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留守学生的话语引发的思考(德育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2017-03-15 手机版 | ||||
汉滨区中原镇中原初级中学:邓良果 那是开学第一天,我布置的数学作业有一个学生作业没交,我觉得很奇怪。一般开学第一天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于是,我找来了这名学生,准备和他谈话。我还没开口他却开口了,说:“老师,我知道您找我来的原因。我今天的作业没交,实话告诉您吧,我不想交作业!”听了他的话我很吃惊,正准备询问原因时,他又说:“老师,您就别管我了,我爸爸妈妈都不管我,您管我干啥,我从小都是在他们打架中度过的,他们从来都不过问我、也不关心我,很小的时候我都是站在凳子上给年迈的爷爷做饭,他们在家不在家都一样,还说上学没用,让我和他们一块出去打工,所以老师我不想学了,您说的每一句话我都知道那是为我好,可我已经无药可救了,我求求您,别再管我了!”这次他的话让我更震惊了。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呀,竟说出这般话来。此时,除了让我们心酸,让我们震惊外,更多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和无奈。这个学生如此伤心,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这是我们学校的悲哀呢,还是我们社会的悲哀啊?看着这孩子蛮不在乎的神情,我不能说什么,现在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要供一个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所需要的费用足以让这个家庭重新走向贫困,更可怕的是现在电视报纸天天在给农村的家长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即使是大学生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农村人不讲什么高瞻远瞩,他们要的是眼前利益,所以看着那些没有读书的孩子打工帮家里赚了钱,家里的条件过好了,而那些读书家庭却越过越穷,不要做任何动员工作,读书无用论已经在他们甚至他们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了。 所以他们这些孩子抱着在学校混时光的心理,根本不可能认真学习,而父母又不在身边,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出现打架、上网、旷课、辍学、早恋等等,尽管学校从各个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如开展“家访”“开家长会”“发告学生家长书”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最近几年,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已经不能说是一个小问题和个别现象了,它已经成了农村中学里一些相当普遍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几乎成了问题学生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在农村中学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对这些情况和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现象无比的痛心,可是痛心之余,我又在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产生这些问题根源的分析 1、社会不良的风气所带来的影响。现在社会的信息畅通,电视电脑上经常看到许多大学生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所以学生认为读书没多大作用,加上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过问孩子,使这些孩子在思想和行为上没有更多的约束,上网成瘾,打架成为习惯,旷课习以为常,还有许多网吧打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口号,实际上许多学生都进入网吧,造成他们无心上学、违反纪律。 2、目前家庭教育现状。从农村的家庭教育上来看,存在两大问题:教育意识淡薄和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是是儿童的启蒙教育,也是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与家庭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有很大的关系。 可是这些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这些学生托付给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监管,这种“隔代教育”由于监管人受教育的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实在是力不从心,要么过分溺爱,放任自流,要么只顾吃饱穿暖,不管教育成长,这样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如何担负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的重任?有的监护人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差距太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代沟,教育方法不当,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孩子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对孩子的坏习惯、坏毛病不敢管,对孩子的错误不敢指出,不敢纠正,怕因批评教育孩子搞僵了与孩子父母的关系。 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使部分留守学生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使得他们的错误言行得以滋长.这对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学生来说,危害极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长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从而使他们的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家长一味地只顾改善家庭生活,忽视对子女的教育,虽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教育意识的原因。绝大多数家长只是单纯地认为给孩子提供充裕的经济条件就能给孩子带去最好的教育,而事实并非如此。 3、学校教育。从目前看,存在学校教育势单力薄和教育客观因素这两方面的的影响。常常在家访的时候,就有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对我说这样的话:“老师,你把我们的孩子管紧点。这孩子在家从不学习,从不做作业。一放假就看电视。我们不好管,说他不听,嚷他他比我们还歪,打他他还想打我们。他最听你们老师的话了。”这些话可以说是大部分留守学生监护人的心声。把教育孩子的全部希望和责任交给了老师。教育孩子本应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现在全部搁到了老师头上,家长不管不问,熟不知没有家长的全力配合,仅仅凭借老师单方面怎么教育呀?更有甚者的是,孩子出现问题了,老师打电话沟通,他不去面对自己孩子的错误,反而怪老师的不是,助长孩子的威风,给教育带来阻碍。再加上农村学校在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受到制约,农村学校很少真正落实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虽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心理教育、生存教育,但收效不明显,加上学校留守学生太多,很难做到全面呵护与教育。 二、农村留守学生教育措施浅谈 (一)、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情况。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要想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就必须深入留守学生 中,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情况,弄清他们的心里所想,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在家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这是第一手资料,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对此在了解学生过程中,可以采用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和家访的形式掌握基本情况。当然,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法,态度要和蔼,以平等和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确保掌握的材料真实,为成功教育他们、转变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全面了解了留守学生以后,进行分类,将情况类似的学生归类一起,然后针对情况有的方式的进行教育。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与不足,我们要充分发扬学生自身的优点,利用“闪光点”去克服自身的缺点。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教育他们,改变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重新振作精神,以免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 (三)、真情关爱,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温暖。一位教育家说过:关爱学生就等于是塑造学生。留守学生因父母长期远离自己,缺乏亲情,内心孤单,特别需要关爱和安慰。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关心这些学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平时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尤其是这些学生生病的时候,要关心到位,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父母般的对他的关怀。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帮他们排忧解难,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吃饭的时候和他们在一起,问问他们饭菜的味道和能否吃饱,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关爱他们,让他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父母一般的爱心,以此来满足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填补他们内心亲情的缺失。同时,在生活中要指导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活动是学生展示的平台,也是树立信心的平台,更是老师拉近学生距离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可以得到快乐,让留守的心不再孤单。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学习,但仍有许多课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时间来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因为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精力充沛,富于幻想,对周围一切都感兴趣,但由于不成熟,知识不足,分析辨别能力差,易受不良思想感染。如果不用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去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他们就有可能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去从事有害的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为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避免不良影响,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和污染,而且能够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所以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办手抄报、演讲比赛、绘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唱歌比赛、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拔河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融入了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培养了他们拼搏奋进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活动的参与中他们得到了快乐,满足了学生内心的需求。记得一次演讲比赛中有位选手就是留守学生,她在班上很少言语,老师问什么都不回答,通过我们的谈话教育和引导,她参加了演讲比赛,稿子写得很生动感人,讲述了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的变化,那次演讲很成功。从那以后,我们时常见到她的笑容,感受到了她的快乐,她改变了,我们很开心。可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很有魅力的,它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轻身经历,既能够激起他们理想的火花,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长,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在课外活动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和亲身的实践,往往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利用好新闻时间看新闻。我们学校每晚都要求班主任和挂班教师随堂看新闻,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零距离的接触孩子,既让学生感受老师就在我身边,他们并不孤单,又可以满足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思索人生价值的精神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3、建立“多帮一、一帮一”的互助小组。由于我们学校的留守学生较多,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留守学生心里存在问题,如不及时化解或处理,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面对现实,首先要求每位老师帮扶两名贫困留守学生,教育引导五名问题留守生,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成长记录袋及谈话卡。同时在班级学生中建立“一帮一”,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结成帮扶对子,使留守学生得到学习、生活、情感上的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并且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勤学守纪的榜样,以此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4、建立亲情加油站,解决学生亲情饥渴的需求。大多数留守学生因父母长期在外,内心对亲情特别渴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帮助他满足内心的需求。于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求班主任陪餐,校领导时常巡查并了解情况,在细节上关怀到位。每月以班为单位开展一次留守学生心连心活动,每周三一次主题班会,及时解决学生内心存在的问题,使它们保持一颗健康、纯洁的心。 5、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做好学生心理疏通。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在他们中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特别是那些留守学生中的问题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结合案例讲其危害,可以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使这些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矫正自己的心理。教师下来再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就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五)、抓好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形成合力。留守学生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家长和社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共同关注,齐心协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三者中,学校教育作为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此,学校应充分调动班主任及教师的教育功能,让他们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一些家长会,或者通过电话等各种有效手段给家长提出意见和要求。要求父母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求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倾听子女的心声,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再次,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保证留守儿童不爱任何偏见与歧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总之,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教育好留守儿童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爱他们的教育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孙义坤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