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教学案2: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7-03-04 手机版


设计人: 韩 云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写的作文,有很多是脉络不够清晰,行文旁逸斜出,杂乱,重点不够突出。其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贯穿文中的材料。

写人记事这类记叙性的文章,要设置一条线索,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线索的设置,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场面的转换、情节的推进、事物发展都有不同的轨迹,因此更应该学会线索设置的一些常用方法。

二、训练目标

1.了解线索的作用,学会用一根线索贯穿文中的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2.设置线索的常用方法,做到写人记事线索清楚。

三、训练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设置线索的常用方法。

训练难点:抓住线索,层次清晰的写人记事。

四、训练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兴趣。

从前,有聪明伶俐的四姐妹,很有诗才。一天,去南山打酸枣,突然下雨。去山脚避雨。看见财主打着雨伞,催着长工冒雨干活,觉得长工可怜,做起诗来——

大姐:“南山罩乌云,”二姐:“大雨落纷纷,”三姐:“打湿长工脊梁骨,”四妹:“染黑财主心。”

财主听了很恼火,告官。四姐妹被传到公堂,申辩道:“不是辱骂他,是做诗。”县官当即以“大堂”为题,命她们做诗就,四姐妹依旧一人一句:“南山一棵树”,“锯成四个柱”,“盖成大堂老爷坐”,“能给民做主”。县官连声说好,以诬告罪重打财主四十大板。

衙役们也很喜欢四姐妹的文才,也请四姐妹当场做诗留个纪念。四姐妹依旧一人一句:“竹子做大板”“上边长着眼”“看见黑心烂肺人”“打他苦连天”。

四姐妹走出衙门,看见财主捂着屁股,笑着又吟起诗来:“财主胡子炸”,“挨了四十下”,“有心还想去上告”,“屁股害了怕”。

这四姐妹的打油诗,以惩恶扬善的情感为线索,在惩恶的同时,让老百姓乐开怀。

其实,同学们写作文也该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我们也学着四姐妹写首打油诗:

文章有线索,选材有着落,一线通全文,思路摸得着。

(二)典型引路,揭线索。

帽子的故事

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的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瘤,被确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下来,又去上学。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所以仍一如既往,活泼快乐。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这让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截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

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近学校,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1.学生评说文章的线索。

示例:作者将“帽子”作为组织全文的线索来叙事,让全班同学都戴帽子的爱心举措,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朴素的爱、真诚的情,使我们内心不由得涌起感动的浪花,当然也有一份敬佩与感谢。

2.什么是线索呢?

线索是以某个事物、某一人物、某种感情等将文章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

如《帽子的故事》,由开始的小安娜一个人戴帽子的显眼,到大家都戴帽子的平常,再到最后的安娜忘记了自己戴帽子这件事,正是在“帽子”这一线索的贯穿下,老师的那种朴素而真挚的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巧用线索,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串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三)结合课文,说线索。

学生自由评说本单元课文的线索。

在学生评说的基础上概括:

1.以人物为线索。《我们家的男子汉》,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

2.以事物为线索。《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往事。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社戏》以中心事件“社戏”为线索,写出“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事件过程,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四)方法指导,议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如果把叙述中种种的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丝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才能组织得有理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线索的安排除了以上所说的以人物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外,通常还有以主题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时间、地点、见闻、事因、赞语等为线索。

1.阅读《静静的阅览室》,思考文章的线索。

静谧的夜晚,我踏着朦胧的月光走向学校阅览室。同往常一样,这儿坐满了人,但一片宁静,唯有轻轻的翻书声。 

从书架上拿了一本新出的《演讲和口才》,我走到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旁坐下。她正在看一本《读者》,神情专注,好像丝毫未觉察到我的到来。翻开杂志,我立刻被《面对批评》这篇文章吸引。生活中总会被人批评,批评对我们有很大的裨益。可是,以往面对批评,我的心里总不是滋味,也不知道如何真正虚心接受或委婉地提出异议。这篇文章说得真好:如果对方批评不对,切勿武断反击或假装接受,应保持冷静……如果批评正确,应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要是早点读到这篇文章,前几天就不会和好友发生冲突了。她善意地批评我,我却不但不理睬,反而用“你也不是如此”去刺伤了她。我感到一阵内疚。 

我抬起头,突然发现身旁的女孩眼里充满了泪水。噢,这善良的女孩一定看了悲哀的故事,为主人公的遭遇潸然泪下。我又听到前面一位男孩轻轻的情不自禁的笑声,他一定看到了什么幽默风趣的内容。再看那边,两个女孩涨红了脸,用手势比划着,大概是读了什么文章在讨论吧。 

啊,这静静的阅览室,其实不平静。每一个读者在这里神游书海,心潮起伏,获得成长的营养。

学生阅读后交流:

示例:本文写作者一次到阅览室夜读的情况,着重写自己和一些“读者”在静静的阅览室里的不平静的读书情况,以“静静的阅览室其实不平静”为线索,贯串全文始终,文章结构紧凑。篇末点题,揭出线索,呼应开头,点明中心。

2.阅读《感谢贫穷》,分析文章的线索。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决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五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小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成了我平生最大的乐趣。小学毕业考试,我以优异的成绩跨进了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着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门。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来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苗,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我只好把一床旧棉被折成两半――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听到屋外山顶上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禁不住颤抖起来,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多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流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天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援助”。我的父亲也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舞厅我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馆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天道酬勤”。当我接过那张本科学位证书时,我的眼圈湿润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菁菁校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敲响了一家家条件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时一身自信,出门时满身轻松,我就这样潇洒地战胜了一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我说我喜欢那份清贫中的个人追求。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名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的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已经摆脱了贫困。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四个字――“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学生交流:

  示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文中的“我”家境贫困,从小到大,吃够了苦,可这也正是“贫穷”这所学校,培养了他独立自主的精神,锻炼了他顽强的意志,让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享受了到了花朵的芬芳,果实的甜蜜。

文章追忆了作者的求学历程:上小学时,“发扬风格”推迟入学,每天往返十多里山路;读中学时,以桌椅代床,用旧棉被折成两半垫底;考上大学后,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还差一半,到大学后,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写作等等。另外,还写了作者大学毕业后的一些事。 

按照了时间顺序,以“贫穷”为线索。因为贫穷,只能“推迟入学”;因为贫穷交不起住宿费,只能“以桌椅代床”;因为贫穷凑不齐学费,只能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但同时,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摆脱了贫穷”,又对贫穷产生了“感激”……“贫穷”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开头“贫穷这个字眼,似乎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行文的线索,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也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更好地表现了中心。

方法总结:总之,写人记事时,线索要分明,可以以事物为引子,串联情节;以人物为眼线,安排发展;以事件为轴心,展开故事;以感情为动力,推动向前……

设置线索时还需注意:

① 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

② 下笔之前先要想清楚,动笔的时候也要表达明白。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③ 按照思维条理正确组织语言。几个意思,哪个该先说,哪个该后说,想清楚再下笔。 

④ 线索的确定必须有利于情节的开展,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

⑤ 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五)实战演练,突线索。

1. 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写一段文字。 

2.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写一段文字。

任选一题,学生自由创写。

学生创写后交流:

示例(一):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将近9点,屋外传来了清脆的车铃声——爸爸回来了。我不停地摸着手里那张缴费单,唉,家中欠了那么多的债,我怎么向爸爸开口呢?妈妈把早已准备好的毛巾和衣服拿给爸爸,他却放在一边,连忙从窗台上抓起一块抹布擦起他的车来。这辆车,带着爸爸“闯荡江湖”一年多了,风里来,雨里去,已经成了爸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磨磨蹭蹭地挨近爸爸,把学校发下的缴费单递给他。他把缴费单反复看了几遍,然后摸出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叹了一口气。屋里很静,爸爸的叹息声伴随着风雨声拖得很长。突然,烟头猛地一亮,爸爸倏地站了起来,走到车旁,用手拍了拍车座,轻轻地对我说了声:“睡吧!” 

第二天课间,爸爸来了,掏出300元钱,让我交给老师。我疑惑了:“家里哪来的钱呢?” 

晚上,我回到家中,发觉少了什么,——“车”!爸爸的自行车呢?我一下子明白了:爸爸为了给我凑足学费,卖了他心爱的自行车。我鼻子一酸,眼泪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简评: 

这段文字以“爸爸的自行车”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借“自行车”写深沉无私的父爱。前半部分细致地描写父亲如何喜爱他的自行车,为后文卖车做反衬蓄势,使父亲卖车显得不同凡响,从而更突出了父亲的爱;再如,写父亲反复看“缴费单”、“吸烟”,使后文父亲卖车显得合情合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示例(二)

我家阳台上的那盆花

小时候去公园玩,看到了公园里种的菊花,姹紫嫣红,我十分喜欢。回去后,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盆。从此,我家的阳台上便多了一盆菊花。

那时,我刚上幼儿园,每次看到妈妈拿着喷壶浇花,就跟在后面,也拿着小水壶,学着妈妈的样子浇灌着花。看着花儿在水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和风的吹拂下渐渐的长大,我隐隐体验到了生命的概念。因为它,我在路上看到蝴蝶再也不乱抓了,看到小野花再也不乱踩了。

后来我上了小学。一次,我在大型的考试中失利了。天下着大雨,我望见阳台上的那菊花,在大风的猛烈攻击下,在大雨的肆意冲刷下摇晃着,但它仍然坚持着,努力挺直它的腰肢。我怜惜地把它搬回室内。她的枝叶虽然有些损伤,但枝干仍然强劲而挺拔。我忽然明白了将如何对待面临的考验。这盆花,教会了我战胜挫折。

上了中学,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我的成绩得不到提高,我十分着急。那天,我偶然来到阳台上,发现那盆因枯萎而被我弃置已久的菊花,经过了冬、春、夏,它竟然又长出了花苞!我惊叹于它执着而顽强的生命力!猛然,我明白该怎样做了。正是这盆花,教我立定目标,不屈不挠。

那盆花,见证了我的成长,我感谢它。

简评:

这段文字以中心事件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买花、种花、观花、赞花,条理清楚,见证成长。

五、才情展示。

从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1)我爱我家

(2)那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了

写作要求: 

1.选择恰当的线索,条理要清楚;

2.围绕线索安排材料,中心要突出;

3.语句通顺,力求优美;

写作指导:

【题目一】 我爱我家

家,我们每个人都是最熟悉的。那里有最亲爱的父母,最心爱的玩具,最熟悉的摆设,每一样东西闭着眼睛你也能说出它的特点来。而且,你对家里的一切都会充满感情,这就是对“家”的热爱。爱什么或者爱谁,要明确对象,要表现其值得爱的地方和特点,爱到什么程度,要突出表现自己对家以及家中的有关对象“爱”的情景。

【题目二】 那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了

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的日子里,在自由自在的假期中,在学习某种新东西的过程中,你一定曾经有很多时候开心地笑过、伤心地哭过……这些,只要你调动一下记忆的密码,都会如潮水般涌现出来,有的甚至使你动了真情。这是一道选择的标题,除了正标题之外,括号里还列举了三个,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写作的中心。题目中的“真的”含有强调之意,一定要是真实的事情。无论是写“哭”还是“笑”,或者是其他情感,都要以原因为重点,写出过程和变化。

雷真民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