木好久不见,还有两位初中同学好久不见。哪位同学还想说说?有吗?哎,你记录的,不能把你忘记,也让你上上榜。(师指向记录的同学)

生12:我写的也是我的两个初中同学好久不见。

师:初中同学,好久不见。好的,写上。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十二位同学写的《好久不见》的文章内容。有什么共性?同学们在写作上面,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想好了,就举手。

生作思考。

师:来,这位同学,手举了一半。来,你来说。

生:都是以前和自己有关系的,比如说以前的同学、以前的老师、以前遇到的事情等等,现在好久不见了。以前都是自己经常看见的,但是现在不能经常遇见的了。

师:把你的话概括一下,也就是,写的都是自己的经历,是这个意思吧。好,请坐,写作文,要写自己亲自经历的,你才会特别有感觉,特别有感情,因为它离你最近,和你的心也贴得最近。还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思考)来,你来说。

生:大多数同学都写和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

师:哦,大多数同学写的都是与自己关系亲密的某一个人。这个亲密的人,是谁?哪一种身份的人最多?

生齐:同学。

师:哦,小学或初中的同学,我们点点看,有几个?(师生点数)哇,六个!十二个同学当中,有六个同学在写小学或者初中的同学玩伴的,都是很重同学友情的。那同学们考虑一下,这又说明了什么?你来说。

生:这么多人都写小学同学哈,每人写文章的关注点应该不一样才好。

师: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想让你的“小学同学”在这么多文章当中脱颖而出的话,你这篇文章要写出不一样的味道。好,我们再来问一问《好久不见》里写小学同学的,你们都写了哪些事?

生: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师:比如说——

生:就是放假一起出去玩。

生:我写的是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学习。

师:一起玩,一起学习,真情实感,是能打动人心的。当然,最后也要感动你的阅卷老师。不过,共性也可能导致审美疲劳。十二篇文章有六篇是在写和小学同学好久不见,一起玩,一起读书,还有的吵吵架,闹闹矛盾。(按照这个概率)老师改这个作文,有一半的时间在看你们出去玩,出去打篮球,逛街,等等等等。同学们,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些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东西?

再来看,除了写小学同学的,还有什么内容写得也比较多?

生齐:故乡。

师:噢,故乡。故乡的草木,家里的一株花草,家乡的习俗,其实都是乡愁情结。故乡情结在感动着、驱使着我们去写这篇文章。好了,各位同学,这十二篇文章多是写小学同学、初中同学还有故乡等,这还能让我们想到什么?

生:我觉得就是,他们写的——(犹豫不决,表达不出)

师:如果再给你一个机会,你会不会改变你的写作策略,或是写作内容?

生:会。

二、我们还有哪些“好久不见”?

师:写与自己有感情关系亲近的东西,是写作的好事情。只是,当大家都集中在小学同学、儿时玩伴上去写作的时候,我们得想想,我们的世界是不是可以扩大一点,我们的视野是不是还可以宽泛一点。我们能不能从大家共同写作的内容中走出来,寻找更多更有意味的“好久不见”?好了,同学们,想一想。好久不见的,除了小学的同学、儿时的玩伴,我们还有哪些东西是好久不见的?这个世界,我们再去思考。(生思考)

师:怎么想呢?我想请靠窗边的老师,把窗帘拉开。(教师拉开窗帘,露出天空、树等)来,先来看看,透过窗我们看到外面的这个世界。你觉得哪些东西是我们好久不见的?(学生凝望,思考)来,你来说。

生(真诚地说):其实我觉得随着我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似乎对美丽的景色也觉得好久不见了。

师: 这句话说得有道理。所谓好久不见,其实好久都在见,只是自己没有留心去凝视过它。所谓好久不见,其实又是经常会见到的,却又往往会被你忽略掉。好,我们就顺着他的思维去思考。哪些东西常常见?哪些东西又从来没有认真凝视过它,认真去看过它?请同学们望望窗外,从狭小的窗口望向广阔的空间,你想一想,一定会有“好久不见”的。(学生凝视,思考)

师:来,你(原来记录板书的同学)继续充当我的记录员。接下来,又让同学们说了。请说具体,说到一个点上,告诉老师,好久不见的是什么。

生1: 一片天空。

师:加一个词语,一片怎样的天空。

生1:一片湛蓝的天空,好久不见。

师:雾霾包裹下的日子,一片湛蓝的天空已经是好久不见。这篇文章可以写出你对童年清澈天空的怀念,还可以表达,你对今天环境的忧虑。来,同学,把这个句子写在右边。(学生板书:一片湛蓝的天空)

师: 还有什么?我们要像这个同学一样,细致到湛蓝的天空。还有什么会好久不见,你来说。

生2:一片茂密的树林,好久不见。(板书:一片茂密的树林)

师:一片茂密的树林,好久不见。你没有看过一片茂密的树林吗?

生2:很少了,现在到处都在砍伐树木,大盖楼房什么的,树木越来越少了。

师:环境开发的问题,也是人心的问题。即便是有茂密的树林,甚至有些人距离这片树林很近,可是他有没有时间去看?

生齐:没有,太忙碌。

师:我们忙忙碌碌,奔波行走,却从来没在眼睛里装过这一片茂密的树林。好,请坐。你来说说。

生3:我们的教室,好久不见。(板书:我们的教室)

师:我们的教室好久不见,为什么?

生3:因为教室里的很多东西,我们每天都不太注意。

师:是的,我们在某个空间里呆习惯了,就会忽略这个空间的构成。我们往往会忘记教室里的灯,教室里的墙,教室里的黑板报,角落里的盆景,而某个时候,这些都可以幻化成我们最温暖的记忆。我非常喜欢他说的这个词组,叫“我们的教室”。同学们,做三年同学不容易,大家一定要记住!谁的教室?

生齐:我们的教室。

师:哎,“我们的教室”!还有没有?这个女同学举手了,好,你谈。

生4:一级级清爽的台阶。(板书:一级级清爽的台阶)

师:清爽的台阶,你怎么会想到台阶呢?

生4:每天的大课间,我们都要去操场上做运动,我们每天都会走这个台阶,台阶很干净,走上去很清爽,也像我们一样活力四射的。

师:你坐着,阳光就撒在你的台阶上,你坐在那里跟你的同学在聊天,你坐在台阶上,望着你的校园,看着时间慢慢地流逝。你突然发现,陪伴你初中生活的,其实就是这些一级级不说话的台阶。很好,“一级级清爽的台阶”,多有意思呀。同学们,还有没有?来,最后面的那个女同学。

生5:野生的那些小动物,好久不见了,很想念。

师:森林里,田野间,那些很自然生长的小动物。来,我们把小动物具体一下。比如说,落在我们这棵树上的一只小鸟?草丛间的某一只蟋蟀?(板书:树上的鸟儿)初中了,读书这么忙,突然觉得,人应该去听听鸟的叫声,感受一下田间的蟋蟀的鸣唱。来,把田间的蟋蟀也写上,看看“蟋蟀”两字还会不会写?(板书:田间的蟋蟀)还有哪位同学再来说?望望窗外,想一想窗外的世界。这个女同学,你来说。

生6:一个阴凉的亭子,好久不见。

师:一个阴凉的亭子,你给老师说说看,这个亭子间发生过怎样美丽的细节呢?

生6:下课,学习学累了,同学们就会一起成群结伴去亭子里休息。夏天乘凉,秋天闻到香味,冬天也在里面看看亭外面的树木什么的,感觉很舒适。

师:哎,你说得非常好。一个阴凉的亭子,这个亭子里有同学一起休闲的记忆。所以,我们写对同学的想念,不一定就要写具体的玩啊吵架啊,可以通过亭子、台阶、我们的教室等,慢慢传递出这种温暖的情感。 接下来,同学们,再把我们的路走得远一点,走出我们的校园。还有哪些东西,好久不见?

比如说,同学们都爱写故乡,那我们的故乡,写的时候能不能把故乡具体到某一个点上,细致到某一个物体上?故乡,它的什么好久不见?

生7:故乡,清新的空气,好久不见。(板书)

生:故乡的天空,到夜晚可以看到美丽的星星,美丽的月亮。(板书)

生8:我与故乡的田野好久不见了。现在过渡开采,乡村的大片田野都变成了高楼大厦,田野不见了。原来的田野都生长着粮食。(板书)

师:田野的炊烟,草间的露珠,故乡的绿色,好久不见了。

生9:故乡快过年的时候,院子里飘着烟火的味道,还有奶奶做的饭食味道,在院里里弥漫开来,让人想起很多事情。

师:她说的有一个关键词——味道。故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好久不见。请坐。(板书)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我们打开了通往故乡了的道路。故乡,视觉,嗅觉,味觉,舌尖上的记忆出来了。这,也是好久不见的。

生10:我觉得家人之间的温暖的亲情也可以写。

师:好,家人温暖的亲情是不是还可以说得具体一点,可以凝聚在一根白发、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上。很好,我们开始说人了,看看我们温暖有爱的家人。你来说。

生11:每次回家,总能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现在学习很忙,有时顾不上,所以,觉得父母忙碌的身影好久不见。(板书)

生12:爷爷奶奶爽朗的笑声,好久不见。(板书)

师:院子里的桂花树,桂花树下的笑声,还有田间劳作的身影,都好久不见了。

最后,没有发过言的同学,你举手的样子这节课上好久不见了。来,就是你了,手举一半不敢举了。

生13:爷爷奶奶粗糙的手,很久不见。(板书)

师:嗯,粗糙的手,生活当中,我们都被一双双粗糙的手拥抱过。那双手抱着我们,然后,我们慢慢慢慢地在这样温暖的襁褓中长大。

师:好了,记录的同学回到你的座位上去。这是左边,我们前天作文写的东西,这是这节课上,我们慢慢慢慢思考出来的东西。来,我们一起读一遍这些句子。预备起——

生齐读板书(有感情):一片湛蓝的天空;一片茂密的树林;我们的教室;一级级清爽的台阶;树上的鸟儿;田间的蟋蟀;阴凉的亭子;故乡清新的空气;故乡的星星月亮;故乡的田野;故乡的味道;父母忙碌的身影;爷爷奶奶爽朗的笑声;粗糙的手。

师:现在想想看,这一边和那一边(板书的两个部分)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噢,这位同学要说话。

生:右边比左边的那些更加详细了,每个景物每个情境都更加细微更加细小,都是随处可见的。

师:也就是说不让自己的写作落空,有了一个具体的点,具体的物,可以盛放我们的感情,而且它变得似乎更小更平常了,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左边的应该一般是文章应该表达的主旨,(比较空泛),而右边的这一列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一个中心思想。

生(小声):左边得我们平时写的很多了。

师:让感情有所寄托。左边这一列的东西,我们平时写的多不多?(生说“多”)从小学开始写同学,写到初中,初一写,到初二还写,确实不够新鲜了。而右边的这一列,相比更具体了,更细腻了,更有味道了。好久不见了!

三、“好久不见”属于更多的“我”

师:再考虑,我们还可以想得更多。刚才写下来的这些“好久不见”,又有什么共同点?你的手举一半,你说。

生:右边的角度很多样。

师:角度很多样,更加丰富多姿。但和它们好久不见的都是谁?大家有没有发现,写这些“好久不见”的时候,都是从谁出发的?都是从谁的眼光来看的?

生齐:自己。都是我们自己。

生:我自己。

师:对,都是我们自己,这个“我”,就是现在坐在班级教室里的那个你自己。“好久不见”这个作文题,我们写的都是“我”与什么的好久不见!现在,跟着肖老师,我们换个“我”,这个“好久不见”,不一定就得写你自己呀。比如说,天上的一只小鸟,它也好久不见什么了?地上的一只蚂蚁,它也好久不见什么了?我们变换一下“我”。好,现在,跟着肖老师说话。树上蹲着一只鸟,它好久不见什么?来,你来说——

生1:鸟儿好久不见了天空。

师:原来写一片湛蓝的天空,不一定要写我好久不见湛蓝的天空,可以写——

生1:一只鸟儿!(板书:鸟儿好久不见天空)

师:这文章就是从那棵有鸟的树开始写。这棵树上,“我”努力地望啊望,“我”已经好久没有望到湛蓝的天空了。它拍拍翅膀,它要叫出它的呼唤。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鸟儿来写《好久不见》。(板书:鸟儿好久不见天空)接下来,能不能把《好久不见》这篇文章的叙事者换一下,用另外的“我”来写写说说。(学生思考)

生2:鸟儿好久不见茂密的树林。

师:好的,(树林都出现过了),我们现在能不能不用它了。

生2:由于人们的砍伐,我们没有了茂密的树林,天空也被阴霾遮住了,鸟儿也好久不见美丽的月亮了。

师:鸟儿好久不见月亮了,月亮被灰暗的雾霾给遮住了,鸟儿要去寻找它的月亮了。好,接着说,不一定都是鸟儿。来,这位同学。

生3:鱼儿好久不见清澈的水流。(板书)

师:一条小鱼曾经是在清澈的湖水里游动过的,可是如今,清澈不见了。

生4:一棵树,好久不见它的茂密的树叶了。

师:树,为什么好久不见茂密的树叶了呢?这个想法很奇特。就像人,怎么会看不到自己的头发了呢?(生笑,愣住了,有学生小声说“秋天”)

师:一棵树好久不见了它的树叶,它以为熬过这个秋天,熬过了冬天,到了春天,就会有看到叶子的。可是,春天到了,树上还是没有长出了叶子。时间?空间?剥夺了一棵树长叶子的权利?究竟是什么,让它即便在春天也看不到自己的叶子?我觉得这位同学说的很有想法,请坐。(生微笑坐下)

师:老人会和树说,这个秋天熬过了,叶子落了,再熬一个冬天,春天一定会长出漂亮的美丽的树叶的。这个树啊,它就等待,它就努力,可是春天来了,春天依然像秋天那样绝望,夏天来了,夏天依然像冬天那样严寒。突然发现,那些叶子都不在了呀。原来,这个世界已经混乱了所有的季节!想一想,是不是有意思。学会构思,我喜欢这句话!来,写上“树好久不见自己的树叶”。(板书)还有没有,这个女同学,你举手,太好了。

生5:故乡的麦子好久不见天上降下的瑞雪了。以前,故乡每到冬天,天都会下厚厚的雪,给麦子盖上棉被,瑞雪兆丰年。可是现在,天气越来越暖了,没有了雪。(板书)

师:不被雪盖过的冬麦真的不叫麦子,是吧?(笑)雪落不到麦子身上,雪怎么能做一床大棉被呢。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寻找真正的冬天,别让无雪的冬天陪伴我们。因此,她就写了“麦子好久不见雪花了”。还能不能写出比她写的更有意思的?(板书)

生6:我觉得可以写,故乡的花猫好久不见爷爷奶奶爽朗的笑声。(板书)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6:这是因为爷爷奶奶,他们单独在乡下,爸爸妈妈和我不常回去看他们,他们比较孤独。只有猫在陪伴他们。有一次,我们回去看他们,他们感到很幸福。

师:聪明,写爷爷奶奶,不用我去观察,而改写小花猫。是的,以前的时候,爷爷奶奶看到猫,都会笑起来。现在,是谁把爷爷奶奶的笑容给摘走了的呢?因此,这位同学在写空巢老人的孤独。聪明。(板书)最后两次机会,谁说?这个同学,顽强地举起手了。

生7:我觉得黑板上,好久不见粉笔的痕迹了。

师:黑板上,好久不见粉笔的痕迹了,你想跟大家说明一个什么事呢?

生7:我觉得现在老师都太喜欢用PPT了。(台下老师惊讶)我觉得还是要寻找那种古朴的痕迹,就是用粉笔来上课。(台下鼓掌)

师:台下的每个老师都可能是带着羞愧给你鼓掌!黑板存在,是为了留下痕迹的。老师,你的文字你的书写在哪儿?别只让我仰着头看PPT。这个同学说得真好,教学就要有教学真实的痕迹。因此,“黑板已经好久不见文字了”,来,把这句话写上去。(板书)最后一次机会,你来说。

生8:蚂蚁已经很久不见芬芳的土地。(板书)

师:为什么?

生8:在很久以前,土地还是土地的样子,没有现在的混凝土,泥土里混杂着各种的芳香,蚂蚁在地上闻到的都是一种自然的气味,现在,都是建设后的一种怪怪的味道。

师(感动):再也嗅不到黝黑的土地里自然的芬芳,蚂蚁现在闻到的是一个城市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味道,是城市里拥挤喧嚣的人流和车流的声音气息。蚂蚁已经很久不见芬芳的土地了。哎呀,我很久不见学生有这样的思维力了!

师:我们现在深情地来读一读这一列板书的文字。来,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女同学读第一行,男同学读第二行。

生(女):鸟儿好久不见天空。

生(男):虫儿好久不见月亮。

生(女):小鱼好久不见清澈的水流。

生(男):树木好久不见自己的树叶。

生(女):麦子好久不见雪花。

生(男):猫,好久不见爷爷奶奶的笑容。

生(女):黑板,好久不见文字。

生(男):蚂蚁好久不见芬芳的土地。

(学生读得很动情,很感人)

师:多好听啊,就像诗歌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鸟儿好久不见天空,预备起。

(生齐读板书,深情)

鸟儿好久不见天空。

虫儿好久不见月亮。

小鱼好久不见清澈的水流。

树木好久不见自己的树叶。

麦子好久不见雪花。

猫,好久不见爷爷奶奶的笑容。

黑板,好久不见文字。

蚂蚁,好久不见芬芳的土地。

师:最后我再添上一句“我们好久不见这样美丽的世界”。(学生齐读)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标题!(板书:我们好久不见这样美丽的世界)同学们,原来《好久不见》这个作文,除了身边的某个同学,某个老师,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等待着你来开掘。你看,多有意思,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加清新,更多意义,我们对这个世界真诚的爱也全部都寄托其中。(学生感动,全场安静)

四、换写《我们又见》

师:接下来,我把作文题目再变一变,改成“又见”。又见什么?请同学们拿起笔,写出几句话。又见——

(生思考,写,师巡视)

师:好的,同学们,把笔放下去,从这一排开始,说说你们的《又见》。要求不能重复前一个同学的内容。

生1:又见读书笔记本上自己的文字。

师:哎,对那些常年不读书不写字的同学,提出一点建议,又见笔记本上自己的文字。

生2:我又见小时候外公骑着自行车带我出去玩。

师:想到外公骑着自行车带我出去玩。你在不知不觉中,把江苏省高考作文题都完成了。

生3:又见神秘的星空。

师:谁见到的?你会见到,小鸟也会见到的,小树也会见到的。(生点头)

生4:我写的是又见家乡的小桥流水,没有城市的烟火味。

师:又见家乡熟悉的小桥流水,家乡的炊烟。

生5:鸟儿又见湛蓝的天空。

师:鸟儿带着我们飞翔。

生6:锅铲又见到了锅。(大家惊讶)

师:怎么写锅铲又见到了锅了呢?

生6:现在的生活节奏十分快,大家都在订快餐,订外卖,很少有人在自己的锅台上做饭,家没家的感觉。

师:所以,这个锅铲被孤独地冷落很多遍。该让锅铲来发挥它的作用了,让灶重新升起温暖的炉火,每个家庭的温暖,是一定要让锅铲见到锅的。(掌声)

生7:又见金黄的稻田。

师:又见金黄的稻田,美丽的秋天真的来了。

师:同学们,最好的写作,就是写写我们好久不见、好久又想见的东西。我们好久不见这样美丽的世界。只要你好好的思考,好素材,好文章,又能与你相见。下课!

---------------------------

向作文更深处漫溯——评肖培东老师作文课《好久不见》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张大燕

当我们的目光停滞于文字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思索,这样一篇文字的背后,我们还可以如何打造?而正是纠结于文字本身,往往让我们教师黔驴技穷。很多时候高明的教师犹如高明的工匠,工匠总是能将普通的石料化作精美的宝玉,而高明的老师却也总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例如《好久不见》的话题,我们也许只会想到去纠结孩子们的文字,却忽略了孩子们“见的角度”、“见的广度”以及“见的深度”。

我们就从课堂的四个环节来看:

【一】《好久不见》你们都写了什么?

——从学生的起点出发,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从而为教师搭建作文大厦,垫造了地基。同时,呈现学生心中现有的真实世界。

【二】我们还有哪些好久不见?

——帮助孩子打开视角,触摸那些“视而不见”的熟悉事物。让孩子们触摸到了自己的心灵,擦亮了心的眼睛,看清了原本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

【三】“好久不见”属于更多的“我”

——引导孩子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宽阔。换位思考在这一环节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鸟儿、蚂蚁……这些我们忽视的生灵成为我们写作时的眼睛,帮助我们看见了一个更加立体而丰满的世界。

【四】换写《我们又见》

——以一个悲观者的视角转向一个乐观者的视角,视角的丰富多姿才展开了作文思路的五彩斑斓。我们不能总是在“好久不见”的窠臼里挣扎,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预见更为美好的世界。

正是如此层层递进、步步展开,作文课给孩子们拉开了那扇通向更美丽世界的窗户——看见那些不曾看见的,感受那些不曾感受的,体味那些很少体味的。如此,一切都有意思多了,课堂有意思多了,作文也有意思多了。我们的世界,也在随着课堂,变得越来越迷人。而我们的心在作文课中看见了自己,也看清了世界,更是看淡了眼前,目光投射到了更高远的未来天空……

这样的作文课,在洗涤着孩子们的灵魂,让孩子在语文的海洋里畅游了灵魂,在作文的天空下飞翔了文字。

我们再看看肖老师的课堂,肖老师总是说“浅浅地教语文”,那么肖老师的课浅在何处?

【一】“浅”在板书

板书上,肖老师只让学生将一开始的作文内容和之后的作文构思概括而成的词组,记录在了黑板上。没有高深的写作理念,只有真实的孩子们自己的东西。而在这些孩子们文字的跨越中,我们却似乎可以看见一座桥——这座桥就是老师课堂引导构建成的智慧桥。

从习以为常到“生命的奏鸣曲”,这中间必定有温度的孵化,才能催生出一个个坐在课堂内,开始思想蹦跶的个体。不必想起什么写作秘籍,而只需想到写作的思绪,那个点就能喷薄出无限的绚烂。

【二】“浅”在过渡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条流淌的河流,流向了更曼妙的风景处。流淌中你只感觉它的前进的欢快,而不见它的戛然而止,因为,这是一条生命涌动的河流。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肖老师让老师们帮忙拉开窗帘。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把孩子们久违的心门给打开了。孩子们恍然觉悟,这窗子外的世界,如此近,如此美,而繁忙奋斗的自己,却常常没有瞥她一眼的冲动。如此一个小动作,却将一个环节十分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这里是个险滩,形成了课堂最惊艳的一道瀑布。

课堂的过渡,不生硬不刻意,课堂之歌才唱得那么的悦耳动听。

【三】“浅”在教师的评价语

肖老师的评价语,总是在和孩子们对话,没有自己刻意要传达给孩子的东西,所以,一切都是随孩子而发声。这是不是很浅?老师浅显易懂的语言,把老师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浅浅地交谈,浅浅地引导。就像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潺潺流着,形成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

浅有浅的好,浅处才有茂密的植被需要滋养,在根的那端,需要潺潺溪流渐渐渗入。生命在浅流里拔节,课堂才有其枝繁叶茂的期许。
相关链接: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