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之《登飞来峰》导学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7-04-01 手机版 | ||||
1.易错字 千寻塔(xún) 自缘(yuán) 1.词语释义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 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一说为七尺),形容高耸。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1·世纪*教育网 缘:因为。 眼:视线。 塔:铁塔。 最高层:最高处,有两层含义。一指千寻塔的最高层,二指政治的最高层。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文题解说】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浙江绍兴城外有一座塔山,此山又称宝林山。山上有一座应天塔。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越王勾践曾在山上筑游台以观天象。塔山始建于晋末,高30余米,分七层,塔山因此而得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创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登飞来峰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上的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上的峰时的感想。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入云天的气势吧!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对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全诗。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哲理。 2.对古诗词方面的知识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重点】 1.背诵、默写全诗。 2.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难点】 最后两句蕴含的哲理。 导入⇒资料助读⇒理解内容⇒感悟哲理⇒拓展小结 导入一:简介型 [设计意图] 通过简介作者,一方面巩固文学常识,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从而揭题。 猜一猜,他是谁?(教师逐次口述下列内容) ①他官至宰相,且两度任相; ②他是现在的江西临川人; ③他坚持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④他还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我们学过的他的名句。 ⑦他字介甫,号半山,被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亦称王文公。 【此环节由教师依次逐条口述内容,或者用课件逐条展示,直到学生猜出人物,然后直接引出本课主题,板书课文题目:登飞来峰】 导入二:激趣型 [设计意图] 通过飞来峰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的认知产生悬念,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飞来峰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导:孩子,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吗?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谈话,揭题。 师导:在你们的眼中,飞来峰是那样的美丽、雄伟壮观,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结果认识不同,感受不同。我们北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也登上了飞来峰,并留给了我们一首千古传颂的《登飞来峰》。(教师板书:登飞来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品味诗人独特的感情、豪迈的气魄。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和作品的情况,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 2.关于作品:这首绝句,是王安石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上的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上的塔时的感想。 3.关于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为下面的了解文意奠定基础。 1.多媒体展示古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最好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明确〕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谁能代替诗人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两人读,并正音) (3)我们一起当王安石,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师导: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透过字面去想象当时的画面,和古人对话,体会他们的感情。 (4)你再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从这首诗里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交流要点:人、峰、塔、云、日等,其他人可以补充,老师随机板书。) (5)再现古诗画面。 它们又有着一种怎样的联系呢?能不能把这几个字连起来说一说? (6)质疑问难。 过渡:在读的过程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生提问,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学贵有疑,有了这些疑问,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去学习。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感悟诗歌的内容。 1.解读1、2句。 出示: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指名读诗句。 (2)理解词语。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塔高。“千”在这里不是实写,是指多。如我们学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明确夸张) 闻说:听说。 鸡鸣见日升:传说站在塔上,五更天鸡叫的时候就看见太阳升起。 (3)词语的意思理解了,谁能说说整句诗的意思呢?(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4)想象太阳升起时的美景。 师导:此时,诗人就站在飞来峰高高的塔上,想象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出示:日出时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几句话描述当时的景象吗? (5)指导朗读。 师导:这样的景象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那你认为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呢? 2.解读第三、第四句。 (过渡,师导:登上高高的塔,仿佛看见了日出时美丽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学生齐读第三、第四句。 (2)理解词语。 不畏:不怕。 缘:因为。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明确〕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整体理解诗意。 四、诵读诗歌,感悟哲理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王安石的经历和时代背景,使学生感悟深刻的哲理。 师导:现在我们理解的只是诗句的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我们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 1.教师出示:王安石变法的故事,“浮云”的典故。 学生自己读读。 出示:在北宋仁宗时候,大批农民失去田产,沦为佃户,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而走险。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一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2.理解“浮云”的深层含义。 师导:读完了王安石的故事,知道了“浮云”的典故,你认为王安石眼中的“浮云”还指什么? 3.深层次理解“不畏”。 师导:同样王安石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奸邪小人,那他的反应是什么?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说吗? “不畏”说明了什么?坚决果断地读读这个词。 4.理解“最高层”。 师导: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反动势力怎样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他能如此坚持和毫不畏惧,全都源于“自缘身在最高层”。“最高层”又有了什么样的深层含义?仅仅指的是他站的比别人高吗?还指他身上的哪些方面? 5.指导朗读。 读出诗人豪迈的气势。 6.学生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同样,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安石的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伟略。请同学们合上书本一起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设计意图] 通过检测,进一步巩固全诗,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学法,感受独特情感,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试题:填空练习。 飞来峰上 , 鸡鸣见日升。 遮望眼, 身在 。 2.结束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那豪迈的气势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为之喝彩。同样,也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为自己储备知识,积蓄能量,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声诵读这首诗来结束本课。 课后作业,拓展练习。 (1)自学古诗《题西林壁》。 (2)课下搜集有关王安石的古诗读一读,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登飞来峰 借景抒情 (铺垫) 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 借情喻理 链接:《登飞来峰》一诗应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本诗作者通过对自己亲身登临千寻塔远望,一览无余的视角直接描写,来抒发他心中兴奋愉悦的心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作为座右铭。 一、默写《登飞来峰》。 二、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与解析】 一、略 二、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李杰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