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节选)(作品赏析)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品赏析 2016-12-27 手机版


动人的北平

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个层次,才不会为近期的忧郁而伤怀,而总是纠结其中不能释怀。还是那句话说得好,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想北平(节选)

老 舍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意,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课内挖掘】

在老北京,夏天里胡同的槐花,秋天里胡同口烤白薯的香气,还有初冬时悬挂在树梢上仿佛咸鸭蛋黄似的红红的日头,依稀听见小贩的叫卖声,风车的嗡嗡声,茶馆的说书声……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北京,过去的北平。

【课外应用】

请你就你比较熟悉的地方,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绘下故都的面容

孙光萱

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真不知从何处写起,写故宫不写颐和园,似乎不行;写了前二者而漏了天坛、天安门大街,又难免有遗珠之憾……即使全写了,因为文字不像绘画那样可以用色彩和线条,把金碧辉煌的故宫、秀丽多姿的颐和园活脱脱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到头来也难免稍逊一筹。

怎么办?林语堂《动人的北平》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选择特定的视角,扣住城市的特点,进行多方面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先说视角的选择。面对某种复杂的客观对象,不管怎样描写也未必能够穷尽它,这就得考虑选择一个恰当的新颖的视角,然后据此大胆地删弃无关的东西,突出有用的素材,进而掌握创作的主动权。林语堂不是用社会活动家的眼光去观察北平,也不是以一个刚来到北平游览的旅行者的身份,把目光久久地停留于北平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他作为一个“老北平”,要着重告诉大家的是北平为什么会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从这个视角出发,他写了北平货贩众多,购物方便,居住的多半是宽阔舒畅的四合院,连坐人力车也格外便宜,“从西城到颐和园洋车费一元左右”。进而又刻画了北平人那种悠然度日的心态和模样:坐在槐树下摇着芭蕉扇乘凉,在杉树下喝上一下午的茶……所有这些描写,可说是原汁原味,绘形传神,给人以不同一般的感受。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魁梧(kuí)  狼藉(jiè)   狭隘(ài)    媲美(pì)

B.嗜好(shì)   墙垣(huán)  裸体(luǒ)   中轴(zhóu)

C.珐琅(fà)   街衢(qú)   露脸(lù)   褴褛(lǚ)

D.祈年(qí)   芭蕉(jiāo)   调门儿(diào) 嬉戏(xī)

解析:A项,“藉”读jí;B项,“垣”读yuán;C项,“露”读lòu。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木屐  桥粱  颐和园  乐其所好

B.安祥  竭诚  园明圆  蓝天洁月

C.果蔬  景仰  踢毽子  作奸犯科

D.绵延  树荫  满州国  摩登女郎

解析:A项,粱—梁;B项,祥—详,园明圆—圆明园;D项,州—洲。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________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人记账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

②你可以________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

③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________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

A.邻近 留连 偶然  B.临近 留连 偶尔

C.临近 留恋 偶然   D.邻近 留恋 偶尔

解析:邻近:位置靠近。附近。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句中指“铺号”,应选“邻近”。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对象通常指故乡、母校、亲人等与自己的经历有过密切关系的人或事物。依据语境,句中应选“留连”。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间或,有时候,表示某种情况发生的次数不是很多。句中应选“偶然”。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化广泛载入中国文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答案:D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

B.那里是皇帝祈年风风雨雨之处。

C.这就是北平的兼容并包之处,你可以和贤人与恶人往来,和学者与赌徒往来,或者和画家往来。

D.看着车夫们沿途互相取乐,笑论别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有莫名其妙之感。

解析:B项,“风风雨雨”比喻重重的艰难困苦。应改为“风调雨顺”。

答案:B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④③⑤①②

C.⑤②①④③   D.⑤③④①②

解析:④句是点明说明对象“语言”,是句段的总起句,放在开头;①紧承第④句,说明语言的运用需要“讲究一点修辞”;⑤句承接前句说明“好的修辞”的条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③句从反面说明“语言不符合语法”“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②句补充说明,针对“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方法”的特例,指出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⑤③②。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之所以写得非常成功,是和他善于选择特定的视角,紧紧扣住城市的特点,进行多方面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分不开的。

B.林语堂,他以一个“老北平”的身份,要着重告诉大家的是北平为什么会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从这个视角出发,他写了北平货贩众多,购物方便,居住的多半是宽阔舒畅的四合院,连坐人力车也格外便宜。进而又刻画了北平人那种悠然度日的心态和模样……所有这些描写,可说是原汁原味,绘形传神,给人以不同一般的感受。

C.作者认为北平具有“老”“多”“新”三大特点。“老”即古老、历史悠久;“北平好像是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多”即多样性,兼容并包。“新”即时髦,“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新式汽车”等。

D.文章进行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内容很多而篇幅有限,自然只能概括地写,但一味概括又容易枯燥,因此得在适当的地方稍作展开,形容几句,这是写此类文章应该掌握的一种艺术技巧。《动人的北平》写到堂倌,没有忘掉他们“肩上搭着手巾”,写到老年人力车夫,没有忘掉“一定要强拉你回家”的倔劲儿,写到居民在花园中拔白菜,不忘补充一句“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凡此种种,都是花笔不多而收效颇佳,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解析:作者写北平的特点有二,一是老,二是多,没有“新”。

答案:C

8.文章第一段文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非常生动形象。

(2)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很生动、亲切。

(3)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9.“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文学手法,非常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引人入胜,引出下文。

答案:开篇第一句,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并且用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写城,开篇就将读者领进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城市。

10.“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这一比喻十分精妙,因为这个生动的比喻,“根脉深入地中”和树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可以分别理解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者可以理解为北平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后者可以理解为众多生活在北平的人。

11.“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结构上、节奏上、句式上来回答语言的特点。

答案:六字为主,结构一致,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尽”“任”两个词,尽显随意、惬意、满意,最后的反问句更透着无比的欢愉之情。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山坡上的羊群

纳张元

(1)碧绿的山坡上,是悠游的羊群。羊群在山坡上像一些棉花状的云朵,波涛起伏,悠游自在。这些都是爷爷的羊群。爷爷歪戴着汗腻的毡帽,斜挎着膻味很浓的羊皮褂。手里捏着吆羊棍,嘴里一边咬着一根很少冒烟的烟斗,一边哼哼地吆喝着羊群。一对细眯着眼睛,出神地欣赏着这一片蓝天下的洁白。

(2)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羊人。旧社会他还小,给土司家当放羊娃;解放后,他年轻力壮,给生产队牧羊;土地到户,他老了,就给自个儿牧羊。爷爷的一生都是在悠长的牧歌中,伴随着羊群的奔跑而度过的。长期与羊群朝夕共处,就对羊有了感情。在爷爷的眼中,一只羊就是一个人,人与羊只是外形长相不同,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所以,爷爷一辈子不吃羊肉,他也反对别人杀他的羊。生产队时,有一年二月八“转山节”,队长要拉他的头羊去杀了祭奠山神,爷爷死活不干,他跟队长大吵一架,然后手提大板斧通宵达旦地守在羊圈门口,谁要敢来拉羊,他就跟人拼命。

(3)爷爷很会牧羊,夏天他把羊群往高山赶,夏天的高山嫩草多,羊爱吃;冬天是枯草期,他就把羊群赶下河谷,去舔吃那些沾附在石头上的盐硝,舔够了盐硝,爷爷就爬上树去揪一些嫩叶下来给羊群加餐。所以,爷爷的羊群一年四季都油光水滑,膘肥体壮。不像别的牧羊人,羊群几天拉稀,几天害瘟,瘦骨嶙峋,毛掉得像瘌痢头上的头发,东一块,西一块的。每年的冬季是爷爷最快乐的时候,欢蹦乱跳的小羊羔一个接一个地来到这个世上,爷爷为自己的羊群不断兴旺壮大,喜得整天乐呵呵的。小羊羔撒野不听话的时候,他骂起它们来,口气亲热得就像在骂他调皮的小孙子。

(4)在苍凉悠长的牧歌中,爷爷的头发一天白似一天。连走路都一步三喘,但他还是不辞劳苦地放牧着他的羊群。家里人放心不下,劝他不要再牧羊了,坡陡路险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也负责不起,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爷爷瞪人一眼,不高兴地一扭头,谁也不理。家里人都觉得爷爷如此固执,真是不可思议,只有我明白,羊群是爷爷的命根子,他所放牧的不仅仅是一群羊,而是他的美好希望,他在放牧一个彝家老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我考上大学时,爷爷比我还高兴,他硬要卖一只羊给我到大城市做费用,我说,算了,爷爷,那些羊都是您的命根子,卖了它们,您会睡不着觉的。爷爷脸一虎:你以为爷爷是那种小气的人吗?在我读大学的几年中,爷爷每学期都要卖一只羊给我做学费。有时,我说,爷爷,家里已经给我钱了,您不要再卖羊了。爷爷又把脸一虎:别人给的管别人,这是爷爷的一点心意。

(5)大学毕业,我留在城里工作。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超强度的快节奏生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使我这个从千里彝山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无所适从。我感到心劳力竭,疲惫不堪。于是,写信向家人诉说在城里讨生活的艰辛,言语中流露出颇多的意志消沉和感情沮丧。爷爷托人捎口信给我,说他听了我的信后很是为我着急,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他不识字无法给我写信,但托人转告我:凡事要看开一点,想淡一点,就以牧羊一样的心情来对待生活,你就不累了。我听后略有所悟……

(6)我羡慕那些山坡上悠游自在的羊群,我更羡慕像爷爷这样淳朴厚道、心底无私的牧羊人。他们淡泊名利,心境透明宁静,所以,他们放牧生活。不然的话,就会被生活所放牧。

(选自《中国艺术报》有改动)

12.第一段把爷爷牧羊的情景写得很美。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表现手法试题,应优先考虑修辞手法,然后再从用词、句式等角度分析。

答案: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②描摹色彩:“碧”“白”“蓝”。③开放五官:综合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描写。④远景近景,相映成趣(或特写镜头)。

13.爷爷除了年纪大了还要固执地坚持放羊,在其他方面也不乏“固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题干中揣摩出出题人的命题意图就能明确答题方向,明确了答题方向就能比较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答题区间。本题的主要答题区间是第2、4、5段,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找到答案。

答案:把羊当作人,一辈子不吃羊肉,也反对别人杀他的羊;又老又病,仍不听家人劝阻,坚持放羊;坚持卖羊给“我”做学费。

14.文章主要写爷爷,但为什么第(3)段还要写“别的牧羊人”,结尾又要写“像爷爷这样”的牧羊人?请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此题应从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思想感情抒发所起到的作用入手。第(3)段写“别的牧羊人”是写了他们放羊放不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爷爷放羊放得好,结尾又要写“像爷爷这样”的牧羊人,是为了提升对这一类人的赞美。

答案:反衬爷爷牧羊经验丰富;由爷爷“这一个”形象,扩展到“淡泊名利,心境透明宁静”的“这一类”劳动人民,升华了主题。

15.山坡上悠游自在的羊群与一生都处在牧歌中的爷爷组成充满诗意的形象,请理解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解答区间为全文,考生可以结合全文来回答。有效信息集中在文章后半部分,考生要从中提取这个人物所富含的品质特点进行勾画、筛选、合并、归纳,并对塑造爷爷这一形象的情感目的做出判断和总结,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来组织答案。

答案:深刻意蕴:(1)爷爷牧羊虽苦,为了追求理想与幸福,其中自有乐趣;(2)爷爷不仅是牧羊专家,而且是牧人高手(教育“我”、引导“我”);(3)美好的真知与深刻的哲理往往来自普通劳动者。情感取向:(1)赞美劳动及其过程与结果;(2)颂扬劳动人民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3)批评当下一些人不良的世俗心态。

四、创新语用

16.阅读下面的画线句子,并仿写两个句子。

有人说,北平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北平的秋像一幅画 美丽而又落寞 北平的秋像一支歌 忧伤而又苍凉

17.在下文末尾的空缺处补写句子,使全文语意完整,不超过40字。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心里怎么想,眼里就会看见什么!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