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行状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2017-10-22 手机版 | ||||
吴充 公讳修,字永叔,天圣中进士甲科,补西京留守推官。用王文康公荐,召试,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以书责谏官不论事,谏官以闻,谪峡州夷陵县令。 庆历初,公方登朝,数论天下事,为策以揣敌情,及指陈利害甚众。既而有诏,百官上封事,公又上疏言三弊五事,力陈当时之所宜忧者,仁宗增谏官员,首预其选。是时西师久,京东、西盗贼群起,中外骚然。仁宗既进退大臣,欲遂改更诸事,公感激恩遇,知无不言。 燕王薨,议者以国用不足,请待丰年以葬。公言士大夫家有所待而侈,不如及时薄葬,况天子叔邪,且非所以示四方也。卒从公议。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字。公言今四海骚然,未见太平之象。又太平之道其意可推,自古帝王致之,皆有道,得道则太平,失道则危乱。今见其失,未见其得,愿陛下忧勤万务,渐期致理,其瑞木请不宣示于外。淮南转运使吕绍宁到任,进羡余钱十万贯,公请拒而不受,以防刻剥。陕西用兵之后,河东困弊,刍粮不足,言者请废麟州,或请移于合河津,或请废五塞。公既使河外,为四议以较麟州利害,请移兵就食于濒河清塞堡,缓急不失应援,而平时可省馈运,麟州得不废。 自保州之变,河北兵骄,小不如意,即谋为乱。人情务在姑息,公乞假将帅权,事从镇重以销未萌,河北卒无事。叛乱之胁从者二千余人,分隶河北,宣抚使恐复生变,欲以便宜悉诛之。公权知成德军,遇之于内黄,宣抚使夜半屏人以告公。公曰:“祸莫大于杀降。昨保州叛卒,朝廷许以不死,今戮之矣。此曹本以胁从,故得脱,奈何一旦杀无辜二千人?且非朝旨,若诸郡不肯从必生变,是趣其为乱也。且某至镇州,必不从命。”遂止。 13.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用王文康公荐 用:因为 B.进羡余钱十万贯 羡:盈余 C.自古帝王致之 致:达到 D.公权知成德军 权:掌权 14.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补”表示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迁”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文中的“迁”是升官的意思;“谪”表示贬官,“权”表示暂代官职。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D.“转运使”,地方军事长官,最初的职责是巡视地方、存问官吏百姓;“宣抚使”,官名,主管运输事务。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言士大夫家有所待而侈,不如及时薄葬,况天子叔邪,且非所以示四方也。(4分) 译文: (2)请移兵就食于濒河清塞堡,缓急不失应援,而平时可省馈运,麟州得不废。(4分) 译文: 16.联系文章简要概括欧阳修不同意宣抚使悉诛“叛乱之胁从者”的原因。(4分) 答案: 13.【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析】权:暂代 14.【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解析】“宣抚使”,地方军事长官,最初的职责是巡视地方、存问官吏百姓;“转运使”,官名,主管运输事务。。 15.【答案】(1)欧阳修说士大夫人家有所凭借的奢侈,不如及时薄葬,何况是天子的叔叔呢,而且这不是用来启示天下的惯例。 (2)请求移兵到黄河附近的清塞堡驻扎,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麟州得以保存下来。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评分标准】翻译句子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特别注意得分点。得分点:(1)“有所待”、“况……邪”、“所以”、句意通顺;(2) (“状语后置”、“濒”、“缓急”、“馈运”。 16.【答案】杀投降的人是一种灾祸;朝廷答应不杀他们;这些人是被迫参加;不是朝廷的命令,有郡不听从的话,会造成变故,再次导致叛乱。(一点一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找到最后一段欧阳修与宣抚使的对话,“祸莫大于杀降”是第一个理由;“朝廷许以不死”是第二点理由;“此曹本以胁从”为第三点理由; “且非朝旨,若诸郡不肯从必生变,是趣其为乱也。”为第四点理由。 【参考译文】 公的名讳是修,字永叔,天圣时高中进士甲科,填补西京留守州郡长官的属官。因为王文康的推荐,皇帝召来面试,官升为镇南军节度掌书记。用文字责备谏官不做事情,谏官禀告(皇上),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 庆历初,公刚被朝廷任用,多次谈论天下大事,写了策论来揣测敌情,指出陈述了很多利害关系。不久皇帝下诏,要求百官上密封的奏章,他又上疏指出很多有弊端的事,极力陈述当时所应当忧患的事情,仁宗增设进谏官员,欧阳修最先入选。当时与西夏之间的战事处于僵持状态,京城东、西各地的盗贼纷纷而起,朝廷内外都很动荡不安。仁宗任免大臣后,想要对很多事情进行改革,公感激天子的知遇之恩,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燕王去世,议论的人认为国家经费不足,请求等待丰年来下葬。欧阳修说士大夫人家有所凭借的奢侈,不如及时薄葬,何况是天子的叔叔呢,而且这不是用来启示天下的惯例。最后听从了欧阳公的建议。澧州进献柿木上有“太平之道”的文字。公说如今天下动荡,没有看见太平盛世的景象。“太平之道”,它的意思是可以推求的。自古以来帝王的治理要达到天下太平,都各自有治国之道。得道就天下太平,失道就会出现危险和混乱。我观察现在的形势,只见到失误,没有见到恰当和顺畅的施政。希望陛下要操心国事、勤于政务,可以期望(有希望)逐步把天下治理好。这瑞木的事情请求不对朝臣宣示。淮南转运使吕绍宁到任后,向他进献十万贯盈余的赋税,他拒绝不接受,以防侵夺剥削。从陕西用兵之后,黄河以东困顿疲惫,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不足,主谋划的人打算请求放弃麟州,有人请求移兵到合河津,有人请求废弃五塞。公出使黄河以南地区,写了四个奏议来讨论较麟州的利害关系,请求移兵驻扎到黄河附近的清塞堡,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麟州得以保存下来。 自从自保州兵变之后,黄河以北的士兵骄横起来,稍微有不如意的地方,就谋划叛乱。人情一定在纵容,公请求给予将帅权力,处事用武力维持安定来让叛乱在没有萌芽的时候消除,河北最终平安无事。被迫参加叛乱的二千多人,分别交给黄河各郡管理,宣抚使恐怕这些人以后另生变故,想要不加请示地全部杀了他们。公暂代管理成德军,和他在内黄会见,宣抚使在半夜时屏退左右告诉欧阳修他的打算。欧阳修说:“祸莫大于杀投降的人。以前保州叛乱的士兵,朝廷答应不杀他们,如今却想杀了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被迫参加的,所以得以逃命,为什么要在一天之间杀无辜二千人?况且这不是朝廷的命令,如果有郡不肯听从,一定会造成变故,这是催促他们叛乱呀。而且我到镇州,一定不听从这个命令命。” 宣抚使于是停止了这个计划。 相关链接:文言文阅读翻译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