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课堂实录 2016-12-24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句,把握思路,理解作者笔下胡同文化的三个基本内涵。

2、品味其语言风格,探讨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3、“文化就是生活”鼓励学生用文化眼光透视现实生活现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胡同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作者对其复杂情感,透视在此背后隐含的“文化眼光”。

教学准备:

阅读全文,了解北京胡同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的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胡同文化》,文章的原型是一部艺术摄影集的序文。对于汪老我们不陌生,开学之初我们宾雪也给大家做过一个关于汪曾祺作品的读后感交流。汪先生是一个敦厚朴实的老者,文如其人,大家看过一遍课文应该会有同感,我们今天课如其文,就用最平实朴素的方式走进这篇《胡同文化》。

过渡:文章标题是胡同文化,在汪老笔下,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快速的再浏览一下课文,标好小节号,一起来分享我们的阅读所得。

二、初读文本,了解大意。(5分钟)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2、阅读交流

1)、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2)、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3)、胡同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说明:这一点有难度。)

三、品读语言,体会胡同文化的内涵。(15——20分钟)

1、思考: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体现在哪里?       (8分钟)

1)、居住习俗:对居住环境的固守。

“安土重迁”、漏雨塌房也不愿意离开

2)、人际交往:讲礼节应酬,但内心依旧封闭保守。

礼数——“处街坊”(保持距离)

“随”一点“份子”(追随之举,心诚与否则不得而知)

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杀棋”、“饮酒”、“会鸟”

补充:养鸟本是清朝八旗子弟和太监们的爱好,“提笼架鸟”在过去是对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的一种贬词。后来,这种爱好才传到一些辛苦忙碌的人中间,使他们能得到一些休息和安慰。

闲逸、热爱生活 VS 追求不高,以小乐趣为享受

3)、安于现状,精神追求不高。                                 

感慨:相对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他们的生活闲适潇洒,但若每天如此,似乎又有点好逸恶劳之嫌,未免懒散。

4)、饮食习惯: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也不高。

大白菜文化                     

朗读并体会语言:“虾米皮熬白菜,嘿!”

(北方人念“嘿”字往往短促,配有拍击动作,有大快人心之感——满足劲溢于言表)

一声“嘿”,道出内心的喜悦、满足感,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

明确:物质上的容易满足、知足常乐的背后还是有“封闭”保守、带点“唯我独尊”

5)、处事态度:冷眼旁观,明哲保身。

“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闹学生”、“过学生”

分析:一群孩子在那里胡闹,从身边走过,不会在他们的心中激起波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坐看风起云涌,看惯了皇朝更迭,习以为常,不事参与,避免倒霉。

安于现状、维持现状

过渡:从汪老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人不管是居住方式、人际交往还是饮食习惯、处事方式,都体现出一种封闭性,他们不乐意改变,安于现状并努力维持现状。而这种生活状态背后,有一种共通的心理。汪老用一个字就概括了。(“忍”)汪老对这个“忍”的定义是:八个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2、思考:作者是怎样刻画北京人共同的性格心态——“忍” 的?          (6分钟)

1)、教师陈述:

作者援引了老舍《茶馆》中王利发的一句话——“顺民”

引述了自己小说《八月骄阳》(写老舍之死的一部作品中)的一处对话——“安善良民”

讲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小伙子扇了开电梯的姑娘一个巴掌)——没人主持公道

提问:从写作角度讲,汪老在这里一连举了三个材料来写“忍”,是否过于兴师动众,太繁复了?

2)、学生分组朗读(一则/组)

3)、师生沟通交流。

4)、值得把握的要点:

A、三则材料的时间排序,在历史轴上颇有叠加之感。

就像一幅幅照片,在历史上的展开。这与这篇散文的原型照片集的序。这种写法与照片的给人的艺术观感颇有相通之处。

B、三则材料对“忍”的揭示侧重不同。

  “顺民”——皇城跟脚下百姓的心理共性。北京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的中心,面对皇权的威严,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历史变迁,北京城的老百姓(一介小民)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的呢?忍耐,苟安,做安善良民。“城头变幻大王旗”已经是见怪不怪,不忍便要倒大霉。

  “安善良民”——在是非难辨的动荡时代,安善忍耐,“忍”以保命安身。

  是非分明的现世社会——这样的“忍”是忘却了原则的袖手旁观、模糊了是非的逆来顺受

思考:对此,汪老是持怎样的一种态度呢?(朗读体会)

 体会语言:“北京人,真有你的!” (真有你的应付各种情况、各种局面的办法。)

思考:是由衷的钦佩、称赞么?

平和态度下流淌着汪曾祺式的“法眼看世事”(不满)

  分析:为明哲保身而作安善良民犹可理解,毕竟是关乎性命的事,但是这种隐忍发展到现实生活中不辨是非,全盘接受,成了无原则的忍耐,这是汪老难以认同的。所以“北京人,真有你的!”这句话中,可是有些不满情绪的。

过渡:我们通过刚才的阅读分享了解到了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它的精义是“忍”,通过对文字的咂摸,对这两点也有了些更具体、深刻的了解。现在有个困惑是,我们好像把文章的前半部分丢了。文章前面几节写了什么?

3、思考:前面在写什么呢?(5分钟)

介绍北京胡同

 明确:走向、取名、数量、功用、住宅

1)、走向(格局):“方方正正”(正统、皇家气象)

历史渊源:元朝的皇帝把都城定在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对其进行了城市规划,把京城建得方方正正。正中央是皇宫,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周围便是遍布京城的四四方方的胡同和四合院。

2)、取名:“蒙古语”  (历史悠久)

“来源多样” (幽默调侃、通俗而取自平民生活——平民性)

3)、数量:众多→“网络”(普通民众居住的房舍)

4)、功用:方便         (实用为要)

4、思    考:作者对胡同作了全面的介绍,那么胡同和胡同文化有什么关系?

参    考:胡同作为一种建筑本身就是胡同文化的组成部分。(落实文化的立体性)

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促成了封闭、忍。

备用参考:这种方正意识联通城市本身“方正”的基本原因,跟作为一个帝都在城市规划                       中考虑的礼仪秩序直接有关。(《考工记》认为古代都市空间是礼仪空间,礼                       仪是讲究秩序的。所以这种方正意识实质是秩序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沉淀。秩                       序意味着界线,所以自然安分守己,容易封闭固守。)

问题推进:对胡同文化的介绍,勾勒出了胡同文化怎样的特点?

启发备用:易中天《读城记》里评价北京的文化是醇和的,既有“皇家风范”,又有“平民情怀”。

那么胡同文化体现的是哪一面呢?(平民情怀)

明    确:胡同文化是一种市民的文化。

过    渡:汪老认为胡同文化作为北京的市民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部分。(朗读第5节,加深体会。)

四、结合板书,梳理行文逻辑。(2分钟)

市民的文化   (胡同本身)         物态文化

胡同文化    封闭的文化   (生活状态)         行为文化

(立体)

精义是“忍” (心态)             心理文化

补充说明:物态文化比较显性实在,我们分析得很简单,但是它是文化隐性部分的摇篮,是基础,正是这种客观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孕育出了特定的生活状态和性格心态,三者互相糅合,形成了特有的胡同文化。

过  渡:作者的行文逻辑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作者由胡同文化的显性部分逐渐触及到胡同文化的隐性部分。由此向读者描述立体而丰厚的北京市民文化。那么封闭、忍耐的胡同文化,处于怎样的一种现状呢?

明  确:衰败、没落

插入:文章原型——副标题摄影集《胡同之没》序

五、理解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5——10分钟  说明:方框内内容看时间随机调整为删略)

1、朗读13——15节。(教师朗读)

语言品味a:作者是怎样描写胡同的没落衰败之象的?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语言品味b:这里的语言和前文写胡同取名由来、写大白菜文化时的语言有什么不一样?

前文——口头语,带着京味儿。

此处——书面语,简练且意韵悠长。

语言品味c:为什么前后语言表达有这样的差异呢?

品    味:

A——1)、四个四字句一律带着伤感凄清、没落怀旧的意蕴,语短意长,回味隽永。

   2)、运用古典诗歌的意象,站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个文化人看胡同的没落,富有历史沧桑感。

B——前文描述市民的日常言行、生活常态,生活化的语言与内容相契合,富有生活气息。

“文字功底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糅,是陈年佳酿。它是供读者‘看’的,带有一些淡淡的‘书卷气’。”

——刘锡庆《散文:五十年的沉浮与成就》

语言特点的概括:雅俗共赏,朴实与雅致共存,平淡之中意味深长。

2、思考:面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汪老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感?

备用问题:生活在北京多年,浸染于胡同文化之中,面对胡同此番满目疮痍的图景,汪老难免感伤不舍,可是他文末又很干脆地说“再见吧,胡同”,有谁能帮我们解决这个疑难?

参考:复杂的情感——感伤与无奈、批判与失落、理解与超脱……

1)、眷恋感伤:汪老耳濡目染了北京文化几十年,胡同不仅是他的生活家园,更是滋养他文化土壤,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朝一夕无不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无不寄予着汪老对传统文化的浓浓眷恋。

汪曾祺的感伤是有节制的,他将伤感裹藏在胡同衰败的景象(“失去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打不上水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西风残照,衰草离披”)中,他的感伤情绪没有倾泻。

2)不满批判:对传统文化不足之处的批判、不满与清醒的认识。“商品经济大潮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封闭的胡同文化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方法:让学生探讨,时间允许的话再读一遍,加深体会。

3、总结

作者面对见证了自己大半个人生的、处于衰败没落中的胡同,内心是波澜起伏的。作者对胡同文化的留恋低徊,不仅仅是一种怀旧式的伤感,而是这种文化本身有其难以一言以蔽之的特质。一方面,是秩序、是封闭、是因循守旧、是逆来顺受;另一方面,是坚持、是耐力、是互相支撑的依仗,是乐观知命的满足,也是人的群体社会生活的隔而不断,是独处和处街坊的节奏变换,有着深厚的世俗人情积淀。胡同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作者面对胡同文化的衰落,不可能像看一幕喜剧那样,可以坦然地笑着与昨天告别,更不是在宣判胡同文化的死刑。

六、课堂总结:胡同文化文本意义——文化眼光

胡同作为平民百姓的居住方式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而汪老却从胡同见出了北京市民的心理,挖掘出文化深处的内涵,文辞间渗透出对胡同文化复杂和深沉的情感。这一切的背后,隐含着汪老先生的一双深邃的“文化眼光”。因为看得真切,浸润其间日久,感受得也自然深切,对这种文化的感情也就越发复杂。

现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讲:“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中间的区别是看的人有没有文化眼光。

究竟什么是文化眼光?我的理解是站在现在看过去(能从实体文化还原历史状貌,看到它的丰富性),站在未来看现在(前瞻性的眼光看当下的物质形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理解和保护它,而这种理解必然也会寄予我们现实生活以指导。)

通过这篇《胡同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北京的市民文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启发。借用台湾作家柏杨先生话讲:“文化就是生活”,所以让我们在生活中自觉地训练我们自己的文化眼光,思考物质形态背后的内蕴!(结合板书)多做这样有纵深的思考,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扎根于自己的生活,透视平凡事物背后的丰厚底蕴。

七、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艺术摄影集《胡同之没》序

          文化眼光

市民文化     胡同     物态文化

封闭文化     生活状态   行为文化

精义为“忍”   心态     心理文化

(语言:雅俗共赏、淡而有味)

复杂情感:眷恋与感伤、无奈与清醒……

--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的一篇课文是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那么,关于汪曾祺先生呢,其实我们同学是不陌生的。我记得开学之初,我们宾雪做的一个读书交流,就是关于汪曾祺先生的作品的。那么,汪老的作品,他的文字,学者喜欢用“陈年佳酿”来形容。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宾雪就是这样去形容的。那么,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品《胡同文化》这一杯佳酿。看看,我们能从中品味出什么?  (好啰嗦啊)

师:这篇文章我们看过一、二遍总归有的,我刚刚问我们沈宇杰,他说我看得都不想看了。这篇文章好像很简单,那胡老师就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嗯,标题是《胡同文化》,那么胡同文化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快速地再浏览一下课文,抓住里面的关键句。

(停留一会儿)

师: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啊,一起告诉我,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生:它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师:封闭的文化。(边说边板书)还有吗?

生: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师:嗯,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边说边板书)

师:那我们来看,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封闭性体现在哪里?(停留一会儿)

师:这种文化的封闭性体现在哪里?张嘉琛。

琛:胡同里的人大多非常恋家。

师:奥,他们非常地恋家。

琛:然后就是北京人互相之间关系不差,但是又感觉不咸不淡。

师:奥,关系好像看上去不错,但又不咸不淡。从何而见,它不咸不淡?

琛:就是第7节里面写,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但是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师:嗯!它的重点在哪里?(这个问题会让回答的孩子摸不着头脑)

琛:重点?

师:恩,这一段的重点。因为胡老师看到你们的预习作业。同学都是(用语不严谨,失实了)认为这一段写出了北京人这种邻里关系相处甚密啊。

琛:重点就是,有点交往,但是不会参与到别人的更多的生活中去了。

师:不会有更加深入的一些交往了。平时交往其实是不太多的,对吧?此外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自顾自的。从这里你看出一种封闭,还有他们的恋家。还有没有呢?  (没有就预习中的误读明确表态)

琛:还有就是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师:奥,他们的处事方式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现实,总是置身事外的。还从哪里看出来呢?

琛:没有了。

师:好的。非常好。马惟溪有没有补充?

马:他们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也不高。

师:他们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也不高。这个文段中有一个字是非常传神的,哪个字?(突然把问题岔开去了,让回答的学生莫名其妙啊)

生:沉默。(你让学生多尴尬啊)

师:啊?

生:“嘿”(旁边同学回答)

师:这个“嘿”字传神。传神在哪里?请坐啊。(唉~,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有失落感的)

师:我们先试着默读,怎么去读这个“嘿”字比较好。

师:我们一起轻声地读一遍,从“有窝头”开始。“有窝头,就知足了”开始!

(师生一起轻声读:“有窝头,就知足了……虾米皮熬白菜,嘿!”)

师:我们就读到这里。我们请同学试试看,陈广昱?

陈:“有窝头,就知足了……虾米皮熬白菜,嘿!”

师:好的。“嘿”是往下的。为什么这么处理?

陈:啊?

师:为什么这么处理?

陈:我觉得它这边就是一个很口语化的一个处理方法,好像特别地那个,他有点像,就是跟别人讲述一段他们这边的风俗,所以就会口语化……(学生其实没有理解我的提问,“处理”两字是就他读的方式而言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呢?我当时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师:好像面对面地有个人在听,就这样口语化地说下来。从这个“嘿”字里,你约莫能够体会出汪曾祺想借此表达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学生默然)(学生默然是因为不知道问题何所指,问题中“借此”的“此”是暧昧不明的。)

师:要不要再试一遍?

陈:从头开始吗?

师:从“有窝头”开始,酝酿一下……

陈:“有窝头,就知足了……虾米皮熬白菜,嘿!”(带着笑容,音调向上的读了“嘿”字)

(同学们笑。)

师:带着笑颜的。这个“嘿”字里面,你现在试图传递出怎样的心情?

陈:我觉得他,挺……挺骄傲的。

师:挺骄傲的?(这里语调太过轻飘了,容易让学生感到是在质疑。其实我自己还没有想清楚“骄傲”合适否。)

陈:就是觉得那么多,北京人他们吃到酱萝卜、臭豆腐什么的,已经很高兴了,其实就是体现出他们的生活要求不高。

师:这“嘿”字里有怎样的一种感觉?

他生:满足。

师:奥,一种骄傲,一种满足感。刚才你们没有看到陈广昱的表情,他第二次读的时候,是带着一种笑容的。这种满足感中一种自我惬意,自我回味,自我陶醉,这可以反衬出他们是多么得容易满足啊,他们的要求是多么得低啊!“虾米皮熬白菜”就已经非常好啦!(说“反衬”是不合适的)

徐文焬:有没有自嘲?

师:自我的嘲讽。有吗?没有吧。……奥,陈广昱不好意思,你先请坐,胡老师把你忘了。奥,我们徐文焬问有没有自嘲。胡老师认为是没有的。我们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受。这个我们课后再沟通。

师:哪,我们从刚才的一些文句的解读里边,看到北京人他不管是在这种人际交往上面,还是这种居住习俗啊,他不愿意搬家,他安土重迁,他们在物质上面、在饮食上面是那么得容易满足,而处事方式上呢,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但是不事参与的。这一切的背后都体现出一种封闭性,他们不乐意于改变,希望保持原状。他们要安于现状,不事参与,保持距离。这种生活状态,我们可以看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而这样一种生活状态的背后,它有一种共通的心理,是什么啊?(语言可以更加简洁)

师:是什么啊?汪老用一个字就概括了。

生:忍。

师:对于“忍”的理解其实有很多种。汪老的定义是?

生:“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安分守己,逆来顺受。”那我们来看,汪老他是怎样刻画北京胡同文化这种忍的精义的。

师:我们看文本。他这里援引了老舍《茶馆》里王利发的一句话,茶馆写的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事;然后引述了自己的小说《八月骄阳》里的一处对话,最后是一个现实的事例。文化大革命,我们暂且认为是六七十年代的,这里现实的生活当中的事例,文章写于1993年,我们姑且把它认为是八、九十年代的。啊,三则材料。从写作的角度讲,作家一下子用三则材料来刻画这个“忍”,是不是太过于兴师动众了?太繁复了?思考一下。

(学生默想。)

师:这也是很多同学的一个困惑。左右可以商量商量啊。

(学生讨论20’’)(这样的讨论是很仓促的,如果事先让孩子们思考,课堂交流时的收获应该会更多。)

师:因为时间的原因,胡老师不能放得太长。来,刘欣如!

刘:我觉得,就是,这三则材料,想表达的一个含义是不同的。

师:嗯,怎么不同?

刘:第一个,我觉得它应该是北京人的生活使他们落入了一种当顺民的心态,是一种生活所迫吧。

师:接着说……

刘:逆来顺受,所以就是北京人当了一辈子顺民。

师:逆来顺受,可能是北京当地市民惯常有的心态。我们知道北京人是身处皇城根脚下的百姓,很容易产生这种顺服之心,逆来顺受。(急着给孩子作注脚)

刘:然后第二个,第三个的吧,有可能是文化大革命,奥,第二个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吧。第三个我觉得是,也是一种社会道德伦理上的一种畸形吧。

师:你认为是一种道德伦理上的畸形。

刘:因为可能就是对于一些道德方面也是忍着、耐着,不敢让那个小伙子认错,所以,可能他们的忍已经使他们在道德上面发生了一些改变。

师:他们的忍已经不顾及道德上的是非观念,模糊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了。是吧?所以对于第三个事例中的“忍”,汪老认为能不能忍?

刘:不能忍。

师:不能忍,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不能忍的?

刘:“北京人真有你的!”这句话应该是,可能是对北京人这种做法的一种“不赞同”的一种态度吧。

师:不赞同的。我们试着把……请坐。我们刘欣如分析得非常好。她前面讲《茶馆》中的顺民,生活在皇城根脚下的老百姓必须要服从皇权,自然而然容易形成一种服顺之心。那么《八月骄阳》里写的“文化大革命”是个动荡时代,这两种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他如果是为了明哲保身,他求作安善良民,这多多少少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毕竟是性命交关的事情。对不对?但是第三个事例中的这个“忍”,我们同学理解得很好。其实汪老认为是不能忍的。那我们来读读第三个事例中最后几句话,他是不赞成的,这种情感,我们再细细地来体会一下。两个老北京人说了,“让他认错,门儿也没有”、“穷忍着……眯着”,后边我们一起开始,“睡不着,眯着”,开始!

(师生一起朗读:“睡不着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师:嗯!“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除了不赞成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我很喜欢问这类填空似的问题)奥,不满,我听到不满。我们一般是赞颂的,说“真有你的!”但是,这里恰恰是“不满”的表达。因为这种忍是模糊了是非的隐忍,失却了原则的全盘接受。汪老其实认为是不能忍的。

师:从刚才的分享里边,我们到胡同文化它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它的精义是忍。通过对文字的咂摸,对这两点也有了些更具体、深刻的了解。讲到这里,有个困惑,文章的前半部分在写什么?我们好像扔掉了。

师:文章的前半部分在写什么?

生:胡同。

师:在写胡同。(板书)他在介绍胡同,他介绍了胡同的哪些方面?知道就说出来了啊。

生:取名。

师:取名。取名的由来,对不对?还有?

生:大小。

师:奥,大小。但他最后归结到说,这种胡同是很多很多,但是主要指的是“小胡同”(生说)。还有吗?

师:还介绍了胡同的?啊?

生:地理位置。

师:奥,地理位置。它是接近于闹市的。接近闹市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对于百姓的生活而言,它会比较的?

生:方便。

师:很方便,很便利。还有没有?

生:它是和四合院一体的。

师:它是和四合院一体的。它的建筑构造,对不对。

师:汪老花了不少的笔墨介绍这个胡同,那胡同和胡同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停留一会儿)

师:他花了不少的笔墨来介绍,那胡同和胡同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吕晏含。

吕:奥~,奥。“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主要居住方式,也是北京人的文化形态。”胡同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师:胡老师请你用自己的话,通俗地……

吕:就是说,胡同它的那种形态,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日常行为,也影响了他的日常思想、思维的形成。

师:胡同作为一种居住形式,影响着北京人一种生活状态、包括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那我们如果从文化的立体性来说的话,胡同作为一种建筑本身就是胡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物质的、物态的文化,对不对?这种客观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心理。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汪曾祺在写胡同文化的时候,他实际上是由这种文化的物态部分,慢慢进入到行文文化,深入到心理文化,是由一个文化的显性部分慢慢深入到这种文化的隐形部分。他的一个行文逻辑是由表及里的,慢慢地深入。追问一个问题,对胡同的介绍文字里,我们能体会出胡同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师:小胡同里住的都是?

生:穷人。

师:我们同学说是穷人,嗯,是普通老百姓。包括它的取名来源,如果我们细细咂摸文字,这些文字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生:朴素、土。

师:朴素、通俗、直白。所以北京的胡同文化,我们从胡同的介绍文字中能感受出一种非常浓郁的?

生:乡土气息。

师:乡土气息。一种老百姓、平民的一种气息。所以第五节,你再读的时候,你就会深深地体会到它其实是一种平民的、市民的文化。易中天在《读城记》里面说,北京文化是醇和的,它既有平民情怀的一面,还有皇家风范的一面。我们看看第五节,胡老师来读这两句啊,奥,这一句:“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你们会有更好的一种理解。

师:所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精义为忍的市民文化。那这样一种文化,它目前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中呢?我们一起来读文章的最后三节。“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开始!

(师生齐读最后三节。)

师:汪老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这里胡老师补充一点点信息,《胡同文化》的原型是一部艺术摄影集《胡同之没》的序。(板书:艺术摄影集《胡同之没》序)那我们知道,照片它是一种呈现,文字也是一种呈现,那我们看汪老他在描绘胡同衰败、没落之景象的时时候,他的语言与前面写北京市民日常饮食、胡同取名也好,是不一样的。它不一样在哪里?(停留一会儿)谈晨颖。

谈:(沉默了一会儿)感觉……感觉前面有点欢快、乐趣。后面就感觉有些伤感。

师:奥,就是情感上面,前面是有点欢快的。这个欢快胡老师不敢苟同,因为他就是客观的一个介绍。(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她如此解读的文本根据,而不是直接拿自己的观点去否定)

谈:就是前面写取名由来的时候用词感觉有趣味,后面比较……。(声音越来越低)

师:大胆说。

师:前面有趣味,后面低沉。这是我们谈晨颖体会出来的。胡同的取名是有一种趣味在,但是前半部分的整体而言,趣味是以偏概全的。夏正捷你有没有补充,我们谈晨颖体会出的基调是不一样的。

夏:我觉得就是前面比较的生动,到后来,就是它们在衰败没落嘛,就伤感了。

师:奥,写衰败后就伤感了,前面比较的生动。

师:我们为什么要课堂分享,就是要把一些混沌的感受清晰化。前面同学讲趣味,这种趣味直接来源于描写的内容非常的生活化,而且很生动,我们同学讲这个“嘿”字,但这里语言明显伤感。风格上有什么不一样?马旭?

马:前生活化,这里比较文学化的。说的就是,像那个“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感觉就是风格完全变成了那种,凄婉,和前面有对照,一下子不一样,一下子就是,就是这样。

师:前面生活化,这里汪老用了许多四字格的,往往这样的语言比较的书面化。

师:分析得挺好。胡老师想问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停留一会儿)前面很通俗、口语化,这里书面气、古典意味。好,宾雪。

宾:我觉得是因为作者想警示读者。前面比较生活化,但是后面的话他还是想文风严肃一点。让读者能关注到胡同文化在衰落、没落这个事实,能够唤醒读者对胡同文化的保护意识。

师:一下子就严肃到为了唤醒读者对胡同文化的保护意识。(为什么聚焦在孩子回答中不妥之处,而恰恰遗漏了她精彩的部分呢?为什么吹毛求疵??)我们说一个作家采用哪一种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是和什么相关的?

生:情感……

师:跟他的情、他的内容相关的。前面是比较口语化的,因为他写的内容就是生活化的。书面语易于表达一种留恋、惋惜的情感。留恋、惋惜这种深沉情感裹藏在对胡同衰败之象的描绘中。一下子拔高到保护,可能有点过度阐释了。我们从这样的描绘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出这种深沉的情感,眷恋、感伤……古典的意象往往易于含蓄、丰满地表达这类情致。

师:那么,对于这样的处在没落、衰败中的胡同文化,汪老怀着怎样一种情感?我们刚才体会到他有眷恋、有伤感,这种汪老对胡同的描绘中就能体会到。但问题是,文章末尾“再见吧,胡同!”很干脆,这是不是种矛盾?(停留一会儿)

师:浦奕圆。

浦:我觉得这句话不和前面的矛盾。因为,作者他一方面可能是希望想唤起人们重视一下这种文化的衰落,另一方面他可能觉得他所喜欢或者以前拥有的、感受到这种文化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有了。

师:奥,他这种眷恋、伤感,是因为胡同文化的流逝,再也找不回来了。那“再见吧,胡同!”怎么解释呢?

浦:这个……作者可能没有想过,或者是和过去、流逝的一些东西的告别。

师:连带着胡同文化一起流逝的,他是和消失的回忆告别。陶吟杰?你有什么看法?

陶:也有可能是他认为在商品经济大潮下,这种文化衰弱是一种必然趋势。

师:他很理智,看到了商品经济大潮当中,这种文化是必然要消失的。因为这种文化本身存在着一些,从我们前面的解读当中能够发现的?

陶:落后的东西。

师:存在着一些落后、糟粕。他作为一个文化人,他用批判的眼光来看,看到了这种文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消逝。所以“再见吧,胡同”里面有一种清醒的认识。

师:当然,他的情感没有那么的简单,对不对?刚刚我们同学讲的,这里面他有对于往昔的留恋、感伤,汪老他对于胡同文化的一种没落和衰败,他的情感是极复杂的。他有眷恋,有感伤,就像文中写的有无可奈何。那作为一个文化人,他又有一种清醒的认识,他能够批判地去看待。这文化本身它有它的一个复杂性在里边,一方面是秩序的、封闭的,是逆来顺受,冷眼旁观的,另外一方面,这种忍,它也有坚持,从易于满足里面,我们多多少少能够感受到一种乐观的。所以这种文化本身就有它的一种复杂性。所以汪老对于胡同文化的情感,我们难以一言以蔽之,是复杂而深沉的。一节课这样的一种体会是远远不够的,文中还有很多值得咂摸的地方。文中很多的括号语,不是一般的补充说明。那种复杂情感在这种小地方也可见一斑。

师:在我们即将走出《胡同文化》的时候,我们回到胡同文化的原点,就是胡同。胡同在日常的生活中,实际上它是平平常常的,普普通通的。但是汪老他从这样的一种居住形式中,看出了北京市民的一种心理,透视到了这种文化深处的内涵,而且文辞间渗透出对胡同文化复杂和深沉的情感。这一切的背后,其实隐含着汪曾祺先生一双深邃的“文化眼光”。

什么是文化眼光?胡老师的理解很简单。文化眼光,就是我们能够站在现在看过去,就是能从实体文化还原历史状貌,看到它的丰富性,于是学校厚重的那个“大本钟”就不只是一个计时装置,而是校园历史的见证者,还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见证者;文化眼光的另一个要义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能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当下的物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样我们就不会轻易地为了商业利益而肆意地拆除古建筑,也不会抱怨花那么多钱去保护那些古董干嘛?转而会理解它,生出保护之心,而这种理解必然也会寄予我们现实生活以指导。

所以,通过这篇《胡同文化》,文章很简单,我们有同学看得都不要看了,我们可以了解北京的市民文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启发,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培养和训练我们自己的文化眼光,多做这样有纵深的思考(结合板书)!这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扎根于自己的生活的土壤,去透视平凡事物背后的丰厚底蕴。

师:好,我们回过来。我们试着把整篇文章再慢慢地读一遍。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注意一些文句,他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哪些文句中我们还可以把捉到。好!《胡同文化》,汪曾祺。(这纯粹是因为时间多了)

(学生朗读课文。)(下课铃响。)

师:好,我们先读到这里。我们看这个第一节,因为有同学在预习作业里提到,为什么作者要写“方正”,这是我们这次讲课里边没有涉及到的,但是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什么他要凸显这个“方正”。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我们下节课交流。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课后学生的反映:节奏快了,很多问题还没思考好,老师就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整体上是不满意的,我坚持了我的坚持,并且完成了我的设想,但是并没有多少成就感。

以前一直认为一堂课好不好,关键在于是不是流畅,这堂课让我想的是,如果流畅是以剔除了很多丰富性为代价的,这样的流畅是不是有价值,这里边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是课堂环节的转接不应该是老师的一意孤行,而是学生思考的“火候”到了自然转接的时候,这个“火候”怎样算到点了,是需要老师来拿捏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课堂上的功夫很重要的一块就在这儿。

这是上完课后总体的感受,后面我将就做课堂实录的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记录自己的思考:

课堂语言的表述。一方面是自己的课堂语言,感觉好啰嗦,很多地方说话不严谨,思考的缓慢带来的是语言表述的零碎。所以想的是,为什么思考会缓慢?是我对文本的熟悉、参透的程度不够,还是对学生的回答即时的反应迟钝,这迟钝里自然有些是天资禀赋的原因(这暂且搁置),是不是也有过于顾及自己的言说内容的缘故,另一方面,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语言也是断断续续的,我就在想孩子们课堂言说的习惯与我自己的表述习惯应该是有关联的。我发现,我常常急于帮孩子“披荆斩棘”,用解释与重复去带他/她找到那个预设的答案(在瞎掺和啥?)我也会很突然地带孩子转移注意内容,那是我用自己的思路强势地介入了孩子的思考进程,这两种做法的后果是打断了孩子的表述,长此以往孩子的表述怎么会流畅?从课堂实录的重温,我深感自己修炼课堂口头表达的必要,此外一个语文老师教了孩子一两年,应该在培养孩子的表达习惯上下点功夫。

课堂推进过程中的评价。我的评价基本以重复、丰富学生的所言为主,我在想除了这样的评价方式,课堂互动中的过程性评价还可以有哪些方式?有些教育学的书上介绍过一些方法,比如由师生的评价转换为学生之间的评价探讨,当时在实际教学中,我总会忍不住“揭竿而起”(这么强势干嘛?)前些日子读到一句话,说“忘掉自己的方法是真正地关心别人”,在课堂上就是你真正关注学生的想法,这样才不会老想着我要说什么。这要修炼到怎样的境界啊。此外,评价的一个原则应该是以肯定孩子的正确内容为主,我常常会放大孩子回答中不妥当的地方,好像很怕会引起同学们的误解。事实上,一些个性化的解读本身就是很小众的,不必过分强调。

整体的流畅和局部的透彻。如果决定全面地解读文本,面铺得很开,那么在停留处务必读得透彻。有一两处语言的品味。既然决定品味就品味到十足,讲解得明晰透彻些,不要舍不得给时间。赶时间的课堂行进总是容易因为匆匆而显得肤浅。

这次课堂教学与课后的交流,让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关于语言的品味。我曾经问过范老师:语言的品味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第一次听一位前辈老师那么强调语言的品读,我都傻了。因为我惯常把文本意义的解读放在第一位,语言的品味在我看来是在解读中顺带完成的,换句话说是可有可无的,我从来没有在语言素养的层面上去强调语言品味的重要性,也许是我不太清楚语言究竟该怎样去品味,除了修辞、手法之类的分析之外。现在回过头来看,文本意义读得透不透、经不经得起推敲,基点还是在语言。语言中本身就藏着文本的要义,真的读懂了,语言文字就是开启文本意义的“钥匙”。文本的语言是河流,我们是淌着水流走进文本的。语言的品味就是文本解读的本身,它既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这道理真正的明白,是在这次课后的失落感中。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引路者要思考的是怎样带领孩子们去品味语言,一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尝试,当然前提是尊重文本的个性,把握好学生们的阅读起点。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品读的方式。

如果再教《胡同文化》,我对教学设计会做这样的调整。如果是2课时,我基本会保持这样的环节设计,但是在语言品读部分会给予充足时间。如果是1课时,我的教案调整会比较大。具体的设想是这样的:

行文思路会在学生阅读中简单的陈述完毕,重点是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调整后的教学设计附在文后,写得比较简单,很多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做补充。

 

惜缘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