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课堂实录艺术镜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课堂实录 2017-09-02 手机版


“于是”就发现了文本的密码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温兴标

读到“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一句,“于是”引发了师生的对话。

师:同学们,第三只猫的罪状怎么就被证实了,证据呢?

生:你看,这只花白猫对这对芙蓉鸟,特别关注,特别有“爱心”。有时甚至跳上桌子,盯着鸟笼,跟着鸟儿打招呼,显然别有用心,动机不纯啊。

生(笑):不仅如此,张婶赶走猫后,这猫又跳上桌子看芙蓉鸟了。有连续的作案动机,更容易引起怀疑。

生:从案发现场来看,笼板面上都是血。有打斗的痕迹,可能就是猫的所作所为。

生:还有发现这只猫时,恰好它嘴里吃着什么,可以说证据确凿,没有任何理由推脱了。

生:还可能这只猫本身不争气,长得不好看,又不活泼。难免就不招人待见,谁喜欢这样的猫呢?

生:丑点不要紧,还不做事。终日懒惰地伏着,老鼠都不抓,好吃懒做又胖的猫往往会对鸟这类新鲜事物有非分之想。比如,上次我就发现我们二外的鸽子被一只猫给咬嘴里,咋一看,也还真是一只很胖的猫呢。气死我了,哼!

生笑

师:看来,我们(2)班的同学有非常强的侦查能力,从作案动机到作案现场,推断的头头是道。顺理成章,猫的罪状就这样坐实了,没有任何狡辩的余地了。所以,作者在写“猫的罪状证实了”这句话前用上了哪个关联词?

生(齐声):于是。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你是怎么读这个句子的,特别是“于是”这个词?

生:我想读出因果关系。因为第三只猫的罪行证据,所以罪状就自然而然的证实了。

生:我想读出的是嘲讽的意味。最后,我们也看到了,这只猫是被冤枉的,也就是我们的误解,造成了猫最后的命运。

生:我想读出的是懊悔。这些猫最后的死亡,都是我们精心策划的闹剧,凶手是我们自己才对。

师:你们有想过怎么避免这个顺理成章、嘲讽、懊悔式的“于是”吗?

生:对一些事物少一些主观偏见。不因简单的外在的美丑,自己的喜恶下定论,这样往往会得罪好人。

生:人性当中应该多一些善良和包容。

生:这只猫也是一条生命,和很多人一样,我们有必要尊重它。生命是生来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高贵。而且,我越看这篇文章,越发觉得第三只猫像我们生活的一些人。

师(追问):像哪些人?张婶、三妹、“我”又像哪些人呢?

生:很像周围个别很内向并且成绩不好的同学,有些时候这件错事本身不是他所做的,当班级很多同学认为都是他的时候,甚至老师也认为他的时候,我觉得他有时就太可怜了。在老师、同学们的咄咄逼人之下,他就像第三只猫一样活活地被冤死了。而我们都成为了罪人,他内心的憎恶,连给我们赎罪的机会都没有,我这么认为。

生(鼓掌)

生:这只猫也该有自己的自由,对鸟的凝视张望也是自己的一份权利,我们反倒剥夺了它存在的可能,进而进行批判。就像刚才同学所说的那样,如果猫是人的话,我们不是已经早早地给他上了一个枷锁了吗?谈何自由呢?

师:说的太好了!卢梭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我们总想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左右他人的命运,自己却在最小牢笼里挣扎,无所逃脱。还有其他同学要说吗?

生:就让事物保留原来的样子。不骄不躁,给生命最原始的精彩,这样子猫高兴了,人最后也高兴了。

生:我们至少对这样的生命有所尊重。也让它能找到生命的价值,人只要尝试着去剥夺了,让一切的事情变成顺理成章的“于是”了,自己就自然就很容易成为罪恶的源头了。

师:几位同学说得很好!一个简单的关联词“于是”,让我们发现了文章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密码。生命的背后是态度、是尊重、是平等、是价值,将我们的个体还原到大千世界中,仅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命之一。

有趣的“三”

施邦达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借猫的亡失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我们不能无故冤枉别人。

师:能用文中的词句吗?

生:不能没有“判断明白”,就“妄下断语”。

师:好,还有吗?

生:无论什么样的动物,都应该值得我们关爱。

师:仅仅是对动物吗?

生:像第三只猫那样的不受人们欢喜的“小人物”也应该尊重。

生:我觉得告诉我们人要勇于认识自己的错,要不断反省自己。

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去掉对前两只猫的描写不也行吧?前两只猫作者是写得可是很详细的,大家可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在许多童话故事中人们喜欢塑造三个人物,比如昨天我给女儿讲的《三只小猪》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著名的英国民间童话。同学们还能说一说一些关于“三个人物”的故事吗?

生:我看了J罗琳的“诗翁彼豆”的《三兄弟》,讲述是三个兄弟怎么逃避死神的故事。

生: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也有许多“三个人物”的童话故事。

师:能举出例子吗?我记得有一篇《三片羽毛》讲的是三个王子的争夺王位的故事。

生:我读过《桌子、金驴和棍子》,其中老三特别善良,帮两个哥哥夺回了宝贝。

生:我读过《三兄弟》,一个是铁匠,一个是剃头匠,一个成为了剑师。

师:除了童话,还有哪些故事以“三个人物”为中心的?

生:我读过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三个女儿为了继承王位,最后小女儿成了法国王后。

生:我听说过一本书叫《三个火枪手》,好像是法国的。

师:其实我国民间故事还有许多以“三个人物为元素”的故事,最有名的要算三女婿拜寿类的故事……大家说一说,这些三个人物的故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生:其中前两个人物都是为了衬托最后一个人物,我还发现前两个人物或坏,或笨,最后一个比较“善”,比较“聪明”。

生:其实,我们这篇文章也是这样,详写花白猫、小黄猫只是为写第三只猫做铺垫。

师:能说得更详细一点吗?

生:第一只猫病死了,引起我“心里感到一些的酸辛”,而第二只猫失踪了,更让我“难过”了许久。这样第三只猫的悲剧我们好像就有了预感;也为后文写我的反省和我的难过奠定了基础,同时又说明“我”是一个对生命特别在乎的人!

师:说得很好,这是在情感上和叙述上的蓄势!三只猫都是小生命,都值得同情和怜悯,无论是特别丑还是俊,是活泼还是忧郁,这对主题起到了一种强调的艺术效果。

生:我觉得前两只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对比,就如同老师你说的三只小猪,猪老大和猪老二都是为了衬托猪老三聪明的!

师:对,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的“被冷落”,从一个“拾”进来的“拾”字就能看出来。第三只猫的命运更能够引发我们的同情,这样作者所抒发的心中的悔恨就更加真实,也更值得我们反思,反省的力量更震撼。不同的待遇,相同的命运,让我们对人物的结局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生:我发现这类故事在情节也有类似的地方,比如我们这篇故事猫最终的结局都是失踪或死亡。

师:你的发现很有见识!你们发现没有三个人物往往会形成“三段式”的故事形态。这样故事情节就要“一波三折”的效果。想一想,我们许多文学作品在设置情节上是不是也喜欢用“三段式”啊!我们学过《塞翁失马》祸和福相互也是转化了三次。《猫》不是也写了三只猫的三段故事吗?

生:老师,我觉得《三国演义》中的三段故事数多,有“三顾茅庐”,“孔明三气周瑜”等。

生:还有荆州城“公子刘琦三求计”,曹操在华容道的三次大笑。

师:同学说的真好,能说一说,为什么作者这样写,比如说为何要写曹操三次大笑。

生:我觉得这样写曹操在我心中的形象高大了,他不愧为一个英雄。孔明三气周瑜,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就突出了。

师:这样写对塑造人物性格很有帮助,让人物在反复的故事中清晰和突出。应该说,每个故事都不是简单的性格重复,而是让人物在故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比如《猫》中的“我”这个人物就是不断在事件中性格不断发展的,所以他后来的反思就自然而然了。

生:还有诸葛亮给刘备准备的三个锦囊妙计。

生:在《水浒传》也有,比如“三打祝家庄”,“三败高俅”。

生:在《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生:在《西游记》中有“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三戏唐三藏”。

生:还有三条妙计,这让我读起来很过瘾,我被吸引了,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复杂曲折。

师:我国古代的许多章回体小说受到说书艺术的影响,通过这样三段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这样写我们读得有趣,有一种“阅读”期待,文中的前两只猫的遭遇,让我们在隐隐约约中感受到第三只可能会遭受的悲剧。那同学们现在想一想,三个人物和三段故事,让我们总结有哪些艺术效果吧!

生:人物更丰满,故事更好看。

师:总结的好,虽然在表达主题上可以去掉详写前两只猫的内容,但在表达的效果上,有了这样的三只猫和三段故事,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所传递的内涵,而且比单一的人物和单调的故事更让读者觉得好看!

“我”家谁“真爱”猫?

福建省漳州三中分校 赵陈丹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我”家谁最爱猫?

生:三妹!

生:我!

生:我们全家都爱!

师:口说无凭,请出示证据。

生:课文里说“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很明显,三妹最爱猫。

生:三妹非常爱猫,喜欢逗猫玩。你看:“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

生:我也同意。第一只猫病死的时候,三妹很难过。

生:第一只猫病死以后,三妹鼓动二妹又去要了一只猫回来,等猫要回来了,三妹“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看它的活泼样子,“还常指它笑着骂道”,三妹是真的喜欢猫。

生:第二只猫不见了,三妹“慌忙地跑下楼来”,“慌忙”这个词就足以看出三妹有多爱猫,因为爱猫,才会紧张,才会担心,才会着急。而当听说猫是被路人抱走以后,“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埋怨路人和邻居。

师:嗯,因爱生恨。

生:我有疑问,对于第三只猫,课文里说“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既然三妹爱猫,为何对这第三只猫爱理不理?

生:因为第三只猫长得太丑啊!

生:所以怎么能说三妹最爱猫呢?

师:这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发现啊!我们来看看三妹爱的是什么样的猫。

生:爱第一只猫第二只猫那样漂亮的、活泼的猫,最好还能捉老鼠的猫。

师:第三只猫呢?

生:来历不明,长得丑,又懒又不活泼,毛被烧脱了以后更丑,一点都不惹人喜爱。三妹就不大喜欢它。

生:所以说三妹不是真爱猫!她要是真爱猫,就不该以貌取“猫”!

师:说得真好。三妹爱猫,是爱猫的可爱活泼,爱猫的给人带来的“生命的新鲜与快乐”,爱猫的“有趣”,爱猫给予的“饭后的娱乐”。而“不好看”、“很瘦”、“肥胖”、“忧郁”、“不活泼”的猫,就“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三妹真爱猫吗?三妹爱的是猫给她带来的愉悦罢了!

生:而且,当大家都怀疑是第三只猫咬死了芙蓉鸟的时候,三妹也帮忙找“真凶”,好给它一个惩罚。

师:可见,三妹爱猫,不是真爱,而是——

生:偏爱!

生:我早说不是三妹了,是“我”,文章里的“我”!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大家看,“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一两个小时的光阴”, “我”是多么享受这样的美好时光啊!

生:当猫病死以后,“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对猫的感情极深。

生:发现第二只猫丢失时,“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是会认得归途的。”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表明“我”内心很在乎很担心,所以当“我”得知猫丢失的真相后,“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生:最感人的是“我”在明白冤枉了第三只猫以后,“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不爱猫的人,怎么会有这么深刻的忏悔?(深情的朗读赢来热烈的掌声)

生:我反对!

师:你为何反对?

生:第三只猫是怎么被冤枉的?课文22段写道,“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我”没有调查清楚,就一口咬定是猫。两个“一定”,态度那么肯定!

师:老师已经感受到你强烈的不平了。那么你知道第三只猫为什么会被冤枉吗?

生:就是因为它丑、懒,不讨人喜欢,每天直直地盯着芙蓉鸟。

师:是啊,“我”爱猫,其实也跟三妹一样。对于美丽活泼的猫,当然喜爱有加,对于丑得一无是处的猫,“我”看不顺眼、偏听偏信、妄下断语,甚至肆意惩戒……这样的“我”,是真正的爱猫者吗?

生:不是!也是偏爱!

生:张妈!张妈是“我”家的下人,第三只猫就是她捡回来养的。大家看第15段,“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要不是张妈,这只猫早就饿死冻死了,而且,张妈还把它养成了一只肥猫,可见张妈对它的照顾。

生:我觉得第9段这句话很有深意,“连向来不大喜爱它的张妈也说”,这里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张妈“不大喜欢它”呢?

生:我觉得,第二只猫受到全家人的喜欢,张妈却不为所动,可见张妈跟家里其他人不一样,她不以貌取人。而这样写,正为下文写她收养了第三只猫做铺垫。张妈就是纯粹的同情第三只猫,无论它是不是长得好看,是不是性格活泼。张妈是善良的。

生:而我发现了张妈和这只猫有很多共同点。

……

与“三妹”和“我”一样,张妈的“出场”又引来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更把课堂引向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悲哀的是只能“默默无言”

杨晓迪

师:对于第三只猫,作者很想补救自己的过失,但它不能说话,他是多么希望这只小猫能够说话,这样就可以向它表白自己的误解了。请同学们思考:第三只猫有没有向主人表达过要“爱”的话呢?

(学生面面相觑,有的认为有,有的认为没有。)

生:我认为有,从第15自然段“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中读出第三只猫也渴求被爱。

师:特别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生:常来。它也想让主人能逗它玩,能抱抱它。

师:嗯,说明它也想从主人那里得到一份爱和关注。

生:我觉得我是从“凝望”这个词语中读出了第三只猫也希望得到作者的爱。

师:凝望?刚才我们还讨论为什么第三只猫被作者断定吃了鸟,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因为它经常“凝望”鸟笼呀。

生:我认为因为妻子很喜欢芙蓉鸟却不喜欢这只猫,其实它也想得到主人的喜欢,所以才注意鸟,观察鸟,想学习芙蓉鸟身上一些能讨人欢喜的地方。

师:看来那只猫很羡慕芙蓉鸟。

生:是的,羡慕就说明它内心有被爱的渴望。

师:你的解读很有意思。

生:我也是觉得“凝望”说明了第三只猫想得到作者的爱。因为平时没有人愿意理会它,它也许想和鸟说说话排解内心的孤独,或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主人的注意。“常常”“又”说明它是经常做这件事的。

师:嗯,你们的解读很有创造性,也很细致,有依据。

师:读了“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感觉吗?

生:感觉作者给猫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如果住得很暖和的话,它就不用躲到火炉底下了,所以小猫通过“钻”希望向作者表达自己想要一个温暖的窝,可很不幸的是毛还被烧脱好几块。

师:嗯,说了很好,小猫本来是想要一个温暖的窝,结果毛被烧脱了好几块,让主人更不喜欢它了。

师:可见第三只猫明明不断地向作者表达着自己希望得到爱的话。

生:是肢体语言。(生笑)

师:为什么作者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忽略呢?

生:因为它只是一只猫,而且是一只大家都不喜欢的猫,自然就忽略了。

生:因为作者对第三只猫内心厌恶,自然就屏蔽它的话了,于是就视而不见,这很正常。

生:我觉得因为作者永远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从来没有好好爱过猫,从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它们只是他的玩物罢了。

师:是啊,作者因为自己是人,又带着强烈的内心喜恶的态度,所以第三只猫虽向他已经表达了许多却仍被忽视,最终酿下了悲剧。其实人不仅仅对待猫如此,不少时候对待人亦是如此,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篇文章中一个不起眼的人,她的身世、遭遇和第三猫一样?

生:张婶。

师:张婶和猫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张婶和猫都被冤枉,被冤枉后都不能说话。

生:张婶和猫一样都是弱势群体,和主人之间有身份的差别,所以被冤枉了也不能说。

师:如果解释了呢?

生:很可能会被作者的妻子理解成是在强调理由,就会被辞退等,那就无法生活下去了。

师:所以张婶只能是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生:是啊,张婶比猫还可怜。

教师PPT出示:

《猫》最早发表于1925年11月的《文学周刊》,后收录在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作为首篇。郑振铎上世纪 20 年代初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蕴含着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对专制、霸道等现象有着深刻批判。正如作者在《家庭的故事》自序里说:“许许多多的悲剧,还不都是那些旧家庭酝酿出来的吗?”

师:从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看,作者写猫不仅仅表达了对这件往事的愧疚,更是对自我人性的一种深入剖析。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面对比自己弱势的一些小人物时,往往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妄下断语,结果使他们不能辩诉,成为失语的群体。所以我们要尽量让自己做到平等、民主,避免重演这样的悲剧。

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章源中学 彭玉英

师:当作者知道自己错怪了第三只猫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一段激烈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的自我批判,他有没有付诸行动呢?

生:没有。只是心里想想做做自我批评而已。因为文中第31段写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师:大家反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能悟出哪些深层的东西?

(学生反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要重读的词语。)

师:这里的“表白”是什么意思?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

生:这里的“表白”是我们通常说的“表达”的意思。

生:作者强调“它是不能说话的”,所以他认为表白误解的方式似乎只有说话这一种。

师:很好。那你认为表白误解是不是只此一种方式呢?

生:不是。沟通的方式有很多。

生:它是猫,又不是人。

生:正因为它是猫,不是人,所以才不能仅仅考虑语言沟通的方式。

生:其实作者是把它当做人来看待的。误解了一只猫,做了这么多内心谴责,还说要向它“表白”误解。只是作者思想有些局限,以为沟通方式只有语言罢了。

师: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跟那只猫表白误解呢?

生:我可以先去找它,温柔的呼唤它回家,让它从我的语气中感受到我的歉意。

生:它回家后我可以抱抱它,深情的抚摸它的皮毛,表达歉意。

生:我可以去菜市场买一些新鲜的小鱼,给猫加餐,伙食突然这么好,小猫也可以感觉到我的歉意。(全班大笑)

生:我可以下班回到家经常逗它玩,像之前小妹对待第一只猫一样。

生:我吃完饭散步的时候可以带上它,到外面遛遛,透透气,它跟着我一定会很开心,因为感觉终于有主人了。

生:我觉得我要再到花鸟市场买一对一样的小鸟,跟以前一样放在那个地方,时间长了,小猫就能感受到我的信任,从而理解到我的歉意。

……

师:谢谢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很多办法,这一点你们比大作家、翻译家郑振铎还更厉害。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你们在做种种沟通方案的时候,其实都不自觉的把小猫当作什么来看?

生:人。

生:像人一样的平等的生命个体。

师:是的。虽然这只猫没有第一只猫乖巧娇憨,也没有第二只活泼可爱,反而过于慵懒无趣,但从生命的层面来看,它也是有个体价值的,哲学家罗素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如果作者一开始就接受了这只毫无特征的小猫,他的思想境界一下子就显得高高在上,让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这会让人感觉非常不真实。而正是因为作者跟我们一样,认知境界是一点一点提高的,甚至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取得这样的提高,所以作者给我们特别真实的感觉,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生命的教育。难怪人们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洗礼者。因为有这些负责任的优秀作家,我们人类的思想、文明才能不断进步!

现在,我们做一个改写练习,假设,作者按照我们刚才说的这样去做了,这只小猫的结局会怎样?请大家改写一下后面几个段落。

(学生课堂小练笔8分钟。)

学生改写示例。

甲同学:因为我的温柔和亲近,小猫不再总是懒懒的一个人呆着,虽然还算不上活泼,但是看到我下班了总会轻轻的走过来,蜷在我的脚下,偶尔抬起头看看我,“喵”的叫一声,好像在说:“你看,我原谅你了。”

乙同学:小鸟买回来了,但是小猫不再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似乎故意绕远小鸟,以免再遭冤屈。它比之前更沉默、更谨慎,无论我们怎么友好相待,似乎都不能融化它冰冷的心,它对我们时时处处有着一种防御心理,有着人类世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智慧似的。大家对它似乎也满是歉意,但终究不够亲热。就这样我们一家和猫客客气气的过了几年,小猫越来越老,更加懒得动弹。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在火炉边的小猫像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安详的睡着了,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弯下腰伸手拍拍它,已经不动了,身子也是冷的了。我们很隆重的埋葬了这只小猫,当最后一抔泥土盖上去的时候,我们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丙同学:渐渐的,小猫的性格变活泼了。它似乎比前面两只猫更有灵性。每天上午和下午几乎都会等在路口接我下班。有时,远远的,我看见它可能因为守在路边无聊,竟然扭动着笨拙肥胖的身体扑蝴蝶。看到这,我笑了。原来它也不是天生自闭。三妹对猫的爱好也苏醒过来了。给它买了一串小铜铃铛,用红线穿着,细心的挂在小猫的脖子上,它每活动一下就发出“铃铃”的声音,让人心生喜悦。

丁同学:我知道自己错怪它了,来到邻居家里,在他们屋顶上找到了它,我不断的呼唤着“小猫”“小猫”,但是它没有反应,我才感觉到自己平时对它多么忽略。它来到这个家时间也不短了,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让它有归属感,没有给它取一个亲切的小名,只好唤它为“小猫”,它应该是伤心了吧?所以不应我。好比,你叫一个你收留的人为“小人”,人家会答应你吗?

小猫再也没有回到我们家,它宁愿在外面流浪,也不回来——对它而言,除了给它按时供给吃食,这个家何尝给过它真正的温暖!

从此以后,我家永不养猫!

------------------------------

让我们卷入小说的河流——《猫》教学镜头点评(肖培东)

郑振铎先生的《猫》是一篇散文,还是小说,这是一个难题。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真实了,真实得有些不像小说,真实得我们很难把它当做一篇小说来教。但我们必须要说明的是,郑振铎先生的《猫》的确是一篇小说。实际的情况是,郑振铎先生在1925年到1927年,创作了16篇文章,组成了写实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猫》就是其中的第一篇。之所以要先说文体,因为如果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条河流的话,文体就应该是这条河流的源头,小说就应该是这条河流的名字。而教师就应该是那桃花源的渔人,带着学生欣赏小说两岸美丽的文学胜景。本期镜头,颇耐咀嚼,读着读着,总有被卷入了小说河流之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路课堂风景,更让我们明白:卷入,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卷入,从词语开始。温兴标老师抓住了“于是”一词,引导学生潜入河流,读出了这个“关联词”的表层含义----“因果关系”,更勾连全文,读出了“嘲讽的意味”“懊悔”的情感。抓住关键词“于是”,发现了文本的密码,发现了众人顺理成章之下的悲剧性,发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也是每一位读者的态度。因为“于是”,学生不自觉地卷入了这“人”与“猫”之间是非恩怨的激流,领略到了小说语言之流的奥秘。施邦达老师的一个“三”字,则不仅扣住了这篇小说行文的特点,更是打通了课堂内外,把一篇课文作为一个点,生发开去,唤醒了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不断地走出文本,又不断地回归文本,来去之间感悟小说深意。为什么前两只猫那么漂亮,而且一只比一只有型?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难过会更多?这些关于“三个人物和三段故事”的叙述方式和艺术效果变得越来越清晰。没有生硬的故作高深的术语,只有自然的对话,没有居高临下的灌输,只有自然的唤醒,只有学生畅游文本、畅游文学之河的快乐。小说知识怎么教?让学生卷入“这一条”小说之河,让学生的阅读经验卷入“这一条”小说之河,在已有经验和学习知识的磨合中完成知识的深度建构,实际上,我们发现学生卷入的已经是一个更广阔的小说艺术的世界。

卷入,由问题出发。这些问题足以激起这条小说之河的惊涛骇浪,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推波助澜,让它流向更深的腹地。“我”家谁最爱猫?赵陈丹老师的这个问题瞬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迅速展开,波澜起伏。三妹?“我”? 张妈?每一个观点的流淌都是“真爱”和“假爱”的碰撞,都是在文本的河床中作一次深度的穿行,学生也因此探寻到了小说深处的珍奇,“张妈”,这个作者着墨不多、很容易被忽视的小人物,竟然是唯一真爱猫的人!杨晓迪老师则是用两个问题,确定了这条河流的走向。“第三只猫有没有向主人表达过要‘爱’的话呢?”,这次的文本穿行,学生探寻到的是一只渴望爱、寻求爱而不得的可怜的猫,留给穿行者的是同情和悲伤。“为什么作者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忽略呢?”这第二问,探寻到的则是“永远是站在人的角度上”,对别人的爱置若罔闻的“我”。在猫的“爱”与“我”的“不爱”, 在两个问题的相互比照下,文本的主题自然显山露水,学生也看到了这种探寻的奇妙。

卷入,还要学会探出水面,再俯视文本深处。彭玉英老师的改写环节是很智慧的教学镜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小说的阅读就是读者不断改写小说的过程,没有改写,就没有阅读。彭玉英老师对《猫》的改写,源于两个假设。“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跟那只猫表白误解呢?”这是让读者设身处地地代替“我”来“表白”,用除了“话语”之外的方式。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无路可走,不得不扎入这条小说的河流,不得不用“话语”之外的方式,表达小说中“我”的心声,更是学生自我的心声。“假设,作者按照我们刚才说的这样去做了,这只小猫的结局会怎样?”这里的写,基于前面的假设,让学生继续潜入文本,更加深度思考,创造性的设计“结局”,这个结局既是小说作者的,也是学生自己的。

五个镜头中,让学生“卷入”小说河流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我们或许也能从中梳理出一些共同的东西。首先,学生卷入的必须是小说的语言之流,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的人物、主题等要素无不都是从语言之中自然地渗透出来的,每一种教学,都是小说语言的深度潜行。其次,学生卷入的必须是小说的世界。作为小说,关键是叙述和虚构,施邦达老师提到了关于“三”的叙述结构,其实这篇文章的叙述视角也很重要,为什么这篇文章看起来真实得像一篇散文,这与“我”的第一人称视角是不无关系的;而作为虚构,就是小说中的人、事、物都是一种符号的存在,杨晓迪老师、赵陈丹老师、彭玉英老师、温兴标老师都引导学生看到第三只猫和张妈的相似,从猫的世界看到我们的人世百态,这就是小说表现生活的特点。最后,卷入小说的必须是“学生”自己。王富仁教授说:“我们现代人不仅仅是在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成长的,还是在小说的想象世界中成长的。小说阅读对于我们现代人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也只有学生卷入了小说之河,让他亲自去游一游,才能学会游泳,学会成长。我很欣赏彭玉英老师最后的改写,这是让学生与作者、与小说文本、与自我对话的一种方式,它让学生卷入到小说的艺术世界中,遭遇人物,打通了自我世界与小说世界的壁垒。有趣的是,学生的改写结果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误解破解,获得救赎;误解永不能解,永不救赎。两种结果,表现的是学生对于人生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既是基于小说本身,也是裹挟不同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阅历的。确实,有时知错就改是容易的,但改了之后,可能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相比第一种结果,我更欣赏后者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碧波深处有珍奇,对于小说的研读需要不断地探寻。引领学生卷入这神秘而魅力无限的小说之河,这,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