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题型、复习方法及解题技巧(语知部分) (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湖南永州八中  周先友

编者按:在进入高考第三轮复习时,笔者发给每生两张白纸,让学生过电影,即关上所有书籍资料,在草稿纸上默写出高考试卷上的六道大题25道小题的题干部分,以及它们所关涉的知识点,然后再细化,即每个小题所关涉的知识点的基本题型,复习时所讲到的该知识点系统、重点、难点、复习方法、解题思路、角度、绝招等,再参考考试大纲和上届高考试题,看自己心中的高考试卷的模样是怎样的。要求:列得越细越好。目的:低——对高考试卷熟悉,中——寻找复习中的薄弱环节,高——拿高分。效果:参差不齐。

一、识记普通话的字音

(读音出错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形声字占多数造成的字形相近相同而读音不同,一字多义造成的读音不同,识字量有限、平时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关注读音的习惯等)

[常见题型]

例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伶俜  聘请  娉婷  纵横驰骋

B、泥淖  悼念  飞棹  绰绰有余

C、蚊蚋  纳罕  呐喊  方枘圆凿

D、渎职  赎罪  木椟  穷兵黩武

[知识梳理]:汉字形声字占80%,如何防止学生认字认半边,是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个汉字中含有一个相同的字符,但读音不同。

复习方法:联想法,就是以某个汉字为联想的引发点,将与之有关的汉字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这些字是常用但又容易读错的,这样的形近字一般以有四到五个的为好,这比较适合于命题。如

以“西”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洒、晒、哂、茜、硒、牺,

以“甫”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浦、哺、捕、脯、逋、圃、辅,

以“舟”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般、船、舡、舳、舰,

以“卓”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淖、悼、棹、绰、

以“卖”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渎、赎、牍、椟、黩,

以“  ”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端、喘、揣、湍、惴,

以“非”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菲、徘、蜚、斐、靡,

以“卑”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捭、稗、碑、婢、裨、脾、睥,

以“圭”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闺、跬、恚、洼、畦,

以“可”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坷、疴、苛、舸、呵,

以“末”或“未”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沫、抹、秣、昧、味,

以“禺”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偶、藕、遇、隅、寓,

以“果”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稞、裹、裸、窠、

以“出”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咄、黜、绌、拙、茁、

以“亥”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骸、孩、陔、骇、赅,

以“肖”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悄、峭、艄、捎、俏、梢、哨、屑

以“扁”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编、匾、篇、遍、蝙、

以“舀”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滔、蹈、韬、

以“青”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清、精、菁、倩、

以“幼”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拗、黝、

以“占”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拈、玷、沾、苫、

以“”  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谍、喋、牒、揲、

以“各”为点,可以找到与它有关的汉字:恪、络、洛、咯、路、

例2.下列各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艾ài     惩艾   少艾   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B、难nán    难堪   难度   难能可贵   难言之隐

C、模mō    楷模  模型   模棱两可   装模作样

D、数shǔ    数落   数码   数见不鲜  数典忘祖

说明:这种题一般考到如何区别形同音同(近)音异字,这主要靠平时多加注意,要加强朗读,形成语感,做到一见字就能脱口而出。还可以注意汉字有一字多音又多义的特点,音随义转,音随义定是其高度概括,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学会冷静思考,先解释其加点字的义,再大胆推测其音。

例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A、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说明]  这是综合性题,它浓缩了形近(只是仅标出最易犯错的字)、多音多义(没有明显标出)汉字等的读音辨析,难度自然加大;很多时候,它还收录语文教材课文下注解中的生字的读音。主要还是因为异形同音汉字的误读同样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

二、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

[知识梳理] 此点主要是写别字。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习习惯所致;一是汉字的特点所致,汉字形近字、同音字等较多;一是对字义理解不准确;一是受社会用字不规范而自己又缺乏仔细辨别的能力所致。

[常见题型]一为在词语语境里考查,一为在句子语境里考查。题干所问一般是“有错别字的一项”“无错别字的一项”“错别字最多的一项”“错别字最少的一项”等。

复习方法  不管如何出题,除了在考场里仔细辨别筛选外,主要靠平时多加注意。方法主要有养成认真的读书写字的习惯,遇字多做比较辨析工作,将字放在语境里形成一种语感,做到跟某字组词的只能是哪一个字,跟不同的字组词,词义是什么都能有一种敏感。另外,在作文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修改,以取长补短,加深印象,达到逐步消灭错别字的目标。

三、正确使用词语

[知识梳理]:词语包括实词、虚词两种词类,实词中又包括成语,现在又将它扩展到熟语。根据考试大纲将此点分为三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是有道理的。实词是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也叫虚辞,是指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连词、副词、介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有的实词、虚词单列考题,有的综合考查,2003年就是采用后一种形式。

[常见题型]该知识点题型一般较为单一:

2003年高考题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 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实词考查主要是从近义词选用(选择更能表情达意的词语)角度入手的,汉语近义词特别发达,表达能力各有千秋,如何找到一个比较适合的词就看对相异语素和使用语境的辨析能力强弱了。同(近)义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词义大小、适用范围、语意轻重——词义本身所定,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等几个方面。

虚词主要考查的是介词、副词、连词,有时候个别助词如“的”也会进入命题者视线。该用表何种关系的虚词,跟哪个虚词配对使用等,这主要是看具体语境如何来确定。如是关联词(包括连词与副词中的一部分),就得关注该句所表达的逻辑关系,适合于用哪一种;如是介词,更多的是看它所表达的状语形态,如是地点状语还是方式状语,是引入对象还是关涉对象等。此题难度一般不会很大,只要充分利用语感(这需要广泛阅读才能形成)并细心琢磨就会选出正确答案。

四、正确使用熟语

[知识梳理]:熟语是比成语范围更广的一个概念,它包括成语、格言、谚语、俗语、歇后语、俚语等,它们有雅俗之分,字数不定,有三字格、四字格及其以上等。考熟语是高考语文向生活又迈进了一步,也有利于“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念更深入人心,是值得赞赏的。

[常见题型]

(摘自尚梅军先生文章,谢谢!)

1、 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傅粉  赙赠  敷衍   手无缚鸡之力   

B、自刭  径流   灰烬      疾风知劲草 

C、媵嫱      蔷薇    吝啬       墙内开花墙外香  

D、栈道   镶嵌  纤绳  吃一堑长一智 

这里的“手无缚鸡之力”“ 疾风知劲草” “墙内开花墙外香”、 “吃一堑长一智”都是很常见的熟语,解答这一类试题的难度不是很大。 

2、辨析字形。(与字形题结合起来考查)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3年全国卷) 

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这里错别字选项中的“冒天下之大不违”中的“违”应写作“韪”,其实已经是熟语。 

 3、判断用法。(将成语和熟语混在一起,让考生判断成语、熟语使用的正误)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B.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 

C. 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 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这员“新丁”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再随队训练。” 

 4、 成语与熟语互换。 

92年“三南”试题,就考查了成语与熟语的互换。 

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成语  

(1) 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夫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剥回。(吹毛求疵)

(2) “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口出气,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3) 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

(4) 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贪得无厌)

 5、 填写上句或下句。 

(1)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3)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复习方法:一是广泛阅读,二是多查工具书,三是形成语感。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常见的熟语一定数量的积累,熟语的备考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多摘抄、多留意生活中、报刊、电视、书本上的常见熟语,做到胸有成竹。

解题方法:一看熟语本身意义,如“赶鸭子上架”,是说让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与不想做某事是有区别的;二看其色彩(感情色彩分褒中贬、语体色彩分书面语口头语),如;三看适用对象;四看语境搭配有无重复;五看是否及物动词性,能否带宾语。

五、辨析与修改病句

[知识梳理]此点高考所列要注意六大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缺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它又可分为语法毛病,不通;逻辑毛病,不对;修辞毛病,不好。

(1)语序不当主要表现为:定语、状语等位置摆放不当,修饰、限制对象不对;关联词位置不当。

(2)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主谓(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动宾(纪念六一节的到来)、偏正(大家对这个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正反两面(做好生产自救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大家观看了音乐和舞蹈表演)、否定与肯定(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像不出来的)等不能对口搭配使用,尤其是一个动词与几个并列宾语不能一一对应是常考点。

(3)结构混乱主要表现为: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纠缠不清;中途易辙。如近几年的高考中所及的:

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1999年全国卷第5题B)

    ②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2000年全国卷第5题A)

    ③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2001年京、蒙、皖春季卷第5题A)

    ④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2001年全国卷第5题B)

    ⑤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造。(2002年全国卷第6题B)

    句①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句②中的“还有……学习”,我们可以说“还有来自……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清华大学等……也参加了学习”,而现在将这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修改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说法。

    句③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句④中的“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要么说成“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说成“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不能杂糅成一个句子。

    句⑤,可以说成“本栏目将……进行了再创造”,可以说成“本栏目是……进行的再创造”,现在杂糅成了一个句子。

    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两句混杂、前后牵连。

    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如:

    ⑥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人民。

    ⑦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句⑥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

    句⑦是“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是自信心不够”和“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句的杂糅。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如:

    ⑧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⑨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句⑧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句⑨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红色为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以……即可 ——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 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由于……下 ——由于……;在……下//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经过……下 ——经过……;在……下//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借口……为名 ——借口……;以……为名//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 ——有……;由……组成//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4)成分缺余包括成分残缺和赘余,残缺主要表现为:滥用介词淹没主语,如“通过……,使……”就要将“通过”或“使”删去,使全句有一主语;句子过长以致遗漏必要的成分;赘余主要表现为:堆砌、叠床架屋、不该用“的”却用了(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业慢慢地稳定了)。

    (5)表意不明主要表现为:指代不明、有歧义两种。

    (6)不合逻辑主要表现为:自相矛盾(死难者中有幸存者)、范围不清(书报与出版物并列)、强加因果(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次南方,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主客颠倒(《红楼梦》对我是颇为熟悉的)等四种情况。

[常见题型]有客观题和短文改错两种。

复习方法:对病句类型特别是高考大纲规定的六种要特别熟悉,越细致越好,就像一个医生,要能看病必须有医理知识,又能有临床经验;多读经典作品,形成语感;平时作文时,同学之间相互修改订正;有意识关注生活语言中的病句。

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语感审读进行判断,利用仿句法辨析,从语法、逻辑、修辞等角度进行分析。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多就少改,改用词不改原义。方法有增、删、调、换、改。

六、标点符号。

[考点梳理]: 该考点在沉寂了5年之后重现江湖,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标点符号包括标号和点号。标号起标明性质的作用,有冒号、破折号、书刊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和专名号等八种,点号起点断作用,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等六种。总的来说,标点符号是语言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个子虽小,但它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平时注意规范标点,问题不是很大,但在综合运用(如引号与点号)或个别单用时(如引号用不用和引在何处、问号点在何处等)容易出问题;高考设题一般会在难点上出题考查,有人归纳出10种设错方式,现转录于下:

标点符号设错十种方式

1.概数中间加顿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A项: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领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此题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概数,如果是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例如句子:               

    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2.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例如:

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解析〕:从顿号的概念可知,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因此,“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这三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之间也应用顿号。注意区分的是较为复杂的句子中,有的看似词语,实则是独立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D项: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非疑问用问号。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B项: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解析〕: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该句是陈述语气,因而该句中的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句的答案就在问句中,即无疑而问,但常需要表示强调,所以,句末要用问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D项: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6题D项: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是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则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例如: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解析〕: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解析〕: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解析〕: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解析〕: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 

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7.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例如: 

①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 

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 

③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状语和中心语倒装) 

〔解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所以①中叹号改为逗号, ②中前一个句号改为逗号,③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8.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有两种情形: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例如: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解析〕:有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2)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例如: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9.随意加引。常见的有两种情形: 

(1)加引范围不清。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从此句来看,加引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熟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2)滥用加引。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 B项: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10.滥用书名号。例如: 

①试以《鲜花与鸦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②王芳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主办的《焦点访谈》。 

〔解析〕:书名号标示的有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文章题目,不能用书名号。因此,①中的书名号去掉,②中的第二个书名号去掉。

[常见题型] 选择题与短文修改两种。

复习方法:一是要有标点意识,二是语文教材经典篇目进行综合性阅读,三是在平时写作中有意识规范运用标点符号。

邮箱:zxy_2221@163.com

相关链接:高考复习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