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6-11-29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2、欣赏清秀隽永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脉络;

2、重点分析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大家还记得这段文字来自哪篇文章吗?是谁写的?(朱自清的《春》)

那么,我们以前还学过朱自清的哪一些文章?(《匆匆》、《背影》等)

大家觉得朱自清的这些散文有什么样的特点?(质朴而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诗意的景物,动人的细节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另外一篇散文《荷塘月色》。

二、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作家、学者。著有《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等。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摆脱这惶恐,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然而,作者毕竟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西院,有一天晚上,由于心情烦闷出来散步,因此写下了这篇《荷塘月色》,文中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四、释题

《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荷塘”,再写“月色”。

五、初读课文

1、字音

乘(chéng)凉     煤屑(xiè)   踱(duó)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颤(chàn)动     霎(shà)时    媛(yuán)女    纤(xiān)   敛(liǎn)裾(jū)   

沾裳(shāng)   嬉(xī)游 

2、全班齐读课文,并思考:本文的游踪是什么?

明确:游踪:家      小路     荷塘     家

六、分析鉴赏课文

(一)第一部分(第1段)

1、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全文的文眼。(文眼: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

交代了独游荷塘的原因,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月亮渐渐地升高了”一句中,“渐渐”有何妙处?

明确:“渐渐”一词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反衬出自己内心的颇不宁静。

3、小结

明确:正是因为心里不宁静,所以才走出去,因此,第一部分:点明心境,交代夜赏缘由。

(二)第二部分(第2~3段)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一句中,“寂寞”一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

明确:“寂寞”一词极妙,既写出了夏夜荷塘的宁静,又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作者不说自己内心寂寞,而说路寂寞,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

2、“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一句中,“淡淡”二字除了写“月光”,同时还在写什么?

明确:还在写作者的心情,淡淡的景色传达出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3、“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字的妙处?

明确:“踱”字准确地写出了作者若有所思的神态和暂得安宁的心态。

4、“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妙处”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许多令作者不能摆脱的苦闷而言的。“受用”一词准确地写出了作者得到这块难得的“乐土”的心情。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哀愁变为淡淡的喜悦。

5、小结:小径漫步,抒发感受。

(三)第三部分(第4~6段)

第4段:月下的荷塘

1、这一段写荷塘景物的顺序: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荷韵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确:明喻。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比喻:

明喻:喻词为“像、好像……”

暗喻:本体和喻体都有出现。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博喻:由一个本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喻体连用构成。

3、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确:拟人。“袅娜”形容花柔美,“羞涩”极言荷花含苞待放的难为情之状,这两个词写出了荷花的妩媚多姿。

博喻。“明珠”写荷花之洁净;“星星”写荷花之明亮;“美人”写荷花之娇美。

4、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明确:以歌声写花香,将听觉转化为嗅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本来“缕缕清香”是靠嗅觉来感知的,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一下子转化到听觉的感觉上来,这种通感是新奇真切的,这两者在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等特点上极为相似。

▲ 通感:也叫移觉,它是指人们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出现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

5、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明确:明喻。将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比作闪电。

拟人。 从“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可看出,拟人化。

6、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明确:拟人。从“脉脉”可看出。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美的姿态;风趣风味。)

第五段:荷塘中的月色

1、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色本是难状之景,因此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笼”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

“泻”: 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 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 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笼”:表现月光下叶子与花轻飘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去,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明确:比喻。“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

4、“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明确:通感。月光、月影本来依靠视觉感知,作者却用名曲这一听觉来描写,巧妙地表现了视觉与听觉的沟通与转移。

5、小结:这一段通过叶、花的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与柔和。

第六段:荷塘的四周

1、“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语言平实自然。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明确:“重重”二字写出树木之多。

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明确:明喻。将树色比作烟雾。

4、“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明确:拟人、暗喻。将路灯光比作渴睡人的眼。

5、“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明确:大自然的热闹,使作者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从而产生孤寂、失落之感,将作者由游荷塘的淡淡喜悦拉回到现实的淡淡哀愁中来。

(四)第四部分(第7~10段)

1、为什么作者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明确:因为采莲的热闹情景与眼前蝉蛙鸣叫的热闹景象相契合;更重要的是:现实美景无法平息颇不宁静的心绪,作者只能再到六朝时采莲的热闹场景中去寻找解脱。另一方面,他生在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

2、引用《采莲赋》有什么作用?

明确:意在以古代采莲时的欢乐情景,衬托自己内心的哀愁与苦闷。

3、引用《西洲曲》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主要是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

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是对愿望无法满足的遗憾。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表现了作者身处现实烦忧中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构上,起转接过渡的作用。(作者出生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照应开头的带上门外出,妻拍儿睡。内容上:回到无法超脱的现实中,更能体现作者的哀愁。

“猛”、“不觉”:表明作者由荷塘回到家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足见荷塘令人沉醉,也足见作者心中极不宁静,连走到哪里都不知道。

6、小结:江南采莲,向往憧憬。

(五)全文总结

(明线)游踪:家     小路     荷塘     家

(暗线)情感:不宁静     求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

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作者因遭遇到现实中的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他希望借此摆脱现实约束,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的人”。事实上,当他面对荷塘时,的确也感受到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短暂的自由和宁静。作者从各种角度、用各种手段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将我们带入一个亦真亦幻的迷人境界。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主旨:《荷塘月色》描写了一个夏夜,作者为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所见到的景色,抒发了“不宁静     求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的情感,表达了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心境。

七、思考探究

1、课后题一: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

明确:“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没有痛苦的世界。

此时的作者与平时相比是超然的,没有俗世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只有安宁和平的心境,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2、最后题三

明确:第1、2、4句中加点字是叠音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时加强了语势,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第3句:拟人。

第5句:换成“照”字,则显得太一般了,达不到如此的效果。

八、艺术特点

1、用词生动准确。如:“泻、浮、洗、笼”等动词;“森森、淡淡”等叠音字。

2、情景交融。以美景来抒发不宁静的心境。

3、通感手法的运用。

4、圆形的结构。

外结构:作者从出门去荷塘又归来,依空间结构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内结构:情感思维从不静、求静、得静、最后到不静,也是一个圆形。

5、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九、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点明心境,交代夜赏缘由

荷    第二部分(2~3):小径漫步,抒发感受

塘                      月下的荷塘            淡淡的喜悦

月    第三部分(4~6)   荷塘中的月色          淡淡的哀愁

色                      荷塘的四周

第四部分(7~10):江南采莲,向往憧憬

 

黄小相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