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8-21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基本常识,理解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 2.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重点难点 1、掌握新闻的文体特点和结构,理解课文中战争的主; 2、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体会语言的准; 第一课时 前预习: 1:新闻定义、六要素、结构五部分。(8分钟) 2:作者简介,字词。(5分钟) 3:找出新闻的要素、结构部分、电头的作用。(5分钟) 4:结合语句体会新闻的特点、标题特点、导语的作用。(8分钟) 5: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5分钟) 一、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看手机、电视、报纸都有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成为了我们了解世界,接触世界最多的文体之一。那么同学们对新闻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消息。(2分钟) 二、后预习(借助多媒体回忆前预习内容,小组讨论。5分钟) 1:新闻定义、六要素、结构五部分。 2:作者简介,字词。 3:找出新闻的要素、结构部分、电头的作用。 4:结合语句体会新闻的特点、标题特点、导语的作用。 5: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三、小组内展示(借助多媒体展示预习要点) (5分钟) 四:课堂展示:(小组进行比赛) 1、了解新闻常识、特点、结构(口头展示)(8分钟) 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新闻的五个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二、了解作者,字词。小组展示比赛(5分钟) 三、讨论探究 1、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3分钟 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 何地:长江前线(芜湖、安庆之间 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何事:渡过长江 何故: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2、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3分钟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3、a、据了解,渡江战役要有百万大军渡江,那么,标题中的“三十万大军”改为“百万大军”行不行? 3分钟 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b、那么,等所有大军渡江胜利之后再写新闻发表,不可以吗? 2分钟 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 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4、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1分钟 简洁、概括。 5、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3分钟 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6、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3分钟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7、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3分钟 有一个凸显事件的开头,叫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四|归纳总结2分钟 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件,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五:测试反馈、6分钟 1.新闻的主要结构有: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 2.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3.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 胜利南渡”点明了:渡江已取得胜利 4.“南渡长江” ,“南”怎么理解? 向南 5.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写我方的有:万船齐放” “突破敌阵” “占领”“进击” 写敌方的有: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作业: 六:作业: 请你就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朗诵毛泽东诗导入(3分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二、后预习 小组讨论 6分钟 1、了解新闻常识、特点、结构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说题目(从题目中得到哪;5、找出第一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6、找出文中体现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三:小组内展示(借助多媒体展示预习要点)(5分钟;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说题目(从题目中得到哪;作者: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写作背景:;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说题目(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 3、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4、再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六要素。 5、找出第一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6、找出文中体现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的句子。 三:小组内展示(借助多媒体展示预习要点) (5分钟) 四:课堂展示: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说题目(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 (口头展示) (8分钟)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其文章诗词大都收藏在《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写作背景: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题目解说: 所记对象:人民解放军 所写军队的数量:百万大军 所叙地点:长江 最有气势的两个词:百万、横渡 主要特点:简洁概况 “百万大军”是不是虚指?何以见得? 不是,中路军30万,东西两路各35万 3、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学生默写 互评互改)(5分钟) 溃退(kuì) 歼灭( jiān ) 高屋建瓴(líng) 锐不可当(dāng )荻港(dí gǎng ) 4、再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六要素。 (口头展示) (5分钟)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 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5、找出第一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5分钟)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课文第1、2句 主体:3句至结尾 背景和结语:暗含在主体中 6、找出文中体现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的句子。(用曲线画出)(4分钟) 略 1、 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分钟) 分两层:一:前两句,属导语部分,总述渡江战役胜利 二:3句至最后,属于主体部分,具体交代了三路大军渡江 时间、人数、区域以及战果。 课文主要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我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第三课时 一、导入:3分钟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如:字词,新闻的基本知识,本文的导语是什么?主体?背景?结语?等 二、后预习、7分钟 1、导语前面的电头,有何作用? 2、找出导语部分,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3、主体部分可分几个层次?(多媒体出示地图,了解三路军作战的情况,完成下列表格) 4、这三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提示:中—西—东三路军 5、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谈谈其作用? 6、找出敌我两军形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新闻语言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的特点,从文中找出具体实例进行赏析。 三、课堂展示15分钟 探究 (多媒体出示问题—思考—交流—展示—点评) 1、 导语前面的电头,有何作用?(3分钟)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了材料的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2、 找出导语部分,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3分钟) 此句交代了消息的主要内容。“百万”,显示了我军阵容强大,“一千余华里”,说明了战线之长,“冲破敌阵”,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的气势。(从兵力、战线、战况方面谈) 3、 主体部分可分几个层次?(多媒体出示地图,了解三路军作战 的情况,完成下列表格)(10分钟) 名称 时间 人区域 结果 数 中路20日夜—2130 安庆—芜24小时内既已渡过30万人 军 日夜 湖 西路21日下午535 九江—安至发电时止,已渡三分之一,其余23日军 时 庆 可渡完 东路21日下午535 南京—江至发电时止,已大部分渡过南岸,其余军 时 阴 23日可渡完 4、 这三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提示:中—西—东三路军 (8分钟) 先叙述中路军后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因为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5、 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谈谈其作用?(3分钟)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赞颂了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鼓舞我军士气。突出了文章中心。 6、 找出敌我两军形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钟) 我军:锐不可当,英勇善战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表达了作者对我军英雄气概的高度赞扬和作者的胜利豪情。 7、 新闻语言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的特点,从文中找出具体实例进行赏析。(10分钟) (1)准确: A、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三:能力提升(借多媒体出示)(5分钟) 找一则小新闻 给它加个恰当的标题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港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答:、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拓展提升3分钟;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感悟? ——不管蒋介石怎样经营的长江防线,最后还是被解放军攻占。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