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一单元第1课《春》教学设计和反思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2-14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揣摩欣赏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写景注意层次。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本文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涵咏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课堂讨论、评述课文精彩片断的基础上,借鉴语言表达技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在充分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揣摩品析精彩词句,体味文章朴实隽永的语言美。理清盼春——绘春——颂春的行文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背景音乐) 同学们,正如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经典名曲《蓝色多瑙河》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到来的企盼、欢悦,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概念,更是有着感知和生命的歌咏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表达喜爱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尽享诗情画意中去探访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图的。(板书文题) 二、根据背景材料,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郁达夫)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发他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林非)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此时创作风格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三、感知朴实隽永的语言美 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1)正音正字。(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 (2)释义。(结合注解,理解词义)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舒活:舒展,活动。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2.感知阅读,要求读得顺口、流畅。请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1~2名范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本文是篇贮满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朗读时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各部分因内容不同可有所变化,表达盼春天到来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应用轻松明快的语调朗读;表达作者对春天赞美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朗读的情感要到位,把自己的身心融汇到课文的情景氛围中。 针对朗读的情形,作简短的点评。 3.放多媒体课件的配套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循声朗读,进入情景,欣赏如诗如画的春景。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本文语言的形式特点,选请小组代表陈述,教师可作如下归结: 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2)请同学们浏览文章,找出文中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比喻、拟人来描写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谈谈看法,进而可仿例造句。 学生可能提出的例句有: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教师可设置情景让学生充分想像: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经历了漫长寒冬,当你刚从有些松软的土地里苏醒过来,你会做些什么?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吗?(教师归结:“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教师提示: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朗读,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②“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请仿照这个句式造一个句子。 比如:蝴蝶满天飞:五彩的,绚丽的,缤纷的,聚集在空中,像姑娘,像花朵,还羞答答的。 “野花散在草丛里”的“散”,是否可以改成“开”呢?说出你的理由。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解释为“炫耀”,含贬义。在本句中还可以这样理解吗?为什么?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句中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如果将“不错的”句改为平实说法“不错的,春风是十分柔和的”,表达效果你认为会有什么区别? 四、感知课文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提问:由阅读提示得知,本文是篇绘写江南春景的散文,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春景的? 学生回答。 明确:课文的2~7语段。其中第2段是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是以下5个语段具体描绘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可称之为“春之五图”。(板书加粗词) 2.提问:请同学们轻声诵读第1段,体会其中两个“着”、两个“了”动态助词在语气上的柔和亲切的感觉,思考它和文章主体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 明确:叠用“盼望着”是运用反复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则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喜春的感情。(教师适机补充拟人手法的常识: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在于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写盼春,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基调,创设诗一样的氛围,是绘春的依托。(板书加粗词) 3.朗读8~10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时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 明确:三个形象化的比喻各自成段,是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的,强调春天的“新”“美”“力”(适机补充比喻的有关常识)。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颂春,着墨于意。(板书加粗词) 小结:文章以盼春落笔,中间以绘春续笔,结尾以颂春收笔,这是本文的思路。 五、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呼朋引伴( ) A.指引 B.牵引 C.引申 D.招引 (2)欣欣然张开了眼( )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3)一年之计在于春( ) A.计算 B.主意计谋 C.打算 D.策略 (4)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 A.声音相呼应 B.依照别人的样子做 C.和谐 D.和悦 2.没有使用两种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参考答案: 1.(1)D (2)B (3)C (4)A 2.C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全文背诵。 2.试就春花图、春风图描写的顺序、角度、方法、语言进行品味赏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析春花图、春风图,选点突破,掌握课文写景特点。 [教学步骤]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集体背诵1~5段; 3.请语感较好的同学作背诵表演。 二、诵读赏析“春花图” 1.集体诵读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朱自清先生细笔细绘,把现实生活中的春花移到笔下,一幅春花图气息浓郁、春意盎然,读来仿佛使人置身于烂漫春花的美景中,哪些语句突出了春花开得热烈、色彩美丽、味道怡人? (2)绘写春花,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是写野花之多吗? (4)这段文字的立体感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5)试举出本段中选词准确精当的例子,你能尽可能多地举出一字传神的诗文事例吗? 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和推举代表的回答情况,教师适时引导、点评、明确: (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2)拟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形象地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的花态;比喻、排比:“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为鲜明,具体生动;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衬花多、花艳、花香。 (3)这是用“眼睛”“星星”作比,写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 (4)首先,这一段的行文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很有层次;其次,这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 (5)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可用“叫”同义替换,但“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体现不出沸腾喧嚣的热闹景象。作者着一“闹”字,除了声响外,还有沸腾的热闹景象,内涵丰富,境界全出。 一字传神的佳话,同学们会举出唐代苦吟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故事,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踏花归来马蹄香”“天街小雨润如酥”“处处闻啼鸟”等。 3.模仿本段立体写景的手法,以“冬日雪景”为情景口头描述片断,尽可能地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三、诵读赏析“春风图” 1.教师范读 2.无疑,在草、花、风、雨的景致中,风因其无形、无味、无色是最难绘写的,而朱自清先生却以他细腻的观察静心体悟,抒写的和谐优美、有情有感,请问: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尽显其妙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南宋志南和尚“吹面不寒杨柳风”,又以“母亲的手”打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宛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 3.学生集体诵读 四、合作解读“春草图”“春雨图”“迎春图” 把打印好的以上三幅画图的讲义资料分发给3个学习小组长。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结合讲义资料合作探究选定的画图的写景特点。然后小组长到讲台前交流本组的评述意见,限时5分钟,鼓励学生创新表述,鼓励用多种形式表现个人理解,如绘画作品、舞蹈(形体)动作等。教师予以点评。讲义资料如下: 春草图。先正面,后侧面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问:作者是如何从正面写小草的情态的? 春雨图。“可别恼”口语,显得特别亲切有情趣。问:江南春雨的妙处何在?三个比喻怎样从不同侧面写出春雨的特点? 迎春图。全段用短句。问:为什么要引用俗语? 五、课堂练习 1.下面这首写春风的散文诗,同样是形象可感、形神兼备的,请学生试作分析。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 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 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 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哨音在青色的树梢上旋转,它鼓动着小叶子快快成长。 风筝在天上飘,哨音顺着孩子的手,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线,升到云中去了。 新翻的泥土闪开了路,滴着黑色的油,哨音顺着铧犁的镜面滑过去了。呵,那里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灵鸟的啼啭?可有牛的哞叫? 明确:本诗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并动用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将无色无形的春风写得形神兼备。 2.选词填空。 (1)风轻________的,草软________的。(绵绵 悄悄) (2)坐着,躺着,________两个滚,________几脚球,________几趟跑,________几回迷藏。(捉 赛 打 踢)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着,大小的蝴蝶________来________去。(飞 闹) (4)……呼朋引伴地卖弄________的喉咙,唱出________的曲子……(宛转 清脆) (5)……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________着蓑,________着笠。(戴 披) 参考答案: (1)悄悄 绵绵 (2)打 踢 赛 捉 (3)闹 飞 (4)清脆 宛转 (5)披 戴 六、声情并茂地集体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蕴涵的情味美 七、课堂小结 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生机勃发、花木争荣的春天画图,赞美、抒唱春的朝气和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然前行,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让我们问一声自己:恰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准备好了吗?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可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也可自拟题目;可以写成作文,也可以写成片断。 课后反思:优美散文一定要重视朗读,要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时间有限,但不能不读,用一节课来朗读都可以,关键要指导,方式可多样,要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了还想读!品的时候,抓住精彩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让学生懂得比喻和拟人在写景中的好处。不要讲得太多,要让学生体悟!不要让你的欣赏代替学生个性化体悟,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写人的活动?还是写草的情态?很多学生认为是写草的情态,我觉得也很对哦!不要约束学生的思维!要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 孙宇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