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谱写辉煌人生——《信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2-06 手机版 | ||||
垫江县第九中学校 谭兴文 ●教材分析 《信客》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它和本单元其他四篇课文一样,揭示了“爱”的主题,反应了语文和人的关系,体现了新教材关注人类、回归生活的编辑思想。 《信客》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住在上海郊区的“信客”帮助住在市区的人送信时发生的故事。课文记叙了新老两代信客的人生。老信客是一条暗线,是他指引年轻信客走入这个行当,也是他用自己血的教训警醒年轻信客:“信”是信客的生命。年轻信客是一条明线,他是寂寞、困苦的远行者,是城乡变迁、社会冷暖的见证者,他既是城市的过客,也是故土的过客。总之,他的生活状态是“在路上”,他是一个边缘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又是乡村不可缺少的,他为远行者送(写)家信,带运行李,代办家事,没有绿衣使者的光环,没有锦衣华食的生活,没有旱涝保收的待遇,有的只是一身尘土,两袖清风,三餐难继,四方朋友。就是这样一个人,实践了“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 。 教学《信客》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其他四篇课文的基础上,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唤起学生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领会本文质朴而典雅、警辟而畅达的语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归纳和理解能力,对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抓不住要点,尤其是对语言的赏析,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没有去深刻理解词语或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在当今网络和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 “信客”这种职业早已消失,因此学生对“信客”的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文化苦旅》。 2、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 3、体会余秋雨散文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1、.揣摩佳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2、学习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整体把握作品主题的阅读方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写作意图。 德育目标 把握信客形象,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事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本文主题。 ●教学难点 揣摩本文质朴而典雅,警辟而又畅达的语言。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法、圈点批注法、朗读品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信客 1、激情导入: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手机短信拜年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20世纪初期的乡间,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也许人们难以想像,其实在很长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余秋雨的《信客》将向我们讲述这一段故事,“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让我们在故事中去认识信客,去体会他们的苦涩人生。 2、作者介绍 师:作者余秋雨,是当代很有名的一名学者、散文家,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 下作者。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展示作者简介资料,让学生了解。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 3、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⑴ 注音: 唏嘘(xī xū) 噩耗(è hào) 呵斥(hē chì) 诘问(jié) 猝然(cù) 焦灼(zhuó 伎俩(jì liǎng) 颠沛(diān pèi) 吊唁(yàn) 文绉绉(zhōu) 连声诺诺(nuò) 嫉妒(jídù) 昏厥(jué) ⑵ 词语理解: 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诘问:追问、责问。 焦灼:非常着急。 颠沛:贫困,受挫折。 连声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表同意)。 潦倒:形容无路可走,非常失意。 (3)、自读课文,归纳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民国时一位年轻人替代因自感“失信于人”的老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作了第二代信客,受到人们的敬重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走进信客 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信客”这个人物形象有了初步认识后,模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形式,设置三个活动,来帮助学生对“信客”这个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一:人物专访——“我说信客” (1)、栏目组邀请了《信客》中的两位信客和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顺友,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其中的一位,客窜本栏目,简要地说一说其主要事迹,要包括姓名、职业、身体状况、收入情况、工作内容、感人事迹等。 在学生访谈之前,教师多媒体出示: 信 客 姓名: 年龄: 职业: 身体状况: 收入情况: 感人事迹: 学生客串介绍这三位信客时,教师适时点拨归纳信客的人生历程。 信客一生:从业缘起——信客生涯——转行之后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明确;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信客”职业特点: “ 苦 ” “ 信” 三、品读感悟,解读信客 活动二:心灵碰撞——“我评信客” (1)、在学生畅谈信客事迹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信客精神品质: 终年跋涉,非常劳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他们是最困苦的旅行者。 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实在是件苦差事。 信客的为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屏己竦馈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明确;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明确:年轻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4)、合作讨论: 信客为他人付出了很多,自己却落得遭人误解,饱受委屈,按现代某些价值观衡量,似乎很不划算。你认为他这样做傻不傻?假如让你选择,你会当信客吗? (5)、品味佳句,体会余秋雨散文语言特点。 通读全文,勾画出你认为的精彩语句,简要说出它的美感.佳句示例: ①“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对这种处境的设想, 明确,作者以排比绘写,一气呵成。容量很大,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明确:语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凝练警辟,具有很强的美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文语言特点: ①质朴而典雅,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本文写信客,题材的特点又决定语言特点,质朴的人物要用质朴的语言来描述。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满脸戚容”等。 ②警辟而又畅达。如上述几个例子。 对于一些语言感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体会本文于《背影》《台阶》的区别。题材不同,作者个性气质及语言习惯不同而决定不同的语言风格。本文的语言风格不同于《背影》的朴素平实,《台阶》的口语化。 四、拓展延伸,追思信客 活动三:英雄永恒——“我赞信客”(以下三个活动,学生自选其一) 1、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 提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就其内容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畅。 (示例)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墓志铭: 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青的缪斯(Myza诗神),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信客的墓碑写一幅对联(概括信客的精神品质,语言简洁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 3、仿照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顺友的颁奖词,为《信客》中的一位信客写一段颁奖词,语言简洁流畅,富有感染力。 (王顺友)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学生构思、完成,教师巡视并作具体指导,鼓励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得意之笔,并简要点评。 提供参考示例:(多媒体显示) (墓志铭)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对联)一生重情重义信字当头能担生死祸福担 换来千家万户讯息通畅生就侠骨柔肠心 (横批)虽死犹生 (颁奖词)三十年信客生涯,他,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他,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他,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他,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他,四乡敬重,众口传颂。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描写信客的文章,学生都没有接触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个别地方需要老师话语上的精彩引导。让学生通过诵读,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方面感受人物的品质和精神,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整体上看,这节课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发言较踊跃,思维敏捷,课堂气氛较好。对那些发言积极的学生给予了肯定,回答准确的给予了表扬,对于不爱发言的给予激励。由于学生预习得很好,课堂上不时碰撞起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学生对语言的赏析,只停留在表面,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加强训练和指导。 江山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