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2-25 手机版 | ||||
文本解读: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协调性,以及作为群体出现时所表现的巨大力量和智慧,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很显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也不只是为我们提供生物交流技术方面的有趣知识,更是以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的睿智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他指出,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独特的视角,这独特表现在: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由于中西方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又是译作,无疑给我们带来了阅读上的一些障碍,但本文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在论述中,采用比拟的手法,往往把人类的行为看作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既显得生动亲切,又化雅为俗,拉近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距离,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文学角度看,本文都是一篇佳作,它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阅读此文,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学习此文的目的即在于通过把握生物与人类社会的联系,懂得人类应该尊重生物,借鉴生物社会群体性生活的智慧,最大程度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品味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之情,培养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筛选、整合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作品《作为生物的社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生物”与“社会”的含义。字典中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社会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生物是自然界中所有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由此可知,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人群,而非独立的个体。毋庸置疑,人类是有社会性的。那么,其它生物也具有这种特点吗?它们在集体行动中也表现出社会性了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文本去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 作者在文中主要描述了哪几种生物?哪种生物写得最详细? 明确:蚂蚁、白蚁、蜜蜂、黏菌细胞、鲱鱼和飞鸟。 三、筛选、整合信息,把握作者主要观点 1、请大家细读3—6段,看看蚂蚁的活动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 蚂蚁 活 动 特 点 关 键 句 个体 微不足道 没有头脑没有思想 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 群体 培植真菌……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 有组织有分工 行动有目的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 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 四只或十只蚂蚁搬死蛾 集体协作 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 数千蚂蚁出动 有智慧 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 建造蚁丘 有组织有目的 相互交换信息 寻找合规格的细枝 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 搬运远方的食物 集体协作力量大 长长的队伍……搬回来 3、试以阅读蚂蚁的方法为例,分组讨论交流,归纳文中所描述的其他生物活动的特点。(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表)明确: 生 物 个 体 群 体 白 蚁 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 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 思维开始了 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蜜 蜂 系于集体 分成一点不差的两部分 黏菌细胞 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 聚集一起,排成星状,相互接触、融合 鲱 鱼 紧紧挤在一起、动作协调 飞 鸟 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小结:由以上我们可知,生物社会中,个体仅是动物而已,而群体则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社会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四、合作探究,掌握写作目的 1、作者饱含深情地描述了群体性生物与人类的共性,是否仅仅只是向我们提供群居性生物的有趣知识呢?(不是)是否把群居生物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相提并论,甚至认为比人类更高明呢?(不是)那么,作者写作此文,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 (学生分两组讨论:一组研读首二段,另一组研读末三段。重点研读相关文段中的关键句。) 明确:作者撰写此文,显然是有针对性的。一是针对传统生物学家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批判其人类中心主义和盲目自大的观念。二是针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尚不够联合团结的现实,寄望人类在各种行为中尤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这样的写作意图,不能不说作者是睿智的,他敢于挑战传统,不媚众从俗,卑以自处,正视人类自身的缺陷,的确令人敬佩! 五、归纳总结,内容梳理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 呼吁人类团结协作 相似 蚂蚁、白蚁、蜜 蜂、黏 菌、鲱 鱼、飞 鸟 举行年会、科学探索 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中第11段说:“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其中“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句话的感受和体会。 七、结束语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们不仅要认识生物,热爱生物,更要尊重生物,敬畏生物,甚至向生物学习。在人类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在体育艺术方面、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还是在共同应对人类灾难等各方面,都应该既发挥个体力量,更要发挥集体智慧。这样,才能共创我们人类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 惜缘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