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6-11-12 手机版 | ||||
百汇学校七年级语文自主体验式导学案 编写:兰彩琴 审核:吴中义 班级: 姓名: 学习内容:第一单元 第四课 《次北固山下》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诗歌,能背诵和默写诗歌。 2、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次自学: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zè)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停顿正确。 2、小组内互相检测朗读,纠正字音。 青山( ) 潮平( ) 残夜( ) 洛阳( ) 3、齐读古诗,要带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次自学: 1、参照课本注释,理解下列词语。 次: 客路: 潮平: 残夜: 乡书: 归雁: 2、请依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注释,翻译诗句。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第三次自学: 研读《次北固山下》,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美。(小组自由读,讨论交流)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千古名句,人们认为“生”和“入”用的好,请同学们分析好在哪里。 3、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感情。 【课堂练习】 1、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的诗句是: 2、说明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寒冬的人生哲理是: 3、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默写古诗《次北固山下》 。 兰彩琴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可直接打印)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