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6-11-04 手机版


 【学习要点】

1.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诗词规律,提高朗读能力;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3.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沁(    )园春    橘(    )子    漫(    )江   百舸(    )争流   怅寥廓(      ) 

岁月稠(    )    峥嵘(    )    方遒(    )    浪遏(    )飞舟   万户侯(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màn(   )山遍野     无比 chóu(  )怅       jié(    )石      qìn(   )人心脾 

轻歌màn(   )舞     未雨chóu(  )缪        jì(    )子      分mì(   )物      

wàn藤(    )      一chóu (  )莫展         è(    )止       bì(    )阳县 

3.辨词填空。  

(1)寥廓•辽阔    (        )的天空      (        )的山川 

(2)峥嵘•狰狞    (        )岁月         面目(        )

(3)激扬•激昂    (        )士气         群情(        ) 

(4)意气•义气    (        )风发         讲究(        ) 

(5)独立•独力    (        )经营         经济(        )

4.相关诗词的知识(知识积累)

(1)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徐徐跟音乐离散,为诗的一种,以是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由于格式是固定的,以是写词叫“填词”。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2)沁园春是词牌名。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有人做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此处词牌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 

(3)意象是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掌握的一个概念。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

【反馈矫正】

1.qìn   jú  màn  gě   chàng liáo kuò    chóu    zhēng róng  qiú   è  hóu 

2.(1)漫 曼 蔓 (2)惆 绸 筹  (3)碣  偈  遏  (4)沁  泌  泌 

3.(1)寥廓、辽阔(2)峥嵘、狰狞(3)激扬、激昂(4)意气、义气(5)独力、独立解析:(1)“寥廓”和“辽阔”都是形容词。“寥廓”的意思是高远空旷,侧重于立体的范围。如:视野寥廓、寥廓的天空。

“辽阔”的意思是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山川、幅员辽阔。

(2)“峥嵘”和“狰狞”都是形容词。“峥嵘”的意思是:①高峻。如:山势峥嵘。②比喻才气、品格等超出寻常,不平凡。如:头角峥嵘、峥嵘岁月。

“狰狞”的意思是面目凶恶。如:面目狰狞。 

(3) “激扬”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意思是:①激浊扬清。如:激扬文字。②激动昂扬。如:激扬地欢呼。③激励,使振作起来。如:激扬士气。“激昂”则只可作形容词,意思是:(情绪、语调等)激动昂扬。如:群情激昂。  

(4)“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例如:意气风发、意气相投。“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究义气。 

(5)“独立”指①不依靠别人②单独地站立。如经济独立、独立寒秋。“独力”侧重于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等。如独力经营。2.《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走着施耐庵。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诗歌的内容。

【探究活动】

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试给几幅图画加小标题。

【教师释疑】

这部分的要点是概括诗歌的内容,首先对诗歌进行大致的分解,然后加标题,标题首先要概括概部分的内容,然后做到尽量有文采。

【讨论明确】

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1)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从山上选取了“林”,从江面选取了“舸”,从天空选取了“鹰”,从水中选取了“鱼”来进行描写。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层林”所处的“万山”是远景,“鱼翔浅底”的“鱼”是近景。此外,写景由上到下,层次分明。

(2)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①诗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及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自然地想到了万物的主宰者,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②“主沉浮”在这里是指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际上诗人提出了一个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词语含义和主旨的题目,注意结合全诗和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要点二: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探究活动】

(1)上阕中作者描绘湘江秋景图是由哪个字领起的?试分析该字的作用及整个句子的作用。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的大意是什么?用此句结尾有何作用?

【教师释疑】

这部分内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从诗歌的结构上探究,注意诗句在诗中的位置,在开头有统领全诗、渲染气氛、铺垫等作用,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是总结全诗,卒章显志等作用。

【讨论明确】

(1)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2)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阕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往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3)“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课堂提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 该词写于1935年2月,红军过娄山关时。当时因张国焘错误指挥,红军受挫,损失颇大。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1)“西风烈”三字开首,渲染了怎样的意境,“烈”字具有怎样的表意效果?

(2)李白的《忆秦娥》结尾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一句,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而毛泽东主席的这首《忆秦娥》结尾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你是怎样理解这八个字的表达效果的?请用简要的文字,写出你的理解。

【答案】

(1)“西风烈”三字开首,渲染了悲壮慷慨高亢的意境。“烈”字既可理解为“激烈”,又可理解为“壮烈”,让人读来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平添悲壮之情。

(2)“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八字,大气苍茫,不仅准确体现了毛泽东主席高远的视野,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平添了一种英豪气概,流露出一种悲壮色彩。

【解析】

(2)这八个字是两个比喻,可以围绕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特点理解其表达效果。“苍山如海”表现词人之视野,“残阳如血”暗喻行军之悲壮。

 

惜缘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