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1-24 手机版 | ||||
教法 讲授法,点拨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本文曲折的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进一步熟悉小说的文体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再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调适自身心态,摒弃不必要的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重点 1、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体会本文构思的巧妙。2、理解文章主题。 难点 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后感 1、对于和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的文章一定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层次的探究文本,才能更好的品读世界文学的经典名篇。 2、学生应明确本课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而非是“于勒”。 教 学 过 程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内容包括:重点字词、作者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一、旧识导入: ①、复习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重在学生复习,进一步熟悉小说的文体特点。) 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本文曲折的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进一步熟悉小说的文体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再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调适自身心态,摒弃不必要的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学生齐读) ③、由《故乡》创设情境。 教师:在《故乡》,闰土由于深受封建主义思想的毒害,心灵深处烙上等级观念的印记,人性被扭曲,往日亲密无间的朋友被可悲的厚障壁隔绝了。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和莫泊桑一起再次审视。 二、寻读,梳理情节 1、教师:“于勒是我的叔叔,爸爸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小说的原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小说,圈点勾画出“我们”一家对于勒的其他称呼,说说你的体会,并理清小说情节。 学生自主阅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个别指导,学生明确。 全家的恐怖 占钱 赶 分文不值的于勒 全家唯一的希望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钱 盼,赞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小子、这个家伙 这个贼、这个流氓 没钱 见,躲 2、总结 教师:“请同学们齐读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句名言,对资本主义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马克思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再也没有别的联系。” ——恩格斯 三、品读,剖析人物 1、探究“谁是最可怜的人”生活就是大舞台,而众生就像一群木偶在台上尽兴地表演着。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就如提线木偶,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被线端的“手”操纵着,那只手就是“钱”。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形象,请选出“谁是最可怜的人”,并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刻画他们的“可怜”之处的。 学生精读小说,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合作,解决探究的问题。 预设的答案有: 于勒最可怜。虽有可恨之处,但终归一身坎坷,有家却不能归,注定要潦倒一生,客死他乡了。 “我”最可怜。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谈的上善良的人,将其他人物的所作所为尽收眼底,从小就经历这样赤裸裸的世俗争斗,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呀! 菲利普夫妇最可怜。他们是典型的小市民,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一切以金钱为转移。 等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不同的看法。) 2、人物小结之小说之主题: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主宰了人的心灵与生活。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表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在利益与亲情之间挣扎的人间悲剧,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 四、拓展,提升感悟 1、 课本中有幅插图,是“我”给于勒叔叔钱的情形,这是整篇小说中最温情的画面。发挥你的想象,联系小说的内容,给这幅画命个题目,并说说你的原因。(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评价。) 2、教师引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来引导学生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调适自身心态,摒弃不必要的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五、布置作业 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李靖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