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5-18 手机版 |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二团中学 王莹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性强。可是对于七年级孩子来说,毕竟是刚刚接触文言文课文,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上这篇经典课文又能显现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采用什么样的有效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新课改关于课堂教学“少教多学”的新理念,通过潜心阅读研究文本,精心备课,设计教案,在形式多样的各项学习活动中较好的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3、揣摩语言,把握屠户与狼的形象。 4、理解课文阐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多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2.模拟活动,把握形象。 3.小组讨论,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狼的本性,懂得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义就一定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2、新时代对狼有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 2、理解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重点) 3、揣摩语言,把握屠户与狼的形象。(难点) 4、理解课文阐明的道理。(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故事情节。2、小组合作交流法:通过模拟活动,揣摩人物形象,把握主旨。 资料链接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狐妖神鬼的奇闻异事,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郭沫若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电影《狼图腾》图片。 (二)、了解作者、作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 2.正音 3.概括课文大意: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理解文意,理清故事情节 1、大声地自由朗读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屠户当天的生意好不好? 2)两条狼是远远跟着屠户吗? 3)两条狼是否团结?从哪里可以看出? 2、默读第三自然段 ,对照课下注释找出老师所给译文中的四处错误,比一比哪组同学找得又快又对。 屠户处境很危险,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四面的田野有麦场,麦场主堆了很多杂物在里边,覆盖成了小山丘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它的下边,卸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再向前了,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接龙翻译第四自然段,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标注重点文言词语。 4、男女生轮读课文,注意要读出故事紧张惊险的气氛。 (五)模拟活动,把握形象: 四个学习小组按照要求完成一项学习活动,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活动一:在跟踪对付屠户的过程中,两条狼会有怎样的商量?发挥想象,要从对话中表现狼的特点。 第一小组根据1、2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狼1: 狼2: 第二小组完成3、4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狼1: 狼2: 活动二:第三小组扮演记者,结合课文中关于屠户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设计问题采访屠户,可以用“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等这样的问话。 采访问题:1、 2、 3、 第四小组扮演屠户,仔细读描写屠户的语句,揣摩屠户的性格,推测记者会问什么问题,要怎样回答才能表现出屠户的形象。 (六)领悟主旨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任选一问) 1、蒲松龄想通过屠户和狼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面对狼一样的恶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七)拓展延伸 结合你的课外了解,你对狼有新的认识吗? (八)课堂小结 蒲松龄笔下的狼是邪恶的代表,面对邪恶,我们应该像屠户那样。在新时期,我们还应重新认识狼的形象。《狼图腾》一书为我们展现的是狼超越一般动物的智慧、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和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也正是我们人需要的品格与精神。 (九)布置作业 1、推荐课外阅读《狼图腾——小狼小狼》。 2、以《我所认识的狼》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教学探讨与反思 如何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得到有效锻炼,这堂课比较好的完成了这样的预期目标,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连接当下相关知识信息,赋予文本新的时代意义。传统课文的教学应该走一条这样的路,走出课堂,依然有语文的读书学习,学生学会读书,便能较好地体现“少教多学”的教学新理念。 王莹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