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7-05-23 手机版


主备:禤德育 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第十一周使用    班级_____姓名______

一、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美的语句。2. 能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疏通文意。3.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4.“乐”为主线,前后呼应,严谨的结构。   

二、背景资料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高若讷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一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于这个时期。

三、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环滁(   ) 琅琊(   )(    )林壑(   ) 饮少辄(   )醉  林霏(   )开   岩穴暝(   ) 晦(   )明变化  伛偻(   )(    ) 酒洌(   ) 山肴(   )野蔌 (   ) 弈者胜(   )  觥(   )筹交错   颓(   )然  树林阴翳(    )   

2.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

3.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四、课内交流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环滁(     )林壑尤美(   )山行六七里(   )名之者谁(    )饮少辄醉(     )故自号曰醉翁也(   )(   ) 醉翁之意不在酒(     )寓之酒 (   )林霏开(     )(  )岩穴暝 (   )晦明变化(    )弈者胜(    )野芳发而幽香(   )(    )  负者歌于途 (  ) 伛偻提携(   )(   ) 临溪而渔(   )酒洌(   )前陈(   )(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觥筹交错(    )(    )颓然乎其间(     )已而夕阳在山(    )阴翳(    )游人去(    ) 醒能述以文(   ) 太守谓谁(     )

2.解释下面的多义词。

(1)乐   山水之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2)秀  蔚然而深秀者 (       )佳木秀而繁阴   (         )

(3)归   云归而岩穴暝 (      )  太守归而宾客从  (          )

(4)临   临于泉上  (       ) 临溪而渔  (          )

3.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

(1)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名之者谁(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 (     )  

(2)于   泻出于两峰之间(   )临于泉上 (    )来饮于此(    )行者休于树(    )

(3)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里。

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

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表示修饰关系

①蔚然而深秀者(  )②日出而林霏开(  )③临溪而渔 (  ) ④泉香而酒洌 (    )⑤杂然而前陈者(   ) ⑥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7)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8)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9)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问题探究(1)找出文中含有“乐”字的句子,看看作者写了哪几种乐。

(2)课文第一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3)用四个结构相同的短语依次概括出课文第三段描绘的四个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概括文章的主题____________

五、巩固反馈

1.按提示默写。(1)描写醉翁亭朝暮之景的语句是                                

(2)描写醉翁亭春夏之景的语句是                             

(3人们常说“意在言外”,本文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4)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找出自于本文的四个成语,说出它们的意思。

(1)      意思:                (2)       意思:                            

(3)       意思:                  (4)        意思:                           

3.根据本文及《桃花源记》的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禤德育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