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5-03 手机版 | ||||
知识与技能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与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们要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 2.表演法。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依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认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谥号文正,陕州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1.播放课文录音磁带,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找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 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3.归纳文言字词。 (1)注意古代的称呼。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大兄: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 (2)注意一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谓……曰:对……说。 (3)注意古今异义的词语。 但:但当涉猎(只) 往事:见往事耳(历史) 及: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博士:治经为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4)注意一词多义的词语。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5)积累并运用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或从穷困变富有了,都可以说非复吴下阿蒙。 造句:这人啊,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只是个穷小子的小王,而今却成了大企业家,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②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对待。 造句:平时不善言语、性格内向的张军,这次却在全国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大家不得不对他刮目相待了。 4.结合课下注释及前面归纳的文言用法,翻译课文。 5.再次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2)理清课文思路。 生1: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并“结友而别”。 生2:我想用“学”字作一线穿珠式的概括,即“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 生3:文章是用对话组材,借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的,抓住“劝”、“议”即可。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地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现。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2.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怎样劝学的? 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3.从劝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权以自身为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层层劝解。他可以和部将就非军事、非政治的话题进行交谈。由此可见,孙权平易近人。他对部将严格要求,为提高屡立战功的吕蒙的素质而对其谆谆教导。他具有王者的风范。 4.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的关系。请问作者描写二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 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在东吴,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诸臣中是仅次于周瑜的二号人物。鲁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的情投意合。这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7.文章中心既为劝学,为什么不详写吕蒙学习的具体情况和通过学习后他的论议的高妙? 文章的中心在于表现通过学习使人发生巨大变化,只要能表现出这种变化就能突出促进这一变化的动因——学习的巨大作用。文章没有铺叙吕蒙学习的具体状况和他的论议,但通过鲁肃的“大惊”、评价和做法,已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学习促成的。这突出了学习的重要和功用。 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已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请问这一成语带给你哪些启示? 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第一部分(开头至“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吕蒙学习。 第二部分(“及鲁肃过寻阳”至结尾):写吕蒙就学,才略有长进。 1.剪裁精当。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先写孙权劝说吕蒙要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学来侧面表现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这样写既节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学——不学(恳切) 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关心) 刮目相看 议论——结友(惊赞) 教后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文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没有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在人物描写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原则: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自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