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6-11-25 手机版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唐雎(  )    佛然(  )     徒跣(  )       休祲(  )     缟素(  )     韩傀(  )         色挠(  )    谕 (   )

2.填空

本文选自《             》,它是

(朝代名)末年         (人名)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     (数字)篇。“辱”的意思是:            。本文

主要采用         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高度赞扬了唐雎         和             的精神。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大王加惠(              )        (2)请广于君(              )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4)休祲降于天(        )

(5)秦王色挠(              )

(6)长跪而谢之(           )            

(7)寡人谕矣(         ) 

(8)徒以有先生也(          )  

4.正确朗读文章,对照课下注解翻译文章。(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要做好标记。)

(二)初读感知

1.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3.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小支架】 本文的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二、合作探究

(一)文言积累

1.通假字。(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秦王不悦(            ) 

故不错意也(          )

仓鹰击于殿上(      )

2.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多义字。

(1)与  轻寡人与(            ) 

与臣而将四矣(            )

(2)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3)以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徒以有先生也(            )

(4)徒  亦免冠徒跣 (     ) 

徒以有先生也(    ) 

(5)然  秦王沸然怒(            )

虽然,受地于先生(         )

(6)夫  夫韩、魏灭亡(            ) 

此庸夫之怒也(            )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古义:           今义:          

(2)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           今义:          

(3)以头抢地    

古义:           今义:          

(4)徒以有先生也    

古义:           今义:           

(5)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5.小组合作,翻译全文。并分角色朗读文章。

(二)研读赏析

1.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

2.分析唐雎在这场斗争中说话的技巧。

3.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三)展示交流

揣摩人物心境,分角色朗读。

心得随笔:

三、自我检测

阅读“秦王佛然怒……徒以有先生也”语段,回答问题。

1.相对而言,“休”指的是            

三人;而“祲”则指  

三人。

2.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3.对秦王在最后一段的行为、语言所表现出的态度应怎样理解?

4.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四、自助迁移

(一)课外链接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①求救,合从②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③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④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⑤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⑥。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⑦得处囊中,乃颖⑧脱而出,非特其末见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①平原君:姓赵名胜。是赵国贵族,广有门客。

②从:同“纵”,六国联合以抗秦的策略。③文:非暴力,这里指通过谈判而不施加压力。

④歃(shì)血:古代盟会时,嘴上涂上牲畜的血,以示诚意。

⑤备:齐备。

⑥立见:立刻显现。见,“现”。

⑦蚤:通“早”。

⑧颖:细而尖的东西。

1.翻译下列句子。

(1)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夫贤士之处世也,譬如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2.请从文中找出几个今天常用的成语,并解释成语今天的意思。

成语:             

意思:                               

成语:             

意思:                               

3.文中毛遂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4.毛遂此去能否完成使命?请推测一下,并说出你的理由。

(二)实践运用

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请查找资料,说说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并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讲讲他们的故事。 

韩三其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