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吐血推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7-09-09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准确的描写,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4、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以“先学后教”的思想理念为指导,采用“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和赏析的方法品味语言、探究情感。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画面?你能借用古人描写冬天的诗句来描绘吗?

(学生各抒己见)

(参考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隆冬到来时, 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是啊,一提起冬天,我们脑子里浮现的恰是北风怒号、白雪皑皑、万木萧条的画面。但济南的冬天却是与众不同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是别有情趣,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那么济南的冬天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美感呢?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美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亮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读第1自然段,学习通过对比来突出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

二、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掌握字词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济南(jǐ)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安适(shì)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宽敞(chǎng)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温晴:温暖晴朗。                       澄清:清澈明亮。

秀气: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感受济南冬天美景

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想象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一幅幅美景。

(过渡)下面,请大家借着美妙的音乐,循着课文的范读录音,驰骋你丰富的想象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想想,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总体印象如何?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吗?

(提请学生回答)

温晴、慈善。

2、初读寻芳,欣赏冬天美景 

问:济南的冬天美吗?美在哪儿呢?你能用以“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为开头说一句话或一段话吗?

比如:济南冬天美,美在澄清的河水,它又绿又清,像一面镜子。

济南冬天美,美在那些小山,它们像小女孩,又害羞,又秀气。

济南冬天美,美在济南的天,它清亮空灵,像一块蓝水晶。

济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惨淡的灰雾,没有毒辣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情可爱,像个小摇篮;美在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美,美在耀眼的雪光、娇艳的雪色、娇美的雪态,翠松白雪相映生色,蓝天白雪相映生辉,白雪黄草,相映成趣。它娇美、秀气,情态可掬。

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绿,与碧蓝的晴空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

3、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哪些景物?

(3)作者通过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

(1)济南冬天的“温晴”。  

(2)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3)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

六、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1段

1、第一自然段怎样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来写。

⑴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⑵伦敦的暗————济南的明

(伦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见太阳,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⑶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热带地方的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对比:   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      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      济南(温晴)

2、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七、课堂小结

文章一开头,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八、课后作业

1.抄写所学字词各三遍,熟记“读读,写写”中的字词音义。

2、完成课课练的1、2、3、4题

附: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总特点: 温晴

对比:   北平(大风)   ——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   ——    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  ——    济南(温晴)

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是如何来描写济南冬天的美景的。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亮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二、品读赏析

(一) 品读课文第2、3段

1.一座老城,有“温晴”的天气,还有山有水,那么,作者是怎样由天气转入到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的呢?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然后鸟瞰全城,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3.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有什么特点?(可爱)

4.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何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  

(3)从人们的感受和幻想: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阳光下的小山——暖和安适的小摇篮)

(二)品读课文第4段

1.济南周围的小山就是小摇篮,它将济南城放在摇篮里,它周围的小山北边还缺着点口,因此,处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的济南冬天是要下雪的,那么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又有什么特点?(秀气)

2.全段的中心句是哪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3.既然“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么,雪后小山“妙”在何处?

(小组研讨,个别回答,互相补充)

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色彩词: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娇美的情态。

4.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它景物来进行烘托映衬,那么写了哪些景物?怎样映衬?(个别回答,互相补充)

明确:矮松、山尖、草色、阳光等,如色彩的鲜明悦目就是映衬的结果: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5.围绕“妙”字,作者写得层次井然,请找出表示方位的词,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小组讨论,个别回答,互相补充)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6.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明确:①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②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写出雪色娇美的情态。

7.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8.全体学生朗读第4段。

(三)品读课文第5段

1.城外的远山有什么特点?(淡雅)

2.这一段怎样描写城外的远山的?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描绘了其恬静安适的情态;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突出了其淡雅的特点。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四)品读课文第6段

1.有山就有水,济南冬天的山是那么的可爱、秀美、淡雅,那么济南的水的特点是什么的?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俩俩研讨,个别回答,大家补充)

明确:绿  清  亮    暖

(1)水之暖:不结冰,冒热气

(2)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之绿,清澈透明并且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3)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如何理解末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明确:“这”指的是冬天济南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既呼应开头“济南真得算块宝地” ,又点题,抒发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给人回味余地

3.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突出了水的碧绿和清亮,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三、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古人曰: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服务的。那么作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写得如此之美,是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

(同桌交流后展示并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时,处处流露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举例时顺便问及是什么抒情方式,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总之: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品读课文,揣摩精美语言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他笔下的济南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清亮如水晶。作者为了让我们对济南“温晴”的冬天有个具体可感的印象,在描写景物时,发挥想象,用了不少满含温情的优美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你能从文中找出这类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句子吗?你为什么喜欢它?说说理由。(课后练习二、三)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适当批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好。)

品句参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 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 山上的矮松越发地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髺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

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小雪后山的美丽、动人之景。尤其是“看护妇”的比喻,“山的肌肤”的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和飘雪的山体那种美丽的风姿和那飘逸而令人向往的神韵。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等到已然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春意盎然及其孕育着的朦胧眷恋。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生动形象。

(这些语句,文中还有不少,学生说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五、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如此动人,为什么?(大家讨论后归纳)

1.细致观察、抓住特征      2.运用修辞、生动逼真

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4.顺序恰当、条理分明

六、比较阅读

问:《济南的冬天》与朱自清的《春》写法上有些什么相似的地方?

明确: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表现景物的特征。《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征。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七、课堂总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发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写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你热情的心去感受生活,用你的慧眼去观察生活,愿你发现生活中的美,愿你的生活如花一样灿烂。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课练的练习。

2.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学校秋天的景物,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特点, 借鉴课文的写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3、预习第3课

附: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济南的冬天      对比          温晴  突出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可爱  

山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秀气     比喻

冬天的济南        城外的远山          淡雅     拟人

水     冬天的水     绿 清 亮 暖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