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7-12-22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 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领会文章的结构特色和观察顺序,学习文章多角度刻画景物的写法。 2、 感受讲究骈偶、修辞多样的语言之美。 3、 了解有关吴均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富春江美景所表达的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领悟借景抒情、景中寓情写法和作者的志趣。。 4.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重点难点 在诵读中,随文学言,明确文章的章法、语言和志趣美 一、 质疑导入 将文章的题目和内容对照后,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本文是写景的,并非一封信。) 二、 一篇之巧 1、 读一读写山和写水的文字。 2、 说一说这里的山水算不算“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预设:水之清,水之急,山之声,山之色,都很奇异。理解“急湍甚箭”的“甚”,“负势竞上”的“上”,“横柯上蔽”的“上”。) 3、 二、三段可不可以调换位置? (预设:由于是行舟观景,所以先从近处的水写起。) 4、 小结:先总后分,俯视仰视,远观近察:章法美。) 三、 一段之美 1、 与原文对比,说说原文好在哪里。 改文:水皆缥碧,千丈可见底。游鱼与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 (预设:原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四字相连,有节奏感。这叫骈体文,一般是四六言,杂无言。) 2、 骈偶之文若加以修辞,会锦上添花,读一读。 第一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二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第三组: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第四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小结:讲究骈偶,句式工整,修辞多样:语言美。 四、一句之妙 1、第三段有一句并非写山之景色,找出来,说说写什么。 (预设:写感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预设:美丽的自然风景往往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或自述心志,表现出归隐山林的愿望,或在劝说朱元思放下冗杂的公务共同来赏景。) 3、 小结:借景抒情,景中寓情,忘情山水:志趣美。 五、写作特色 1.形声兼备,动静互见。 本文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做到了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振聋发聩之声。文章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声,声中有形,臻入形声相融的意境。“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衬静,寓视于听的手法。 2.虚实相间,骈散相交。 如果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本文中的“风烟”句、“从流”句以及“泉水”以下至篇末,都是骈句。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六、整理板书,结束语:欣赏美丽的景色,感受美好的情怀,做好人生的修炼。 七、附录:练习一份 一、音形互写 水皆缥( )碧 互相轩miǎo( ) 泠泠( )作响 急湍( )甚箭 kuī( )谷忘反 yuān( )飞lì( )天 嘤嘤( )成韵 横kē( )上蔽 千转( )不穷 好( )鸟相鸣 经lún( )世务 叔庠( ) 填空 1、本文作者 ,字 , 朝人。 2、文中的“ ”一句点名明了旅游的路线,全文的景色可用文中的一个词“ ”来归纳。 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 ( ) 2.负势竞上 ( ) 3.互相轩miǎo( ) 4.任意东西 ( ) 5.猛浪若奔 ( ) 6.横kē上蔽 ( ) 四、古今异义 yuān飞lì天者 古义: 今义: 经lún( )世务者 古义: 今义: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天山共色( ) 争高直指( ) 从流飘荡( ) 泉水激石( ) 天下独绝( ) 泠泠作响( ) ( ) 一百许里( ) 好鸟相鸣( ) 水皆缥碧( ) 望峰息心( ) 急湍甚箭( ) 横kē上蔽( ) 皆生寒树( ) kuī谷忘反( ) 负势竞上( ) 千转不穷( ) 在昼犹昏( ) 百叫无绝( ) 疏条交映( ) ( ) ( ) 有时见日( )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译: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 5.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 6.负势竞上,互相轩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 7.yuān飞lì天者,望峰息心;经lún世务者,kuī谷忘反。 译: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