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9-30 手机版 | ||||
▲今天学习本册教材中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 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大家读了鲁迅先生文章中那么经典的句子究竟有多少感觉?有一些感觉,但不是很深入!我的任务就是要把大家引到鲁迅先生的情感世界中去。我给这篇课文定了一个新的题目叫做: 历史幽愤的现代回响———《记念刘和珍君》的再认识。讲过很多遍《记念刘和珍君》,今天重新回顾、反思,觉得以前的理解很肤浅,没有真正进入鲁迅先生的心灵深处,更没有进入历史!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一个过程,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这篇课文,觉得它非常的伟大,非常的深沉。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有人曾用这样一副对联来概括他的历史性贡献,记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旧雨”是文言词,老朋友的意思。这副对联非常准确地概括了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的文化领袖、中国人的精神领袖的历史地位和作为文坛领军人物的意义】还有人这样赞美他:“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与觉醒……他走了,留下了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枪!他走了,留下了铁骨铮铮的思想和精神!” ▲鲁迅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塑造新的国民精神,用北京大学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的话讲: “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钱教授概括为“立人”。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名言,点明了他一生关注的核心问题,“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一个懦弱的民族是会挨打的,一个没有骨气的民族是猥琐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就是鲁迅。 一、介绍背景。除课本注释外,简要讲述两点: 1◎.这时期的“政体”,准确地说,应当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混乱堪,从1912年至1928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不过两三年,短的只有一天。 2.此时的鲁迅在北平已经居住10多年,其间发生过许多生重大事件,他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不管政府如何变,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国势力,置人民于水深火热。鲁迅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 鲁迅曾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这一天后又发生过哪些事?他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评论这件事? ▲发生在1926 年的“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请愿群众的一部血的历史,包括很多青年学生在内的两百多名请愿群众惨烈地倒在了血泊之中。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 岁的女大学生和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 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来谴责邪恶的统治者,警醒国人。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去缅怀那些烈士,领会文章的深意,重点放在体味作者的情感上面,(鲁迅这篇文章的抒情,有不同于其它抒情文章之处,就在于,这里的抒情,是杂文式的抒情)。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3 月18 日,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事件发生以后, 著名作家刘半农和作曲家赵元任作了一首歌:“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表达了国人的义愤,说我们的政府“甘拜异种作爹妈”,我们要“枭其首”,要革命】 使鲁迅先生尤其气愤的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像陈西滢之流,居然说学生“受人利用”,“作了无谓的牺牲”,他们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即刘和珍、杨德群等人,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对爱国青年作这样的评价,使鲁迅先生倍感沉痛、悲愤,也让鲁迅先生对社会的黑暗有了新的认识!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道:“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 月1 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据三一八请愿参加者回忆,学生请愿时遵守秩序的,当请愿队伍发现段祺瑞不在政府,准备转去段公馆请愿。正在转移时,卫队突然开枪,造成血案。这就更说明执政府是蓄意谋杀学生。 鲁迅把三一八叫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可是他没想到这以后,又有许多可爱的青年被虐杀,一年多后的四一二,他的学生又一次被杀,几年以后的龙华,柔石等五位杰出青年又被杀…… ▲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的题目叫《记念刘和珍君》,其实鲁迅先生跟刘和珍君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的紧密。回忆刘和珍其人,其实也不完全都是记叙,其中还掺杂着大量的抒情和议论。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 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在一个特殊背景下,把握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和思想性格的相互关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似乎认为她死得不值得。他为什么反对请愿?他不但攻击段政府,憎恨散布流言的反动文人,甚至讽刺庸人的生活观,作者为什么会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进这样多的内容?需要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的思想感情。感情脉络?】 ▲三次讲,“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一个旁边的句子,“这虽然…如此而已”,这表明作者要写一点东西,是要对死者表示悲哀和尊敬,是要悼念死难的烈士。一方面,作者强烈地感觉到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艰于呼吸视听”,这个惨案已经把作者击倒了,没有办法说。一个人到了最悲愤的时候他就是无话可说。比如死了亲人,最悲的时候不是他哭的时候,而是眼泪都哭干的时候。 第二个这个“这样的世界” 鲁迅先生在另外的地方是怎么表述的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要把“并非人间”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个旧中国改造成一个新的环境,人文环境都非常好的真正的人间。因此,“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三个写点东西希望人们铭记住这件事情所带来的一种教训。是要揭露凶残者的嘴脸!让人们看到,我们改造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的文化,铲除邪恶的重要性,控诉段政府的暴行,抨击文人的阴险论调,揭露凶残者。鲁迅先生常常批评中国人善于忘记历史的教训,称之为“特别健忘”。他写的《阿Q 正传》里面有一个细节,阿Q 去调戏吴妈,挨了一顿打,没过多长时间他又回来,吴妈还在赵老爷家里闹,哭哭啼啼的,好多人在劝她,看热闹,他突然忘记了自己对吴妈干了什么事,还说:“好看,他们(指吴妈、赵老爷等人)在干什么?”看见赵太爷抡着杠子要打他,他才发现,原来这件事情与“我”有关,逃跑了。特别地健忘!他干的坏事立马就忘记了,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必然要重复苦难,一个特别健忘的民族尤其容易重蹈覆辙,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必然寡廉鲜耻!你们想想看,鲁迅先生是不是站在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度说的话?“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因此,“我”要写一点东西了。事实上,“三·一八”惨案因为鲁迅先生写的这一篇文章,而被历史深深的记住了。中国该发生了多少杀人的事件,多少惨案?没有几个我们今天还记在心灵当中的,或者被后人记住的。我们讲历史上一些杀人的故事,大家都闻所未闻,张献忠杀人如麻,他的部队,没有粮食,给战士分的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人腿子!再给每位士兵发盐,就是腌肉的盐,每个士兵身上背着人腿子,想想看,多残酷!这样的历史都被我们忘记了,所以这里有写点东西的必要,实在是有唤醒麻木的国民的必要,要人们来牢记这样的惨案,要唤醒庸人,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性的纪念文章,它的伟大意义在于三个打通和连接,专门讲这个问题,一般性的纪念文章达不到这个高度◎ ▲◎一节第一句话,“中华民国…那一天。”鲁迅先生为什么强调这个日子?“中华民国十五年”,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中华民国呢?现在的问题是,民国的政府会这样枪杀学生吗?学生到政府门口请愿被活活的打死了,这难道是民国政府应该干的事情吗?所以鲁迅先生特别点这个日子。 “我独在礼堂外徘徊”,有学者认为,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为什么呢?大家都在那里开追悼会,鲁迅先生按道理是应该去的,或者说最应该去的,但是鲁迅先生为什么“独自在礼堂外徘徊”呀?他说,我不敢进去,我也没有进去,我在感情上实在是受不了。大家有没有参加过丧葬之礼,有时候家里最亲的人死了, 最惨的场面是亲人在感情上受不了,别人就只有把他扶走了,特别是去世的人要去火化的时候。鲁迅先生说:“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这句话非常值得大家思考,单独的徘徊,说明鲁迅先生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里面?【悲哀!痛苦!】 处在非常痛苦的状态,这篇文章不是以叙事为主,而是以抒情为主,抒情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叙事只是辅助,那么抒发了什么情呢?【悲愤之情】 连用了两个“只能如此而已”,这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有一种感情叫悲愤,有一种感情叫沉痛,有一种心情叫无奈,“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无话可说”,这是悲愤, “独在礼堂外徘徊”是沉痛,“只能如此”是无奈! “四十多个…浓黑的悲凉,”鲁迅先生这里用了一个特别的词“浓黑”来修饰“悲凉”,“浓黑”是看得见的,“悲凉”是看不见的,实际上,鲁迅先生要用“浓黑”这个形容词来让人感觉到悲凉的广大无边,就像浓黑的夜一样。 “以我的…我的苦痛,”这里用了一个特别的词———它们,这个“它们”一般是用来形容修饰什么的啊?非人的,谁在我的痛苦面前感到快乐了呢?学者、文人、有阴险论调的人,还有什么人呢?那些丧失人性的反动政客,段祺瑞之流以及他们的帮凶走狗———无耻的文人。“我就将…的灵前。”“我”实在是无奈呀,痛苦呀,没有办法呀,只好写这么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悲哀呀。】 ▲二节:“真的猛士,……悲哀。”鲁迅先生的杂文你们读多了就会发现, 他经常把人进行归类,文章第1、2 节中,提到了哪几种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样的? 学者文人: “所谓”表否定, “尤使我感到悲哀”,愤怒和谴责。 “庸人” 是绝大部分,善于健忘,没过几天他们就把这件事情忘了,大部分民众也不会像鲁迅先生一样感受那么深切, 所以对他们的感情,作者是批判。勇敢的革命者却是少数。老天爷啊,它常常是替庸人在着想,时间一长,这个血色就会变淡,人们的心情也就会慢慢地平淡下来。原先那么激动,那么悲愤,慢慢地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这几个烈士,这些学生的鲜血就会被人们渐渐的淡忘。鲁迅先生在《无花的蔷薇》里就这样写过:“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屠杀者虽然因为积有资金,可以比较长久的养育子孙,然而必至的结果是一定要到的。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 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的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这表明了鲁迅先生对社会进步,民众觉醒,社会变革,还是有信心的 ◎革命者,爱国青年。“直面”,就是直接面对,“真的猛士”是指有勇气的真正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是指在反动统治者旗下的黑暗现实。“正视”就是正眼看,勇敢面对,不漠视,看了只当没看见叫“漠视”,“淋漓鲜血”表明在革命过程中付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字指代的是谁啊?猛士!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是什么意思呢?“哀痛者和幸福者”是什么意思啊? 他们为什么而哀痛呢?说他们是哀痛者,又说他们是幸福者,他们为什么而哀痛啊?像刘和珍这样的学生,她为了什么而哀痛呀?【他们为黑暗的社会而哀痛,忧国忧民而哀痛;他们拥有一双犀利的眼睛,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因此他们是幸福者;这些革命者,这些勇士,这些真的猛士,他们有一种为社会去付出、去牺牲而感到自豪的心理】 秋瑾:死的时候31 岁,她从日本留学回来,计划与徐锡麟一起发动起义,结果被叛徒告密了,被抓的时候,她说:“革命的同志你们先走。”什么叫幸福者啊?这就是幸福者,他们为社会的进步,民众的利益去牺牲而感到骄傲和幸福!这些爱国志士,看到社会的黑暗,忧国忧民而哀痛,以为人民谋幸福牺牲自我而感到幸福。鲁迅先生是歌颂他们的,“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是真的猛士,他们是伟大的。刘和珍这样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啊,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里面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也就是说时间一长,猛士的鲜血就会被占国民中大多数的“庸人”忘却了。“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人们好死不如赖活着,活得没有骨气,没有尊严就叫“苟活”!“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有没有听出鲁迅先生的话里面有一种对文化改造的声音了?他觉得这样的世界,无法活下去了。一个真的猛士精神得不到张扬的世界,人活着只能苟且偷生。“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因此,“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 写东西干什么?来唤醒麻木、愚昧的国民,来拯救在文化上人们普遍愚昧不觉醒的世界! ▲第三节。“在四十余…中国的青年。”鲁迅先生在这里用了两个定语,“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说明刘和珍这些意气昂扬的中国青年才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人,而鲁迅先生在这个地方特别的说了“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 的学生,”他非常勇于解剖和批评自己,他说自己是什么? 苟活?苟且偷生。“苟”就是随便、随意的意思。逆来顺受,不敢反抗,就叫“苟活”。现在有很多人也是苟活,对不正当、邪恶的东西不敢提出批评,对愚昧无知的行为不敢表示自己的意见,这都叫“苟活”。 ▲鲁迅先生心目中的刘和珍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能够跟这个广有羽翼的校长杨荫榆来做对,她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有一些桀骜锋利的,但是真正见到刘和珍以后,我发现怎么样?刘和珍给“我”的印象,作者用了什么词来形容?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等到这几个学生被开除了,我再给她们赁屋授课的时候,又发现她怎么了?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等到“教职工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里所提及的刘和珍实际上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印象,这个学生跟鲁迅交往不多,没有很多具体的接触,但对她的印象却很深刻,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她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呢?◎ 鲁迅先生心目中的这个“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学生应该不是段祺瑞政府说的“暴徒”吧?!有一些屠杀是必须冠以一些名号的,否则怎么能杀死那么多呢?大家知道,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了近六百万犹太人,希特勒于1935 年9 月通过了一个所谓的“纽伦堡法案”之后,犹太民族从此因血统不正被隔离开来。在纳粹党的统治下,犹太民族到底遭受怎样的迫害与屈辱大家知道吗?通过法律的形式,在全德国宣传犹太人是他们的敌人,是劣等民族,应该干掉。所以我们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个军官早晨起来漱口之前,他拿着枪对操场里面的犹太人,打死几个再去漱口,他把杀人当作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没有任何的羞愧感和负罪感,为什么?他们把这种暴行冠于一个特殊的名号(即法律形式予以保护其暴行的合理性)。我们马上要讲《奥斯威辛没有新闻》这篇经典的新闻。这个文章,大家先去查一下关于奥斯威辛的资料。 就是这么一个善良的、优秀的学生,居然被反动政府枪杀了。还冠以“暴徒”、“土匪”这样的名号。这样的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鲁迅先生这样写的深意何在?在一个邪恶的社会里面,善良被摧残,无辜的人被杀害,进步的人被杀害,这正是鲁迅先生揭示的社会黑暗的实质! ▲四节:◎“惨象……,在沉默中灭亡。”这里面有一个程度上的递进。这里“已”和“尤”用的特别好,鲁迅先生特别善于用虚词,文言文功底好的人虚词用的特别好。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惨象加流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简直就没有办法了,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悲愤啊!这个“衰亡民族”是鲁迅先生的愤极之词,不能认为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就绝对没有希望了啊,老师有时候批评学生说,“你这个不争气的!”有时候甚至带点骂,骂的那种口吻来说这种话,但老师并不是要表达对学生的绝望,而是对他的一种期望,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忧愤,这就是典型的情感性的语言。所以,“衰亡民族”指的就是中国。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默无声息的原因在哪里?像这样残杀学生的事情发生了,都没有人出来主持正义,“我”(指鲁迅先生)简直受不了了。这绝对是非人的世界。“默无声息的缘由”,在一个专制统治非常严酷的社会,用鲁迅先生的一个比喻来讲,叫“密封的比罐头还严”,不准老百姓讲话,所以老百姓害怕。你们看汪曾祺先生写的《胡同文化》里面讲,北京的老百姓对于闹学潮的学生游行是很漠然的,还起了个专业的名字———“过学生”。什么叫“过学生”呢?搞两天就过去了,看他们去游行游吧,明天后天就走了,很麻木!鲁迅先生痛恨的就是这种麻木,而统治阶级、专制统治者他们的手段却往往是非常奏效的。这是什么手段呢?屠刀加钳口术,不准讲话,不准发表正义的声音,说了,就杀掉!那你们想想,在鲁迅先生那个政治封锁的时代,还能发表这样的文章,还创办私人报纸杂志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啊!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很大一部分爱国文化人都办起报纸杂志,后面我们要讲到的梁启超,他也是这方面最优秀的代表人物,进步人士受他的影响非常大!这就是“默无声息”,把这个民族整得“默无声息”,敢怒不敢言。《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用的是什么方法?周厉王用的就是钳口术,老百姓只敢“道路以目”,结果最后他也“三年流于彘”。所以鲁迅先生是反对沉默的,最后两句,既是一种感叹也是一种呼唤,更是一种警告!沉默,怎么能像这样沉默下去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到极点会怎样?爆发!所以这是警告与呼唤!表达了鲁迅先生渴望这个民族应该有一点英勇精神,有一点血性,起来战斗。这样的政府我们还能忍受得了吗?一些人在街上无缘无故杀人,连十几岁的学生都被杀掉了。所以,《庄子》里面有句经典的话,“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偷了衣钩子的人,把他砍掉,把国家都偷了的人反而成了王,反动统治者就是最大的强盗。谭嗣同在《仁学》里讲:“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大盗也!”鲁迅先生曾经在《革命时代的文学》这篇文章里面这样写道:“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退下来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它便觉悟起来,由哀音变为怒吼。”把这段文字记下来,特别经典!这里鲁迅先生是主张沉默还是主张怒吼? 显然是主张唤醒民众,使他们觉悟起来,由哀音变为怒吼的。 ▲五节:但竟在…于是死掉了。 表面上是简略的叙述,带着新闻报导的客观姿态,但是,鲁迅选择的细节是很雄辩性的,廖廖几个,就表现了反动军阀的野蛮凶残。“从背部入”说明,并不是向前冲击,而是后退;说明射击并不是为了保卫执政府衙门。“中了四弹”,而且是“手枪”,说明后面的三弹,是近距离对已经受伤者的虐杀。特别是,对施援者的射击,对尚未死亡的女性,“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终于导致死亡。这就把新闻报导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在此基础上,鲁迅开始了难得的直接抒情: 始终微笑…有着血污……。 就是在直接抒情之中,也表现出鲁迅情感的深邃。“这是真的”,“有尸骸为证”,好像是多余的,既然已经引用了,还要加上这一句,说明自己难以置信又不能不相信。这里,不但有正面的揭露,而且有反讽:如“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鲁迅的深邃不但由于抒情,而且在抒情基础上,提炼象征的形象:“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前面的细节,毕竟是细节,毕竟是个别的场景,而到这里,就变成了普遍现实和历史的象征。所谓象征,第一,是形象的总体代表,不但把前面的细节统一起来,而且把具体场景以外,不但是此时,而且是异时的,不但是中国的,而且是外国的,凝聚到这个统一的形象中:一方面是“脸上有着血污”,一方面是自得地“昂起头来”。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显得有概括力度。第二,象征不但是情感的,而且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升华。 ▲六节见课件 ▲七节苟活者…奋然而前行。这显然又是抒情了,这种抒情有一点浪漫,有一点夸张,甚至有一点鼓动性。这在鲁迅的文章中,可以说凤毛麟角。但是,这种鼓动性,并不像左翼文学中的标语口号那样粗暴,而鲁迅的悲歌与颂歌水乳交融,在转折之后,还有转折,在曲折之后,还有曲折。 ▲抒情的特点?。收入鲁迅的杂文集的散文,犀利的讽刺占大多数,抒情之作,在比例上是比较低的。然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不要以为抒情文章都是一样的,鲁迅这篇文章的抒情,有不同于其它抒情文章之处,就在于,这里的抒情,是杂文式的抒情。 首先,请大家看这段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有没有把自己摆在老师的位置上?没有。他勇于解剖自己,对于逝者表示出极大的尊重。对于纪念,他没有浮泛更没有旁观,而是用他的心和情、悲愤和挚爱去深味惨案前前后后的更多、更深广的内容。他的思想和情感渗入其中,他把他所能感受到的行诸笔墨,让人看到真正思想者的心灵的苦痛与挣扎的具体情状。 第一,表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自我形象。作者控诉凶残,纪念死者,并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面,而是把这种情感和理性的思考交织在一起, 这就获得了一种高度。一个泼妇也会释放感情,她在街上骂街,把地上踹个坑,这也叫抒发感情,但是它不叫诗,为什么?它缺乏一个致命的东西———同理性结合。什么叫理性啊?就是对这个事情的原因、性质、特点、远景、价值的判断,这样的思考,就叫理性。这就使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行文上有了一个突出的特点:一个真正思想者真诚地袒露他的思想。他讲了很多话,其实,都是重复的。但是,我们读的时候并不觉得是在重复,是不是?而是觉得他是在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鲁迅先生小说《祝福》里面的祥林嫂,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叼走了, 她最后变得有些疯了, 反复地向人讲:“我真傻,真的,我真傻,真的。”一个被生活整得死去活来的人反复重复着一句话,但是我们不嘲笑她,觉得她是在抒情。鲁迅研究专家王献永在《鲁迅杂文艺术论》中这样说:“他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满腔悲痛和义愤用烈火般的岩石喷射出来,形成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并结情为理,化为深刻的哲理韵味和汪洋恣肆的风格,他指着反动派的鼻子怒斥:‘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个个脸上有血污……’”这是本文抒情上的一个最大特点。 这篇文章行文上有一个重大的特点,有学者概括为“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我觉得很深刻!你看,“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反复地讲,“我要写点东西”,“我有话要说”“但是没有话说, 无话可说”“但是, 我还有要说的话”。这是个什么逻辑?是不是觉得有点像疯子一样? 为什么鲁迅在这个地方会表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呢?下面,我们把视角延伸到鲁迅先生那个时期正在研究的魏晋文人身上。鲁迅既发现了魏晋时代环境与文人的内在觉醒之间的深刻矛盾,同时也发现了历史的幽愤在今天仍然在延续! 所以鲁迅先生在情感与气质上都与魏晋文人有几分相似!鲁迅先生在同年的四月二十六号在厦门大学作了一个著名的演讲,讲的就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以及酒之关系》。这是非常著名的文章。 魏晋时代的文人以及他们内心的痛苦: “竹林七贤”最优秀的诗人是阮籍! 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并读他的一首诗。史书上说:“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这个“故”是变故。大家知道,三国以来一直战乱不堪,董卓之乱、司马氏纂位之乱,天下名士少有全者,那些读书人,真正有名气的读书人没有哪一个能够活到自然天年,基本上都是被砍掉的。中国这个环境,尤其在动乱的时代是相当糟糕的。庄子就讲,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最大的幸运是什么? 四个字———“免于刑焉”。(此四字板书在黑板上)不要被别人砍了!大家知道庄子生活的那个国家,宋康王非常残暴无道,而且统治了52年。52 年对庄子来讲是整个人生啊,庄子82 岁时,宋康王才死掉,82 岁以后还能干什么? 魏晋时代的文人所处的这个时代也就是这么凶险!而阮籍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可惜呀!不能与时代合拍,为什么?他内心觉得自我的尊严最重要,人的自由最重要,他平生最反对的就是违心的去巴结逢迎别人。他非常率直、率真,所以他不能参与世事,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喝酒来麻醉自己,“酣饮为常”。这是《晋书·阮籍传》记载的:“文帝为武帝求婚于籍”,阮籍虽在政治上与司马氏政见不同,但他处世十分谨慎。当司马昭为司马炎向阮籍提亲求婚时,阮籍当然不能同意这样的亲事,但直言拒绝又容易招来祸害。于是,阮籍便大醉六十天,使司马昭一直没有开口的机会,终于作罢。上门来提亲的人连跟他讲话的机会都没有,“不得言而止”。但阮籍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有一句名言:岂效穷途之哭!这个典故就来自于这里。他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有时候率意独驾,一个人驾着一辆马车,不由径路,不知道往哪里走,也不管往哪里走,拼命地跑,跑到车迹所穷的位置,在那里大哭一场然后回家,这就叫“穷途而返”。表达他内心痛苦到极致,但是又没有办法表达的情状。下面我们来读一下阮籍的这首《咏怀诗》,阮籍给后人留下了87 首诗,其中有82 首是写自己痛苦无奈的心态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齐读 一个文人,夹在政治漩涡当中,既想保全自己的个性,不想违背自己的良心,又不愿被人杀害,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阮籍有时候说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就是他们当时的心态。而鲁迅先生呢? 他是对魏晋文人人格觉醒的最早发觉者之一。因此, 鲁迅先生和他们的气质有几分相似。鲁迅先生另外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写5 个青年革命作家被国民党秘密枪毙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鲁迅先生在那篇文章里面也举了魏晋名士向秀的例子,年轻的时候读了向秀的《思旧赋》,不知道他为什么刚刚开头便又刹了尾,鲁迅先生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魏晋的文人是不敢讲,是不能讲啊。这种苦闷尤使有鲁迅先生这样的体验的人所深味呀! 所以我们发现鲁迅先生的这种忧愤的情感和历史上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 第三,这篇文章在抒情上的可贵,就在于把现实的悲剧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勇士的牺牲与国民的觉醒连在一起,把眼前的哀悼与严肃的思考连在一起!三个连在一起,是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很伟大的地方。为什么伟大呢?我们看了很多回忆纪念文章,都是从“我”和“他”两个私人的角度来写的。如“我”纪念“我”死去的爷爷,“我”爷爷多么关心我,可是没有上升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化进步的高度,所以说这“三个连接”很了不起,这就是鲁迅文章的高度。鲁迅的视野和眼光远远不局限于一个局部,一个个体,而着眼于整个中华民族,他将考虑的问题上升到中华民族的高度,因此他在用词上面就特别强调了“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离骚》之所以伟大而成为文学的经典,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于表现了屈原天上人间,上下求索,悲戚啼苦,旷怨求索,一唱三叹。 表述独特的“鲁迅式的哀痛”:淋漓鲜血眼前过,呼吸艰难可奈何。枯蕉无泪残荷哀,秋坟夜雨鬼唱歌。这里的“鬼”是指冤死鬼,是怨鬼,有怨气的鬼。这是鲁迅先生独特的哀痛,是“三个连接”的哀痛,不是一般的哀痛。最后,一幅对联来概括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意义,请记下来: 热血为证励奋勇激庸常望我同胞开慧眼 长歌当哭诉卑劣斥凶残砥吾家邦进文明 总结这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我的同胞们啦,快快醒来吧!我的家邦,吾国吾家兮,进入文明社会吧,不要再这么野蛮了。” 齐读 作为杂文,鲁迅一方面追求的是深邃、犀利,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又不能尽情直遂,一览无余,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 朱丹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