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6-11-03 手机版 | ||||
【本节要点】 1.掌握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 2.探究文章幽默风趣的风格。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笼统( )精髓( )梵文( )轻鸢( )蹙颦( )撩人( ) 慨叹( ) 饶恕( ) 叫嚣(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cù( )而就 逻ji( ) 单bó( ) hǎ( )巴狗 遥思远chàng( ) shùo( )见不xiān( )不liǎo( )liǎo( )之 3.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cù)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反馈矫正】 1.lónɡ suǐ fàn yuān cù pín liáo kǎi shù xiāo 2.蹴 辑 薄 哈 怅 数 鲜 了 了 3. 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cù)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大意。 【探究活动】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注意抓住关键句,关键句有:“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讨论明确】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要点二:探究钱钟书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探究活动】 本文的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围城》小说的开头讲一位鲍小姐,穿得很少,人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局部真理”。请大家想想,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有句名言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穿得很少,几乎是赤裸裸的,所以叫她真理,但她并没有完全赤裸裸,所以叫她为“局部的真理”。可见,钱的幽默是透着学者的智慧的幽默。结合下面句子,体会钱钟书的语言风格。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5)“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语言风格的题目,探究的重点是“幽默风趣”,答题时注意作者要表的的意思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的,这种方式如何体现“幽默风趣”的特征的。 【讨论明确】 (1)用西方的科学“地心引力”来写中国诗发展的特点,突出中国诗发展的“早熟”与灵动。用印度经典故事来写中国人的聪明。 (2)“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形象地进行中外诗歌风格的比较。说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是“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十分形象而准确。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中的豪放狂歌,既“新”且“准”,妙趣横生中凸显出总体上“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5)结尾引用的这两处比喻,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切合听众实际,拉近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课堂提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1)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答案】B (2)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答案】D (3)“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意是什么? 【答案】“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 【解析】这是暗喻,联系上下文可理解此比喻的深刻含意。 (4)怎样理解“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答案】“看得远”指悠远的意味,“每把眉眼颦蹙”指把诗的篇幅弄短。 【解析】从“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可得出答案。 惜缘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