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 乡愁 我用残损的手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黑人谈河流 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7-02-18 手机版


 1 诗两首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马思聪的《思乡曲》磁带。

2课时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当祖国遭受侵略者蹂躏的时候,人民奋起反抗,著名诗人艾青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海峡两岸,多少亲人不能团聚,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的时候,不禁唱出淡淡的《乡愁》。

1.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艾青是继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2.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值此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艾青用笔饱蘸深情地写下了《我爱这土地》。

《乡愁》

这首诗写于1972年。同所有漂泊到海岛的人一样,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又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柔情而又真挚的《乡愁》。

《我爱这土地》

1.教师深情地范背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作诵读提示: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示例: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4.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明确: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乡愁》

1.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教师作诵读提示:

《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慢板”,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教师作示范朗读。

4.“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我爱这土地》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为什么小鸟喉咙嘶哑了还要歌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到写作这首诗的1938年,我国的华北、华南、华东也相继沦陷,可以说我们的祖国处在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此时的艾青在武汉目睹了这一切,他为小鸟都即将失去它的栖息地而悲愤。鸟儿唯有用声音不停地歌唱,为大地悲鸣;诗人只有不停地创作、为民族呐喊。鸟儿悲鸣到声音都嘶哑了,诗人历时七年的创作也让他疲倦不堪,但他仍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仍然不愿停止。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4.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5.评说诗中“鸟”的形象,用“这是一只________的鸟”句式说话。

(1)这是一只歌唱得喉咙嘶哑的鸟。

(2)这是一只在炮火连天的危机时刻仍奋发歌唱的鸟。

(3)这是一只和祖国生死相依、对祖国忠贞不渝的鸟。

“鸟”的形象正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鸟”的歌唱是诗人也是全民族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的表白。

《乡愁》

1.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的?

邮票——写信可寄家愁 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 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2.其实,除了这些形象事物之外,还有很多事物能触动我们心中的痛、触发我们的情感,引起我们的愁绪。想想看,还有哪些具体形象?你能以句型“乡愁是____________”再为乡愁打个比方吗?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那根灵魂深处搏动的血管 乡愁是雨中渴盼虹桥的芭蕉 乡愁是秋天的落叶,飘飘悠悠,飘到何时愁方休

这首诗,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乡愁,子思母念,乡愁可人;夫妻爱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绪祖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再去读一读,并把它背下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这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下面我们接着来体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我爱这土地》

1.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2.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揭示全诗主旨。(2)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3)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中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感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诗人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心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是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乡愁》

1.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十几亿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意象之上,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3.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是全诗的诗眼,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4.《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每一节均为四行,第一行三字,第二行十字,第三行四字,第四行五字,各节对应位置上的诗行字数相等。《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芜杂。

5.《乡愁》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结构的复沓升华了这首诗的思想意义,使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显得既深情绵邈,而又庄严正大。

6.诗中化抽象的乡愁为具体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在我国古诗词中是经常使用的。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和课前收集的资料,列举含有“乡愁”的诗词句。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教师点拨: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下,“愁”有了重量,可以搬上船;“愁”有了动感,如同汹涌澎湃而绵绵不绝的春水;“愁”如影随形,漫天飞舞。“愁”无处不在,有多少游子,就有多少离愁——

7.比较阅读,提高诗歌欣赏的能力:

余光中和席慕蓉的《乡愁》,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把传统文化中的永恒主题——乡愁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籍贯在内蒙古,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那里的土地。而在这之前,她只有在梦里、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

但在思想深度上,她的《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我爱这土地》

第一部分(第一节):以鸟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

第二部分(第二节):直抒胸臆,以“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诗在隔开一行,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之后,转换了角度,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乡愁》:

第一节:写小时候离家外出读书,小小邮票封封家书寄乡愁——思念母亲。

第二节:写长大后奔走他乡谋生,窄窄船票趟趟归路连乡愁——思念爱人。

第三节:写到后来时空隔离沟通,矮矮坟墓生死分离断乡愁——怀念母亲。

第四节:写眼下两岸分离聚首艰难,浅浅海峡中华儿女凝乡愁——思乡思聚。

《我爱这土地》

这首抒情诗采用了象征手法表达情意。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其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乡愁》

这首诗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我爱这土地》

(1)意象丰富,构思精巧。

诗人借助丰富的意象,用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向我们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他把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取得了绝佳的艺术效果。

(2)想象奇特,感情真挚。

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深沉的爱。全诗感情深沉而浓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乡愁》

(1)借物喻情,富有形象美。

诗人从广泛时空中提取四个意象,借物喻情,用“邮票”代表小时候对母亲的思念,用“船票”表达对妻子的思念,用“坟墓”表现与母亲的死别,用“海峡”抒发家国之思。全诗用具体可感的事物表达抽象的“乡愁”,富有形象美。

(2)结构精巧,富有音韵美。

全诗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对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形式整齐中有参差之美。同时各节在同一位置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其中“乡愁是……”与“我在这(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以及四节中“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词的运用,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诗人自己    土地——祖国大地    河流 风——抗争精神    黎明——胜利的曙光意象朴实象征深远

      常含泪水         爱得深沉     直抒胸臆热情澎湃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故乡之思  ↓家国之思

由单纯幼稚的孩童到多愁善感的少年,初中生多了些腼腆,多了一份深沉,但有时洒脱的外表下其实藏着追求独立、张扬个性的一颗不羁的心,的确,初中生成熟了许多,在课堂上很少举手,但不等于他们表现欲弱了,而是他们不屑于人云亦云,他们要表现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我们的朗读决不能只是让他们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机械活动,而是要鼓励他们在朗读中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当朗读成为一种审美活动,朗读者就是在扮演双重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朗读本是极富创造性的行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尽显他们的个性才华?我觉得要做到朗读的开放性。

朗读活动的“开放性”是指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让学生自由地读、放开来读,不要限制得太死。朗读本是读者对文本理解的外化表现,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对文章各人有各自的理解,那么他们对朗读的处理自然会有所不同,老师不能要求他们按统一模式来读,而要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理解,抒发和张扬自己的情感个性。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配乐朗读磁带、文本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祖籍南京,生于杭州,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早在1928年就已发表,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日军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

据冯亦代回忆:“我昔日和他在薄扶林道散步时,他几次谈到中国的疆土犹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如今他以《残损的手掌》为题,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

(《香港文学》1982年2月号)

1.听录音磁带,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

(1)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3.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了祖国的哪些地方?

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先触摸了地图上的沦陷区,又触摸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

4.诗人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变化?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5.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画面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6.这首诗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这句是以情侣关系和母子关系比喻,把诗人对解放区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这句诗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

(3)“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诗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句诗用“广大的土地”借指整个中国,用摸索中的想象把对敌人的恨和对中国人民的爱细腻地表现出来。

第一层: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总起下文。

第二层:诗人想象着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地图上的沦陷区。感情色彩是消极的、冷色调的。

第三层:诗人想象着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地图上的解放区。感情色彩是积极的、暖色调的。

这首诗运用想象的手法,对沦陷区和解放区的现实事物进行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1.巧用对比,突出情感:

前半部分,是作者想象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忧愤。诗人的情绪还投射到更多的对应物上: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都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这里作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加重了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

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2.押韵方式,灵活多变。

这首诗有着较为特别的押韵方式。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诗句押一个韵。例如从第五行开始,押韵的韵脚依次是“乡——幛——芳——凉”“骨——出”“草——蒿”“悴——水”“山——暗”“抚——乳”“掌——望”“活——国”。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凋一致的节奏。

1.以读带品。

以读促品是本课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里,通过几遍要求不同的朗读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读和品互为方法和结果。

2.青春时代应该是诗的时代。

可是很多同学误以为诗歌的凝练就意味着抽象,学着写诗,却写得空洞苍白。还有的同学很少读诗,甚至有的同学惧怕诗歌的学习。本课的重点放在领悟诗人借助哪些具体形象抒发情感上,消除了这一部分同学的误解,使他们在情感上又向诗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对诗歌的认识,有利于课外的阅读和练笔。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理解课文,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1.诵读感情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配乐朗读磁带、舒婷与“朦胧诗”的相关资料。

1课时

爱国是一个古老的主题,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代代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怀着拳拳的儿女之心,用诗歌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去聆听她的心声。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发表于1979年。从“文化大革命”中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经历过深重灾难后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生发出一种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正是在这种感情的推动下,舒婷写下了这首抒情短诗。

朦胧诗

朦胧诗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暗示、通感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诗歌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契合。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2.第一节中,诗人构思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诗人构思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第二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第三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表现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第四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庄严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由”,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6.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庄严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之光的折射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7.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倾诉,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8.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的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全诗共分四节。

第一节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重写实。

第二节写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的希望,重写虚。这两节写祖国的历史。

第三节写祖国的现在,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千年古国获得新生。

第四节写“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最后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结束全篇。

本诗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意象,描写了祖国苦难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这首诗带有政治色彩。但它不议论,只描绘,这是本诗一大特色。诗中所有的象征和比喻,既质朴,又恰当,每一个词都与被描绘的景物、形象紧密契合。诗人既用含有自己民族要素的眼睛观察,又以人民能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写出人民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精神实质和典型色调,她感到的和说出的也正是同胞所感到和所要说的。

诗人在本文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花朵、理想、胚芽等,又分别在它们前面加上了或长或短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簇新”等,较好地传递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使诗意的语言具有色彩,更加具体可感,一个个画面仿佛在读者眼前一一掠过,在此基础上,诗人向祖国深情诉说,把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另外,“迷惘”、“深思”、“沸腾”、“富饶”、“荣光”、“自由”的连续使用,也使文章显得更连贯、更有层次,同时这些渐进式的词语如一首乐曲,逐渐奏到了高潮,达到了感情的极致。

诗歌与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诗是和乐而歌的,语言具有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也具有这一特点。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很适合诵读。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细心体会作者对祖国深挚的感情,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4 外国诗两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1.诵读法: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

2.合作研讨法:

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体会《黑人谈河流》中“河流”的意象以及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的写法,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

配乐朗读磁带、多媒体、俄罗斯风情图片。

1课时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歌唱。我国的诗歌是这样,外国优秀的作品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

莱蒙托夫(1814—1841),19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1837年他因为普希金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抒情诗名篇有《述怀》《诗人》《匕首》《祖国》等,长诗20余首,以《恶魔》《童僧》为代表,此外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兰斯顿•休斯(1902—1967),美国诗人、小说家,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代表作有诗歌《新的歌》《让美国重新成为美国》,长篇小说《辛普尔这样主张》等。

《祖国》

这首诗发表于1841年4月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斯拉夫派诗人何米亚科夫发表了题为“祖国”的诗,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就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莱蒙托夫便以《祖国》一诗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指明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同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诗歌发表后,别林斯基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普希金式的诗”,杜勃罗留波夫认为诗人达到了“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

《黑人谈河流》

这首诗是休斯在乘车去墨西哥的旅途中一气呵成的,他自己说“用了十分钟至一刻钟时间”。列车缓缓地从密西西比河上的铁桥上驶过,诗人由这条古老的河想到黑人的命运,想到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奴隶制,亲自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又想到黑人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本诗就这样产生了。

《黑人谈河流》中的四条河流

幼发拉底河: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幼发拉底河沐浴”,说明黑人历史悠久。

刚果河: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黑人曾在那里构筑茅舍。

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也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黑人曾在那里用血汗和泪水为埃及法老堆砌金字塔。

密西西比河: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的黑奴获得解放。黑人曾经伴着密西西比河歌唱,送走了无数金色的黄昏。

1.《祖国》

(1)听配乐朗读磁带,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并纠正读音的错误,标识停顿。

(2)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及表现的主题。(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风情的图片,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有更直观的感受)

这首诗,诗人描画了一幅幅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风俗画:打谷场上堆满了丰收的谷物,农家的茅舍覆盖着稻草,还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的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所有这些诗人无不感到亲切和愉快,他“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满怀兴致,不知疲倦。画面背后,深藏着的是诗人对祖国人民及其生活的热爱,这还包括他们的生活环境在内,即诗人所说的“奇异的爱情”。

(3)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

2.《黑人谈河流》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在这首诗里,“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短短的几行诗,诗人的思想超越了久远的年代,回溯了人类的历史;跨过了广漠的空间,履及亚洲、非洲和美洲。但仔细分析诗歌表象,可以判断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我在河流的哺育下生存、发展,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我认识河流”这一句诗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诗人是借遍布世界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歌唱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发祥地,歌颂黑人曾经作出过的杰出贡献,表达对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政策的蔑视。

(2)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祖国》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哪一语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情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的想法。下面的诗句围绕这种“爱情”展开。

2.作者通过哪些形象来表达这一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在第二节诗中,诗人首先铺叙了俄罗斯的草原、森林、河流的景象,又详尽描述了自己在乡间小路上奔驰的过程,接着截取几幅祖国土地上常见的、令他感动的画面。正是这些寻常景物,在日厮夜守中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情”。在第三节,诗人将笔触深入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首先详细描写了农家生活的场景:打谷场、农家茅房、小窗,接着描写自己和农人一起欢聚到深夜,借此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3.改写诗句,歌唱祖国。

(1)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分号为限,可分为四部分,任选一部分改写成散文,必须用进下列词语:温馨宁静、质朴简单、美不胜收、刻骨铭心。

(2)教师出示自己的范文,如第三部分,可以改写为:

我喜欢这样的温馨宁静的时刻: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村的路口,看看那堆满谷物的打谷场,从那里飘来阵阵丰收的馨香;再回头望望那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在暮色中静默无言,是那样和蔼可亲;在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后,是乡亲们质朴简单的日子……这样平常而普通的乡村风景,在我眼里美不胜收,因为,我刻骨铭心地爱着这片土地!

4.《黑人谈河流》这首诗中的“我”指作者吗?

诗中的“我”不是某个具体的黑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

5.诗中“河流”象征什么?“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指什么?

诗中的“河流”象征历史。“古老的黝黑的河流”喻指黑人的悠久历史。

6.“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中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在课文中,“河流”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8.兰斯顿•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与莱蒙托夫的《祖国》同为爱国情怀的名作,但又各有特点。如果说《黑人谈河流》深邃中现自豪,那么《祖国》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祖国执著的“爱情”。在对“爱情”的阐释里,诗人没有选择什么波澜壮阔的事件或是不同寻常的场面,只描写了自己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的描述背后,是诗人对祖国俄罗斯的真挚感情。

《祖国》

第一节:强调诗人自己对祖国的“爱情”是无法替代的,总领下文。

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第三节:诗人怀着快乐的心情详细描写农家生活的场景。

《黑人谈河流》

第一部分(第一节):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

第三部分(第五节):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因见证了历史而显得深邃。

《祖国》

这首诗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的生活场景及风俗,表达了诗人对俄罗斯独特的奇异的爱。

《黑人谈河流》

这首诗以“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回顾了人类的历史,突出了黑人种族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地位,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对唤起黑人争取自由的热望和为美好未来而斗争的信心,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祖国》

笔调平实,情感真实。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热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对寻常的生活描写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黑人谈河流》

1.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思想逻辑。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诗歌表象,可以得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生存、发展,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2.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使诗行结构整齐均衡,又不失之呆滞;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和谐。

        《祖国》    

      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统摄全诗)

 俄罗斯原野景色:草原 森林 河流 白桦

 农家生活:打谷场 农家茅房 小窗 饮酒

笑谈 舞蹈(平实中见真情)

      《黑人谈河流》

       休 斯

   核心词“河流”(历史的象征)

中心诗句“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种族)

     幼发拉底河沐浴

深邃 刚果河畔盖茅舍

     尼罗河畔建金字塔

自豪 密西西比河听歌声 

教学课文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如俄罗斯风情、黑人种族的文明史。教学中,要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如何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雷真民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