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的采写感悟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2017-06-27 手机版


让历史与现实碰撞交响——第2O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的采写感悟

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大阅兵式,《解放军报》次日发表了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此文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委给予的评价是:该文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精彩纷呈,洋溢着军人特有的热情和豪迈。

作为该文的作者。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此文能获大奖。是有幸沾了解放军的光,沾了大阅兵的光,沾了受阅将士的光,沾了军报的光。在这里,我们愿借此文与大家分享心得和感悟。

电子媒体直播时代.重大活动纸媒报道有优势——“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更珍贵

中国国庆大阅兵,举国欢腾,举世关注。这样的盛事,十年逢一。在电子媒体直播时代,受众会在第一时间、从各个角度看到大阅兵的盛况与细节。在这种情况下,纸媒记者采写消息也好、通讯也好、特写也好,利用文

字描形状物的传统功能受到“颠覆性”的挑战。

试想:观众已经通过电视、网络饱餐“直播盛宴”。记者再利用文字喋喋不休告诉读者大阅兵的过程、程序,官兵的表情、面貌,装备的形状、

色彩等,意义何在?即便妙笔生花,文采飞扬.,充其量是一篇美文。很难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症结很简单——大阅兵什么样?观众已经在报纸印刷

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读者看了电视、听了广播、浏览了网页之后,我们用什么来吸引读者再看我们这篇文章?”我们确定了一个清晰的写作思

路,那就是既要写读者“看得到的”,更要写读者“看不到”的。——哪些读者看得到?

文中写道:“上午10时,天安门广场,56门礼炮齐鸣6O响。人民英雄纪念碑下,200名国旗护卫队员拱卫着五星红旗,迈着169个正步走向国旗杆基

座。~14个徒步方队排山倒海。陆续走来……沙漠型、山地型、丛林型、两栖型、海洋型、空降型……受阅官兵色彩斑斓的新型数码迷彩戎装,仿佛

祖国广袤多姿的壮丽国土。”“天安门广场鲜花如海,红黄两色的花束簇成中国军人的钢铁誓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哪些读者看不到?

文中写道:“169步,寓意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69年的不平凡历程。169年,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与10年前相比,这支队伍中增添了国防生、直

招士官等‘国防新军’的身影,具有侦察监视、引导打击、潜水登陆和空中渗透能力的特种兵方队。更是首次成建制亮相。”“‘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

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此时此刻,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中的深情告白,仿佛回荡在广场上空”……

两相对比,“看得到”与“看不到”的区别一目了然——“看得到”的是现场,“看不到”的是历史;“看得到”的是台前,“看不到”的是幕后;“看得到”

的是人所共见的一切,“看不到”的是记者现场萌生的遐思和畅想……

由此,文章的特色突出了:记叙重大事件现场。“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更珍贵,它让文字不仅承担了描写叙述的常态功能,还承担了铺垫历

史进程、引导读者思绪、营造情感氛围的特殊功能。这些功能。是摄像机的镜头、电视的画面没法告诉受众的。这种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大跨度

“穿插迂回”的文字调度,一定程度上也是亦步亦趋紧跟现场、图解现场的电子媒体解说词所不具备的。

许多现实情感的浪花。都发源于历史的山谷中——“牵住历史的手”让新闻更厚重天安门前,金水桥畔,受阅大军排山倒海。壮怀激烈。

大军走向远方、走向未来。然而,我们怎能忘记:这支队伍从哪里走来?

于是。我们在现场采访了三个人.写了三段话——“爸爸要是活到今天,该有多高兴啊!”观礼台上,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烈士的女儿吉瑞芝对记者说:“当

年中国积贫积弱,父亲为抵抗日寇侵略,只能变卖家产购买枪械,组织武装。看到今天盛世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装备。真让人忍不住像爸爸当年那样

壤窜铷者

大喊一声:我是中国人!”

胸前挂满奖章、两次负伤、两次截肢的新四军老战士吴成,想起解放战争中一次战斗,记忆犹新:“我们20人的突击队,用步枪、手榴弹攻堡垒,打了

两天三夜。仗打赢了,突击队只剩下两个人,那时,我们多盼望有炮啊……”说到这里,老人眼里涌起泪花。

“1954年,我作为南京工程兵学校的学员,参加了国庆5周年阅兵。1999年。我作为阅兵总指挥,组织了国庆5O周年阅兵……”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李新良对记者说:“从阅兵场

上,我亲眼看到我军的‘小米加步枪,变成了‘飞机加大炮,变成了‘导弹加卫星“钢铁加芯片’,受阅的先进装备由单台单车抽组,到成建制、成系

统亮相,这是多么大的变化!”

三名受访者,讲述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他们带领记者、也带领读者“牵住了历史的手”,赋予大阅兵悠远的历史纵深。让历史

与现实碰撞交响,使这篇通讯有了不同寻常的深厚意蕴。

然而,这三段文字来之不易。直到大阅兵开始之前,我们还仅有一个意向性的设计。采访谁?问什么?怎么写?这些问题还无暇顾及。大阅兵当天。记者李选清的采

访位置在天安门城楼下的东侧观礼台。当受阅大军走来,他与其他媒体记者一样“兴奋不已”.但不同的是同行们都在不停地面对受阅方队按动

照相机的快门,他却把主要精力用在采访“身边人”上。

似乎是天作之合,该观礼台正好邀请了部分英模人物和革命烈士的后代代表,记者采访的三个人恰好代表我军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触景生情,向记者讲述了鲜为人知的

历史细节和发自肺腑的现场观感。记者如获至宝。详细记载在采访本上。

此时,耳边受阅大军步履铿锵,兵车辚辚,三位历史见证人的话语与记者心中的情感波涛应和激荡,形成了见诸报纸的三段文字。

这篇通讯在参加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比时,最受评委称道的正是这三段。他们评价,这些历史见证人的讲述,让这篇通讯的分量明显厚重。

由此我们深切地感悟:正如璀璨的钻石,历经岩浆的洗礼。重大历史事件,无不是历史孕育的结晶。许许多多现实情感的浪花。都发源在历

史的山谷中。

一活用史实。让“军人情怀”与“家国情怀”融合——把“沧海桑田”蕴藏在字里行间

《解放军报》作为一份中央级大报,它所寄托的情感力量首先必须感动中国军人,但仅仅感动军人还是不够的。国庆,是祖国的生日,是全体中

国人的盛大节日。此时此刻,如何让这篇记叙国庆大阅兵的军事新闻报道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于是,我们在这篇通讯中先是有了这样一段抒情

笔调——“壮哉!国庆大阅兵。滔滔铁流。如春天大河开融,如熔炉钢水倾泻,如黄河壶口瀑布夺路而下,如钱塘大潮滚滚而来……”

笔锋~转,记者写道——“世事沧桑。整整100年前,1909年,两位法国摄影家拍下了天安门广场的第一张彩色照片:残破的城楼下,一辆人力车冒着寒风,匆匆而

过。”“那一年,正是清宣统元年。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正阳门上,外国士兵架起大炮,炮口指向紫禁城。直到40年后

的开国大典,天安门的木梁上,还嵌着八国联军炮击城楼没有爆炸的3发炮弹……”一扬一抑,恍如隔世的对比首先震撼了我们,相信也能震撼读

者——我们苦难的民族走到今天,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这是多么来之不易。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一支强大的国

防力量,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昂起头颅,傲立于世。

这段史料,来自于我们前期“做功课”的偶然发现。为了写好这篇通讯,我们事先不仅深入阅兵村详细了解大阅兵的过程细节。还专门到图书馆、档案

馆、书店寻找检索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发生的历史细节。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终于找到了“天安门第一张彩色照片”“开国大典天安门木梁上的炮弹”这

两段珍闻。写进了通讯中。

举国欢庆之时,这样冷峻的笔调是否有些“煞风景”?我们也担心过。初稿小样呈送给社领导后,当时主管军事部的军报谭健副总编辑和

孙晓青总编辑一致看好这段史料的运用,给予充分肯定。小样送到夜班,各位同志也对此赞赏有加。

当晚,天安门广场礼花漫天。仰望夜空.我们百感交集:中国军人首先是中国人。对于每一个当代中国人来说,民族自豪感的升华。离不开民族悲

情的积淀。在普天同庆的时候,中国人祖祖辈辈血泪浇灌的历史之花不会“枯萎”,缅怀和忧患显得弥足珍贵。让悲惨历史永远不再重演。是国人的期

盼,更是中国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于是,当晚在付印之前,本文责任编辑、时任总编辑孙晓青把原来的标题《盛世大阅兵》改为《今天,我们豪迈受阅》。我们又调整了此文的结

尾,写下这样一段话——“6O年风雨.一甲子辉煌。56个方阵,象征56个民族。人民军队与共和国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时此刻,

追思与缅怀,光荣与梦想,决心与信念。在同一时空汇聚,都凝结在这情感的峰巅,抒写在这壮美的画卷!”

本文作者分别为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军事部副主任、军事部训练组组长) 责任编辑:于都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