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情铸民族魂——四川省汶川地震大救援侧记(教师随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2017-01-16 手机版 | ||||
赵杉领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一百多个城市、乡村突发一场惊心震魄的8·0级强烈地震。也强烈震憾着中华同胞的心。 一 一刹时,天柱动, 山摇地裂,房倒楼倾, 黄尘盖地,日月朦胧, 走兽恐吼,飞禽惊鸣…… 一场惊天魔难, 吞噬了多少无辜生灵! 顷刻间—— 十万平方公里的群山莽岭, 在剧烈地抖动。 千千万万中华同胞啊! 蒙难于一片废墟之中。 群山在恐呼,遍地是血涌, 城镇在凄唤,村庄正悲恸。 警讯,飞传神州南北城、乡, 警讯,上报各级党政部、厅。 党中央,即刻召开紧急会议, 国务院,当场下达抢救命令。 总书记,亲自部署, 温总理,立即启程, 亲率救灾指挥部向遥远的灾区—— 连夜飞行。 紧急开进了—— 陆海空三军将士; 火速出发了—— 各省区公安干警; 连夜上路了—— 一支支消防队伍; 立即起程了-—— 一队队医疗精英…… 举国上下,雷厉风行: 派人员,进发!进发! 向灾区进发! 调物资,供应!供应! 无条件供应! 二 蜀道难,难似上青天! 通往灾区的路啊—— 桥梁断裂,隧道塌坍, 救援车队喘着粗气, 排成了无奈的长串。 暴雨,肆虐地恶降, 余震,正接连不断。 救援车队,行进艰难, 各路援军,人心如煎。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困难,摆在面前, 救命,刻不容缓! 此刻—— 灾民正危难!同胞在呼唤! 此刻—— 一架架直升机,奉命起飞了, 载着救援空降兵, 驶向了雷雨交加的崖顶,云端。 此刻—— 消防特派组,武警突击连, 海军陆战队,陆军加强团…… 各路齐发强行军, 跋涉于崩石滚动的险峰,深涧。 三 十万平方公里啊! 一百多个乡镇。 数千万同胞的生命啊! 正面对着无情的死神。 十三亿中华儿女啊! 谁不牵肠揪心? 灾难,就是呼唤和号令! 时间,决定着死亡与生存。 灾民同胞,我们来了! 这声音来自北京、上海、长春。 灾民同胞,我们来了! 这声音来自郑州、武汉、深圳。 灾民同胞,我们来了! 这声音来自香港、台北、澳门。 灾民同胞,我们来了! 这声音来自天涯海角的—— 旅外侨民,炎黄子孙…… 十几万救援大军啊! 从四面八方奔来—— 挺进!挺进!!挺进!!! 这浩大的营救大军啊! 谁是志愿者?谁是调遣军? 谁是远道来?谁是当地人? 彼此奔忙在一起, 谁也来不及辨认。 都是同一张紧张而焦急的面孔, 却呼喊着南腔北调的不同口音。 这是一支自发组织的救援队—— 人称“十三义士”的唐山人。 他们中间有父子,也有弟兄, 因为来得匆忙,没顾得告诉家里人。 这是十名志愿者, 来自山东一乡村。 他们开着自己的农用三轮车, 四天三夜车不停。 这是一对夫妇自愿者, 不约而同齐报名。 他们把幼小的孩子留在家, 托付给白发苍苍的老母亲。 这位青年虽然也穿着军衣, 但此刻却是一名“编外兵”。 他服役于海军某部, 请了假回家探亲、结婚。 途中临时改变了乘车方向, 直奔灾区而来,执行“军人的使命”。 这位老人已白发苍苍, 忙着为子弟兵抱衣、拿帽、递毛巾。 回头间不禁神一愣: 救援的排长正是他的孙。 这名汉子双手都磨出了血, 血、汗浸衣湿淋淋。 当记者问他姓名时, 他流血的大手掏出笔, 在汗淋淋的胳臂上写下六个汉字—— 姓:中国, 名:公民。 千军万马的营救大军啊! 谁能统计出他们的—— 岗位、住地? 年龄、身份? 千军万马的营救大军啊! 此刻没有昼夜,忘记了时辰, 任沙石扑面,任暴雨浇淋。 嘴里喊着同一个声音—— 抓紧!抓紧!!抓紧!!! 心里装着同一个使命—— 救人!救人!!救人!!! 四 望着这牵肠扣心的营救场面啊! 收不住热泪涌眶。 陆军、空军、海军, 武警、民兵、消防, 绿衣、白衣、红衣, 闽话、蒙语、京腔, 谁也无法核实他们所在的单位, 谁也难以澄清他们都来自何方。 然而,能够清楚看到的是—— 他们满身滚流的汗水, 炽热焦虑的目光。 “孩子啊!你们太辛苦了, 吃一口,才对得住大娘。” 灾民老太太把煮熟的鸡蛋—— 一个个塞到子弟兵们流血的手上。 “老爷爷!您累了吧? 别碰坏了您那美丽的勋章。” 被营救的孩子伸出受伤的小手, 抚摩着白发老将军汗涌皱纹的脸膛。 这又是一个营救小组, 锹掘瓦砾,声声铿锵。 此刻,废墟中传出隐隐歌声——, 是个清脆稚嫩的童腔。 哦!原是个六岁的女孩儿, 在血泊中正唱着“两只老虎”的童谣。 她要用乐观的意志压倒伤痛, 以超人的坚强与死神对抗! 在场的人们愣住了, 一双双流泪的眼睛—— 向她投去惊奇的目光。 这泪水中浸泡着疼爱, 这惊奇中闪烁着敬仰! 是啊!有这样优秀的中国娃, 我伟大民族何愁没有未来的一代脊梁! 看吧!眼前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景象: 一个刚刚获救的三岁幼儿, 仰卧于解放军肩扛手抬的木板上, 他高高举起了右手, 虔诚地在额前微微摇晃。 这是一个语言功能尚未成熟的三岁童子, 用这一令人惊奇的举动, 向营救他的人们表示—— 衷心地感谢! 真诚的报偿! 此时此刻, 钢铁战士流泪了! 新闻记者流泪了! 在场的众人流泪了! 从这三岁幼童神奇的妙举娇姿, 人们欣慰地看到了—— 中华后代的精英, 民族未来的阳光! 五 北京、上海、西安, 江南、塞北、中原, 工厂、军营、学院, 码头、广场、田间…… 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 谁能计算出有多少无偿献血站? 站站无休时,站站人挤满, 采血人流着热汗,献血者排着长串。 队列中—— 有干部,有职员, 有将军,有警官, 有厨师,有保安 有旅客,有教练, 有满头银发的退休老人, 有身背书包的在校少年…… 人们没有过多的言语, 只是在心里暗暗计算: “地震过去多少小时了? 营救中会遇到那些困难?” 这位汉子已是第二次献血, 受到采血人员的婉言劝拦。 他睁大含泪的双目, 恳求中,带着几分争辩: “我是个打工的农民, 想捐款,还没挣到钱, 但我有血,就让我多献一些吧! 我妻子打来电话说, 这一次算我替她献。” 六 来不及统计和澄清, 灾区里有多少医疗帐篷。 只看到—— 人们屏气低声,疾步匆匆。 医护人员取消了—— 作息时间,级别、职称; 此刻心中装的只有—— 治疗方案,会诊、救命。 抱病而来的医学院士—— 干粮作餐,石板为榻。 年逾六旬的白发军医—— 几次晕倒,几次苏醒。 结伴而来的医界夫妇—— 分头救伤,电话未通。 多少不知名的护士啊—— 哑了喉咙,肿了眼睛。 还有一位—— 她不是护士, 也不是医生, 而是一名“离岗”的“违纪”女警。 她是暂时“离岗”了, 此刻离开了警察的岗楼, 做了一名“临时保姆”, 把哇哇待哺的伤儿—— 一个个搂在怀中。 她也确实“违纪”了,` 此刻违犯了警察的风纪—— 威严的警服显然失整。 她全然忘记了警察的仪表尊严, 在公众面前敞开了女性的胸怀, 用本属于自己孩子的乳汁—— 哺喂着一个个父母双亡的孤婴。 一双双饱含泪花的眼睛望着她: 领悟着——母性的升华, 品味着——大爱的永恒! 七 南疆、北国、泰山麓, 水乡、高原、三角洲, 协会、社团、办事处, 车站、剧场、十字路…… 捐款捐物的人们一队队, 抗震救援的标语一幅幅。 工人、市民、歌手, 学生、白领、教授, 医生、司机、保姆, 渔家、果农、牧户…… 一批批城乡企业家, 一群群南北打工族。 从凌晨到中午, 从中午到夜幕。 人如织, 车如流。 白发老人牵着手, 天真的孩子排成溜。 老矿工捐出了本月退休金; 老作家拿来了刚领到的文稿酬; 幼儿园的娃娃捧来了—— 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 清道工捐出了当日的外餐补助。 一对新婚夫妇捐出了全部婚典贺金, 取消了原定的蜜月旅游。 这是一位董事长, 将正要销售的一百二十台重型掘土机, 全部捐出用于修复震毁的桥梁、公路。 这是一位手拄拐杖的残疾人, 艰难地走近捐款箱, 投入了带着体温的小额纸币, 这是他搜尽的全部所有。 这是一位台商老总, 捧来了厚厚几叠新台币。 当记者请他留名时, 他动情地说: “都是炎黄孙,同根亲骨肉。” 八 汶川山水啊!素称巴蜀胜景, 此次大难啊!使您天下闻名。 同胞的鲜血啊!让国民吞泪饮痛! 救灾的英雄啊!令世人肃然起敬! 记者的摄像机啊!太不够用, 遗漏了太多太多的动人场景。 笔者的笔墨啊,太淡太轻, 漏掉了太多太多的英杰、群雄。 把这所有的缺失和遗憾—— 留给天下的歌手吧。 请他们纵情地放开歌喉, 把中华之英气,歌遍天下, 把民族之雄魂,唱彻九重! 赵山岭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闁告帗绻€缁旀挳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闁告帗绻€缁ㄢ晠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闁告帗绻€缁椾線宕楅妸褜娼犲璺虹С缁★拷 濡ゅ倹眉缁旀挳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濡ゅ倹眉缁ㄢ晠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濡ゅ倹枪閳ь剙鍟崣蹇曠矓閹存繂绻侀柛鏍垫嫹
·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