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跳水明星十大运动员简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2017-07-09 手机版 | ||||
在中国跳水的历史长河中,被称之为跳水公主、女皇和天才、明星的人物非常之多。她们给中国跳水带来的不仅仅是金牌和荣誉,更是技惊世界的“国家名片”。 钟少珍--第一位亚运双料冠军 1948年出生,广东中山人,第一批中国国家队队员,第一位亚运会双料冠军。 从来不曾有人像她那样保持着中国跳水的多项纪录——她是中国第一代跳水运动员,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板台全能选手;第一位亚运会冠军;她还保持着中国跳水的两项纪录:她退役时30岁,是我国跳水最高龄的女运动员;如今她是国家队中最年长的现役教练员,63岁。 1970年,国家跳水队第一次成立时,从八一队入选国家队的钟少珍就是队中的当红人物,在全国各地的巡演中,享受山呼海啸般掌声和欢呼声。由于被国际泳联阻隔多年,1974年中国参加德黑兰亚运会,对中国跳水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跳水直到亚运会最后截止报名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才被通知允许参赛。女子跳板决赛,钟少珍一路领先,尤其是难度系数2·8的“向后翻转一周半抱膝转体一周半”等动作,让她赢了50·40分的最高分。最终她摘得中国跳水的亚运第一金。 两天后,她又在跳台决赛中,亮出了“向内翻腾两周半”和“向前翻腾三周半”等动作,成为首位同时获得亚运会跳板和跳台的双冠王。 钟少珍的胜利有三层意义。首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是中国跳水第一次在重大国际赛场中露面;其次,证明了中国跳水的国际地位;第三,奠定了她在队伍中的“大姐大”地位。 陈肖霞--第一位世界大赛冠军 1962年出生,广州人,为中国跳水赢得第一个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开创了中国跳水运动的新纪元。 对于中国跳水来说,1979年9月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在第1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陈肖霞一战成名,获得女子10米跳台冠军,成为我国跳水项目的第一位世界冠军。 从身体条件上来看,陈肖霞并不出色,但是当1974年她进入广东队后很快引起了教练的注意:她是全队训练量最大的队员,敢于拼搏、训练近乎完美,其他队员3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训练量,她只用2个小时便能完成。而且她总是敢于挑战新难度动作,还敢向男队员叫板。 陈肖霞于1977年入选国家队,师从名帅梁伯熙。为了冲击“压水花”新技术,从以前习惯的握拳入水,改成反掌入水,经过了一年多的摸索和反复尝试,她终于掌握了新技术,开始在国际比赛中显露头角。 1978年12月,陈肖霞第一次出征重大比赛——第八届亚运会,就夺得跳台金牌,她的压水花技术让世人惊叹。1979年墨西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陈肖霞最先进行的3米板比赛,她和队友史美琴不敌俄罗斯名将卡列尼娜,但在10米台决赛中,她成为绝对的主宰者,这是中国跳水第一次在世界大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 随后,她垄断了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的跳台国内外大赛的冠军,包括1981年第二届世界杯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两度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被冠名“跳水皇后”。 史美琴——第一位世界杯冠军 1962年出生,上海人,1981年墨西哥跳水世界杯上,她获得女子3米板金牌,成为中国跳水历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 曾经,史美琴被队友们误认为是上海来的“娇小姐”,是站在高高跳台上“坚守站岗”的小兵。然而,正是性格倔强的她赢得了中国跳水历史上第一位世界杯冠军。 由于母亲早逝,父亲一直把她捧在手心里,1974年进入上海队后,教练宣增镛对年仅10岁的她爱护有加,仿佛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完不成教练安排的体能训练,还成为组里和队里批评帮助的对象。史美琴很不服气,经常找到教练和领队去争论,她不知道,大家都在用一种严格的方式来培养她、给她“吃小灶”,让原本协调性和爆发力出众的她更加优秀。 1974年,12岁的史美琴代表上海队到广东湛江参加比赛,赛前训练中教练第一次让她试跳10米台动作。然而,她硬是在跳台上站了一下午,挨着栏杆变成了“站岗雕像”也坚持不肯跳。直到所有队员和教练收工时,她才战胜自我完成了动作。 进入国家队后,同组的师兄们刘恒林、李孔政、王卫国等人用各自的方式帮助她迅速掌握了很多高难度动作,其中107B(向前翻腾3周半屈体)后来成为史美琴的必杀技,当时即便是男选手,也没有几个人能掌握这个动作。 慢慢的,史美琴的跳水优势显示出来,从1977年到1980年,她蝉联全国女子跳板冠军,并夺得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女子跳板冠军。 1981年墨西哥跳水世界杯,是中国跳水第一次征战高水平国际大赛。从赛程编排上看,女子跳板是第一个项目。带伤作战的史美琴带着哀兵必胜的心态,在决赛中第一个出场,没想到始终保持领先的位置,最终以501分锁定冠军,为中国赢得了这块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杯第一金。 周继红--第一位奥运冠军 1965年出生,武汉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成为中国跳水第一位奥运冠军。 周继红6岁时进入武汉业余体校集训队练体操。枯燥的训练之后,每天都会在位于汉口天津路的自家庭院里上演这样一幕——妈妈充当裁判,郑重其事地宣布:现在出场的是队长、奥运冠军周继红。周继红开始准备活动、压腿、劈叉等等,她的动作如此优美,以至于很快就在身后聚集了一群叽叽喳喳的模仿者。他们都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周继红果真成为奥运冠军。 12岁时周继红才转行练习跳水,和同龄人相比落后很多,但是她很快就扭转局面,16岁入选国家队后以鲜明的个性引起所有教练的关注,经过争取她最终进入徐益明教练组,成为史美琴的小师妹。 周继红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是1982年的厄瓜多尔游泳世锦赛,紧张过度的她名列女台第三;但是她善于总结,到第二年的世界杯上站在了冠军领奖台。 由于状态不稳定,周继红最初并没有入选1984年奥运阵容,直到奥运报名截止的前两周,原本入选的队友意外受伤,周继红获得了参赛资格。由于是新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队内队外的气氛异常紧张,周继红没有感觉到压力,每天用绣花的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女台决赛中,她越跳越勇,最后一跳更是出乎意料的完美,以4分的领先优势赢得了中国跳水的奥运第一金。 许艳梅--东方红宝石 1971年出生,江西南昌人,1988年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冠军 1978年秋天,南昌市少年体校体操教练魏华鹏在柴油机厂子弟小学老师的强力推荐下,勉强接受了又黑又瘦的许艳梅。很快,这个沉默寡言、一口赣南土话的小丫头身上爆发出的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令人刮目相看。一年后,她转学跳水,师从年轻的美女教练欧阳蕊。然而教练的严厉苛刻一度让她崩溃,但是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在她眼中逐渐清晰起来——世界冠军。 1984年,许艳梅所掌握的“打开”独特技术首次亮相国内比赛,让所有人为之震撼,此后她的这一技术被国内外誉为“艳梅打开”。然而由于她在自己的第一次国际赛事1986年亚运会上出现莫名失误,此后又在大赛中出现过无谓失误,一时间“心理素质不佳、控制力不行、发挥不稳定”的评价差点毁了她。 经过多方面的协调和自我心理调整,许艳梅很快走出低谷,1987年接连以巨大优势赢得世界杯、全运会和几次国际邀请赛的女台冠军。 女子跳台比赛是1988年奥运会开赛第一天的比赛项目,本来中国代表团有好几个争夺第一金的突破口,然而现实与预期相差甚远,最后落到了晚上决赛的许艳梅身上。决赛中,许艳梅和美国老将米切尔的竞争十分胶着,直到最后一个动作。 许艳梅沉静地走上跳台,稍稍镇定一下后起跳、翻腾、入水,仿佛一颗流星在空中划过,如同一根银针插入碧水,这颗东方“红宝石”以她练习跳水以来所积蓄的能量,绽放出了最为璀璨的光芒!她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下了该届奥运会的第一金! 高敏--微笑的常胜将军 1970年出生,四川自贡人,蝉联1988年和1992年奥运会女子3米板金牌,保持着国际比赛“全胜纪录”。 9岁时,高敏第一次下水,就有了强烈的自豪感和价值认同,她毫不犹豫地从3米台跳了下来。由于天赋异禀,高敏成了那一批队员中的唯一胜利者。1983年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跳水冠军赛,目标进入前25名的高敏竟然成为当时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全国冠军。 1984年,高敏入选国家少年集训组,成为徐益明的弟子。这对师徒配合十分默契,教练善于思考,队员精于计算。此后,她开始了称霸世界的步伐。1986巴塞罗那世界锦标赛,她轻松夺冠。此后在济南、加拿大、美国的比赛中三次突破600分大关,“高敏时代”从此到来。从那时开始,高敏保持的不败纪录时间越久,思想压力就越大,她始终在和自己作斗争。 1988年高敏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此前中国团开局不利,然而比赛中,作为夺金热门的高敏和另外三名选手的比分始终很接近,直到最后一个动作5335(反身翻腾一周后转体两周半),这是她第一次在比赛中使用,结果她以超出亚军45分的优势夺冠。 1991年世锦赛,高敏先后受到腰伤和臂伤的影响,在进行了药物注射后带伤作战,成功摘取世锦赛1米板和3米板冠军。 伤病,外界的赞美,以及人们对1992年奥运会的期盼,让高敏产生了“不拿金牌就是犯罪”的恐惧感。然而,她终于还是顶住了压力,赢得3米板桂冠。站在领奖台上,她泪如泉涌,最后一次享受看升国旗、奏国歌的冠军礼遇。 伏明霞——我是传奇 1977年出生,湖北武汉人,从1992年、1996年和2000年三届奥运会收获4枚金牌。是我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奥运三连冠的运动员。 在中国跳水历史中,伏明霞算得上是个“传奇”。 11岁时,伏明霞在美国旧金山友好运动会卷走女子10米台金牌,是国际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跳水冠军,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1992年珀斯游泳世锦赛,12岁的伏明霞再次技压群芳,摘取桂冠。同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伏明霞几乎没有对手,以超过第二名近50分的巨大优势获得奥运金牌。 然而面临身体发育期,伏明霞在接下来的四年非常艰苦,眼看着于芬教练同组的小队员冒出头来,她非常不甘心,经常是一边哭一边继续训练。1994年,队里安排她兼项跳板,在训练强度和精神压力剧增的情况下,伏明霞虽然“抗议”过、“叛逆”过,但终究坚持完成了训练。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伏明霞创造了奇迹——先后赢得跳台和跳板冠军,而且是在身患重感冒的情况下!她是世界跳水历史上第一位跳台和跳板奥运双金王! 两届奥运会耗尽了伏明霞的斗志,回国后她选择了退役,并进入清华大学。没想到,两年后,她再次出现在跳板前。她复出后并没有享受任何特别优待,从全国乙级比赛开始,一步步直到争取到了奥运资格。不同于小时候的任性高傲,她变得更加乐观豁达、更加敬业。 悉尼奥运会女板决赛前,伏明霞又感冒发烧了,同前两届奥运会一样,这种熟悉的身体感觉仿佛让她重温辉煌时刻!结果也是如此,伏明霞在她的第三次奥运会上赢得了自己的第四枚奥运会金牌! 郭晶晶--我的名字叫坚持 1981年出生,河北省保定市人,蝉联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单人、双人双料冠军,中国跳水队历史上奥运奖牌最多的选手(4金2银)。从1995年至2009年,她共摘得31项世界冠军头衔,创造了世锦赛双料五连冠的纪录。 与那些年少成名、一鸣惊人的幸运儿不同,郭晶晶的成功史可以用“坚持”来总结。 近10年来,郭晶晶一直被称作是“跳板女皇”,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郭晶晶时代”,直到2011年初宣布退役。如果有人评价她是跳水天才,她肯定第一个跳出来否认:“如果我是天才,我早就出成绩了,不会等到23岁才拿下第一个奥运冠军;如果我早早拿到了冠军,我早就退役了。如果不是6岁那年我无意中被李芳教练挑去练习跳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和大家一样。” 小时候的郭晶晶爱说爱笑,即使压关节、中耳炎甚至骨折的时候,也是坚持训练。直到1992年她进入国家队,成为伏明霞的同组师妹后,她变得沉默了,虽然参加了1996年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她都无缘金牌,第一次输给了稚嫩,第二次输给了“急于求成”。 经过两届奥运会洗礼的郭晶晶从此开启了“郭晶晶时代”,蝉联雅典和北京奥运会的单双人冠军,从2001年至2009年,创造了世锦赛双料五连冠的纪录,整个运动生涯共收集31个世界冠军。 吴敏霞--超能力的“玻璃美人” 1985年出生,上海人,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3米板双人冠军。 上海姑娘吴敏霞对得起中国跳水界“玻璃美人”这一称号,她一直按照“大姐大”的风范玩命训练、拼命比赛,顽强击败先天体质弱、后天伤病多的困难。实际上,她的每一次比赛都是超水平发挥,她就像是拥有超能量的女超人。 吴敏霞身上有着太多不同于同龄运动员的特征:血色素仅有10克多点,这对于运动员来说远远不够;国家队教练刘恒林更是透露——她的先天性胯和髋关节有点突出,训练多了以后,胯部会收不回来,这个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她的腰、腿、肘,到处都有伤…… 10岁时吴敏霞进入上海跳水队,教练史惠国至今记得“这孩子是典型‘吃软不吃硬’的性格,看上去大大咧咧,有点像男孩子,但是特别好强,受伤了从来不喊疼。” 1998年她入选国家队,直到2001年福冈世锦赛才迎来了比赛机会,和郭晶晶配对参加双人3米板。从此,开始了她与郭晶晶对手兼搭档的角色。 然而,她不可能永远甘当“千年老二”,2006年常熟世锦赛,吴敏霞第一次问鼎世界三大赛的单人金牌。此后她一直在向单项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陈若琳——对自己要“狠” 1992年出生,江苏南通人,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台双料冠军。2010年国际泳联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 曾经,陈若琳被人们称作“小高敏”,如今,又有人希望她成为第二个“伏明霞”。对于这种期望和称呼,陈若琳一概说“不”。内心追求完美的她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头衔。 陈若琳今年还不到19岁,跳水生涯却有15年之久,8岁时,她就立志要成为奥运冠军,然而一路走下来,她才发现,她这个奥运冠军是用无数个“意外”换来的。无论是惊喜、伤痛,还是身体发育期的巨大困扰,她都以顽强的意志和肯吃苦的态度从容战胜。 小时候,她意外走进了跳水池、两次意外受伤都没有打消她继续练习跳水的决心。进入国家队后,她更是成为最刻苦、训练量最大的运动员。继与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07年墨尔本游泳世锦赛单人金牌无缘后,她进入了和自己宣战的阶段,战胜发育期的控制体重问题。 陈若琳用比教练任少芬还要严格的要求来对待自己。终于,她在北京世界杯和北京奥运会上成功赢得女子跳台的双料冠军。尤其是她在奥运会上最后一跳,是在分数落后的情况下成功反超,堪称惊心动魄。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