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明道,不平则鸣——韩愈《短文两篇》浅析(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高爱华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南阳人(今孟县)人,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他在散文和诗歌创作上成就都非常高,特别是他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受到历代文人的崇高评价。他非常明确的提出了“文以明道,不平则鸣”创作思想。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人教版)所选的《马说》和《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创作思想,都是“不平则鸣”的结果。 《马说》是《杂说》四篇之一。《杂说》是一组讽刺不合理社会现象的短论。《马说》是第四篇。本文通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为喻,对贤才被埋没的不合理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尖锐讽刺了统治阶级不识人才、不爱人才、不用人才的愚蠢行为,表达了当时许多有识之士怀才不遇的共同遭遇,也抒发了个人因屡遭贬斥而产生的愤愤不平。这里,韩愈的个人牢骚,在政治日趋黑暗的中唐社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篇文章是一片托物言志之作,分三层展开。首先以千里马的“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为喻,说明得士必先识士;接着又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为喻,说明得士还需待士;最后以策马者“不能尽其才”“不能通其意”为喻,说明得士更应用士。总之,文章以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比喻贤才的被埋没、被扼杀,以食马者、执策者的无知无能,比喻统治者的昏庸。通篇设比,含义曲深,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它又是一篇说理文,先正面论断,接着从反面展开议论,最后点出“真不知马”这一要害,层层议论,层层深入,说理透辟,而且感情强烈,成为情理兼胜的作品。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董生,寿州安丰人,贫能读书,有孝行。贞元年间,公(韩愈)就食江南时与交,有《嗟哉董生行》诗。河北诸道,赵属成德军。燕属幽州营。其往河北,无非愤己不得志,欲求合于“不奉朝命”之藩镇。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反对董邵南游河北的,但其内容远不止于此。还有许多的言外之意。向往古代的燕赵地区的感慨悲歌之士,从而指斥了当时的藩镇割据,此其一。第二,反对董邵南游河北,但又肯定他“怀抱利器”的,怀抱利器却“连不得志于有司”因此,到河北去谋出路,这就流露了作者对有司的不满,似乎在责备他们的“为渊驱鱼”。第三,董邵南明明是“不得志于有司”奔藩镇的,作者却又委托他劝谕河北的“屠狗者”入朝做官;“ 屠狗者”如果真的跑到唐王朝去,“有司”会让他“得志”吗?在这些地方,作者不仅暗暗地责怪“有司”,而且隐隐然在向最高统治者敲警钟。从董邵南的遭遇看,所谓“明天子”,其实很不“明”。而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的唐王朝的确“仕路壅滞”,失意之士纷纷投奔藩镇;而藩镇呢?又“竞引豪杰为谋主”,因而藩镇益强,而朝廷益弱。企图实现大统一的韩愈,在给他曾经赞美过的董邵南送行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唯其感慨万千!才能写出这内容深广的短文。真是“微情妙旨寄之笔墨之外”(刘大魁《唐宋八大家文百篇》)很多的文章都是“不平则鸣”的结果,此不平直说了倒没趣,于是迂回曲折,含蓄达意,借虚显实,因此就出现了许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作品。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一文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者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这两篇短文就是作者在为不得志者(包括作者自己)而鸣。其中言外之意值得我们仔细体味。 作者邮箱: gao1977@hongen.com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