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2-23 手机版 | ||||
庄静江 【知识目标】 提高理解和运用汉民族语言的能力 【能力目标】 能快速掌握文章关键语段、语句,分析、评价作者观点,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一丝不苟,探究质疑的治学态度,培养准确运用祖国语言的精神。 【重点、难点】 一、提高理解和运用汉民族语言的能力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二、能快速掌握文章关键语段、语句,分析、评价作者观点,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测预习 【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释义写出词语】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情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重量单位。 索然无味:乏味,形容没有兴趣的样子。文中指提不起兴趣。 清沁肺腑:文中指清新气息渗入了人的内心。 付梓:古时用木板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白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乞灵:指请求神佛帮助。文中指请求书本及词藻典故的帮助。含贬义。 二、速读课文,问题思考,讨论交流。 1、你能从中看出文章的写作思路吗? 第一部分指出: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情感上的“推敲”。 后一部分指出:用字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运用文字联想意义,“惟陈言之务去”。 全文主旨: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 2、你会对下面几个例子从“咬文嚼字”的角度进行分析吗? 例一:“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例二:《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例三:“僧推月下门”一句诗的推敲。 例四:《惠山烹小龙团》诗中三、四两句的内涵剖析。 【这个思考探究活动是开放性的,允许学生自主思维】 第一例:句式有所变换,随着句式变动,感情色彩也有极大的变动,特别是“你这……”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气,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但不能认为这样改动一律有效,有的不仅不能表现强烈感情,反而会造出一句病句。“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并不能成为句子。 第二例:【除了作者的分析外,实际上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王若虚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这则事例也告诉我们换一字、一句都会改变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至于简笔还是繁笔,应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第三例【应该联系诗歌背景来分析,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准确,但探究质疑的精神是我们应学习的】 作者认为“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而“敲”就显得拘礼些。“推”好还是“敲”好?正如作者所说:“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四例,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诗的三四句.明月照着泉水与清茶泡在泉水里有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这是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含混之中有蕴藉。 3、理解“咬文嚼字”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咬文嚼字”是炼字的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选择加工和锤炼,选择那些既表达意思又体现思想情感的语言。 其次.“咬文嚼字”是阅读或写作的一种严谨态度,表面上它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其三,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其四,既要善于运用词语的联想意义,又要防止“套板反应”,本着运用文字所应用的严谨精神,推陈出新,创造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三、迁移运用,试比较下列来自生活中的例子 ☆你这混蛋——你是混蛋——你是个混蛋——你真是混蛋 ☆你真是的——你这个人真是的——你这人真是的 ☆你客气什么——你这么客气干什么——你不用这么客气 ☆我要来去石狮吃桌子——我到石狮给朋友请吃饭——我到石狮赴宴 ☆我白白米养了你这蹲窝鸡——我用尽心血养你真没用——我含辛茹苦养了你这不肖子 ☆我快要死了,你怎么这样没用——我老了,你怎么总是长不大——我已是风烛残年了,你怎么这么不成器 ☆网络语言:我靠-我晕-我被打败了——老大爷:我犯糊涂了——俗语:我如坠五里雾中——书面语:这简直不可思议 四、拓展思维 范题引路 请同学们从“炼字”的角度出发,在下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女人反对重男轻女,却又常常跑到“减肥训练班”。 脸皮厚的人,最常说的——句话是“我待你不薄”。 招聘大都是“有经验者优先”,①则相反。 有人请假的理由是“病假”.只因为②。 从电话费的帐单中.最能体会出“③”的道理。 没钱的流浪者,叫“游民”,有钱的流浪者,叫“④”。青春不要“留白”,可也千万别“白留”。 大学生只有当月未囊空如洗时,才会给双亲写寥寥数语,因为,惟有家书才能“⑤”。 白手起家的富翁,有的是从“⑥”干起的。 以前,父母的话对子女是一言九鼎;而今,子女对父母的话则是一言九“顶”。 答案 ①招婿 ②病是假的 ③言多必失 ④游客 ⑤抵万金 ⑥黑手 五、作业 完成《导学》“能力训练“ 预习《读《伊索寓言》》 【教学反思】 本文是文论,针对性强,观点集中明确,学生不难自己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以子都为主,能快速掌握文章关键语段、语句,分析、评价作者观点,学习作者一丝不苟,探究质疑的治学态度,培养准确运用祖国语言的精神。抓住重点语段与关键词,并且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归纳。 对语言的运用,希望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实例,咀嚼品味语词的不同用法与作用,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运用语词,精确遣词造句的能力。 本课努力把文本提供的实例与生活情境结合,贴近学生生活与生命、情感体验,学生较为吸取,学习效果较好。 学生还未能够从生活中提取信息,加以分析和比较,可以让他们在课后互相合作,通过报刊阅读或生活语的采集,做进一步的比较提炼与提高。也可以提供平时习作片段,大家都来“咬文嚼字”,互挑毛病,互相促进。 惜缘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