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东《一棵小桃树》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案例 2017-07-23 手机版 | ||||
陕西白河县城关初中 雷小华 2017年5月10、11日,白河县教研室举办了“聚焦核心素养”的语文研讨会,请来了浙江肖培东老师。肖老师示范教学了一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一棵小桃树》,这一堂课中处处体现着“以语言为核心”、“以语言活动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读”、“品”、“析”等形式,真正做到了行走在文字深处,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 一、读 以“你读了这篇文章后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真实学情。学生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娓娓道来,读出了“对小桃树的怀念”,读出了“小桃树和‘我’的关系”,读出了“小桃树和‘我’的关系,‘我们’之间共同的经历”,读出了“‘我’对奶奶的情感”,读出了“我的‘童心’”…… 肖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上,肖老师通过文章旁边的几处批注充分把握了这篇文章为“自读课文”的特点,也巧妙地引出了这堂课的主问题——在批注边上的第四自然段,哪几个词语写了小桃树的没出息? 二、品 教师引导学生聚焦重点段落,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通过朗读,你能从那几个词看出它很没出息? 生:委屈 师:“委屈”是想说它长得怎么样? 生:他长得很可怜,很不受人待见。 师:“委屈”还是说它长得怎么样? 生: 他长得很没有生命力 ……(连续追问) 师:陌生化词语的运用很助于表情达意。 师:还有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没出息 生:瘦瘦的,黄黄的 师:什么情况下会显得瘦瘦的,黄黄的 生:生病了 师:其实贾平凹已经把它当人写了,生活经验有助于你遣词造句。 师:除了形容词,还有没有哪个动词? 生:拱出 师:能不能改成“长出”? 生:不可以,因为拱出需要更多的力量,更能描绘出小桃树在破土而出时的艰难。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你了。形象化的词语都说光了,能不能找出一些看似没有情感的词? 生: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 的“竟”写出了“我”对小桃树长出来的出乎意料。 师:还有哪个词? 生: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的“才”。写出了小桃树的没出息,要到第二天才慢慢伸展开来。 师:副词往往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肖老师聚焦了重点段落,对于重点的词语进行重锤敲打。先让同学们朗读,对文字有感性的认知的基础上再通过一个主问题“你能从哪几个词看出它很没出息?”问题直指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对词语进行探究品析。 对于“委屈”这个词的理解,肖老师在第一个同学起来回答之后并没有急于讲出自己的理解,而是连续追问几个学生 “‘委屈’是想说它长得怎么样?” 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作者运用这个词语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委屈”这一“陌生化”的词语在这里运用的效果。由表及里,通过追问层层深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生成答案,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对于“瘦瘦的,黄黄的”这组叠词的运用,肖老师通过联系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但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更有方法上的点播——生活经验有助于你遣词造句。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有更高的能力的提升。 对于“拱”这个字,肖老师将这个词改成了“长”而不是其它的字。因为“长”是学生很容易写出的字,因此这样去改非常接近学生现有的认知,对学情的把握十分精准。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拱”字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小桃树破土而出时需要冲破层层阻碍,很有助于对于“小桃树”形象的分析。肖老师并不是“为改而改,为教而教”,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在改词的时候若故意将词改差,其目的若只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这样的思维含量就很低,更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肖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运用到了“改”。例如,“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中的“说”能不能改成“笑话”。通过“改”一个字,就读出了此处是“客观”陈述,就将奶奶对于小桃树的态度与其他笑话小桃树的人区别开来,让奶奶的形象更加地清晰。再例如除了改词,还可以改标点,通过“一片,一片”和“一片一片”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小桃树在雨中凄惨,脆弱的状态。 除了实词的赏析,肖老师也引导学生对虚词进行品析。但他的表述非常有技巧,并不是直接让学生去找虚词,而是说“接下来老师要考你了”,这句话一下子就激发了同学的兴趣。接着他说“形象化的词语都说光了,能不能找出一些看似没有情感的词?”这样的表述让学生更能够理解自己应该找什么样的词语。除此之外,肖老师这里看似是让简单的学生品词,但其实也是方法的渗透。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当中也在运用这种“品看似没有情感的词语”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肖老师通过对“动词”、“形容词”、“虚词”进行多角度品析。或追问,或换词,或联系生活情境,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同时,在品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方法性的指导,例如“陌生化词语的运用有助于表情达意”、“生活经验有助于你遣词造句”等等。 三、析 肖老师非常擅长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着眼于细处,又有大局意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他很巧妙地利用了文中的资源。第一段中“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肖老师问:“读完整篇文章,让你也用一个字来概括,你会用哪个字?” 学生答出很多答案,例如“梦”、“缘”、“爱”、“怜”。这是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总体认知,肖老师在此处再追问“你从那些句子中读出了梦” 、“你从那些句子中读出了缘”、“你从那些句子中读出了怜”。这样就又从整体感知走进了局部解析,从抽象的感觉走向了具象的文字,让学生在语言间行走。做到了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让学生真正地以语言为核心进行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肖培东老师善于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并陶醉于这种咀嚼语文的美好滋味,品味文字的美好情感,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文字的深处慢慢欣赏,慢慢领悟。 肖培东:“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想着怎么去教学生语文,要想着怎么和学生一起学语文”。只有眼里有学生——对学生学情的尊重,真正懂得学生的心思,真正关注学生的存在,真正地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才能有真正的好课。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