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 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6-11-10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作者“作文与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远大志向和养气为文的独到见解和做法。

2.体会文章中“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学习作者借用事例来进行议论、抒情,论述自己观点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壮”等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远大志向和养气为文的独到见解和做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的“文”“气”及其二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作者写此文自荐,为的是能得以拜访韩太尉。作者在文中既要表现对韩太尉的敬仰之情,又要不卑不亢,表明自己的志向。其间的尺度 很难把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行文思路,学习作者得体合适的语言。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上枢密韩太尉书》

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②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③读懂意,知道一些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完成自学内容

一、 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3 、重点词句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的美好心愿。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这首词有一个小序,作者通过这部分内容阐述了自己写此词的缘由:“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里的“子由”指的就是他的弟弟苏辙。这一年苏轼政治上很不顺利,和弟弟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作者借此篇来抒发政事不顺的抑郁和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我们知道,苏辙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苏轼曾评价苏辙的文章:“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辙的代表性作品《上枢密韩太尉书》,来品味他文学上的才华。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和韩太尉。(见教师教学用书资料)

2.解题。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枢密韩太尉,指当时掌握全国军事大权的韩琦。枢密使之职等同于秦汉时的太尉,故称韩太尉。本文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求见信。文章曲折委婉地从做好文章决定于作者的精神气质谈起,认为人的气质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加阅历和知识外,还要向卓越的人物求教,最后点明自己仰慕韩琦的雄才大略,为了“养气”,希望能获得一见。此封求见信写得结构严密而跌宕,内容浩荡而深邃,文气淡泊而用意显明,能使看信人顿生不能拒之门外之情, 而欣然接纳。

3.教师范读,强调重点字音、断句。

称其气之小大   十有九年

恐遂汩没       华山

嵩( 山)     苑囿            冠天下 

天下之所恃 四夷之所惮  且夫

4.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

5.翻译课文,注意以下词语的含义。

生:平生,生性。 气:精神,气质。 宏博:广大。 豪俊:豪杰。 奇气:奇异的气度。 中:内心。 有:同“又”,表余数。 与游:结交,往来。 邻里乡党:当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此处泛指乡里。 慨然:感慨万端地。 想见:想象。 巨丽:宏伟壮丽。 宏辩:雄辩。 秀伟:秀美,魁梧。 才略:才学谋略。 冠:位居第一。 恃:依赖。 惮:怕。 入:在朝廷。 出:在边境,在朝廷外。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 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且夫: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发议论。何为:何用,有什么用处。 自壮:自强,使自己得到提高。尽:穷尽,遍览。 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这里包括山门名胜和贤人名流。 通:通晓,熟悉。 吏事:为政做官之事。有取:求取,谋取。 所乐:乐意做的事。 赐归:经皇帝批准回乡。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写作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文章结构及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文气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述自己实践文学主张。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申述欲见韩琦的愿望(主旨)。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含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然后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二、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他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 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 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在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 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 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需要道德养气。

2.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决然舍去”?目的是什么?

因为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

目的:“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3.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 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汴梁。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4.作者在第二段的末尾处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 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太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5.本文的目的是求见,但是作者却从为文治学谈起,为什么?

为了展示自己深刻的见地和出众的才华,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自己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同时也让韩琦享受被仰慕、被赞誉的欣悦之感。

6.在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的?

先顿挫一笔,仍说为学之道,说“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表面上不提求见,实际上暗示韩琦就意味着“博大”。接着用“于山”“于水”“于人”之“己见”衬托“犹以为未见太尉”,至此,在前文充分蓄势的基础上,把太尉摆在了名山大川、文坛盟主之上,把诚恳之心写到极致了。

7.最后一段作者说“偶然得之,非其所乐”,那么作者所乐的是什么?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8.全文以什么为线索而展开论述的?试加以分析。

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

首段(第1自然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

其次(第2自然段)论述增广阅历对养气的作用。

最后(第3、4自然段)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9.作者在文中赋予“养气”的新含义是什么?

苏辙在孟子“知言养气”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强调了后天培养修养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气”应当是胸襟气度,见识情趣,学问阅历等。“养气”的途径有二:一是内心的修养;二是“行天下,览四海”的阅历。

10.苏辙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结合具体段落加以分析。

文章语言洒脱,气势恢宏,一气呵成。如第2自然段写作者游历的经过,“决然”一词写出他去乡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只一“恣”字,便传神地写出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之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中的“慨然”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追怀往古、苍 凉慷慨的情怀。文中如此精妙恰当的用词比比皆是。

三、总结。

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写信给掌管全国军政大权的枢密使,希望得到赏识和提拔。聪明的苏辙避开了常见的求见文字,从文学与修养入手,不但表达了对韩琦的景仰之情,求见之心,而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 才华。

四、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两首干谒诗,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了解大意,进行比较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请求援引的诗,是诗人游历长安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全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联为前部分,描写作者所见洞庭湖的雄宏景象:水势浩渺,与天混一,雾气蒸腾,笼罩云梦, 波涛鼓荡,撼动岳城。其中“混”字把水天相接的恢宏气势描摹至极;再如“蒸”字活现出雾气笼罩蒸腾的缥缈之感;再如“撼”字极写洞庭湖水澎湃动荡的力量之大,仿佛有撼山动地的伟力。

后两联为后部分,由写景转入抒情,生出求荐之意。“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起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人援引,这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类比点非常相似而又巧妙。“端居耻圣明”,本出自《论语•泰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在表明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任求官还是心向往之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于是在“坐观垂钓者”一句中,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徒有羡鱼情”,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并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便不露痕迹地表明了自己要求援引的心情。

本首诗语言得体,委婉含蓄,分寸得当,不卑不亢,不失身份,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闺意献张水部》一诗托言闺意,只是剪取了新嫁娘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加以细致勾勒,深入开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起首二句,渲染特定情境:洞房交代了诗中人物所处的地点。就时间而言,有“昨夜”“待晓”四字,表明了由晚至晓整整一个通宵。“昨夜停红烛”,是说红烛从昨夜开始烧起。拜舅姑,是说拜见公婆。从“洞房昨夜停红烛”,到“待晓堂前拜舅姑”,表现了时间的转换和地点的推移,也展示了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与之相应的语言,也显得和美流转,自然贴切。

“妆罢”二字,从上句“待”字生出。隐隐点出她已梳妆了好长时间,无疑这些都是在“待”的过程中进行的。容貌打扮得如何?公婆是否满意?自己没有把握,得先问问新郎。于是低声问道:“画眉深浅入时无?”这“低声”二字用得极其准确。因为是新嫁娘,新来乍到,对夫家的环境还不熟悉;又因为旧时女子,幼承闺训,举止不得轻浮,所以她才压低了嗓子,表现出这种拘谨、娇羞的神态。结尾“画眉”一句,是全篇命意所在,前面的环境铺叙也好,心理刻画也好,都是为了归结到这一句。这一问,增加了无穷的诗意。古典诗歌的结句有多种形式,或以景语,或以情语,或以问句。此诗以问句作结,不让夫婿作答,而让读者去想象。因此颇有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余味。

前人对此诗评价极高,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说:“朱庆馀《闺意》‘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宫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真妙手比拟。”“妙手比拟”是此诗的主要特点。诗中将自己比为新嫁娘,将许为知音的张籍比为夫婿,将知贡举的官员比为舅姑,又将自己的文章比为所画之眉。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确很巧妙,很能引人玩味。

由于此诗的艺术性很高,因此打动了张籍。张籍曾酬答一诗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朱庆馀以比拟作试探,张水部也用比拟作暗示。因为朱是越州人,所以把他比为“越女”。越地向以产美女著称,西施就出在若耶溪畔,唐人还有“越女天下白”的诗句。以越女称誉越地出生的才子,取喻恰当。不仅如此,以“明艳”对“画眉”,以“沉吟”对“低声”,一问一答,也是备极工巧。“自知”以下三句是对朱庆馀的正面回答:你的容颜已十分明艳,何必还娇羞?你的文章宛如镜湖女郎所唱的菱歌,价值万金,即使拿珍贵的齐纨,也不能酬谢于万一。这个评价是够高的了,怪不得一下子使朱庆馀的“诗名流于海内”。朱张酬唱,真可称得上珠联璧合,妙趣天成。

五、生活感悟。

1.苏辙的“为文养气”观点给你怎样的启示?

2.你如何看待苏辙对韩琦的赞誉之词?

3.苏辙用什么方法去打动韩琦?这对同学们以后踏入社会有什么指导意义?

4.假设你想去拜访某位名人,又怕不肯见你,试借鉴苏辙的做法,先写封信给他,尽可能地打动他。

谭义专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