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7-02-21 手机版


21 与朱元思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作者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美点寻踪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皆以写景见长。

1.背景知识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2.“骈体文”的有关知识。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开头的“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磁带,学生想象画面及听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1.实写语句讲解。

(1)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2)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的地势,争着向上。

(3)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5)相鸣:相向和鸣。

(6)戾天:到天上;戾,至。

2.虚写语句讲解。

(1)息心: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2)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3)经纶:筹划、治理。

(4)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边,名词作状语。

(5)犹:好像,如同。

(6)交映:互相掩映。

(7)见:同“现”,显现,显露。

3.重点句子的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涛,与快马无异。)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老鹰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山峰也平息了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是白天,也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还漏出点阳光。)

4.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5.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从“风烟俱净”到“天下独绝”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学生齐读这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2)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水,突出“异”。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

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学生齐读这一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从“夹岸高山”到最后写山,突出“奇”。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凸显了山水的魅力。

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充,补写群峰中林深叶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胜、流连忘返。

学生齐读此段,想象富春江两岸山上树木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在上一节课里,我们一起疏通了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了作者在信中所写的从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在这山水的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下面我们一起继续深入课文,看一看“奇山异水”下的情怀。

1.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一种意境?

文章第一语段总叙富阳至桐庐的景色,空灵澄澈,境界开阔,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总揽胜景,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独有形象,特征鲜明,意境清新,不仅使其山光水色宛然在目,而且引人入胜,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下文先写“异水”,作者以精练清新的笔触,从静、动两个方面来描绘富春江的江水之美,着重突出稳静的秀丽美和飞动的雄奇美,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地展示出富春江水千姿百态、“天下独绝”的个性特征。接着写“奇山”,从四个方面写山,突出山势之奇、山音之奇、山意之奇、山林之奇。全文山水分写,交互生辉。水有山相映,便充满灵性;山有水相映,便增其生机。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又把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创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深幽的“独绝”意境,人若置身其间,纵目骋怀,无不为富春江绝美的景色陶醉倾倒而心旷神怡。

2.文章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景,找出其中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1)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朗气清、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水流曲折,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2)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3.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4.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融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广阔,令人神清气爽。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词语背后的准确,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代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既代表了山水中特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5.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它有何深意?

最后四句很像电影中一个“淡出”的镜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犹言明中有暗;“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犹言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全文,余味无穷。

第一部分: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部分:具体描绘水之“异”,山之“奇”。

1.形声兼备,动静互见。

形声兼备,时而绘山水之形,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时而摹鸟禽之声,如“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达到形声相融的意境。

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的手法。

2.虚实相间,骈散结合。

如果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的景物描写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同时文章又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具体描写时,给人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简笔勾勒的美感;侧面虚写中含有形象,且从真实性角度看,又觉合情合理。

本文中的“风烟”句、“从流”句、 “急湍”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文章虽用骈体,但也有散句穿插其中,另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与朱元思书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分写异水千丈见底——水之清急湍猛浪——水之急奇山高山寒树——山之高负势轩邈——山之势泉鸟蝉猿——山之韵息心忘反——山之美横柯蔽日——山之幽

在教本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多读、多思、多品,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进行广泛的知识跟进,并让学生参考相关文章进行自主地点评。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的共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

22 五柳先生传

知识与技能

1.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

2.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进行课文注释,感知文章。

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

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难点

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品性,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露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

(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他的作品中,哪些反映了此个性?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他29岁出仕,做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回柴桑归隐。现存作品130余篇,其中《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等都是著名篇章。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因他的屋边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本文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虽然用了传记体裁,却又颇似一幅人物画像。作者以“五柳先生”为这位隐士的名号,实际上是以他自况,艺术地再现自我形象,用客观描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

1.听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处所。

(2)每有会意 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

(3)亲旧知其如此 旧,旧交、旧友。

(4)造饮辄尽 造,往、到。

(5)期在必醉 期,希望、愿望。

(6)短褐穿结 穿结,打补丁。

(7)衔觞赋诗 觞,酒杯。

(8)以乐其志 乐,以……为乐。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1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空荡、空寂。

2.一词多义。

(1)之:①或置酒而招之 ②黔娄之妻有言

①他,代词;②的,助词。

(2)言:①闲静少言 ②黔娄之妻有言

①说,说话;②言语、话。

(3)其:①亲旧知其如此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③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①他,第三人称代词;②其中的;③语气词,表揣测、反问。

(4)甚:①不求甚解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详细;②重要。

(5)意: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目似瞑,意暇甚

①意旨;②神情。

(6)得:①家贫不能常得 ②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①得到;②益处。

(7)去:①曾不吝情去留 ②日始出时去人近

①离开;②距离。

3.古今异义。

赞曰 亦不详其姓字

赞:传记后附的评论性文字。今义指称赞、赞美。

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别名。今指文字。

4.翻译下列句子。

(1)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3)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以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6.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7.你能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一句中看出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五柳先生只是个出身平凡之人。

8.五柳先生把名利看得很淡,文中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9.“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10.五柳先生有哪些特点?

(1)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读书方法,即读书时不死抠字句。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和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的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爱饮酒。“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看到了一个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五柳先生。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一起继续走进文章去探究。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求知和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醉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3.“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欣然”是高兴的样子,“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

4.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缛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5.“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又怎么能“晏如”?

五柳先生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他却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这与古代圣人先贤的激励是分不开的。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是如此。

6.请同学们寻找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并思考这个字体现出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不”字。

(1)淡泊名利: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爱好读书著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3)嗜酒如命,率真放达: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安贫乐道: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8.通过课文中的介绍,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沉默寡言的五柳先生。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9.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

10.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了他“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这三个爱好,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描写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简陋。文章把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地刻画了人物。

11.文中最为详写的是他哪方面的特点?

写五柳先生的喝酒,最为传神。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即主体部分,叙述了五柳先生的生平行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作者对五柳先生的评价。

1.多用于否定句。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说:“‘不’字为一篇眼目。”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为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语言平淡自然,不事雕琢。

本文语言朴素,不讲究辞藻的华美,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用平常的语言叙述,不刻意雕饰。笔端带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安于贫穷、诗酒自娱、悠然自得的乐趣。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人物:五柳先生

体裁:传(正文——赞)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 志趣高雅

志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旷达自任 隐士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 安贫乐道

生活环境:环堵萧然、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在课文翻译上不要求逐字逐句解释,只求意译。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人物精神境界的体会。

基于以上要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

文言文的读是很重要的,读通、读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让学生听读、自由读、朗读、适时点评,在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语言特点是多用句式整齐的否定句,有的同学更已通晓了文意,这样,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就轻车熟路了。

本课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从课文本身理解人物,也体会到这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对这种生活方式,同学们看法不一,我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当今社会作了比较,让他们深入理解了陶渊明的选择是有其社会原因的。从而培养了他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23 马说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环境,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重点

1.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3.拓展延伸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人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年龄已经很大了。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曲,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因为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朝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与孟东野书》《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有名的文章。

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具有“炜晔而谲诳”的特点,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本文以“马”为说的对象,是指借写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1.听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朗读时要注意语句的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重点词语的理解。

(1)祇:只是。

(2)辱:受到屈辱。

(3)骈:并列,一同。

(4)是:这。

(5)能:才能。

(6)见:通“现”,表现。

(7)且:尚且。

(8)等:相等。

(9)安:怎么能

(10)临:面对。

2.一词多义的理解。

(1)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2)不以千里称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

食不饱:吃。

(4)其真无马邪: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

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

(5)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6)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3.通假字的解释。

(1)食:通“饲”,喂养。

(2)材:通“才”,才能。

(3)见:通“现”,表现。

(4)邪:通“耶”,吗。

4.难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啊!

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6.第1自然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7.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什么?

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8.第2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0.第3自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人不识马。

11.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上节课中,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看到了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而只能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者为什么要写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开篇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就应该先有伯乐。因为如果人无法将千里马与普通的马区别开来,那千里马就等于是普通的马。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何作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马说》中起论点的作用,下文都是从反面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4.当“千里马”被埋没时,它的遭遇怎样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俗话说,不平则鸣。韩愈为何要替一匹马的不公遭遇鸣不平呢?这岂不是小题大做?你们怎么理解呢?

韩愈是以此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千里马在这里也指人才,而伯乐则是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这里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并非小题大做。

6.关于“托物寓意”写法的理解。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

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感情?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恨的心情。

8.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吗?

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9.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第1自然段末句“不以千里称也”,表达出作者对名马受屈、埋没的不幸遭遇无限惋惜、慨叹,语气极为低沉。

第2自然段最后说“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了反诘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激不平。

第3自然段写道:“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后面用了感叹号,是对那些一无见识却又妄自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是对上述错误结论的反诘,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字铿锵,凝聚着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鄙视,直抒郁结已久的不满的感情。

10.体会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

在结构方面,本文脉络清晰,丝丝入扣,全文围绕“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

第1自然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以视为总纲,旨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开一笔,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从反面说明了基本观点,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问题,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继而水到渠成地叙写千里马被屈辱、埋没的不幸遭遇,作者怀才不遇的苦衷隐含其中。

第2自然段写千里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华,揭露问题的实质——“伯乐不常有”。“安求其能千里也?”之反诘,吐尽心中的愤懑与不平。

第3自然段尽数统治者的种种愚妄浅薄,令人切齿;进而引发感慨,揭示中心。“其真无马邪”一问,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其真不知马也”一答,如泰山压顶,直捣黄龙。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1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含蓄的特点。

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

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蕴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12.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

就一般而论,提出要有伯乐来识别名马、培养千里马,即要有知贤识才的人来挑选、荐拔人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期待像伯乐那样的贤君来赏识、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这是不可取的。

13.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14.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揭示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点明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

本文属于“说”这种体裁,与现在的杂文相似。本文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托物寓意,结构精巧。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2.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唯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马 说

韩 愈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古诗文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中的深意,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复述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浙江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他在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被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擅长传记的写作,他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全集》。

1.题解

东阳,现在浙江省东阳市,明朝属于金华府。马生,即马君则,当时是国子监太学生;“生”是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作者当时已经69岁。“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这篇序的作者,有名望有地位,但并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如话家常,质朴亲切,令人容易接受。

2.背景资料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在太学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听完后指正、评价,教师作适当补充。

4.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1.重要词语的解释。

(1)即:就。

(2)嗜:喜欢,爱好。

(3)致:取得,这里是“买到”的意思。

(4)每:常常。

(5)怠:懈怠,放松。

(6)走:跑,引申为“赶快”。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既:已经。

(9)加冠: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10)硕师:才学渊博而有名望的老师。硕,大。

(11)趋:快步走,奔赴。

(12)填:充塞,挤满。

(13)降:和缓。

(14)辞色:言辞语气和表情态度。

(15)援:引,提出。

(16)质:询问,请教。

(17)请:请教。

(18)或:有时。

(19)叱咄:大声斥责。

(20)至:周到。

2.一词多义。(1)和:缓解、暖和(久而乃和),谦和(言和而色夷)

(2)冠:天下第一(太尉以才略冠天下),男子20岁成年(既加冠)

(3)请:请让我(战则请从),请教(俯身倾耳以请)

(4)再:第二次(再而衰),两次(日再食)

(5)患: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忧患(无冻馁之患)

3.古今异义。

(1)汤:古义:热水(媵人持汤沃灌) 今义:菜汤

(2)走:古义:跑(走送之) 今义:行走

(3)趋:古义:快步走(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义:趋势

(4)或:古义:有时(或遇其叱咄) 今义:或者

(5)卒:古义:最终(卒获有所闻) 今义:士兵

(6)假:古义: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今义:假期

4.词类活用。

腰:名词作动词,腰挂(腰白玉之环)

5.通假字。

(1)支:通“肢”,肢体(四支僵劲不能动)

(2)被:通“披”,穿着(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通“饲”,给饭吃(日再食)

6.虚词辨析。

(1)以:介词,用(以衾拥覆)

介词,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连词,来(无从致书以观)

(2)之:代词,他(录毕,走送之)

助词,的(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弗之怠)

7.重要句子的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庭贫穷,没有办法找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冒着严冬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皮肤冻裂了我也不知道。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与我同住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有白玉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子,浑身光闪闪的,就像神仙一样。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乐的(读书)事,(我)不去理会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

8.学生结合注释和教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我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梳理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文章的大意。下面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宋濂先生在文章中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是要告诉同乡什么。

1.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老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5)未尝稍降辞色。

2.作者写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3.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的?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所学都不如作者,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4.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条件的艰苦,其中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指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取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

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作者最后以“勤且艰”概括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5.揣摩语言,赏析本文的语言美。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形象地写出了抄书的艰难。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借写先达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反衬自己虚心求学、百折不回。

(3)“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这几句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自己受冻的苦状,反衬出作者求学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

6.教师请语文课代表主持讨论会,就“作者求学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或“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为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生1:逆境成才,这是个亘古常新的命题。困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成功以至成才的关键。

生2:要想自学成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宋濂从小就“嗜学”,成人以后,“益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

生3:“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要有正确的苦乐观,要善于苦中作乐,苦中求乐,化苦为乐,宋濂“以中有足乐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成年后从师求教之难,这里有跋涉之难、食宿之难;虽难而心中快乐。

1.运用对比,突出中心。

本文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作者把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与同舍生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得出学习的进步、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这个结论。在叙述艰苦求学的生活时,用主观上的勤奋和客观上的艰苦作对比。从师时,师严和自己礼恭形成对比;求学时,生活的艰难和求学意志的坚定形成对比。总之,作者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

作者在记叙的同时,又适当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写求师的情景,“门人弟子填其室”;写自己求救时“先达”的表现,“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俟其欣悦”;写自己求救时的谦卑、恭谨,“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写同舍生的装扮,“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作者在记叙、描写的同时,还穿插了议论,突出文章的中心。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得书难——借书、抄书

嗜学 从师难——百里叩首

 求学难——负籍远游

学习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宋濂辞官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生前来拜访,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其目的是勉励他珍惜在太学的学习机会。再者,让学生了解作者宋濂,他是元末明初文学家。让学生通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25 诗词曲五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2.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重点

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难点

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1.诵读法。

2.情景教学法。

3.讨论点拨法。

课文配乐朗读磁带、《明月几时有》歌曲、《春江花月夜》配乐古筝、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杰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通过学习和吟诵,我们能得到美的熏陶,并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曲中,感受其优美的意境,品味其艺术魅力吧!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与白居易齐名,并称为“刘白”;与柳宗元并称为“刘柳”。其诗精练含蓄,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多指陈时政之作。杜牧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其诗立意高远、清俊流利、简洁明快、感慨深沉,七言绝句尤为突出,在晚唐成就颇高。有《樊川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南宋末大臣,抗元名将。以忠烈名传后世,被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其高尚气节为后世所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编《指南录》,作《正气歌》。有《文山先生全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许多词作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晚唐五代词的婉约,开豪放派之先河,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有《苏轼诗集》《苏轼文集》。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作家。其作品多描写弃官后隐逸田园的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时流露出不满。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集《归田类稿》。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召还京城。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遇。在一次宴会上,白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相赠,对刘禹锡二十余年流放的生涯深表同情。刘禹锡即兴写了这首诗回赠,诗中表现了奋发向上的昂扬情绪和不甘沉沦的乐观精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名句。

2.《赤壁》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赤壁”为题,既交代了发现戟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作所要评析的历史事件及地点。

3.《过零丁洋》

本诗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约作于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文天祥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之时。元军元帅张弘范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他出示此诗以明志。学习本诗重在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4.《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是苏轼任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这首词是古代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它是千百年来人们传诵的名作。该词写于宋神宗宗宁九年(公元1076年),此时,苏轼离京“游宦”已有五年,政治上的失意,又与胞弟七年未能团聚。丙辰(北宋神紊熙宁九年即1076年)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作了这首词。

5.《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散曲的曲调名。“潼关”,关名,在陕西省潼关县,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首小令是张养浩调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关中旱灾,赴任途中写的。作者通过怀古,表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愤慨。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

教师指导朗读:

①读准字音。这是朗诵的前提,本诗中注意“柯(kē)”的读音。

②把握节奏。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如“巴山/楚水/凄凉/地”“怀旧/空吟/闻/笛赋”。按意义划分,则要先弄懂句子的意思,如“二十三年/弃置/身”。

③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学生练读。

(4)全班齐读。

2.《赤壁》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诗歌。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3)结合注释,把握诗歌的内容。

3.《过零丁洋》

(1)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范读这首诗。

(2)教师提示:注意把握重音。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应重读加点字。

(3)注意读出情感。全诗交织着忧国之痛和愿为国捐躯的满怀豪情,语调慷慨激昂。

(4)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慨:“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的心胸豁达。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表现了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2.《赤壁》

(1)为什么从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战争。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会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做铺垫。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诗人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碰巧遇到了东风,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没有那场东风,东吴很有可能会灭亡。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指代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人驱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手段之高明。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两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3.《过零丁洋》

(1)这首七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2)颔联的上下句有何联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山河破碎风飘絮”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身世浮沉雨打萍”写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3)颈联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追记过去,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三联抒写了国破家亡之痛,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尾联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激昂慷慨,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请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硬性要求。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6)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豪情。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和《过零丁洋》三首诗,其中抒发的有诗人乐观的思想境界,也有诗人豪爽的胸襟、逼人的英气,还有诗人的忧国之痛和为国献身的高尚情操。这节课,我们学习本课其他的两部作品,看看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1.《水调歌头》

(1)教师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多媒体配以优美的画面。

(2)教师配乐朗诵全词(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3)教师展示朗读技巧,并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速、重音。

(4)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学生评点,教师点拨。

(5)男生配乐读上阕,女生配乐读下阕。

2.《山坡羊•潼关怀古》

(1)播放课文配乐磁带,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2)自由朗读散曲,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怀古之情。

(3)学生自读散曲,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水调歌头》

讨论学习词的上片。

(1)开篇疑问的作用何在?

写出一位政治上失意、处境寂寞的哲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怎么理解“归”“琼楼玉宇”“不胜寒”这些词语?

明写对月宫景况的想象,暗抒对朝廷内政治斗争氛围的感受。

(3)怎么理解“何似在人间”中的“人间”?

指密州,是双关,既与上天呼应,又与朝廷相对。

(4)小结:上片写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

讨论学习词的下片。

(5)怎么理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写月光的转移,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寄寓了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

(6)怎么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表达了作者开阔的胸怀。

(7)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态度?

表现了诗人要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祝愿,并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8)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两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9)小结:对月怀人,抒写离合之情。

2.《山坡羊•潼关怀古》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2)学生讨论散曲的朗读基调,三个部分的语调、语速变化。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从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躇”“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3)“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4)“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写作者远望长安。曾几何时,长安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5)应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6)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代王朝兴起,必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劳民伤财,所以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回首坎坷经历,抒发心头愤懑。

颔联:追忆旧时好友,感叹眼前境遇。

颈联:对比两类人物,展露诗人性格。

尾联:谢友赠诗酌酒,催人振作精神。

首联紧承白诗末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颈联蕴含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尾联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2.《赤壁》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3.《过零丁洋》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颈联: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怀念国家的心情;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颔联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颈联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尾联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4.《水调歌头》

上片:向自然、向宇宙提出种种疑问,以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

下片:转入对人间世界的描写,但仍紧紧扣住“月”字,表达了词人美好的愿望。

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5.《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曲可分三层。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第三层(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结构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发展极其自然。(2)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景、情、理融为一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1)以小见大,深刻警策。通过“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有形象性的诗句,想象了如果“东风不与周郎便”,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2)借物兴感。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以假设之辞,从侧面落笔,出奇立异,耐人寻味。(3)立意新奇。本诗蕴含的深刻哲理是:偶然的机遇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

3.《过零丁洋》(1)笔走龙蛇,纵横驰骋。诗只八句,但却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3)直抒胸臆,毫无矫饰;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4.《水调歌头》(1)步步设疑:问天、问月、问人生。(2)把“天”和“月”人格化,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3)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5.《山坡羊•潼关怀古》(1)以动写静,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2)情景交融,情由景生。小令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形象鲜明,气势雄浑,立意深远。读罢小令仿佛使人看到诗人遥望长安,凭古吊今,关心人民疾苦的形象。不管是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来看,都是元代散曲中的精品。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赠诗)

刘禹锡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事、情、景、理

 感叹身世——写景——愤激 水乳交融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赤壁》(咏史诗)

杜牧

 前两句——兴感之由 非凡的史识

 后两句——借题发挥 豪爽的胸襟

《过零丁洋》(述怀诗)

文天祥

 首联——回顾一生丹心垂史

 颈联——深挚沉痛追忆过去

 颔联——国破家亡 悲愤忧惧 映照千古 感叹眼前

 尾联——以死明志——激情慷慨

《水调歌头》

苏轼

把酒问天 不知何年

上阕 由月感发——求美好生活 情景交融

欲归又恐 起舞弄影

月照无眠 不应有恨

下阕 感月怅别—表思念情怀 情趣盎然

人有离合 千里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咏史诗)

张养浩

 凭吊潼关古迹——峰峦、波涛、宫阙成土

 抒发深沉感慨——兴、亡,百姓苦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大观。今天教学的《诗词曲五首》,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生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了诗歌的优美意境,接受了文化熏陶,提高了文化品位。

教学时,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这五首诗词曲。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舍生取义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豁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感情因素,都应准确把握。

雷真民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