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中青网评”2016年9月号第1辑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2016-12-30 手机版 | ||||
1. G20铺就跃立潮头青春路 2. G20:让全球治理从青年致力开始 3. G20谱出青春共奕的全球新棋局 4. 把稳全球弄潮儿的不湿红旗 5. G20升级青春弄潮新航道 6. 让中国印护佑G20焕发青春光彩 7. 让有憾之躯推动一个新世界 8. 有种奋斗叫“空巢”有梦 9. 握牢打开东亚新时代的钥 10. 破解钱学森之问是教育面临核心题 11. 有种成功叫万蹶不疲 12. 莫让里约残奥缺憾在掌声 13. 台湾火烧车惨案必须依法问责中青网评 14. 中秋邀月:淡淡乡愁共月明 15. 中秋看月:今夜月明人尽望 1. G20铺就跃立潮头青春路 发稿时间:2016-09-01 12:3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武亚姮 “青春G20 智惠全球梦”系列评论之五: 从安塔利亚到杭州,G20峰会一年后再会,中国成为全球期待。这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盛会汇集了覆盖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其下的B20、T20等,也聚集了全球各个行业的先锋人物、前沿经验。我们期待这盛会能够加强世界经济复苏,提升各国经济潜力,同时也希冀G20能为青年开拓新天地,共创世界未来。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低位徘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各国都时刻紧盯中国这个“钱袋子”,关注着中国动向,期待着中国这个改革先锋开出“药方”,指明前程。在过去的半年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动能”等一系列摆脱依赖、开创新生的改革让中国GDP增长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仅发展自己,还惠及世界。在全世界的殷殷期盼下,中国将同其他国家一道抓住这次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调整的机会,主动发挥作用,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实践证明,中国有能力有经验为还卡在瓶颈的国家提供一种新思路一种新可能。 G20的召开,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系更加紧密。“命运”的号角已然吹响,中国走到了离中国梦最近的时刻,世界从未像今天期待中国的“药方”。中国青年,站在世界潮流最前沿,是一切深刻变革的见证者,是冲锋在前的践行者。在G20峰会创造的时代机遇中,在G20铺就的跃立潮头的青春路上,青年人不能做无谓看客,当勇敢站起来,扛过“中国梦”大旗,带着伟大的理想,坚定的目光和踏实的双脚,不徘徊,不犹豫,引领世界未来。 世界都在感受互联网经济大潮下的中国力量。二十多年前,中国互联网“创一代”掀起时代浪潮。网上购物、网上叫车、“有问题,上百度”逐渐成为国人难以移除的生活方式。从模仿到超越,今天互联网先锋们深刻践行着“创新”、“供给侧改革”等“中式”发展新方式,并带动一次又一次的产业蜕变。在人类命运深刻交融的时刻,时代召唤“创一代”式先锋的出现,引领一个行业甚至几个行业形成全球式进步,走出经济低迷的雾霾。 互联网、新科技的时代,也是青年的时代。电竞、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兴领域都是一片尚待开拓的沃土,需要这些青年抓住机遇、挥洒创意、辛勤耕耘,需要这些已然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青年,继续兢兢业业铸就“中国梦”的细节。改革无需看客,发展也无需看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共识之下,中国青年当携手世界青年,身体力行践行创新,实现梦想,主动扛起标杆带领世界走出瓶颈奔向未来。 世界未来属于青年。世界经济腾飞需要中国献计献策,中国发展需要青年的投身开创。时代需要先锋,发展拒绝看客。青年人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创新引领时代,用敢破敢立的精神推动实践步伐,做好时代先锋,中国梦才牢不可破,世界才更有希望。G20铺就了一条跃立潮头的广阔之路,中国已做好一切准备,中国青年也时刻准备着,帮助每一个谋求进步的伙伴,共筑世界经济的美好明天。(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武亚姮) 2. G20:让全球治理从青年致力开始 发稿时间:2016-09-02 07:4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晓伟 “青春G20 智惠全球梦”系列评论之六: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最美好的杭州正在静待G20峰会的召开。全世界已经进入“G20时间”,“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G20愿景正传递到世界每个角落。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世界是什么样子最直接地影响到青年的成长。衰退、冲突摩擦不断的世界已经造成一批失落、抑郁甚至走向极端的青年,而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必将造就一代充满生机活力和无尽创造力的青年。可以说,G20杭州峰会的愿景就是青年发展的新空间,G20将为青年发展提供一方沃土,让全球治理从青年致力开始。 创新与活力,从来是青年标签和青春本色,也是青年人生出彩的保障。而联动、包容,为世界经济插上和谐共振、共同发展的翅膀的同时,也让青年的梦想得以飞越国境线的限制,赋予青年施展才华的世界舞台。从爱迪生与爱因斯坦,到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再到扎克伯克与马云,青年人无尽的创造力与活力,都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历史大趋势的加持下,化为改变世界的最杰出辉煌的成就。 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仍然缓慢、增长仍然脆弱,其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远未解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而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所谓“量化宽松”与转嫁危机无异,更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形式的“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泛滥,割裂原本同命共荣的世界经济。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据统计,中国已连续21年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是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世界经济创造活力衰减、“去全球化”趋势逐渐显现出来,长此以往,青年对未来美好世界、美好生活的信心也必将被消磨。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是走出现今全球经济发展泥潭的根本出路,也是世界青年和中国青年一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圆全球梦的重要契机。青年创造力与创新活力曾缔造历次科技革命和时代变革,引领世界走出经济发展困境开辟新境界。而如今,实现G20杭州峰会的愿景,为青年发展开辟新的天地,那么,激发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开辟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实现世界经济发展新突破的重任,青年必将不负众望。 过去20年由美国启动的全球化是大国和大企业受益的全球化,正如马云所说,中国正借助此次G20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全球化,这将是惠及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和年轻人的全球化。也因此,青年受益,既是G20峰会的愿景之一,也将是判断全球化完善的重要目标。面对时艰,今日的峰会正在为年轻人未来二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打下发展的基础。G20为青年致力全球治理提供了舞台,峰会大愿景,也将助力青年内心“小目标”!(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李晓伟) 3. G20谱出青春共奕的全球新棋局 发稿时间:2016-09-03 10:0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武亚姮 “青春G20 智惠全球梦”系列评论之七: “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是杭州G20峰会的主题,是世界经济的期盼和出路,更是青春的指向之灯。拨开世界经济迷雾,为疲软的全球经济出招,杭州G20峰会目标明确。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青年也要做世界青年的活力引擎。 G20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钱塘江边,西湖之畔,杭州的魅力绝不仅仅是美景——其是创新之城、创业之城,也是成就世界商业奇迹的阿里巴巴之城,更是足以向世界传递中国青年澎湃活力、激发世界青年联动共振的窗口!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没有活力,社会不可能有活力,世界不可能有活力。青年是改变的最大可能,是冲开新时代大门的第一股浪潮。当全球经济都因经济危机余波而尚显萎靡之时,中国一枝独秀,离不开以青年为绝对主体的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的智慧碰撞。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青年人开创主导的互联网企业在竞争、学习、超越的过程中将互联网行业推至新境界。国民微博与网红映客的碰撞让微博直播大放异彩,私人社交融合网络支付使理财也能简单轻松。青年的智慧在创新中被不断凝结放大。G20凝聚起的是创新、活力的青春力量,也是世界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当饱含创新、活力的青年智慧共同助力世界经济,各国青年力量就会揉为一体造就“一加一大于二”的非凡成果,合力提振增长仍然脆弱的世界经济。 目前人类已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攸关,祸福与共,根本不存在一些国家极度贫困而另一些国家长期繁荣的“两极世界”,只能存在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的利益协作体。一个国家实现不了人类繁荣,一个杭州撑不起商业奇迹。互联网的性格,就是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无数次说过,人类更有无数次的经验证明:命运共同体才是世界未来。现代科技的进步、国际活动的日益频繁、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度渗透将世界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一损俱损。 杭州G20峰会将更多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前沿思想和政策红利将赢得更多支撑。“联动”、“包容”是向好的前提。这是中国的一贯理念,“一带一路”、“亚投行”就是中国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写照。当代世界青年是互联网的原生代、原住民,他们最懂得“枝枝叶叶、独处难活”的道理。因为,在世界融为一体的潮流中,青年最能理解,也应走在前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全球梦。G20智惠全球,更沟通青年。“青年创新、实现共同愿景”的理念应尽可能传递到世界每个角落,用青春G20的灯照亮地球村。 未来两天内,G20将智慧碰撞,高端涌流,充分体现“创新、活力、联动、包容”。G20让人类的思维重回创新之路,要从单边思维向多边思维扩展,从冷战思维向热联思维转变,从对奕决胜思维向共奕共赢思维进发,从博奕对手论向合奕伙伴论演进。这才是青春世界的总棋谱,这才是人类命运的大棋局。(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武亚姮) 4. 把稳全球弄潮儿的不湿红旗 发稿时间:2016-09-04 09:4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青春G20 智惠全球梦”系列评论之八: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往事越千年,抒写杭州的诗词千千万,如今最打动人心的的佳句,无疑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是古老杭州的青春写照,更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涅槃谶语。 昨天,在杭州,习近平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与世界分享中国实践,开出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擘画出了一幅通向全人类共同福祉的新图景。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总部,正被多国政要和企业界人士密集参访。“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的杭州,不仅有美景古韵、诗章传说,更是燃烧着青年智慧、迸发着青春激情的创新之城。她是能让“打蔫儿”中的世界实际体验到活力中国的不错窗口。 昨天,习近平全新解读中国发展进程,阐释若干热点话题。改革开放38年来,中国迅速壮大,成为全球经济最为出色的弄潮儿。这是中国探索前行、真抓实干、坚持共同富裕、坚持与世界融合的成果。若干国家虽然享受红利,但仍不适应,各种掣肘和摩擦不断发生,一些围观者难免狐疑。习近平阐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的道路、承诺、担当,更是中国长期把稳“不湿红旗”的发展法则。中华民族向来重信践诺,这些,我们反复讲,不会变。 中国有足够的自信。今年上半年,面对各种唱衰,不管是增长、调整、消费还是就业,中国各项经济指标令人欣慰。可以说,眼下没有比中国更好的国家来传递关于经济未来的信心,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对世界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行胜于言。不管是一带一路还是亚投行,中国从来只建百花园,不搞后花园。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习近平开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四点主张,就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 一个杭州撑不起商业奇迹,一个国家实现不了单独繁荣,目前人类已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攸关,祸福与共。“吹别人的灯,会烧了自己的胡子”,冷战思维、贸易保护、赢者通吃等规则只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无解毒药,只会是封死青年活力的坚冰。事实已经证明,哪个国家继续这一套,危机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失去青年。 历史上中华民族长期居于全球翘楚位置,但工业革命起严重落后。拜列强所赐,中国从鸦片战争起跌入民族灾难的深渊!中国不易,中国青年不易,中国最懂零和博弈的苦难,最懂福祉共增的珍贵。 正如习近平所说,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也属于全世界。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习近平给出了中国方案。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是实现全球经济社会新治理机制的不二良方,是增进全人类福祉的紧要课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招。 “中国要为人类作更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就反复表达这样的夙愿。他们的愿景,今天我们正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今天的杭州,恰似童话故事“阿里巴巴”,向世界打开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宝库之门。“弄潮儿向涛头立”,只要全球弄潮儿把稳不湿红旗,就能建成全球经济社会治理新机制,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成各国福祉共享的百花园。(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5. G20升级青春弄潮新航道 发稿时间:2016-09-05 09:4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晓伟 “青春G20 智惠全球梦”系列评论之九: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当盛装远道而来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鱼贯与东道主习近平主席两手相握的时候,当全世界听到习近平以一声务实的“各位同事”开启会议时,当简短的问题导向的开幕词引得各国政要频频点头时,人们有理由相信,以杭州作为新起点,一个有生机活力的世界经济一定会逐渐恢复。 “行同趋同,千里相从”。G20象征着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象征着和合共生、共度时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当口,在多重风险和挑战的严峻形势下,G20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建设好G20,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才能重新缔造一个更有活力的青春世界。 这是一届“求新”的峰会,G20首次围绕创新采取行动,“创新”成为了贯穿峰会的核心主题。创新之重要,一如习近平主席在B20峰会开幕式上所指出,“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当今世界,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这是未来经济发展新动能之所在,并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是G20的艰巨任务。 青年始终是每个时代最优秀、最具潜力的弄潮儿。在每个旧有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的年代,引领新经济形态、新理念、新潮流的往往都是青年人。从传统经济到网络经济,从实体经济到现今时髦的眼球经济、分享经济乃至直播经济等虚拟经济,在传统产业、传统经济一片哀鸿中,这些带有明显青年标签、青年色彩的新经济形态却成为了萧瑟中的一抹亮色。当代青年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引领者。 G20杭州峰会正在助推新科技革命、新经济浪潮,也拓展了青春弄潮新航道。这是一个变化的年代,存在着种种的未知和风险,但是同时是充满希望和无尽可能的年代,如何用自身的无穷创造力和创新活力拓展世界经济新边界,引燃新科技革命浪潮,为国家、为世界开辟一个崭新的未来,这是当代青年不能逃避的历史责任和青春担当。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杭州G20峰会所倡导的发展之道为青年努力方向定下了标识,为青春弄潮升级了新航道,搭建了更好的世界舞台。与时代偕行,投身国家、世界发展的滚滚历史潮流中,用青春拓展世界新边界,激发新活力,才能秀出最光彩耀眼的青春年华。“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扼住历史脉搏,勇做冲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青年要成为行动队,不撮清谈馆。(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李晓伟) 6. 让中国印护佑G20焕发青春光彩 发稿时间:2016-09-06 15:0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丽 “青春G20 智惠全球梦”系列评论之十: 杭州峰会昨日闭幕,这是一场全球治理的奥运会。世界经济踟蹰不前的关头,影响人类命运的一群人相聚杭州,智慧碰撞,结出了丰硕成果,杭州将成为世界经济再启航的新起点。 不久前,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引用李大钊的话勉励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全球瞩目的杭州G20峰会,就是建设青春之地球的最有力支点。 韵味杭州、诗意中国下的G20峰会,是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0岁生日之际,对人类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整整100年前,孙中山在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留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历史箴言。如今,杭州G20将开启人类新起点,是新一轮的世界潮流。搅动潮流的,是无数的青春弄潮儿,他们手中所把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红旗! 世界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的阶段。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也使全球面临挑战。毛泽东曾写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今天,贸易保护、自顾主义、恐怖主义等等,在世界大潮面前,不过“苍蝇”而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势面前,一切都会被撞得粉碎。 邓小平曾说,“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他老人家的夙愿。今天,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G20的召开,就是中国在发展中为世界贡献智慧,在贡献中逐步走向伟大中国梦的最有力证明。朝气蓬勃的青春中国,让G20焕发青春活力,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梦焕发光彩! 青春就是创新。不同制度不同道路的国家坐在一起,共商人类前景,本身就是创新。20国集团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从危机应对转向中长期治理,在创新中探索未来之路。峰会一致通过《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以创新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根本之道。 青春就是活力。杭州G20强调把握数字经济、新工业革命的机遇,金融体系内,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气候资金领域合作也进一步深化。这些激发变革的领域,焕发着满满的青春活力。在今年,人民币将会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进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人民币走出去,也在提高金融业活力和国际化水平。 青春就是联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世界未来,一极富裕、一极贫穷不可能长远,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单独繁荣。我们既要引领世界的创新潮流,也要用青春的眼光关注非洲的工业化,投身“一带一路”所致力的共同繁荣。 青春就是包容。中国人几千年来所讲的“大同世界”,于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的主旨其实内涵相通。还有,不论是妇女、青年的权益,还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权益,都被G20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下,阶段性的争端,也并不妨碍共商全球梦,比如和日本、韩国、美国。 杭州G20峰会将是人类里程碑。它可以用三个主题词总结:责任与担当、智慧与方案、路径与行动。面对困难和危机,不明哲保身,不退缩避让,而是扛起变革大旗,这就是担当。峰会上智库云集、工商界人士众多,汇集了顶级意见,峰会公报更是全世界的智慧结晶。习近平在法国曾引用雨果名句“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有决心更有行动,“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杭州峰会能取得多大成功,取决于三个主题词贯彻有多到位。 这三个主题词,所展现的也恰是中国自信。责任与担当、智慧与方案、路径与行动,构成中国自信三大支柱,也彰显青春的本质和特征。青春就是责任担当,青春就是标新立异,青春就是蹈死不顾,青春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青春就是舍我其谁!峰会标志上的中国印无比鲜艳,这是中国自信的标识,也是G20焕发青春光彩的护佑!(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杨丽) 7. 让有憾之躯推动一个新世界 发稿时间:2016-09-07 12:2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丽 地球这端,G20峰会在中国落幕;地球那端,残奥会即将拥抱热情巴西。G20峰会共度经济时艰,共商人类前途,而残奥会则致力于展现生命的平等、精彩、价值和一切可能。人类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其实通向同一个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60年,第一届残奥会举行。残奥会的本意是彰显平等与共享。奥运会所传递的一系列价值,和平、参与、公平、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等,残奥会同样具备。大家都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的口号,就是呼唤精彩,彰显平等与尊重。 世界东方正孕育着一个伟大的中国梦。习近平多次阐述中国梦:要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古有世界大同的企盼,今有中国梦、全球梦的追求。“共享”理念已成为世界的潮流。因为人类不断朝着美好进发,那些肢体有憾的人才拥有了创造无憾人生的机会。所以,残奥会,是一个竞技的舞台;一个展示顽强精神的舞台;一个对抗命运的舞台;一个成就出彩人生的舞台;一个展现共享理念的舞台。 有着“当代保尔”之称的张海迪,也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团长,她以自己的故事激励了众多的国人:残疾不是梦想的阻碍,越是拼搏、越青春。里约残奥会,共有308名中国健儿踏上残奥赛场,展现他们的竞技能力和拼搏精神。我们期待中国健儿在残奥赛场上的出彩表现,用有憾的身体,创造无憾的人生。 残疾人体育事业作为人权保障事业的组成部分,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消除歧视,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形成的共识。对于残疾人来说,有憾的身体不能阻止他们在各个领域贡献精彩,而残疾人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贡献也反过来成为激励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也反映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人类发展筚路蓝缕,时代潮流浩浩汤汤。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在不同道路不同制度国家共存的今天,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今天,奔涌的最大的时代潮流,叫作“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者通吃、一家独大、丛林法则,都只会日渐式微。地球已成为一个村落,吹灭别人的灯会烧了自己的胡子,零和博弈、冷战思维、贸易壁垒等,必将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潮流所抛弃。正如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共同标语“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主题,也必将是同命共荣、携手共进。 残奥会所呼唤和昭示的,是平等、共享、包容。从G20杭州峰会到里约残奥会,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精神是相通的。“大同”是全人类期盼的全球梦。期待残奥会的精彩,让理想之光闪耀,推动人类共同创造一个新世界!(杨丽) 8. 有种奋斗叫“空巢”有梦 发稿时间:2016-09-08 08:5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晓伟 “有种青春挥斥游 务本开新楫中流”系列评论之四: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万家灯火,没有一个人在等我”“这个城市的风很大,孤独的人总是晚回家”“水果一次只买三四个,快递只能寄单位”……这段时间,“空巢青年”的话题正在网络上火热。一句句留言中透露着心酸,但心酸之外,我们读到的不是萎靡沉沦,而是广大有志青年们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其实,“空巢青年”更像是一种自我调侃,奋斗才是当代青年更笃定的信念。我们会抱怨孤独与失落,却坚守理想是青春应有的姿态。不同于传统的乡土中国,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前,“空巢”几乎是所有青年人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晚燕归巢,这是自然的规律,老人有“巢”,新人无“巢”,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忍受“空巢”的孤独感,背井离乡,在大城市中摸爬滚打积累成才的资本和生活的经验,这就是你我——当代中国青年最平凡却又最励志的奋斗故事。 忍受“空巢”苦楚的不只中国的青年人,世界青年也都是在奋斗和孤独的磨砺中寻求平衡,进而书写多彩人生。即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存在不少的“空巢青年”。美、英、加拿大等国家的青年人高中毕业后,往往选择利用一两年的时间游历世界,而不是直接步入大学的象牙塔;以色列高中毕业生同样不会直接上大学,而是义务参军守卫国家……“耐得了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空巢”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应有体验。 “空巢青年”式的顾影自怜是青年易于陷入的心理状态,而近日大学生村官因与男友分手而自杀,更是让人唏嘘感慨青年人的心理承压力。青春充满着犹豫不决和矛盾情绪,是风雷激荡的人生时期,常常怀疑自己被讨厌,幻想没有希望的爱情……但教育心理学先驱斯坦利•霍尔认为,“青春期是一次新生,在此刻诞生了更高级、更复杂的人类特质”,青春期是让一切变得更好的必要开端。不颓废,不沉溺,保持斗志昂扬、乐观向上,更应该是青春的底色。“空巢青年”的标签瞬间戳中了“北漂”“上漂”们最柔软的那根神经,但“将自己看作为在大城市的战斗者”的达观才该是在调侃之外应有的青春意气。 “青春,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厄尔曼在经典短文《青春》里这样写道。《青春》陪伴了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岁月,也成为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的座右铭。为实现人生的突破而在大城市打拼的我们,需要的正是敢闯、敢于超越的青春气质和青春胆识,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空巢”有心、“空巢”有梦,为梦想奋斗的岁月,吃过的苦,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路,忍受过的孤独,都会成为未来胸前一枚枚闪耀的勋章。 在社交网络四通八达的信息时代,这段日子反而有可能会成为培养青年个体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的一段最佳时期。“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心态摆正,理想丰满,“空巢”有梦,独行奋斗的岁月就充满光亮,不会孤独。(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李晓伟) 9. 握牢打开东亚新时代的钥 发稿时间:2016-09-09 08:0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丽 杭州共识达成,G20集团要成为行动队。李克强总理启动G20后中国首场周边外交,赴万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老挝。 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复杂阶段,东亚经济总体保持上升势头,是全球最具活力,最焕发青春的地区。恰逢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系列会议的举办是人心所向。参加此次系列会议的国家代表着全球总人口和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也集聚着全球大部分的智慧、创造力和青年力量。当一切饱含创新与积极的因素熔铸在一起,东亚必将继续成为世界和平稳定之锚和发展活力之源。 今年正值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明年也将迎来“10+3”合作20周年。25年星移斗转,中国—东盟关系在长久的携手信任中逐步迈向成熟,双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19年日月轮转,遭受经济危机的洗礼,“10+3”合作已成为亚洲地区机制最完善、成果最显著的合作机制之一。在这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地区发展的新转变正在孕育当中。 中国与东亚各国陆海相连。早在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就七下西洋、五访马六甲。所到之处没有欺凌、殖民和杀戮,作为当时超级强国的中国,通过各种手段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消灭海盗,保障海上安全。在当时这片富庶之地上,中国农业、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广泛传授,改善当地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文明水平。美国学者詹姆斯•熊谈到郑和下西洋时,赞叹地说:“由于缺乏一种更好的词汇,我只能称之为真善美。” 这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绵延至今,构成东方文明的精髓,并逐步演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现实不可否认,东亚各国之间尚存在一些纷争。钓鱼岛争端、朝鲜半岛核问题、萨德危机、南海争端等,这些基于历史或现实原因而引发的纷争,确实在东亚和平发展的大势上增添了阴霾。但世界不可阻挡的大潮是合作共赢,纷争不应该阻挡合作。这是青年理性爱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争端,寻求而不是破坏共识,化解而不是制造矛盾”,这才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对于南海问题,李克强总理做了专门阐述。“只要我们登高望远、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跨越分歧,把南海建设成为造福地区各国的和平、友谊与合作之海。”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打开各国共同繁荣的新时代大门的“钥匙”。只有加强沟通对接,全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让海上丝绸之路真正盘活棋局,让“10+3”合作开启新篇章。各国一起做大东亚利益的大蛋糕,才能将共同繁荣的愿景变为现实。(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杨丽) 10. 破解钱学森之问是教育面临核心题 发稿时间:2016-09-10 10:4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武亚姮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来到母校北京市八一中学看望师生并提出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每年的教师节日程都意味深长。因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更决定着中国梦的未来。教育不振,民族不兴。当前我们教育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则是仍未破解“钱学森之问”。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到现在,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到现在,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近40年。积40年来的发展和改革,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然而,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仍旧没能得到圆满解答。 “钱学森之问”越来越急迫。十三五以来,创新驱动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创新更是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中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各方面均衡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最杰出人才的匮乏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短板。能攀登上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和财富增长阶梯的一定是能攀登上科学高峰的民族,只有杰出人才的出现成为普遍现象,国家的教育才真的迈向正轨,我们才能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步步靠近。 习近平说,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当前,在我国,义务教育取得重大成果,但杰出人才的培养仍显不足,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新型、创造性人才培养方法转型迫在眉睫。 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有史以来20%以上的诺贝尔奖。一个民族杰出人才不断涌现,其后必有可探之理。清华校长陈吉宁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原因。 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孔子,他开放式、讨论式的教育培养了诸多的思想家。师生互动更像“讨论研究”而不是机械的“教与学”。蔡元培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完成他的人格,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北大校长蒋梦麟也讲过:“欲养成健全之个人,则独立不移之精神,筋血充实之体格,思考精确之头脑,皆为至要。”独立的人格、独立思考的头脑、自由探讨的能力与“孔子时代”的互动讨论、犹太民族的“质疑文化”遥相辉映,是诞生杰出人才的秘籍。 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根本问题。如果一切以破解这个问题为出发点,那么尊师重教问题、学术问题、师德问题等等都会迎刃而解。围绕破解“钱学森之问”而构建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时代的亟需和呼唤,而且师生目标一致,学则高尚有效,构成最令人艳羡的相互依托相互成就的师生关系;以破解“钱学森之问”为出发点的教育体系,势必引风气之先,动力强劲,目标精准,凝神提气,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澎湃创新动力之源。(武亚姮) 11. 有种成功叫万蹶不疲 发稿时间:2016-09-11 10:4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晓伟 邓海建 “有种青春挥斥游 务本开新楫中流”系列评论之五: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平均每天新设立企业1.4万户,但一些孵化器、众创空间却因无法经营而关闭。随即,便有评论说:“中关村的咖啡凉了。”然而,没有看到全社会已经形成“双创”接力跑的良好形势,却凭借一时的、局地的失败推断青年人双创努力的失败、双创激情的退却,这无疑是一种臆测。 有种激情叫青春逐梦,有种梦想叫创业有成。从创新之城到车库文化,从创新孵化园区到高校创意工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涌动,青年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有了双创的加持,青春逐梦的激情找到了现实的依归和路径。然而,有些青年创客一朝梦圆、一夜“暴富”,但难以避免的是,很多的创客青年尝到了失败的辛酸泪水。 创业成功是所有人对青年创客的美好期待,但我们不能奢求每天1.4万户双创企业都能成功,不能奢求每一次努力、每一滴汗水都能回馈我们成功的喜悦。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客观因素的制约,青年创业失败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次失败不是梦碎,更不是世界末日,青年人不能一蹶不振,万蹶不疲才是青春该有的气质。青年人有的是激情与热忱,有的是胆识和勇气,青春不守旧,人生与日新。这是青年人永不会亏掉的本钱。 创新从来无坦途,创业始终伴随风险,青年创客心中会做好一切准备。即使有着“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与创业创新政策保驾护航,但双创的道路上依然充满着未知,充满着偶然,这正是双创之路的魅力所在,也是青年为其痴狂的原因。我们都感慨马云年轻有为,35岁就创办阿里巴巴,但成功背后却是多次被人拒绝,创业四次失败;雷军在在成功前,曾创立三色公司,因无法盈利破产;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开发的Foxmail,却成为自己的大包袱,最终只能选择放弃……成功则享受喜悦,失败则积累经验,为下次的成功铺垫砖石。纵使屡战屡败,“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也应是青年创业者应有的达观和自信。 现今,社会正在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的创业文化,不以单纯项目的成功率来考核,不以成败论英雄,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人们既为创业成功者喝彩,也为失败者鼓掌。同时一整套鼓励创新创业的体系正在形成。青春逐梦,有了全社会的帮扶和支持,青年创客可以放下包袱,将精力和智慧充分发挥出来,投身到双创的滚滚潮流之中。 青年当看到,双创的宝藏依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等待着怀揣梦想的人去发掘。在刚刚闭幕的G20杭州峰会上,年轻耀眼的“志愿蓝”令人过目难忘。G20杭州峰会将创新增长方式写进了公报,并据此核准了《G20创新增长蓝图》、《G20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和《G20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中国的创新式增长,是世界经济版图中的“青春力量”,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披荆斩棘、燃烧智慧,青年创新创业依然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潜力。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创新创业不仅是低迷的世界经济的解药,更是青年人安身立命、筑梦逐梦的根本和重要路径。生逢盛世,责任在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在创新创业的追梦路上万蹶不疲、永不言弃,才最是充满激情,才最不负美好的青春和家国使命。(李晓伟 邓海建) 12. 莫让里约残奥缺憾在掌声 发稿时间:2016-09-12 08:2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晓伟 3个比赛日,26金24银19铜,金牌榜、奖牌榜双料第一,创14项世界纪录……一连串惊艳世人的数字仍在不断刷新,而这正是里约残奥会中国军团交出的成绩单。有媒体惊呼,“我们欠他们一个头条!”广大观众也不禁感叹,里约残奥会,我们错过了太多的精彩。 其实,中国已经在多届残奥会上雄踞金牌榜和奖牌榜的首位。本届是中国第9次参加残奥会。从纽约残奥会第一次参赛取得2枚金牌,到上一届伦敦残奥会中国拿下95金71银65铜、以231块奖牌高居奖牌榜首位,中国代表队在残奥会上的表现之抢眼、进步之神速令人惊艳。但,尽管中国代表团在残奥会上为国争光多年,可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并不匹配。 残奥会有同样的精彩与美丽,却饱含更多人类不屈、奋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欣赏。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当11岁的北川女孩李月,在轮椅上缓缓给右脚穿上红舞鞋,开始跳那段“永不停止的舞步”,很多人潸然泪下。时光流转,本届残奥会开幕式上,已年过70的残奥名将玛西亚•玛尔萨不慎摔倒,但仍爬起来坚持将火炬传递给下一棒,让人敬佩感动。2012年残奥会上,虽然无臂,但中国选手郑涛以出色的表现获得S6级男子100米仰泳冠军;而里约赛场上,自行车C1级男子个人追逐赛冠军李樟煜是一名脑瘫队员,自行车C2级男子个人追逐赛冠军梁贵华的整个大腿被截肢,我们很难想象用一条腿骑车在赛道上飞驰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中国残奥健儿与奥运健儿一起,共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残奥运动员的表现应该得到最高声的喝彩。我国目前有残疾人8926万人,比德国全国人口总数还要多,几乎每15个国人中就有一个。考虑到残疾人的家人,则是一个更庞大的数字。中国梦属于全体国人,残障人群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短板,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让他们的人生焕发更多精彩,赢得更多价值。 关注残奥、关注残疾人,应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残奥会追求生命的平等、精彩精神的彰显。中国梦是支撑残疾运动员在残奥会取得成功的根本,残疾人权益保护永远在路上。中国残奥代表队从不缺乏国家的支持,今天还应有举国的欢呼和掌声。他们当得起。 请为里约残奥会欢呼,为中国健儿鼓劲,为残疾同胞鼓掌!因为,他们是激励奋斗的精神来源,是中国梦的窗口,是全球梦的本来节奏!(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李晓伟) 13. 台湾火烧车惨案必须依法问责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6-09-13 10:5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德华 真相大白,触目惊心。近日,台湾检方通报大陆游客大巴起火案,原因竟是司机纵火。无辜的生命被残害,成了这起蓄意制造的恶性刑事案件的殉葬品。 26条鲜活的生命,有的还是未成年的儿童。高高兴兴地去旅行,却化作骨灰盒抱回来……看到这样悲惨的电视画面,两岸国人同落泪。这种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行径绝不能饶恕。同时,罪行背后暴露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追问到底,对相关责任方必须追责到底! 台湾检方调查显示,涉案司机苏明成酒后驾车、泼洒汽油、放火自杀、并烧死车内其他乘客,事实确凿。但因为苏明成已经死亡,其所犯下的罪行依法不再起诉。然而,案发之前司机苏明成已然出现了问题的迹象:他曾因不满导游称陆籍旅客为“大哥大姐”,酒后与导游发生推挤,因酒后伤害导游案件被判处拘役25日。另因酒后性侵害案件,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赔偿新台币90万元(尚未最终判处和收押),后来甚至出现了轻生的情绪……种种迹象早已预告了现今惨案的发生,悲剧本可避免。 然而,犯案司机所属公司和相关管理部门却未能及时发现员工的问题、排除隐患,甚至在员工被判刑5年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况下仍在任用,其管理混乱、管理无能暴露无遗。惨剧已发,生命难挽回,犯下的错误要付出代价,相关管理部门难辞其咎,必须依法追究其责任。 惨案发生已将近两个月,迟来的真相让全体国人焦虑,期盼早一点给逝者一个交代。然而,惨剧发生后,犯案司机家属却存在着包庇、故意隐瞒真相的问题。据台湾检方调查显示,其家人早已发现其存在问题,案发前7月17日至19日家人曾密集与苏明成通话,劝导其放弃轻生念头。然而,事件发生后却选择知情不报,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不必要的困难。这样的行为,放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违反法律、违背良知的行径,必须予以法律上的制裁和道德上的谴责。 悲剧的发生不是偶然的、难逆的,如果相关职能部门、司机家属等做好了工作、尽到了应尽的职责义务,惨案或许根本不会发生,无辜的生命也不会就这样凋零。惨剧已发,生者足戒。只有彻底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严厉追责相关责任方,才能杜绝类似的惨剧再发生。 真相公布后,国台办发言人表示,我们对这起蓄意制造的恶性刑事案件表示强烈谴责……下一步,大陆有关方面将继续敦促台方处理好理赔等后续事宜,并将全力协助家属处理相关事务。现今,两岸要携起手来,以死者为重,以生者为大,共同妥善处理这起惨剧,做好善后工作,同时把问责追到底,让警钟长鸣。这是对死者的最好的告慰,也是对生者最好的安慰。(王德华) 14. 中秋邀月:淡淡乡愁共月明 发稿时间:2016-09-15 07:4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晓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一轮皓月升起,打一壶新酒,置一盘月饼,在他乡打拼的游子们,一起把和着漂泊在外的酸甜苦辣的乡愁,托付给皎皎的明月,托付给秋风,寄送给遥远的故乡和亲人。 中秋思乡,是不同历史时空下中国人共同的情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轮明月,一个佳节,见证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悲欢离合。曾经中秋,战乱不休,妻离子散,杜甫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被流放江州,物是人非,白居易喟叹“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曾经月下,与兄弟7年未见,苏轼长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时光流转,千年之后,中国人对中秋的情思、对故乡的眷恋,一如古人般缱绻情深。 那轮明月,永远是游子们的精神寄托。古时,没有公路、铁路,没有电话、互联网,于那些离乡做官、经商、求学的游子们而言,距离是难以解决的难题,思乡是无法排解的愁绪。现今,游子出门或求学、或追梦,很多人甚至走出了国门,去了遥远的异国他乡。虽然科技进步,“咫尺天涯”早已是“天涯咫尺”,但在青春奋斗的日子里,他们也默默地承受着那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独自抚平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伤痕。中秋月明,故乡,依旧是那最温情的家园;亲人,永远是最宁静的港湾。 不同于传统的乡土中国,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数以千万、数以亿计的游子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城市、来到了远方。“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每个青年人都成了一尾小鱼、一叶浮萍,在茫茫的大海里漂泊……“聚少离多”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的常态,正如一首知名的歌曲所吟唱,如今我对自己故乡,像来往匆匆的过客。中秋佳节本是回归故乡、亲人团圆的日子,但终究败给现实的无奈,难敌人世的变幻。 然而,“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男儿志在四方,复兴中的中国呼唤青年人放下“小确幸”,共同筑就属于国家的、民族的,也属于个人和家庭的中国梦。难以成全的亲情,当化为青春奋斗的动力;难以消解的思念,要激发出创新创业的信念。如此,才能不负少年游的雄心壮志,不负亲情所付出的牺牲。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是新谷清香,是瓜果丰收,是桂花静落,是我们远离了的家乡和土地,是我们不能膝下尽孝的双亲。中秋思乡,是不忘我们的根,不忘来时的路和最初的梦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带着永恒的思念和亲人的祝福,青年游子们要奔向梦想的远方。(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李晓伟) 15. 中秋看月:今夜月明人尽望 发稿时间:2016-09-14 11:1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丽 三秋之半,名曰中秋,正值农业收获,又是风清月朗。中秋佳节,始于唐,盛于宋,延绵至今,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是所有中华儿女寄托美好向往、或感时伤怀的节日,也是承载最深厚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家国情怀的日子。“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中华民族之血脉认同,中华儿女之感情充沛,最看中秋月明时。 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这些习俗,是中国人的烙印,是中国人独有的美好。中秋月圆,寓意人圆、家圆,以及国圆。圆月之下,爱人之间,家人之间,亲友之间,浓烈的感情也借机涌流。出门在外的游子,借中秋寄托思念故乡之情,虽相隔千里,明月却让亲人之间彼此相通。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个中秋都不一样,每人眼里的月亮也不一样。因为,仰望天上之月,大家看到的却是各自心境的投影。在台湾火烧车事故中罹难的26位大陆游客,再也望不见故乡的明月。他们的亲人,今年这个中秋注定不一样。 吟月是古人挚爱。迥异的时间地点,相似的挥毫泼墨,痴情吟咏。有幽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有江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悟;有边关“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雄壮。倾泻而下的洁白月光,将人心照得通透,氤氲出更多读来感同身受的诗句,有的壮烈,有的满足,有的凄美,有的悲凉。 月亮的故事常听常新。清凉如水的月光里,似乎抬头就能看到嫦娥仙子绰绰的人影,看到蟾宫清晰的轮廓,闻到浓甜的桂树飘香,触碰到那欢脱的玉兔。夜色如洗,抬眼所见便是心中所想。中秋节被国人寄予了太多的美好祈盼,家人团圆、爱情美满、生活幸福、收获成果,它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是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否中华儿女,不用滴血认亲,只需中秋对月。 “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是以月来赞美人才。如今,“蟾宫折桂”一词仍被用来比喻考试得中。有时候月亮也是一种追求,《红楼梦》中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之说,曹操的《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他的雄心壮志表露无遗。在曹操眼里,月亮更似一个坚定的目标,完全熔铸在浓郁的壮怀激烈之中。 仲秋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意味着收获。新谷登场瓜果丰收,新酒同时上市,苏东坡口中“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月饼也出炉。月饼和饺子、汤圆一样,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仪式感的食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都深受中国中秋文化的影响。韩国会举行祭祖仪式,传递回家团聚的主题;日本则称中秋为“观月宴”,举行庆祝活动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团圆、怀念、感恩、亲情、家国,中华文化向来愿意与全人类共享其美。 任时空转换,永恒的是天上明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光不变,但月的内涵在变。古代传说嫦娥奔月,广寒宫是天上极美之地,也是寂寥之地。但古人绝不会想到,“嫦娥奔月”在人间已屡屡上演,中国“玉兔”也已嬉戏月宫。还有,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最快明天发射,中国人距离亲探“月宫”又近了一步。这是当代中华儿女写下的动人诗章。(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杨丽)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