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4-13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3、培养大家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作者作品介绍 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 ________ ,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的鼻祖。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 2. 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有“ ________”之称,与杜甫合称 ________ ,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杜甫赞其诗歌 “笔落惊风雨,________ ”。 3. 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 ,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郭沫若赞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 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 ”。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 5. 龚自珍,字________ ,号 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的先驱者。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背景介绍 1、《饮酒》组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所作。大约是义熙十三年,陶渊明五十三岁时写的。这二十首诗都是借酒为题,直抒胸臆,写出了从出仕到归隐后的生活感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2、《行路难》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反映的是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还乡”离开长安时,友人盛情地送别与诗人愁闷愤懑、向往重返长安施展才华的复杂心境。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安史之乱”时,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草堂。 4、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天宝十三年(753),岑参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归京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5、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四月,龚自珍辞官南归,不久北上迎眷,岁未回。往返途中,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陆续写成七言绝句三百一十五首,总题《己亥杂诗》。 字音、字形、词语 1.给下列字添加注音 喧( ) 金樽( )珍羞( ) 投箸( ) 歧路( ) 罥( )塘坳( ) 布衾( ) 庇( ) 突兀( )狐裘( ) 瀚海( ) 阑干( ) 掣( ) 吟( )岑参( ) 2.解释下词语的意思 俄顷: 丧乱: 何由彻: 安得: 突兀: 结庐: 尔: 珍羞: 济: 控: 阑干: 掣: 3.通假字 玉盘珍羞直万钱 (二)初读感知 1.熟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 2.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歌内容;试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赏析 1.读《饮酒》,思考: “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 2.读《行路难》,思考: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怎样?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4.请赏析一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写景句。 5.《己亥杂诗》中的名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三、拓展延伸 (一)、原诗文默写填空。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 。 2.纷纷暮雪下辕门, 。 3.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意,而岑参用 , ”的诗句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4、 ,将登太行雪满山。 5.《饮酒》写诗人悠闲自得的诗句是: , 。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 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下面对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其中的真意不可言说,也无须言说)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言外之意是劳碌奔波于官场的过客,也应该远离世俗,寻找自己美好的归宿)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 4.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5.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都难以豪饮而醉。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失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历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诗人又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 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6.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7.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选出对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E. 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顽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三)推荐阅读 杜甫《兵车行》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四、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30课 五、板书设计 无车马喧————生活宁静 宁静致远 心远地偏------------内心恬静 采菊悠然------------生活闲适 淡泊名利 山夕飞鸟————内心愉悦 金樽清酒 玉盘珍羞------欢乐气氛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内心苦闷 坚冰塞川 大雪满山——道路艰险 闲钓碧溪 忽梦乘舟——相信希望 长风破浪 挂帆济海------充满信心 秋风破屋————惨 群童抱茅————悲 胸怀天下 长夜难眠――――哀 忧国忧民 广厦庇寒————愿 边塞奇丽雪景 咏雪 边地奇伟风光 将士苦寒生活 瀚海愁云 送别 气氛雄浑雄壮 雪中送友 抒情叙事 点明离愁 移情于物 点明心迹 韩三其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