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7-10-05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自主学习】  

1、“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      )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具有(      )和(      )相结合的特点。

2、《答谢中书书》作者是¬¬(       ),字(     ),自号(     ),(   

)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         ”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沉鳞(   )  仙都(   )  与其奇者(    )        颓(    )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答谢中书书(        ) 五色交辉(               ) 四时俱备(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晓雾将歇(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5、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6、翻译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合作探究

1、 作者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是怎样描绘的?

2、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展示质疑

学生互相交流本课所学内容。

总结提升

学生归纳文章内容,教师小结。

当堂反馈

1、解释加点词

(1)答谢中书书(    )   (2)五色交辉(     )(3)四时俱备(   )

(4)晓雾将歇(    ) (5)夕日欲颓(       )

2、“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          )

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

3、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 《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             )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记承天寺夜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3、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并翻译课文。

学习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 含义,并翻译课 文。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字(   ),号(     ),

眉 州眉山人,(    )(朝代)著名文学家。他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同为(     )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豪放词风。

2.写作背景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 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遂(   )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藻(   )荇(    )交横  竹柏(    )影也

4.再读课文,读准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合作探究: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解衣欲睡      欲(       )

(2)欣然起行      欣然(        )

(3)遂至承天寺    遂(         )

(4)盖竹柏影也      盖(        )

(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

2、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展示质疑

学生展示,师点拨和补充。

总结提升

当堂反馈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解衣欲睡(            )               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         )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

水中藻荇交横(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翻译句子。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3.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写景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习难点

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写景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自主学习

一、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二.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贯穿全文线索的是(用一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描写庭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

2、①说说句中“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②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4“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5.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 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展示质疑

学生谈谈不懂的问题,师点拨。

总结提升

总结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堂反馈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 项是(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2.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 误的一项是(  )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须扣住“月”字概括。)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

5.积累有关月的诗句。

精彩语段积累

1.看看夜空,弯弯的月亮挂在天幕上,凄凉,神秘,孤独,寂寞,温馨,含情,幽怨,也正是这些,让我们看一眼就忘不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百看不厌,如醉如痴,是啊,我们对月亮有着永久的寄托! 

2、月色中,只有这无边无尽的宁静,只有这位少女轻轻的呓语,我喜爱宁静的夜晚,也喜爱楚楚动人的月亮少女,更喜爱这并无感知的快乐…… 

3、月亮像个害羞的姑娘,她那皎洁的月光明亮地照耀着人间。她一定也看到我这个小女孩。这不, 她正在向我微笑呢!一时间,星星们都害羞似地躲了起来,只有几颗星星勇敢地站在天幕上。 

4、淡雅如雾的月光里,一棵苍天大树在沙沙作响。矮树丛盛开的雪白小花在折射着那柔和的光辉。 

5、月亮的美丽让我憧憬,憧憬那属于自己的宁静,憧憬那一轮明月,有了这份憧憬,我也不想再奢求什么了。夜深了,她越来越亮,今晚,她蜷缩着身子,或许在沉思,又或许已安然入睡,世间万物都有猜不透的一面,而那一面,总隐藏得很深很深…… 

6、月亮是温馨的。她陪伴了散步的人们,陪伴了旅途劳累的游子,更安抚了远在他乡的亲人。正如李白诗中写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嫌弃任何一个人,当你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她都是你的好朋友 ,与你娓娓道来。 

7、月亮下的祁连山更是不同凡响。昔日高大雄伟的祁连山,现在显得多么单纯。怎么也看不清山上的景物,只有黑乎乎的一片。那起伏的山脉时隐时现,像一条在大地上游动着的“黑蛇”。那天边的微云,给远山笼罩了一层薄纱,使祁连山显得更加神秘。 

8、月亮看得最多的便是晓月如钩,弯弯的月牙如光亮的手链紧紧锁住你的眼睛。微风起,灰暗的云彩悠悠地游过玦月,竟竟如皮影戏般柔亮,淡淡的月光仁慈地洒在金色的长江上,风轻轻地,轻轻地吹向那泓涟漪上的一片薄薄的月光。 

9、月亮是悲伤的。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寂静的夜里,她是孤单的,没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没有任何一点点人声的热闹,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无边的寂寥。她还有什么法子呢 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洒在了环宇,自己为自己解闷,制造一些阳阳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她最殷实的欣慰了。 

10、风也因此把脚步放得柔软。夜幕撒下点点星光,风轻轻地移动着,它没有给天空留下任何痕迹,只有几片枯黄的落叶。月光感染了所有人的心,风也被月光渲染了神圣的颜色。 

11、看得最多的便是晓月如钩,弯弯的月牙如光亮的手链紧紧锁住你的眼睛。微风起,灰暗的云彩悠悠地游过玦月,竟竟如皮影戏般柔亮,淡淡的月光仁慈地洒在金色的长江上,风轻轻地,轻轻地吹向那泓涟漪上的一片薄薄的月光。 

12、夜空中的月是皎洁的,是无私的,月亮供我们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各种各样的情感,七情六欲。在月亮上,我们的心情能够平静下来,放松下来,用不着忐忑不安,惴惴不安。 

13、一切都静静的,连叶子那被秋风抚摸 着发出的沙 沙声也若有若无。这样的夜晚,多么美好啊!随着风儿,偶尔传来远处农户的谈笑声,又随着风儿远去了……小塘的中秋之夜,月儿兴致很浓,我也兴致很浓。我沉醉在这诱人的夜色中。 

14、月儿照着水。月光像温柔的网,密密的,长长的,从天上一直织到水面,又在水面一层层叠起来。伸出手去抚摸那网,却又触摸不到,只可以感觉那网是软绵绵的、湿漉漉的,那网泛着的气味是甜蜜蜜、凉丝丝的,一股清香直钻到心里。岸边的树和近岸的苇叶也轻舞着,像是给月光伴舞,又像是在这偌大的舞台上炫耀自己柔曼的舞姿。 

15、月亮,那么的皎洁 ,如妙龄少女,抚慰所有人的心灵。月光似静水一般,向地面洒去,这就是妙龄少女轻轻地对大地耳语。令人向往的宁静中,观赏如此美丽的月亮,何来不惬意之说  。

16、每当太阳从西边落下时,在天的另 一边, 月亮就升起来了,喜盈盈地看着我们。刚刚升起的月亮有一些发红,像一个不太亮的大红灯笼。月亮升上了夜空,就换下了红衣裳,穿上了绿裙子,看上去绿莹莹的,像一块翡翠,明亮地挂在夜空中。看,那皎洁的月色,朦朦胧胧的,月光如水,从天上直泻下来,像一道道瀑布。

17、明月如镜,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的月亮慢慢的出现在静寂夜空。人们常说“ 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18、秋天的月光,感觉是如此的悲凉。微风似乎是它的歌声,或者,是哭声。因为那眼睛已经撒下了许多泪。这是泪眼的光芒,是皎洁的、淡淡的、柔柔的、清冷的月光。

19.夕阳的火红色渐渐从天边退去,一轮粉红色的月亮从天边缓缓飘到夜空中。月亮是一个婀娜的舞女,舞姿是那么文静而又贤淑,美得让我不得不如痴如醉地,一往深情地望着她。 

20、夜,降临了。我来到窗前,仰望那黑暗的天空。明月高挂在天空,给小河投下了一层淡淡的银光。河面亮晶晶的,如一面明镜。两岸的草木沐浴在清幽的月光中,让人看了不禁感叹月的瑰丽。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